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横扫千军攻略4、蒋介石的“徐蚌会战”计划

4、蒋介石的“徐蚌会战”计划

        1948年10月下旬,东北辽沈决战已近尾声,国民党在东北已经惨败,国民党蒋介石也看出了徐州大战已形成一触即发之势。于是,他们决心加强徐州防御。

        10月22日,国民党统帅部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作徐蚌会战的准备。会议提出由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所属部队,并决定黄维12兵团出周家口,依情况策应徐州“剿总”或华中“剿总”作战。

        24日,蒋介石下达《对当前作战之指导》的指令,要求徐州“剿总”取“攻势防御”,“巩固徐州而确保之”;命令黄伯韬7兵团、李弥13兵团分别控制于阿湖、新安镇、曹八集(今八义集)附近机动,遏阻华东野战军南进,并适时策应邱清泉2兵团、孙元良16兵团;命令邱清泉兵团机动控制于砀山附近,负责监视鲁西南华东我军之行动,并依情况与黄维兵团协力夹击东进之中原我军;命令孙元良兵团向宿县、蒙城转移,控制于蚌埠附近机动。蒋介石的指令对徐淮地区其余各部均有要求,冯治安第3绥靖区应以主力控制于运河以西地区台儿庄、枣庄一线,担任守备;刘汝明第4绥靖区应以主力守备商丘,一部掩护陇海路东段商丘至徐州段交通。徐州“剿总”应加强徐州、蚌埠、淮阴等地防御工事,务期固守,以徐州形成机动兵团之核心。

        24日后,国民党徐州“剿总”按照蒋介石的指令调整了部署。这一部署是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到蚌埠,以徐州为中心,沿津浦、陇海路摆了一个十字架。国民党军认为在这一地区兵力充足,调动灵便,又有坚固工事,可以固守徐州以屏障京(南京)沪,进而伺机进窥中原。

        据郭汝瑰回忆,10月29日,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和国民党国防部长何应钦等人举行会议,研究中原作战。与会人员都认识到中原作战是为了保障江南的战略防御,故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主张。但对守淮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以攻为守,即除留1个至2个军坚守徐州外,所有陇海铁路上的城镇一律放弃,集中可以集中的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形成重点,作战略防御。无论人民解放军由平汉路、津浦路还是取道苏北南下,均集中全力,寻求与人民解放军决战。为了配合徐州的作战,华中“剿总”必须以黄维兵团进出周家口附近。

        第二种意见主张退淮河两岸进行河川防御。

        研究结果,认为退守淮河南岸,而后则不便于向平汉路或苏北方面机动;且人民解放军打通陇海路后,向东西方向调动兵力,非常灵便,对国民党军队更为不利。于是,会议决定采纳第一种主张。(《郭汝瑰回忆录》第323页)

        另据杜聿明回忆,11月3日,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副厅长许朗轩送给他的“徐蚌会战计划”,主要内容是(杜聿明:《淮海战役始末》,《淮海战役亲历记》第8~9页):

        第一、方针

        蒋军为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击破共军攻势,达成“戡乱建国”之目的,着将徐州“剿总”所属兵团及绥靖区各部队主力移至淮河南岸蚌埠东西地区(包括临淮关、怀远、风台间地区),占领阵地,以攻势防御击退对方之攻击,相机转为攻势,予以歼灭。

        第二、任务及行动

        1.以某兵团之一部守备徐州、贾汪,掩护主力转移。

        2.各部队行动:(1)新安镇附近之第7兵团经五河、临淮关附近转进。(2)徐州附近之第13兵团、第3绥靖区经褚兰、固镇向蚌埠转进。(3)徐州以西黄口、虞城附近之第2兵团经涡阳向怀远附近转进。(4)柳河、商丘附近之第16兵团及第4绥靖区经蒙城向海河街、风台间地区转进。(5)总部及直属部队经津浦路向蚌埠转进。

        3.各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应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杜聿明回忆的作战计划的内容,明显的是第二方案的内容。

        杜聿明此时在东北,对国民党国防部讨论的作战方案有两个是事后才知道的,并且明确说对第一方案的内容全无印象。而郭汝瑰的回忆是采纳第一方案,送给杜聿明的却是第二方案。

        可见,所谓徐蚌会战方案至11月3日送至杜聿明手中时尚未确定。

        杜聿明还听人说,顾祝同11月4日到徐州,5日主持会议,是根据第一方案的原则安排的,但并未当机立断,及时实施。

        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刘峙在徐州坐卧不安,连电向蒋介石告急。蒋介石此时才按第一方案下达正式命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