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读者》杂志官网来自老欧洲的道德选择

来自老欧洲的道德选择

        如此困境,基本上还不至于让自由的普遍信念破毁,但在现实世界的个别场域个别事物,我们却极容易察觉这个界限不断在后撤处处被攻穿——这个侵蚀力量一般并不正式挑战自由的普遍信念,往往它照样奉自由之名行动,更多的时候它根本就不上升到哲学思维论述的层次(因此,自由累积了千百年丰硕的哲学思辨遂毫无用武之地),它就一事论一事,用当下的计算取代长远杳邈的理解,它只像善意的公共工程建设,或像个必要的医治疗程(亚历克斯在囚狱期间就被迫如此),它剥夺的部分,认定是你人身自由非必要的那部分,甚至是不好的部分、会造成危害的部分,因此去除掉这部分就跟割除个肿瘤一样正当而且迫切,这不仅保护了周遭可能因此受害的所有人,还慈悲地保护了不知死活的你,伴随这个行动最常听到的一句口号便是,“这只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造成损失”。

        这方面,欧洲人一直比较冷静、比较厚实有耐心,这极可能是历史真实经验使然,他们和这个纠缠盘绕的麻烦自由相处最久,也为此付过最沉痛的代价(光是直接死于战争、屠杀、迫害的就远远超过一亿人),因此不得不对于自由面临滴水穿石式的浸蚀性威胁保有高度的警觉(绝非巧合,西欧国家同时也是进步社会中最不随美式禁烟运动起舞之地,甚至还全面或有限地开放大麻,他们当然也知道其代价,但还是认为这该诉诸人的道德选择而不是立法禁制)——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同是英国人的自由主义大师小密尔,便坚定不受惑于某种开明专制式的善意和立即性效果,对于这种今天仍有相当多人认定是“最好政治制度”的统治方式,小密尔质疑的不只是其长时间几近是必然的腐化质变问题,他以为,这种社会生养不出能自我思考、肯自我承负道德责任的公民,他们将习于懒怠、懦弱,像长不大的小孩般总是把问题交给掌权者解决,这绝不是短期的那点诱人效益所可替换的。

        至于失落的二十一章,则是又成一尾活龙的亚历克斯,在咖啡店偶遇昔日哥们彼得,彼得是当年惟一没出卖他的人,他结了婚,还带着妻子乔治娜,这个全然新鲜的影像“忽然”打动了亚历克斯,让“已经十八岁”的他也想为自己找个老婆组个家庭,然后再生个年轻岁月四下闯祸作奸犯科的儿子云云。反思的语气仍放得很硬、很乖戾,但这个无预警的一百八十度逆转结局的确把整部书带回成青春成长小说,一部过度夸张狂放岁月的青春成长小说,桀惊不驯只是一种年龄状态,会不由自主地暴烈而来,也会不留痕迹地退潮而去,因此,它既是青春的一种特权,又是一场短暂且自动治愈的麻疹,这个发现让我们安心,也让我们愿意保持宽容和无比的耐心,宽容什么等什么?等那些两眼直直发亮如四下寻仇的小鬼过他十八岁(或再等两年,二十岁)生日。

        这极度激怒伯吉斯的往事,在本书作者的引言《再吮发条橘子》中讲得很清楚,也骂得够淋漓尽致——简单讲,是美国纽约的出版公司引进这部小说时要求删去原小说结尾的第二十一章,而库布里克的电影又改编自这个提前到达终点的美国版本,梁子就架在这里。

        电影和小说的关系相当密切,但终究是两种各自独立的创作载体,使用不同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表达能耐,因此,尽管改编自小说的电影非常多,却很少有较像回事的原小说作者对此影像成果感到满意的,尤其愈好的原著小说愈如此。这里,《发条橘子》的原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大概列名于最愤怒那一个层级,理由不尽然是库布里克的拍摄成绩,更牵涉到一则罕见的出版公案。

        发条橘子,依据作者伯吉斯自己的解释,是那种上了发条才会转动的老玩具装置,装在看起来甜美多汁的橘子上,因此这橘子是赝品是假货,没自身意志,不会自行转动云云。当然,我们所知的各国品种橘子包括英国产的,通常既没有自身意志也不会没事自己转动起来,因此,伯吉斯在为小说构思和命名之际,脑中大概闪过某个我们也听过的地理学寻常描述:“地球的形状就像一颗橘子。”(因为不纯圆,而且表面有高低凸凹。)这也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里第一代老阿卡迪奥疯狂于天文学时的重大发现:“地球是圆的,跟橘子一样。”

        公共建设除非直接冲击到你家,一般不大有人会有异议,因此,这样的行动极容易得到社会正当性的确认;如果,再配合某些受害实例的展示(这种实例总难免,这是自由主义的痛处),带点恫吓来摇撼人们原本就有限地耐心,收效益宏,比方说,传自美国且愈演愈烈的禁烟运动便是这样,而更大更成功的实例可能是新加坡这个无菌企图的城市,这都是今天我们认真在学习认真在追赶的对象。

        当然,这两部名片在台湾的命运并不相同,库布里克自身的“统一”被彼时台湾戒严冷凝的现实给割裂开来——我们比较容易看到《二〇〇一太空漫步》,因为电影里叛变的歹人是电脑,联想不到掌权的政府,同时叛乱所在的国度是星际太空,亦不在我们宪法坚持主张的管辖范畴之内;相形之下,《发条橘子》就刺激多了,那种虽然标示发生于未来、却仍在我们伸手可及寻常大街的残暴杀戮情事,彼时“管得太宽”的政府当然担心我们也在大街游荡的年轻人学坏,因此,《发条橘子》一直是部禁片,绝大多数的人只闻其名,了不起看到的就那一两张剧照,乖戾的构图,颜色,以及乖戾装扮的年轻人乖戾的眼神,噩梦一般。

        尤其当你愈来愈神经、愈来愈意识到自我及相关权利,而且拥有愈来愈多可记录可追踪各种细微交互作用的工具仪器如今天时,这原本就暧昧不明的人我界限就愈发划不出来了。

        只是,当人类已在月球上建起殖民地的同时,他们还用“发条”这古老玩意儿吗?连我们这代小孩都快不知道装小兔子赛跑的强力电池为玩具动力来源了不是吗?——这种极“进步”年代的比比皆是活化石存留现象,一直是幻想小说总难以避免的盲点(谁有兴趣去查查看比方说书中有多少这种事?),它总受限于书写当时的现实配备,无可厚非,只供我们莞尔一笑,这说明未来的不透明和人预见能力的近在咫尺,提醒我们得谦卑,为未来的诸多可能留一些必要的余地。

        名导演库布里克拍过两部很有名的电影,或正确地说,根据两部英国小说成功拍成电影,一是克拉克的科幻名著《二〇〇一太空漫步》,另一是我们手中这部《发条橘子》,乍看之下两部的内容、气息和指向并不相似,但只要稍稍看下去就可发现并非出自于随机的选择——库布里克显然对“未来”(尤其是英国人想像的未来)有着难以抑制的关切之心,当下现实边界的超越和冲决有魅力地召唤着他,并且对乌托邦式的预期有他的忧虑。不管这些“未来”系以乍看广漠无垠的星际之旅(可柔美地配以《蓝色多瑙河》的华尔兹圆舞曲),或以某一封闭如炼狱的罪恶市街的游荡形式所幻想、所臆测出来,这也使他“借力使力”的拍电影方式仍显现出自身的心志视野及其复杂性,让他仍是一位有基本重量和性格的电影创作者。

        好,不管怎样,不管橘子有没有地球的隐喻,英籍的伯吉斯通过“发条橘子”此一诡异的书名,意图逼迫我们看到又四十年后今天仍深具意义的古老问题,那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尤其是其中人的“道德选择权”的问题。尤有甚者,伯吉斯还表里如一地在小说实质内容中,尖利地凸显“人为恶的自由”这一侧的棘手道德选择,以乖戾不驯到准备打架的姿态,极其挑衅的书写策略来逼问世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