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得未曾有萨吉在线听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两次反复,延长到三个小时。

        深夜十点多,到了家。车子在一幢白墙黑瓦式样传统的新屋前停下。大厅的门敞开着,里面亮着灯。他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孩子都还没有睡,一直在等待。路上他的妻子和母亲番打来电话,殷勤问询他到了哪里,是否快到家。这是一个被亲情密实包裹的男人。在得到的背后,必有踏实的付出和支撑。

        他让娜娜,那个照片里站在石榴树下的女孩,去厨房做面条给大家吃。

        他介绍这座房子。建筑面积二百五十多平方,二一一年造的。完全谈不上设计,只求实用,节省成本。盖起来很快,很多细节没顾到就盖完了。现在看起来不免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也不想重新再弄。不是钱的问题,再建是浪费。需要那么多建材,砍那么多树。

        即便如此,作为独立设计的第一处房子,也已算是周到和讲究。客厅是中心位置,面积开阔,天花板高敞。摆着书架、桌子、沙发、孩子的玩具、小板凳……书桌上有他奶奶的镜子,镜面上用红字写着:人民公社好。几个民窑的青花罐。堆了一些瓦片,他在上面写字。以后也许会做成一件作品。

        “写完后放在院子里面,风吹日晒,慢慢长满青苔。是这样一个过程。古人也是到处题字。我这里的瓦片,随便写,好玩的。”

        他收集很多瓷片,一一摊开在桌子上,青花清雅而古朴,都是残缺碎片。是在洞庭湖拍照的时候顺便捡的。岳阳有个古窑址靠近码头。以前古码头经常运输瓷器到各地,碎片俯拾即是。他下次还准备开车去捡。冬天退潮后它们会自己出来。大浪淘沙,一年一次。

        如果用放大镜看瓷片,会看到里面有气泡,非常美。大概是在烧制的时候出现的变化,形成很多层次。但他不关心年代,觉得美才收藏,只用来把玩。每块瓷片年代不同,呈现的东西也不一样。

        “这种花纹是乾隆时候的,道光时候就没有了。你看,这只鹤眼睛画得很夸张,造型极美。民窑的东西天真烂漫。

        “捡到这块有鱼形图案的瓷片,欣喜若狂,知道它一定是明晚期的。因为我太爱八大了,感觉风格很相似。打电话给一个资深藏友,他取笑我,就你,还敢这么肯定?我乐。后来他一看,果然不错。他问我凭什么这么说,我说八大就是这么画。只不过他出来了,其实民间有千万个八大。

        “在三味书屋、沈园,都捡过一大包。其中一件精品是这个凤穿牡丹。还有一件更棒的,小儿嬉戏图,用笔干净简洁。我随手拿着玩儿,被亚牛要去了。

        “现在的人要是能画成这样,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没有半笔轻浮,又不失天真烂漫,看不到一点做作。我每每看到这些古人的东西就特别沮丧。觉得此生无望。”

        “木制书架上的书不是很多,艺术倾向,也很杂。有一些古籍,包括元明清时代文学。他曾经扔掉了很多书,觉得现存的也没有几本值得留下来。只当摆设。现在买书看书都比较慎重,一年也买不上两本。觉得时间很有限,看就看真正具有意义的书,汲取些东西。“能读懂的经典很少。时而能看懂几句就够受益一辈子的。”

        书架上一个不显眼的位置,有他在作品里提到的全家福照片。一张小尺寸的黑白照片,装了相框。

        “最小的那个是我。哥哥、姐姐现在都在城里。你看我爸长得多帅,五官端正,善良正气,上帝怎么忍心?

        “这张尘封了二十八年的合影,是我家唯一一张没有旁人的全家福。舅舅拍的。

        “那年父亲三十六岁,由于常年操劳加之营养不良,头发已经有一些花白。谁想五年后他就离开了我们。我一直暗想自己拍的《梦溪》这组片子是送给他的。春节前在他的墓地上,为他烧去了一套,希望他能够看见。这里有他熟悉的土地和乡人。”

        我说,我也有这样的家庭照片。有一张,是和故去的爷爷一起拍的。那时候我大约五六岁,姑姑也在。我们去保国寺,在寺庙外面的平台上合影。还有一张,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杭州旅行留影,一九七九年。他们那时还很年轻,光润美好。也是一样的小尺寸的黑白照片,装了相框,放在书架上。

        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代来说,这些支离破碎的家族的印记,非常珍贵。每个人身上都负担着家族的业力。有时这也不免令人觉得伤感和沉重。

        面条做好了,去厨房。穿过下着雨的寒冷的过道走廊,露地种大簇棕榈树,放着一口古式绿釉大缸。两条黑鱼在水中游动。是他早上在集市里刚买的,准备招待用。

        厨房边有个小客房,放置一张样子古式的大床,悬挂帷幔。是他母亲结婚用的床。“为了结婚凑凑巴巴打的,我觉得很美。小时候就在这床上跑来跑去。旁边那面镜子在作品里出现过,也是我妈妈的。”

        餐桌上堆着一些空的玻璃瓶,攒在一起准备做罐头。今年收下来的橘子实在太多。娜娜一直安静地微笑着。盛好面条。一岁多的男孩跟着大人们一起吃。他已经长了八颗牙齿,特别爱吃面条,因此有一个绰号叫面条哥。邻居的小女孩子,四岁左右,平时会过来跟他玩耍。附近拐弯就有一个幼儿园,但家人希望他去城里接受教育。觉得这样他才能学好、吃好、见识多。

        他说起自己的名字,魏壁是后起的名字。他本来姓施,周围一片人家都姓施。但他想跟别人不一样,改了名字。那时候还没有人口普查,名字随便起。他改成了他母亲的姓。

        “这样显得有文化些。后来也没有办法改回去,好在我爸并不介意。孩子的名字,是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小山丘——施家台。希望日后不管他走到哪里,不要忘了滋养过他的土地。”

        餐桌上小碗盛放着咸萝卜干。他说,自己家的萝卜还太小,不舍得吃……花生刚种下去就被老鼠刨了……我妈妈这几天把白菜都收了……就当在自己家,不要把自己当成客人就好。

        那天大厅飞进来一只受伤的野山鸡,浑身是血。被人射杀飞到我家来避难……屋外收留了一只小野猫。前天给它的菜有点辣,这两天就有点蔫。它太小了,估计出生几天就跑到这来了。有一次我抓了两只老鼠,它吃得嘎嘎的,天生的食肉动物……

        这样的闲话家常,平静的气氛,絮絮地说着。仿佛邻家相聚。生活中的细节都是自然而朴素的,人与人之间彼此贴近。

        从早上出发,一整天都在路途上,我已觉得很是疲惫。吃完面条,各自速速去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