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关于游记的优美段落10

10

        最有趣味的问题是,假如我们彻底洞彻了培根指出的四种假象,掌握了一切的心理学前沿成果,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再没有任何人可以骗得住我们,那么,我们的生活当真会因此好起来吗?

        看来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我们该不该接受“高贵的谎言”的欺骗呢?如果我们没有这身免疫力,因而被柏拉图、莫尔、维拉斯轻易骗过的话,或者我们把理性搁置在一旁,凭着启示相信了某种宗教,也许这才容易过上最安心、最舒心的日子。

        中国古人也提出过一种理想的生活原则:“无知无觉,顺帝之则”,什么都别问,什么都别想,随波逐流地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就最好。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说过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胜过做一头快乐的猪,但“无知无觉,顺帝之则”走的是相反的路线,做一头快乐的猪当然好过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

        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做一个大样本的抽样统计,会发现那些理性倾向更强的人(一般而言也就是比较聪明的人)生活的满意度反而会比较低,距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比较远。中国古人质朴地发现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现象,说的正是这么回事。理性所能认识的范围过于有限,所以一个很有理性的人只能时时存疑、处处存疑;疑惑太多,也就容易像袁绍一样“多谋而寡断”——若是做学问的话,这实在再合适不过,但在实际生活当中,迅速做出有效的决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几乎没有任何一项决策是基于“十足把握”的。

        所以出于实用性的考虑,人们实在没有必要把理性的作用看得太高。哈耶克毕生的著作都是在强调这个主题,在他讨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这些大词的背后,其实就是在说一个人是聪明一点更好,还是愚笨一点更好。

        哈耶克发现,在他那个时代里,西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们几乎清一色地站在了社会主义一边,这不仅因为他们善良,还因为他们聪慧:

        我的基本论点是,道德规范,尤其是我们的财产、自由和公证制度,并不是人的理性所创造,而是由文化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第二禀性。这种观点和20世纪知识子的主流观点当然是对立的。理性主义的影响既广且深,因此一般而言一个人越是聪明和有教养,他或她就不仅越有可能是理性主义者,而且还会持有社会主义观点(不管他们在坚持信念上是否足以给自己的观点贴上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某个标签)。我们在智力阶梯上攀登得越高,我们越是与知识分子谈话,我们就越有可能遇到社会主义信念。理性主义者大多数有可能既聪明又很有学识,而聪明的知识分子大都倾向于成为社会主义者。(〔英〕哈耶克著,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6—57页)

        这样的观点曾经使很多惯于想当然的人感到诧异,尤其是他们自己虽然欠缺理性,但也一向以理性主义者自居,并且自以为是站在理性的立场上理性地反对那些错误地使用了理性的人。而哈耶克预先说过:

        理智的人倾向于过高地估计理智,倾向于认为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文明所提供的优势和机会,一概归功于特意的设计而不是对传统规则的遵从;要不然就是认为,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通过对我们的任务进行更为理智的思考,甚至是更为恰当的设计和“理性的协调”,就能消灭一切依然存在的不可取现象。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当初因为看到聪明人倾向于成为社会主义者而生出的诧异,也就会烟消云散了。这种思想倾向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赞成对经济进行集中计划和控制,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当然,知识分子要求对他们希望做的事情一概要有所解释,对于恰巧在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里起支配作用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因为其来历不明而不愿接受;这会使他们和默默接受现行行为规则的人发生冲突,或至少是瞧不起他们。不难理解,他们也会希望同科学和理性结盟,同过去几百年里自然科学取得的异乎寻常的进步结盟,因为他们一直受着这样的教育:科学和理性的结果不外乎建构主义和唯科学主义,他们感到很难相信还能存在着源于特意试验以外的任何有用的知识,或者承认他们自己的理性传统之外任何传统的效用。一位出色的史学家就曾以这种态度写道:“根据定义,传统几乎只配受到谴责,它是一种令人好笑和可憎的东西。”(塞顿-沃森,1983:1270)

        就像其他传统一样,理性传统也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不是先天的。它也处在本能和理性之间;对这种所谓的理性和真理传统的合理性以及真实性问题,现在必须给予严格的评估。(,第58—59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