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丰碑》的含义读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篇模范作文

读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篇模范作文

        一九一零年秋,少年周恩来跟随四伯父从铁岭银岗书院转学到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这所学校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办起来的新式学堂,坐落在沈阳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当时周恩来是该校五年级的插班生,他对于“校舍之宏,人才之盛”,讲授“新学”,十分高兴。新思潮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日渐成熟起来。

        一九一二年十月,全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东关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年仅十四岁的周恩来撰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引起了全校师生的轰动。文章被学校教导处张贴在“成绩展览处”,同学们竞相观看。只见文章后面写着作文老师的评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同学们也把周恩来的这篇文章称之为“模范学校里的一篇模范作文”。

        少年周恩来的这篇文章,一扫封建八股文的陈腐之风,立意新颖深刻,论理精辟独特,陈述语重心长,新思想比比皆是。

        首先,周恩来面对同学指出:“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进而提出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目的。既然明确了学习目的,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于是提出了“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的问题。周恩来认为,同学们必须对“各种学科”“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要“慎思而明辨”。也就是说,在学习上绝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不畏劳苦,循序渐进,既勤于实践,不耻下问,又要善于思考,上下求索。只有有了这种专心致志的求学精神,才能掌握各类学科知识,将来造福于人民。

        其次,周恩来针对学校指出:“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因而寄厚望于“最可钦佩、最有学识之校长教员诸公”。至于如何办好学校?他大胆地发表“感言”,殷切希望学校“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国民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对于当今教,仍有借鉴之作用。

        再次,少年周恩来,针对当时现实的阴暗面,在《感言》中特别告诫校长教员诸公,“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当时那些党派会社“立党为私”、伤风败俗的弊端,为端正校风,健康地办好学校,指明了正确的途径。

        一九一三年,全省举办教育成绩展览会,这篇文章被选为甲等作文展出,并被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一九一五年,上海进步书局收集全国九省中小学的优秀作文,编成一部二十二册的《学校国文成绩》出版。周恩来的这篇《感言》,也作为模范作文被收录。这两部中小学生文集,为我们保存了周恩来这篇少年时期的珍贵作品。读了这篇《感言》,一位抱负远大、才华横溢、孜孜不倦觅求真理的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如在眼前,谁能不受之鼓舞,谁能不为之感奋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