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股票大跌的原因最新的20242024: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024: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所谓“赶超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后的增长时期,以不平衡的跳跃式发展为特征的经济超常规增长过程,通过发展相对于本国较高水平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提高本国经济增长水平。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带动工业化,迅速积累资本,加速产业升级。

        2006年7月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各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意大利和法国,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用实实在在的数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合当时2225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超过英国,排在德国、日本和美国之后。2007年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正以超过预期的速度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强国。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赶超日本只是时间问题。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按照年末人民币汇率计算(1美元兑人民币6.6227元),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094亿美元。日本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4万亿~5.5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显然,接下来中国赶超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毫无疑问,经济上的赶超不但有象征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因为经济增长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便没有发展,也就没有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当然就更谈不上国富民强。

        摩根士丹利早在2004年就预测,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在2006年内,中国将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强国。在摩根士丹利预测一年后,2005年,便实现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5年按当时的汇率计算了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证实了摩根士丹利的预测。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四位,比2004年提升两位。

        欧洲最大的金融集团德国安联保险公司于2005年1月23日在法兰克福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8~10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德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报告认为,2010年前,尽管中国经济仍面临许多风险,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幅将保持在7%~8%。这一高速增幅将使中国经济在2015年左右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届时不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位列世界第三,中国对外贸易额也将大幅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安联保险公司怎么也没有想到,它预测的关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的时间太过保守了,实际上这在2007年就实现了。

        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说,中国将在今后一二十年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美国媲美。从长远来看,中国维持高增长率意味着或许只需10年时间就能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他没有预测出具体时间,但他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每年增长率按7%计算,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每20年就要翻两番。如果按美国经济每20年增长50%来计算,中国届时将大大接近美国的经济规模。

        人们对中国何时能够赶上和超过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最早对此作出预测的是安格斯·麦迪森公司。它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198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3%,到1995年上升为52%,2000年为60.6%,2015年前后将超过美国。

        由于预测比较早,安格斯·麦迪森公司是迄今为止对中国赶超美国最乐观的预测机构。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于2003年年终大盘点时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岁末大预言”:中国经济有望在2039年赶超美国;未来50年内,世界经济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将成为这一体系中的强大力量,其强度可能要比预言的更大。

        高盛的分析师在大预言中指出,中国很可能会在2007年赶超德国,而下一个目标便是在2015年赶超日本;到203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

        以色列央行总裁费舍尔于2006年8月28日表示,中国有望在2031年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尽管它可能不会永远保持当前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费舍尔称,随着中国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允许人民币升值,中国的经济增长步伐将会放缓。费舍尔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二号人物。

        渣打银行环球研究团队也于2009年10月发表报告称,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速度之快将超出所有乐观的预期。报告说,到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73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高达1/4,世界经济总量将达到308万亿美元。届时,美国将沦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经济总量将达到30万亿美元,而200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出1万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国际预测在中国赶超美国的时间上有“加速”的意味。斯蒂凡·卡尔森在《中国经济何时将变得比我们强大?》的撰文中指出: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今我比以往更相信这个预测是正确的。每一年,中国似乎将至少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2008年,它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它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国,又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显然我们无法确定其发生的确切年份,但我们能够利用基本数学运算来推算何时最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而各种数据表明,认为这种转变直到2040或2050年才会发生的预测实在是错得太离谱了。

        2009年美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14.26万亿美元,中国是34.05万亿元人民币,按2009年的平均汇率折算为4.9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是中国的2.86倍。由于在21世纪的头10年,与中国相比,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低了大约7.5个百分点,假设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且人民币汇率年均升值3%(这是相当合理的),那么只需11年时间,中国经济就会变得比美国强大。这意味着,到2020年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我们假定中美经济的增长差距缩小到只有5%,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每年只有2.5%,那么到2024年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

        2010年7月29日,英国智囊组织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可能只需9年时间就可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比之前类似的最乐观的预测又提早了一年。这份报告还指出,如果计入货币购买力差异,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该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长,而美国仅为3%。

        近几年,国人频频听到中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超过美国的预测,且超越时间一次比一次提前。

        不过,上述预测赶超美国的方法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实力是否合理?国内生产总值只是表现一个国家当年国民收入的一个流量指标,它忽视了影响一国经济实力的其他三个要素:一是经济的存量,它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准和国家的动员能力;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你可以竭泽而渔取得一个时期甚至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但这将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制造障碍;三是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它也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问题是,这三个要素都不像国内生产总值那样容易衡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例如,这种计算是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任何一个出现误差,都会使预测与事实大相径庭。假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按8%~9%而是7%甚至更低计算,那么,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的时间就会往后推迟16~17年。当然,既然是预测,就必然带有假设和不确定性,但是这些假设必须有科学道理。

        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假设似乎问题不大,因为3%的经济增长率低于过去100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美国的制度性安排相对稳定,因此其经济增长不至于因制度安排的剧烈变动而受到太大影响。而对中国经济而言,按照8%~9%的速度持续增长的假设还需进一步分析。从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来看,虽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真正增长速度或许并非数据显示的那样精确,但是其高速增长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可以从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和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得到证明。但是,要回答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能否同样以8%~9%速度持续增长,就必须首先搞清楚是哪些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得以高速增长,然后再来分析这些因素能否在今后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

        尽管如此,赶超美国仍然是中国未来必须直面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几代人的情结。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政策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上以来,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只是时间问题。什么时候会成为现实,至少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完全吸收。可以预测,如果今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完全吸收,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使整体工资水平实质性上涨,进而使汇率上升。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发展,使出口增量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贸易条件也会随之改善。三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资源前提。四是如果中国或者世界无法找到一种可取代传统能源的新方式,那么中国经济的出路就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在承载13亿庞大人口的现实下,要赶超美国,谈何容易!当然,未来在赶超进程中,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既可能面临内外部的机遇,又可能受制于这些机遇生发出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而付出代价。机遇、挑战,以及中国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都将导致发展的不同结果。

        这里,我将以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中共“十六大”制定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探讨的逻辑前提,在对中国和美国等5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历史资料、经增长因素等方面情况的分析和未来情况判断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问题,作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预测。

        如前所述,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种种复杂的和不确定的因素,预测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只能是我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一种。

        我首先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和结构特征给出基准增长情景。基准增长情景是以过去和当前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分析其趋势,并据此推导出来的可能情景。在基准增长情景的基础上,设计另外两种情景:一是协调发展的情景,主要考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风险情景,这种情景更多考虑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其次,本书根据中国经济增长和特点及其趋势,以及结构性特征,对一些外生因素作出假设,模拟中国2010~203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各种情景。在各种情景的模拟中,我假设了人口、劳动力增长趋势、城市化进程、政府消费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等。

        基准增长情景表明,中国经济将持续过去的发展趋势,劳动力仍将快速转移,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科技进步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规模递增效益,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在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国企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促进要素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将促使2010~2030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继续保持过去30多年的水平,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2%~2.5%。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将快速推进,城市化率将以年均1.1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快速推进,“十一五”末期将达到49%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期达到54%,2020年达到60%左右。未来一段时期,技术进步将延续一定的偏向性。居民的储蓄行为在“十一五”期间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在2010年以后,储蓄率将因中国政府的内需拉动政策而大幅下降。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各项关税减让等承诺得以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影响和效应将延续下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纲领。由于各项体制改革快速顺利推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也将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会取得长足进展。

        在基准增长情景基础上,我假设,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服务业体制改革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快速发展,最终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种资源(包括能源)的价格得以理顺,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因此,我认为,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中间投入率的变化在基准增长情景基础上更加偏向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基准增长情景基础上,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2010~2020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0~2030年间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0.2~0.5个百分点;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快速转移。

        考虑到未来发展可能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我还模拟了风险情景。在该情景下,突出强调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挑战和风险,如:第一,在银行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不尽如人意,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将导致21世纪20年代或更长时间里资本收益率低的情况;第二,相对短缺的城市公共品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体制改革面临的诸多阻力导致其推进缓慢,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第三,人口老龄化以及抚养率的提高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第四,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对进出口产生负面影响等。

        所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未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这些因素,我在风险情景中假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过去30多年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5%~2%;相对基准增长情景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放慢,居民储蓄率下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十二五”期间以及2016~2020年经济快速增长主要的动力仍然来自资本的快速积累,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协调发展情景)、67.4%(基准增长情景)和72.1%(风险情景)。同时,由于城市化、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21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2015~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将比“十二五”期间提高10~15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实现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

        第二,“十二五”期间和2016~2020年,产业结构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而继续调整并优化。“十二五”期间以及2016~2020年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到“十二五”末期,三个产业的比重可能为10.8∶54.2∶35.1。到2020年三个产业的比重将为7.3∶52.5∶40.2。

        第三,如果能够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要小得多。以2020年为例,协调发展情景下的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基准增长情景下要低7%~13%。

        第四,中国在未来10~15年仍然存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例如,贸易摩擦对进出口的负面影响、储蓄率下降和资本积累速度的放慢、体制问题造成的制度成本上升,以及世界性灾变等,都有可能使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6%左右。尽管如此,经济高增长情景仍然表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假定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3%左右,利用经济发展预测模型推算,“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5%左右,“十三五”期间为7.9%左右,“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为7.2%左右。高方案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基准方案高0.5个百分点,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提前3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0.6%,2020年达到64.8%。2020年之后中国城市化率将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相仿,城市化进程也开始逐渐缓慢下来。

        第五,人民币升值如果按每5年5%的速度计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合60483.7386亿美元,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公布)。“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到“十二五”后期国内生产总值将达59.8429亿元(合90946.7782亿美元),中国也将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相比较201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6.2424亿元(合161462.7641亿美元)。“十三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左右,“十三五”后期将达到899832.9734亿元(合136752.7315亿美元)。美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73003.034014亿元(合178267.9383亿美元),中国仍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美国,但为赶超美国的最后冲刺奠定了坚实基础。

        8pu.对2010~2060年中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第六,加入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因素,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为约856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了两番还多,大约合3817美元。由于综合因素的作用,我认为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10年增长近两倍,为10519美元。这将达到当代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七,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到2030年,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口高峰因为人口老龄化而迅速减少,中国总人口也将从2020年的13亿减少到10亿~11亿。但从2020~2030年,原来的中国人口红利效应也在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变得相对缓慢,大概在5%~6%。到20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2034507.4533亿元(合309195.6616亿美元)。相比较,203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29884.153418亿元(合217307.6221亿美元)。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20年再增加大约一倍,达到281086美元,相当于世界准发达国家水平。再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将作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国,到21世纪中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从上一点,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应该发生在2020~2030年。参阅上图我们得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将发生在2024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中国在2024年左右赶超美国的可能性更大。中国遂执世界经济之牛耳!

        情景预测也对未来20年分阶段情景作出了预测:

        2008~2012年: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经济保持较高速发展,限制粗放型、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在这期间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后的痛苦转型。

        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就在10年前,中国经济还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当然,想要超过美国,中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不要忽略了中国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在新的“五年计划”当中,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2011年是中国通货膨胀严重的一年。如何在不过度补贴的情况下,防止经济过热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中国政府该如何安全收紧财政政策。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首次出现,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上述问题,新的“五年计划”已敏感地捕捉到了。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让国内消费与生产总量持平,将原有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更为高端的生产活动。中国还计划并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末期,会有大量新技术输出到美国和欧洲。

        到201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4500美元,但贫富差距会进一步增大,社会矛盾加剧,为缓和矛盾,政府会加强立法,打击腐败,努力建立和谐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加快,继续保持军事优势。由于一系列国内军事体制改革和创新以及尖端武器不断问世,中国在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对话中变得越来越有底气。中国隐形4代战机的问世和元级潜艇的显身,进一步显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2013~2016年:2009年开始布局,2010年正式启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效应开始逐渐显现,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经济平稳高速增长,人民币兑换自由。环境与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上最大也是最长的一次繁荣。

        在这期间,新一届政府领导人上台,为加强党政监督,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开新闻舆论自由,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由于国民收入提高及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积淀,中国许多大城市成为亚洲潮流的领导者,许多国家的街头广告把使用汉字当时尚,出现“哈中一族”。

        中国不仅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也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它们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世界排名不断上升,逐步打破长期以来由西方在大学、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上的独占优势。中国正在加快蜕变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创新强国。

        由于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日益强大,日本国内在到底是倚重美国还是倚重中国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日本有远见的领导人开始提出和中国建立新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美国发现越来越无法小看中国这个强大对手。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也更有底气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立场!

        2017~2020年:经济长周期进入尾声,收缩的声音不断响起。这一期间,中国股市可能出现一次崩盘,紧随而至的是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放缓,通货紧缩,经济下滑同时也滋生了社会矛盾。在此期间,中产阶层有可能首先成为危机的牺牲品。但那时的他们早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的民主意识增强,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百姓参政议政的权利进一步提高,自下而上的体制改革展开,如部分省进行县、乡(镇)的直接选举等。

        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519美元,人民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这么多年“崇洋媚外”,让国人觉醒,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因经济实力强大而使得中国在国际上许多领域的话语权提高,可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分庭抗礼的情形已成常态。这加大了中国和西方特别是美国改善关系提供了条件,美国开始放弃“战略包围”的“冷战”策略。中美进入了两国共荣、共享尖端创新技术的合作时代!

        2021~2024年: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美国,并于2024年超过美国。这一时期,政府更注重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更加开放,渐进式民主改革稳步推进,对人类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许多发明创造都在中国问世。中国人逐渐有优越感,不再是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亮,美国也不再把中国当成“威胁”,坦然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虽然有些无奈。军事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洲稳定由中美共同维护,也到了两岸统一的最佳时机。

        2024~203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81086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迎来新世纪的“汉唐盛世”。汉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学习普通话成为全球潮流。“中国托福”和“中国绿卡”成为热门,中国也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就像当今美国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一样。但西方人发现,到上海、北京落户仍是一件手续繁复而困难的事情。也就在这一时期,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造、国民发明之地。第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个中国人登上“火星”……许多在今天不能想象的事届时可能都将在中国出现。

        总之,在未来20年左右,正像美国在20世纪初时兴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一样,中国正在或将要经历的巨变会持续进行,这一进程会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层面。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个全新形态的政治与经济实体,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将变得非常具有竞争力,善于创新,能够稳定大局,成为唯一和美国平起平坐的经济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