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泰山隧洞,队伍马不停蹄地继续行军。
起先还在一边赶路一边观望四周景致的官兵,现在已经没有了那份心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快点到达目的地。然而过了山洞,走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还是一片无垠的戈壁,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战士们中有一部分人不是西北人,生平第一次面对这么长时间的戈壁行军,着实领教了大西北阳光强、风沙大以及满目荒凉的特点。
在“嘎斯69”吉普车上,苏青林望着前面的千里丝绸古道,禁不住思绪万千,遥想着金戈铁马、商旅驼铃,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经过,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中亚和西亚,开辟了亚欧大陆的通道,其间经历的千难万险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中虽然倒下了不少人,可仍然有有识之士前仆后继,不断向前,才有了今天的丝绸之路。
马云天见身旁的苏青林两眼望着前方,眉头紧锁,腮帮咬得鼓鼓的,一副沉思而感怀的样子。他猜想苏青林可能是为眼前的荒凉而感伤,便脱口说道:“一进汤山关,两眼泪不干,朝前看,黄沙戈壁滩;转身看,凉州在后边。”
苏青林没有答话,拿起望远镜,想看看戈壁的尽头,嘴里不由念叨着:“‘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放在这里似乎很贴切哦。”
“这又是哪个名人的诗,简直说绝了,这一路上就是没有多少行人啊。”马云天即使不懂诗句的含义,不过听着也感觉到了一丝意境,兴奋地拿出香烟,给两个人点上。
“这是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的前两段,写了戈壁滩荒芜寂寥的情景。”苏青林吸着香烟,打开车窗,“这一带应该是河西走廊中段,远在上古和中古时期,据说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林木茂盛,只是后来由于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为的砍伐毁坏,才使得这里沙化愈来愈严重,最终成了如今的荒凉之地。”
“是啊,这里的天气也古怪,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一点也不含糊。”马云天点点头,回忆着儿时在家乡时的一些记忆。
“我们在清华大学时,老师曾经说到过河西走廊的,高山和荒漠盆地间的地方性环流在山麓间遭到破坏,转变成地方性极强的山谷风,这种风叫‘安西风’。”苏青林望着天空,他还没有目睹过这种大风天气,“安西风带来了大量的沙尘,破坏了这里的植被。”
“这里的风沙大,很糟糕,沙尘暴大口一张,可以吞下一个村庄哩。”马云天声音低沉地说。
苏青林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确很重,除了开矿以外,还要改变这里的工作环境,改变这里的生活环境,决不能因为开发资源而又破坏了环境,一定要注意化解这其中的矛盾。要带着大部队在这西域边陲的深处,走尽崎岖路,踏上阳关道。“阳关”二字是古人渴望在历经千难万险后踏上光明前程的寄托,如果说走过阳关,便是“大道如青天”的好兆头,那么,苏青林坚信这里应该是阳光在风雨后的人生转折点。
马云天指着远处突然出现的一片绿洲,告诉他那就是吕九庄。苏青林闻声举起望远镜搜索着:“政委,你看我们把指挥部设在什么地方合适呢,这个地方要离矿山近一点,离村庄远一些。”
马云天指着村子西边说:“我觉得那里很合适,够我们几千人折腾了。可是今后就不敢说了,各路建设部队到了,那住宿可就成了大问题了!”
苏青林点点头,过不了多久秋天即将来临,戈壁滩的气温会骤然下降,战士们的身体是建设新川峡的本钱啊,住宿问题一定要安排好。想到这里,他问道:“政委的意思是……”
马云天望着前方山下的吕九庄回答:“我的意思是先住在村子里,因为我们的帐篷还严重不足。住下后,我们赶紧得盖一部分干打垒的房子,然后再把部队撤出村子。”
“不妥啊。”苏青林摇摇头,眉头不由的打了一个结,向远处张望着。
“怎么个不妥法?”马云天把身子侧过来,不解地望着苏青林。
“我们这么多人住在村子里,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苏青林说着,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远处山坡上的一个个洞口,“政委,那,那里,山坡下的洞是咋回事?”
“那是早年掏金子的人挖的山洞,……怎么,难道我们住住那里吗?”马云天一脸的诧异,皱着眉想了想,回头看着苏青林笑了:“不过,住在那里也有好处,地势干燥。对了,吕九庄老长吕泰山也是住在那样的窑洞里。如果是这样,这些山洞可以住不少人呢……师长,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笑谈中,住宿问题就这样基本上解决了。马云天笑着说:这也太有点容易了吧?苏青林望着望远镜里的一排排山洞接着说,有时候,好些问题就是在不经意中解决的。除了那里的山洞外,我们还可以在山洞前边的开阔地布置帐篷,安营扎寨。你看看,那里不但与村庄有一段距离,而且到矿区也不是很远,是部队驻扎最理想的地方。
这时候,通讯员飞马赶到了车子跟前,说吕九庄来人了,要请部队到村里去驻扎。苏青林和马云天连忙下了车,见吕九庄老党员、支部书记刘天宝小跑着过来了,亲热地唤道:“首长,老村长派我来请解放军进村,我们接到县里的通知后,就把房子腾好了。”
苏青林和马云天相视一笑后,马云天上前握住刘天宝的手说:“刘书记,村民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谢谢你们,谢谢老村长,我和师长改日去拜望大家。”
刘天宝一听,知道部队没有进村的意思,不由一愣,失望地说:“怎么的,部队不去村里住呀?那可不成,我们这个鬼地方白日热得了不得,黑里冷得受不住,不进村你们去哪里住呀?”
“我们有帐篷,还有窑洞,你看看,那么多哩,就不麻烦乡亲们了。”苏青林右手握着刘天宝的手,左手指着不远处小龙山下的那片开阔地带和窑洞说。
刘天宝说什么也不答应,拉着苏青林的手不放。苏青林对村民的淳朴和热情十分感激,但想到指挥部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会很长一段时间驻扎在此地。于是,他拍着刘天宝的肩膀诚恳地说:“刘天宝同志,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这次要常住,需要很长的时间,到村里确实不方便!太打扰乡亲们了,以后还有许多事要麻烦大家呢!”
“苏师长,马政委,你们别见外啊。”刘天宝见他们执意不进村,不知如何是好了。
“刘天宝同志,我们不是见外。这是我们的规矩,我们不能违反啊。”马云天再次握着刘天宝的手,抱歉地说:“谢谢你们了。”
刘天宝知道军命难违,理解地点点头:“这样啊,那我们怎么也不能让你们违抗军令啊,不过,要住在那些山洞里的话,我们可以帮助你们收拾一下。你们先走,我回村里让大家准备一下麦草和铺的东西。”
“别太麻烦了……”苏青林的话还没有说完,刘天宝已经转身向村里奔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