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免费观看新媒旧友

新媒旧友

        等把阿福喊来一问,才知究竟,阿祥是在附近的一家小杂货店“白相”。那家杂货店老夫妇两个,只有一个十七岁的女儿,胡雪岩也见过,生得像“无锡大阿福”,圆圆胖胖的一张脸,笑口常开。阿祥情有所钟,只等胡雪岩一出门,便到那家杂货店去盘桓,是他家不支薪工饭食的伙计兼跑街。

        “老爷要喊他,我去把他叫回来。”

        “不必!”胡雪岩听得这段“新闻”,心里舒服了些,索性丢下阿巧姐来管阿祥的闲事,“照这样说,蛮有意思了!那家的女儿,叫啥名字?”

        “跟——”阿福很吃力地说,“跟奶奶的小名一样。”

        原来也叫阿巧,“那倒真是巧了!”胡雪岩兴味盎然地笑着。

        “我跟阿祥说,你叫人家的时候,不要直呼直令地叫人家的名字,那样子犯了奶奶的讳。做下人的不好这样子没规矩。”

        这是知书识礼的人才会有的见解,不想出现在两条烂泥腿的轿班身上,胡雪岩既惊异又高兴,但口中问的还是阿祥。

        “他不叫人家小名叫啥?”胡雪岩问,“莫非叫姐姐、妹妹?那不是太肉麻了。”

        “是啊!那也太肉麻。阿祥告诉我说,他跟人家根本彼此都不叫名字,两个人都是‘喂’呀‘喂’的。在她父母面前提起来,阿祥是说‘你们家大小姐’。”

        “这倒妙!”胡雪岩心想男女之间,彼此都用“喂”字称呼,辨声知人,就绝不是泛泛的情分了,又问道,“她父母对阿祥怎么样?”

        “她家父母对阿祥蛮中意的。”

        “怎么叫蛮中意?”胡雪岩问,“莫非当他‘毛脚女婿’看待?”

        “也差不多有那么点意思。”

        “既然如此,你们应该出来管管闲事,吃他一杯喜酒啊!”

        “阿祥是老爷买来的,凡事要听老爷作主,我们怎么敢管这桩闲事,再说,这桩闲事也管不了。”

        “怎么呢?”

        “办喜事要——”

        胡雪岩会意,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你把阿祥替我去叫回来。”

        用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阿祥被找了回来。脸上讪讪的,有些不大好意思。显然的,他在路上就已听阿福说过,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你今年十几?”

        “十七。”

        “十七!”胡雪岩略有些踌躇似的,“是早了些。”他停了一下又问,“‘他们家大小姐’几岁?”

        这句对阿巧的称呼,是学着阿祥说的,自是玩笑,听来却有讥嘲之意,阿祥大窘,嗫嚅着说:“比我大两月,我是五月里生的,她的生日是三月三。”

        “连人家的时辰八字都晓得了!”胡雪岩有些忍俊不禁,但为了维持尊严,不得不忍笑问道,“那家人家姓啥?”

        “姓魏。”

        “魏老板对你怎么样?”胡雪岩说,“不是预备拿女儿给你?你不要难为情,跟我说实话。”

        “我跟老爷当然说实话。”阿祥答道,“魏老板倒没有说什么,老板娘有口风透露了,她说:他们老夫妇只有一个女儿,舍不得分开,要娶她女儿就要入赘。”

        “你怎么说呢?”

        “我装糊涂。”

        “为啥?”胡雪岩问,“是不肯入赘到魏家?”

        “我肯也没有用。我改姓了主人家的姓,怎么再去姓魏?”

        “你倒也算是有良心的。”胡雪岩满意地点点头,“我自有道理。”

        这当然是好事可谐了!阿祥满心欢喜,但脸皮到底还薄,明知是个极好的机会,却不敢开口相求,就此“敲钉转脚”拿好事弄定了它。

        不说话却又感到僵手僵脚,一身不自在。于是搭讪着问道:“老爷恐怕还没有吃饭?我来关照他们!”接着便喊,“素香,素香!”

        素香从下房里闪了出来,正眼都不看阿祥,走过他面前,低低咕哝了一句:“叫魂一样叫!”然后到胡雪岩面前问道,“老爷叫我?”

        做主人的看在眼里,恍然大悟,怪不得问她阿祥在哪里,她有点懒得答理的模样!原来阿祥跟魏阿巧好了,她在吃醋。照此说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阿祥倒辜负她了。

        这样想着,便有些替素香委屈。不过事到如今,没有胡乱干预,扰乱已成之局的道理,唯有装作不解,找件事差遣素香去做。

        “我不在家吃饭了。”他嘱咐阿祥,“你马上到张老板那里去,说我请他吃酒。弄堂口那家酒店叫啥字号?”

        “叫王宝和。”

        “我在王宝和等他。你去快点,请他马上来。”

        “是!”阿祥如奉了将军令一般,高声答应,急步下楼。

        等他一走,胡雪岩喝完一杯素香倒来的茶,也就出门了。走到王宝和,朝里一望,王老板眼尖,急忙迎了出来,哈腰曲背地连连招呼:“胡大人怎么有空来?是不是寻啥人?”

        “不是!到你这里来吃酒。”

        王老板顿时有受宠若惊之感:“请!请!正好雅座有空。胡大人来得巧了。”

        所谓雅座是凸出的一块方丈之地,一张条案配着一张八仙桌,条案上还供着一座神龛,内中一方“王氏昭穆宗亲之位”的神牌。胡雪岩看这陈设,越发勾起乡思,仿佛置身在杭州盐桥附近的小酒店中,记起与张胖子闲来买醉的那些日子了。

        “胡大人,我开一坛如假包换的绍兴花雕,您老人家尝尝看。”

        “随你。”胡雪岩问,“有啥下酒菜?”

        “蛏子刚上市。还有鞭笋,嫩得很。再就是酱鸭、糟鸡。”

        “都拿来好了。另外要两样东西,‘独脚蟹’、油炸臭豆腐干。”

        “独脚蟹”就是发芽豆,大小酒店必备。油炸臭豆腐干就难了,“这时候,担子都过去了。”王老板说,“还不知有没有。”

        “一定要!”胡雪岩固执地说,“你叫个人,多走两步路去找,一定要买来!”

        “是,是!一定买来,一定买来!”王老板一迭连声地答应,叫个小徒弟遍处去找,还特地关照一句,“快去快回。”

        于是,胡雪岩先独酌。一桌子的酒菜,他单取一样发芽豆,咀嚼的不是豆子,而是寒微辰光那份苦中作乐的滋味。心里是说不出的那种既辛酸又安慰的隽永向往的感觉。

        一抬眼突然发觉,张胖子笑嘻嘻地站在面前,才知道自己是想得出神了,定定神问道:“吃了饭没有?”

        “正在吃酒,阿祥来到。”张胖子坐下来问道,“今天倒清闲,居然想到这里来吃酒?”

        “不是清闲,是无聊。”

        张胖子从未听他说过这种泄气的话,不由得张大了眼想问,但烫来的酒,糟香扑鼻,就顾不得说话先要喝酒了。

        “好酒!”他喝了一口说,啧啧地咂着嘴唇,“嫡路绍兴花雕。”

        “酒再好,也比不上我们在盐桥吃烧酒的味道好。”

        “呕!”张胖子抬头四顾,“倒有点像我们常常去光顾的那家‘纯号’酒店。”

        “现在也不晓得怎么样了?”胡雪岩微微叹息着,一仰脸,干了一碗。

        “你这个酒,不能这样子喝!要吃醉的。”张胖子停杯不饮,愁眉苦脸地说,“啥事情不开心?”

        “没有啥!有点想杭州,有点想从前的日子。老张,‘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来,我敬你!”

        张胖子不知他是何感触,惴惴然看着他说:“少吃点,少吃点!慢慢来。”

        还好,胡雪岩是心胸开阔的人,酒德甚好,两碗酒下肚,只想高兴的事。想到阿祥,便即问道:“老张,前面有家杂货店,老板姓魏,你认不认识?”

        “我们是同行,怎么不认识?你问起他,总有缘故吧?”

        “他有个女儿,也叫阿巧,长得圆圆的脸,倒是宜男之相。你总也很熟?”

        听这一说,张胖子的兴致来了,精神抖擞地坐直了身子,睁了眼睛看着胡雪岩,一面点头,一面慢吞吞地答道:“我很熟,十天八天总要到我店里来一趟。”

        “为啥?”

        “她老子进货,到我这里来拆头寸,总是她来。”

        “这样说,他这个杂货店也可怜巴巴的。”

        “是啊,本来是小本经营。”张胖子说,“就要他这样才好。如果是殷实的话,铜钿银子上不在乎,做父母的就未必肯了。”

        “肯什么?”胡雪岩不懂他的话。

        “问你啊!不是说她宜男之相?”

        胡雪岩愣了一下,突然意会,一口酒直喷了出来,赶紧转过脸去,一面呛,一面笑。将个张胖子搞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

        “啊!老张,你一辈子就是喜欢自作聪明,你想到哪里去了?”

        “你,”张胖子嗫嚅着说,“你不是想讨个会养儿子的小?”

        “所以说,你是自作聪明。哪有这回事?不过,谈的倒也是喜事,媒人也还是要请你去做。”接着,胡雪岩便将阿祥与阿巧的那一段情,都说给了张胖子听。

        “好啊!”张胖子很高兴地,“这个媒做来包定不会‘舂梅浆’!”

        “舂梅浆”是杭州的俗语,做媒做成一对怨偶,男女两家都嗔怨媒人,有了纠纷,责成媒人去办交涉,搞得受累无穷,就叫“舂梅浆”。老张说这话,就表示他对这头姻缘,亦很满意,使得胡雪岩越发感到此事做得惬意称心。一高兴之下,又将条件放宽了。

        “你跟魏老板去说,入赘可以,改姓不可以。既然他女儿是宜男之相,不怕儿子不多,将来他自己挑一个顶他们魏家的香烟好了。至于阿祥,我叫他也做杂货生意,我借一千银洋给他做本钱。”

        “既然这样,也就不必谈聘金不聘金了。嫁妆、酒席,一切都是男家包办。拜了堂,两家并作一家。魏老板不费分文,有个女婿养他们的老,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他也该心满意足了。你看我,明天一说就成功,马上挑日子办喜事。”

        “那就重重拜托。我封好谢媒的红包,等你来拿。”

        “谢什么媒!你帮我的忙还帮得少了不成?”

        谈到这里,小徒弟捧来一大盘油炸臭豆腐干。胡雪岩不暇多说,一连吃了三块,有些狼吞虎咽的模样,便又惹得爱说话的张胖子要开口了。

        “看你别的菜不吃,发芽豆跟臭豆腐干倒吃得起劲!”

        胡雪岩点点头,停箸答道:“我那位老把兄嵇鹤龄,讲过一个故事给我听:从前有个穷书生,去庙里住,跟一个老和尚做了朋友。老和尚常常掘些芋头,煨在热灰里,穷书生吃得津津有味。到后来穷书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飞黄腾达,做了大官。衣锦还乡,想到煨芋头的滋味,特为去拜访老和尚,要尝一尝,一尝之下,说不好吃。老和尚答他一句:芋头没有变,你人变了!我今天要吃发芽豆跟臭豆腐干,也就仿佛是这样一种意思。”

        “原来如此!你倒还记得,当初我们在纯号‘摆一碗’,总是这两样东西下酒。”张胖子接着又问,“现在你尝过了,是不是从前的滋味?”

        “是的。”

        “那倒难得!”张胖子有点笑他言不由衷的意味,“鱼翅海参没有拿你那张嘴吃刁?”

        “你弄错了,我不是说它们好吃!从前不好吃,现在还是不好吃。”

        “这话我就不懂了!不好吃何必去吃它?”张胖子说,“从前也不晓得吃过多少回,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发芽豆、臭豆腐干不好吃。”

        “不好吃,不必说,想法子去弄好吃的来吃。空口说白话,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害得人家都不肯吃苦了!”

        这几句话说得张胖子愣住了,怔怔地看了他好半天,方始开口:“老胡,我们相交不是三年五年,到今天我才晓得你的本性。这就难怪了!你由学生意爬到今天大老板的地位,我从钱庄大伙计弄到开小杂货店,都是有道理的。”

        一向笑嘻嘻的张胖子,忽然大生感触,面有抑郁之色。胡雪岩从他的牢骚话中,了解他不得意的心情,多年的患难贫贱之交,心里自然也很难过。

        他真想安慰他,因而想到跟刘不才与古应春所商量的计划,不久联络好了杭州的小张和嘉兴的孙祥太,预备大举贩卖洋广杂货,不正好让张子也凑一股?股本当然是自己替他垫,只要他下手帮忙,无论如何比株守一爿小杂货店来得有出息。

        话已经要说出口了,想想不妥,张胖子嘴不紧,而这个贩卖洋广杂货的计划,是有作用的,不宜让他与闻。要帮他的忙,不如另打主意。

        想了一下,倒是有个主意,“老张,”他说,“我也晓得你现在委屈。不过时世不对,暂时要守一守。我的钱庄,你晓得的,杭州的老根一断,就没有源头活水了!现在也是苦撑在那里的局面。希望是一定有的,要摆功夫下去。你肯不肯来帮帮我的忙?”

        “你我的交情,谈不到肯不肯。不过,老胡,实在对不起,钱庄饭我吃得寒心了。你想想,我从前那个东家,我那样子替他卖力,弄到临了,翻脸不认人。如果不是你帮我一个大忙,吃官司都有份。从那时候起,我就罚过咒,再不吃钱庄饭!自己小本经营,不管怎么样,也是个老板。”说到这里,张胖子自觉失言,赶紧又作补充,“至于对你,情形当然不同。不过我罚过咒,不帮人家做钱庄,这个咒是跪在关帝菩萨面前罚的,不好当耍。老胡,千言万语并一句:对不起你!”说完,举杯表示道歉。

        “这杯酒,我不能吃。我有两句话请问你,你罚咒,是不帮人家做钱庄?”

        “是的。”

        “就是说,不给人家做伙计?”

        “是的!”张胖子重重地回答。

        “那么,老张,你先要弄清楚,我不是请你做阜康的伙计。”

        “做啥?”张胖子愕然相问。

        “做股东。等于你自己做老板!这样子,随便你罚多重的咒,都不会应了。”

        “做股东!”张胖子心动了,“不过,我没有本钱。”

        “本钱我借你。我划一万银子,算你的股份。你来管事,另外开一份薪水。”胡雪岩说,“你那家小杂货店,我也替你想好了出路,盘给阿祥,他自然并到他丈人那里。你看,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交情,照常理说,张胖子应该一诺无辞,但他仍在踌躇,因为第一,钱庄这一行,他受过打击,确实有些寒心;第二,交朋友将心换心,唯其胡雪岩如此厚爱,自己就更得忖量一下,倘或接手以后,没有把握打开局面,整顿内部,让好朋友失望,倒不如此刻辞谢,还可以保全交情。

        当然,他说不出辞绝的话,而且也舍不得辞绝,考虑了又考虑,说了句:“让我先看一看再说。”

        “看?你用不着看了!”胡雪岩说,“阜康的情形比起从前王雪公在世的时候那样热闹,自然显得差了。跟上海的同行比一比,老实说一句,比上不足,比下着实有余。阜康绝没有亏空,放款出去的户头,都是靠得住的,几个大存户亦都殷实得很,不至于一下子都来提款。毛病是我不能拿全副精神摆在上头。原来请的那个大伙,人既老实,身子又不好,所以弄得死气沉沉,没有起色。你去了,当然会不同。等我来出两个主意,请你一手去做,同心协力拿阜康这块招牌再刷得它金光闪亮。”

        照这样说,大可一干,不过,“我到底是啥身份到阜康呢?”他说,“钱庄的规矩,你是晓得的。”

        钱庄的规矩,大权都在大伙手里,股东不得过问,胡雪岩原就有打算的,毫不迟疑地答道:“对我来说,你是股东,对阜康来说,你是大伙。你不是替人家做伙计,是替自己做。”

        这个解释很圆满,张胖子表示满意,毅然决然地答道:“那就一言为定。主意你来出,事情我来做,对外是你出面,在内归我负责。”

        “好极!我正就是这个意思——”

        “慢来。”张胖子突然想到,迫不及待地问,“原来的那位老兄呢?”

        “这你不必担心。他身体不好,而且儿子已经出道,在美国人的洋行里做‘康白度’,老早就劝他回家享福。他因为我待他不错,虽然辞过几次,我不放他,也就不好意思走。现在有你去接手,在他真正求之不得。”

        张胖子释然了,“我就怕敲了人家饭碗!”他又生感慨,“我的东家不好,不能让他也在背后骂东家不好。”

        “你想想我是不是那种人?”胡雪岩问道,“老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此刻起,我们就算合伙了!倒谈谈生意经,你看,我们应该怎么个做法?”

        这一下,将张胖子问住了。他是钱庄学徒出身,按部就班做到大伙,讲内部管理,要看实际情形而定,谈到外面的发展,也要先了解了解市面。如要他凭空想个主意出来,可就抓瞎了。

        想了好一会,他说:“现在的银价上落很大,如果消息灵通,兑进兑出一转手之间,利息不小。”

        “这当然。归你自己去办,用不着商量。”胡雪岩说,“我们要商量的是,长线放远鹞,看到三五年以后,大局一定,怎么样能够飞黄腾达,一下子蹿了起来。”

        “这——”张胖子笑道,“我就没有这份本事了。”

        谈生意经,胡雪岩一向最起劲,又正当微醺之时,兴致更佳,“今天难得有空,我们索性好好儿筹划一番。”他问,“老张,山西票号的规矩,你总熟悉的吧?”

        “隔行如隔山。钱庄、票号看来是同行,做法不同。”张胖子在胡雪岩面前不敢不说老实话,“而且,票号的势力不过长江以南,他们的内幕,实在没有机会见识。”

        “我们做钱庄,唯一的劲敌就是山西票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这方面,我平时很肯留心。现在,不妨先说点给你听。”

        照胡雪岩的了解,山西票号原以经营汇兑为主,而以京师为中心。这几年干戈扰攘,道路艰难,公款解京,诸多不便,因而票号无形中代理了一部分部库与省库的职司,公款并不计息,汇水尤为可观,自然大获其利。还有各省的巨商显宦,认为天下最安稳的地方,莫如京师,所以多将现款,汇到京里,实际上就是存款。这些存款的目的不是生利,而是保本,所以利息极轻。

        “有了存款要找出路。头寸烂在那里,大元宝不会生小元宝的。”胡雪岩说,“山西票号近年来通行放款给做京官的,名为‘放京债’。听说一万两的借据,实付七千——”

        “什么?”张胖子大声打断,“这是什么债,比印子钱还要凶!”

        “你说比印子钱还要凶,借的人倒是心甘情愿,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倒霉!”

        “怎么呢?”

        “你想,做官借债,拿什么来还?自然是老百姓替他还。譬如某人放了你们浙江藩司,京里打点上任盘费,到任以后置公馆、买轿马、用底下人,哪一样不用钱?于是乎先借一笔京债,到了任想法子先挪一笔款子还掉,随后慢慢儿弥补,不在老百姓头上动脑筋,岂不是就要闹亏空了?”

        “这样子做法难道没有风险!譬如说,到了任不认账?”

        “不会的。第一,有保人。保人一定也是京官;第二,有借据。如果赖债,到都察院递呈子,御史一参,赖债的人要丢官;第三,自有人帮票号的忙,不准人赖债。为啥呢?一班穷翰林平时都靠借债度日,就盼望放出去当考官,当学政,收了门生的‘贽敬’来还债,还了再借,日子依旧可以过得下去。倘若有人赖了债,票号联合起来,说做官的没有信用,从此不借,穷翰林当然大起恐慌,会帮票号讨债。”胡雪岩略停一下又说,“要论风险,只有一样,新官上任,中途出了事,或者死掉,或者丢官。不过也要看情形而定,保人硬气的,照样会一肩担承。”

        “怪不得!”张胖子说,“这几年祁、太、平三帮票号,在各省大设分号。原来有这样的好处!”他跃跃欲试地说,“我们何不学人家一学?”

        “着啊!”胡雪岩干了一杯酒,“我正就是这个意思。”

        胡雪岩的意思是,仿照票号的办法,办两项放款。第一是放给做官的。由于南北道路艰难,时世不同,这几年官员调补升迁,多不按常规,所谓“送部引见”的制度,虽未废除,却多变通办理。尤其是军功上保升的文武官员,尽有当到藩司、臬司,主持一省钱谷、司法的大员。而未曾进过京的,由京里补缺放出来,自然可以借京债,如果在江南升调,譬如江苏知县调升湖北的知府,没有一笔盘缠与安家银子就“行不得也”!胡雪岩打算仿照京债的办法,帮帮这些人的忙。

        “这当然是有风险的。但要通扯扯算,以有余补不足。自从开办厘金以来,不晓得多少人发了财。像这种得了税差的,早一天到差,多一天好处,再高的利息,他也要借,而且不会吃倒账。我们的做法是要在这些户头上多赚他些,来弥补倒账。话不妨先说明白,我们是‘劫富济贫’的做法。”

        “劫富济贫!”张胖子念了两遍,点点头说,“这个道理我懂了。第二项呢?”

        “第二项放款是放给逃难到上海来的内地乡绅人家。这些人家在原籍,多是靠收租过日子的,一早拎只鸟笼泡茶店,下午到澡塘子睡一觉,晚上‘摆一碗’,吃得醉醺醺回家。一年三百六十天,起码三百天是这样子。这种人,恭维他,说他是做大少爷。讲得难听点,就是无业游民。如果不是祖宗积德,留下大把家私,一定做‘伸手大将军’了。当初逃难来的时候,总有些现款细软在手里,一时还不会‘落难’。日久天长,坐吃山空,又是在这个花天酒地的夷场上,所以这几年下来,很有些赫赫有名的大少爷,快要讨饭了!”

        这话不是过甚其词,张胖子就遭遇到几个,境况最凄惨的,甚至倚妻女卖笑为生。因此,胡雪岩的话,在他深具同感,只是放款给这些人,他不以为然,“救急容易求穷难!”他说,“非吃倒账不可!”

        “不会的。”胡雪岩说,“这就要放开眼光来看。长毛的气数快尽了!江浙两省一光复,逃难的回家乡,大片田地长毛抢不走,他们苦一两年,仍旧是大少爷。怎么会吃倒账?”

        “啊!”张胖子深深吸了口气,“这一层我倒还没有想到。照你的说法,我倒有个做法。”

        “你说!”

        “叫他们拿地契来抵押。没有地契的,写借据,言明如果欠款不还,甘愿以某处某处田地作价抵还。”

        “对!这样做法,就更加牢靠了。”

        “还有!”张胖子跟胡雪岩一席长谈,启发良多,也变得聪明了,他说,“既然是救穷,就要看远一点。那班大少爷出身的,有一万用一万,不顾死活的,所以第一次来抵押,不可以押足,预备他不得过门的时候来加押。”

        这就完全谈得对路了,越谈越多,也越谈越深。然而仅谈放款,又哪里来的款子可放?张胖子心里一直有着这样一个疑问,却不肯问出来,因为在他意料中,心思细密的胡雪岩,一定会自己先提到,无须动问。

        而胡雪岩却始终不提这一层,这就逼得他不能不问了:“老胡,这两项放款,期限都是长的,尤其是放给有田地的人家,要等光复了,才有收回的确期,只怕不是三两年的事。这笔头寸不在少数,你打算过没有?”

        “当然打算过。只有放款,没有存款的生意,怎么做法?我倒有个吸收存款的办法,只怕你不赞成。”

        “何以见得我不赞成?做生意嘛,有存款进来,难道还推出去不要?”

        胡雪岩不即回答,笑一笑,喝口酒,神态显得很诡秘,这让张胖子又无法捉摸了。他心里的感觉很复杂,又佩服,又有些戒心,觉得胡雪岩花样多得莫测高深,与这样的人相处,实在不能掉以轻心。

        终于开口了,胡雪岩问出来一句令人意料不到的话:“老张,譬如说:我是长毛,有笔款子化名存到你这里,你敢不敢收?”

        “这——”张胖子答,“这有啥不敢?”

        “如果有条件的呢?”

        “什么条件?”

        “他不要利息,也不是活期,三年或者五年,到期来提,只有一个条件,不管怎么样,要如数照付。”

        “当然如数照付,还能怎么样?”

        “老张,你没有听懂我的意思,也还不明白其中的利害。抄家你总晓得的,被抄的人,倘或有私财寄顿在别处,照例是要追的。现在就是说,这笔存款,即使将来让官府追了去,你也要照付。请问你敢不敢担这个风险?”

        这一说,张胖子方始恍然,“我不敢!”他大摇其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官府来追,不敢不报,不然就是隐匿逆产,不得了的罪名。等一追了去,人家到年限来提款,你怎么应付?”

        “我晓得你不敢!”胡雪岩说,“我敢!为啥呢?我料定将来不会追。”

        “喔,何以见得?你倒说个道理我听听。”

        “何用说道理?打长毛打了好几年了,活捉的长毛头子也不少,几时看官府追过。”胡雪岩放低了声音又说,“你再看看,官军捉着长毛,自然搜刮一空,根本就不报的,如果要追,先从搜刮的官军追起,那不是自己找自己麻烦?我说过,长毛的气数快尽了!好些人都在暗底下盘算,他们还有一场劫,只要逃过这场劫,后半辈子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是怎么样一场劫?”

        “这场劫就是太平天国垮台。一垮台,长毛自然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那一阵乱的时候最危险。只要局面一定,朝廷自然降旨:首恶必惩,胁从不问,更不用说追他们的私产。所以说,只要逃过这场劫,后半辈子就可以衣食无忧。”

        谈到这里,张胖子恍然大悟。搜刮饱了的长毛,要逃这场劫有个逃法,一是保命,二是保产。大劫来时即令逃得了命,也逃不了财产。换句话说,保命容易保产难,所以要早作安排。

        想通了,不由得连连称“妙”!但张胖子不是点头,而是摇头,“老胡,”他带着些杞人忧天的味道,“你这种脑筋动出来,要遭天忌的!”

        “这也不足为奇!我并没有害人的心思,为啥遭天之忌?”

        “那么,犯不犯法呢?”张胖子自觉这话说得太率直,赶紧又解释,“老胡,我实在因为这个法子太好了。俗语说的是:好事多磨!深怕其中有办不通的地方,有点不大放心。”

        “你这话问得不错的。犯法的事,我们不能做。不过,朝廷的王法是有板有眼的东西,他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这就是守法。他没有说,我们就可以照我们自己的意思做。隐匿罪犯的财产,固然犯法,但要论法,我们也有一句话说:人家来存款的时候,额头上没有写着字:我是长毛。化名来存,哪个晓得他的身份?”

        “其实我们晓得的,良心上总说不过去!”

        “老张,老张!”胡雪岩喝口酒,又感叹又欢喜地说,“我没有看错人,你本性厚道,实在不错。然而要讲到良心,生意人的良心,就只有对主顾来讲。公平交易,老少无欺,就是我们的良心。至于对朝廷,要做官的讲良心。这实在也跟做生意跟主顾讲良心是一样的道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朝廷是文武官儿的主顾,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能不讲良心。在我们就可以不讲了。”

        “不讲良心讲啥?”

        “讲法,对朝廷守法,就是对朝廷讲良心。”

        张胖子点点头,喝着酒沉思,好一会才欣然开口:“老胡,我算是想通了。多少年来我就弄不懂,士农工商,为啥没有奸士、奸农、奸工,只有奸商?可见得做生意的人的良心,别有讲究。不过要怎么个讲究,我想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对朝廷守法、对主顾讲公平,就是讲良心,就不是奸商!”

        “一点不错!老实说一句:做生意的守朝廷的法,做官的对朝廷有良心,一定天下太平。再说一句:只要做官的对朝廷讲良心,做生意的就不敢不守法。如果做官的对朝廷没有良心,要我们来对朝廷讲良心,未免迂腐。”

        “嗯,嗯,你这句话,再让我来想一想。”张胖子一面想,一面说,“譬如,有长毛头子抓住了,抄家,做官的抹煞良心,侵吞这个人的财产,那就是不讲良心。如果我们讲良心呢?长毛化名来存款,说是应该充公的款子,我们不能收。结果呢?白白便宜赃官,仍旧让他侵吞了。对!”他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光是做生意的对朝廷讲良心,没有用处。我们只要守法就够了!”

        “老张啊!”胡雪岩也欣然引杯,“这样才算是真正想通。”

        这一顿酒吃得非常痛快,最后是张胖子抢着做的东。分手之时,胡雪岩特别关照,他要趁眷属未到上海来的这两天,将钱庄和阿祥的事安排好,因为全家劫后重聚,他打算好好陪一陪老母,那时什么紧要的大事都得搁下来。

        张胖子诺诺连声。一回到家先跟妻子商议,那爿小杂货店如何收束。他妻子倒也是有些见识的,听了丈夫的话,又高兴,又伤感。走进卧房,开箱子取出一个棉纸包,打开来给张胖子看,是一支不甚值钱的银镶风藤镯子。

        做丈夫的莫名其妙,这支镯子与所谈的事有何相干?而张太太却是要从这上头谈一件往事,“这支镯子是雪岩的!就在这支镯子上,我看出他要发达。”她说,“这还是他没有遇到王抚台的时候的话。那时他钱庄里的饭碗敲破了,日子很难过。有一天来跟我说,他有个好朋友从金华到杭州来谋事,病在客栈里,房饭钱已经欠了半个月,还要请医生看病,没有五两银子不能过门,问我能不能帮他一个忙。我看雪岩虽然落魄,那副神气不像倒霉的样子。一件竹布长衫,虽然褪了色,也打过补丁,照样浆洗得蛮挺括,见得他家小也是贤惠能帮男人的。就为了这一点,我‘嗯顿’都不打一个,借了五两银子给他。”

        “咦!”张胖子大感兴趣,“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倒没听你说过。钱,后来还你没有?”

        “你不要打岔,听我说!”张太太说,“当时雪岩对我说:‘现在我境况不好。这五两银子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不过我一定会还。’说老实话,我肯借给他,自然也不打算他一时会还,所以我说:‘不要紧!等你有了还我。’他就从膀子上勒下这只风藤镯子,交到我手里:‘镯子连一两银子都不值,不能算押头,不过这只镯子是我娘的东西,我看得很贵重。这样子做,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掉还人家的钱。’我不肯要,他一定不肯收回,就摆了下来。”

        “这不像雪岩的为人,他说了话一定算数的。”

        “你以为镯子摆在我这里,就是他没有还我那五两银子?不是的!老早就还了。”

        “什么时候?”

        “就在他脱运交运,王抚台放到浙江来做官,没有多少时候的事。”

        “那么镯子怎么还在你手里呢?”

        “这就是雪岩做人,不能不服他的道理。当时他送来一个红封套,里头五两银子银票,另外送了四色水礼。我拿镯子还他,他不肯收。他说,现在的五两银子绝不是当时的五两银子,他欠我的情,还没有报。这只镯子留在我这里,要我有啥为难的时候去找他,等帮过我一个忙,镯子才肯收回。我想,他娘现在戴金佩玉,也不在乎一只风藤镯子,无所谓的事了,所以我就留了下来。那次他帮你一个大忙,我带了四样礼去看他,特为去送镯子。他又不肯收。”

        “这是啥道理?”张胖子越感兴味,“我倒要听听他又是怎么一套说法?”

        “他说,他帮你的忙,是为了同行的义气,再说男人在外头的生意,不关太太的事。所以他欠我的情,不能‘划账’,镯子叫我仍旧收着,他将来总要替我做件称心满意的事,才算补报了我的情。”

        “话倒也有道理。雪岩这个人够味道就在这种地方,明明帮你的忙,还要教你心里舒坦。闲话少说,我们倒商量商量看,这爿杂货店怎么样交出去?”张胖子皱着眉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欠欠人的账目,鸡零狗碎的,清理起来,着实好有几天头痛。”

        “头痛,为啥要头痛?人欠欠人都有账目的,连店址带货色‘一脚踢’。我们‘推位让国’都交给了人家,拍拍身子走路,还不轻松?”

        张胖子大喜,“对!还是你有决断。”他说,“明天雪岩问我盘这爿店要多少钱,我就说,我是一千六百块洋钱下本,仍旧算一千六百块好了。”

        这套说法完全符合张太太的想法。三四年的经营,就这片刻间决定割舍,夫妇俩都无留恋之意,因为对“老本行”毕竟有根深蒂固的感情在,而且又是跟胡雪岩在一起。相形之下,这爿小杂货店就不是“鸡肋”而是“敝屣”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