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还有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第四章 崇敬的纪念节日

第四章 崇敬的纪念节日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诞生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带领群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不少人为民族利益献出了可贵的生命。也有的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虽然已很难从史籍上进行查证,但是他们长期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千百年来在群众的口头上传诵。这些英雄有的是上层人物,有的是普通百姓,但都有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长期感染着人们,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怀念他们,天长日久便传留成一种节日。有些节日则是由民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迁徙等为人们追忆的重大事件演化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汇入了各种仪式或歌舞活动,成为民族节日的一部分。这种节日既是一个民族的群众性的传统日子,又是各民族回顾历史,尊崇先人,弘扬古代英雄的无畏精神的日子。纪念节日是各民族的重要遗产。

        流传在彝、白、纳西、傈僳等民族的著名火把节,就是一个有许多动人传说的纪念节日。除贵州彝族在农历六月初三或初六过节外,其他几族都是从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开始,过三到七天。

        据白族民间传说,唐代有一个名叫郭世忠的副将,他杀死了大理酋长曼阿娜,又想霸占其妻阿南。阿南被逼无奈,只好假意答应,但要先祭亡夫,再嫁给郭世忠。阿南在祭奠先夫亡灵后,却点燃灵堂,跳进了熊熊烈火。后人钦佩阿南的忠贞,所以每逢她的忌日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燃火把,游村串寨。后来相延成习,形成节日。因为火把在田野中形似万点星光,很像星回大地,故又称“星回节”。另一个传说是说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今巍山)王有吞并其他五诏的野心,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1738年)六月二十四日,蒙舍诏王用含油脂的松木,建成一座松明楼,邀五诏首领共饮。邓赕〔dan胆〕诏(今洱源,邓川一带)王知其阴谋,但又不敢不往。其夫人命人铸了一只铁镯,戴在丈夫手腕上。这夜,松明楼果然起了大火,五位诏王遭火焚。五位诏王夫人前来寻夫,只有邓赕诏王夫人从铁镯上认出了丈夫的遗骸。回到家乡后,她起兵反抗,经三个月奋斗,兵尽粮绝,夫人绝食而死。此后,人们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便要扎一个松明楼式大火把,以示纪念。

        四川凉山彝族传说,过去天上有个凶神斯热阿比,常到人间搜刮钱财。彝家英雄阿提拉巴挺身而出,与凶神斗了九天九夜,终于杀死凶神。天王闻讯后,放天虫下界,为凶神复仇,想毁掉彝家的庄稼。那时正值彝历虎月,凉山的荞子开花,洋芋结果,玉米秀穗,大量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看农作物将要失收。于是彝家人想出了“举火把,烧天虫”的办法,终于保住了庄稼。但剩余的天虫钻入地下,来年虎月又出来破坏,因此彝家又点起火把驱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节。

        云南省路南彝族传说,古代有个魔王残酷欺压百姓,大家起而反抗,在羊的双角和后腿上捆绑火把,驱赶羊群攻进魔王堡垒,打倒了魔王。所以从那以后,每逢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耍动火把,庆祝这一胜利。

        在滇北的纳西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天帝曾长久关闭天门,不知人间情况。有一次下令打开天门,发现下界青山绿水,花鸟争芳,作物遍野,笑声朗朗,不觉十分忌妒。于是便下令火神放火将人间烧光。火神下凡,见到如此美好的人间,不忍下手,回天谎报情况,说已烧尽焚完。不久天帝又亲临天门观看,发现人间美好如故,大怒之下将火神斩首。火神的血落在人间,化成小孩,逢人便说,天帝将在六月二十四日派天将下凡烧毁人间,使这个信息传遍各地。到了那一天,大家在门前竖起大火把,手中舞动小火把,天帝从天上遥望,见人间一片火海,才高兴地关上天门。从此,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三天,都要举行火把节,以逃避厄运。

        同是火把节,有的是为了赞颂阿南夫人的忠贞;有的是纪念邓赕诏王夫人的为夫复仇的勇敢;也有的是纪念与凶神恶煞的斗争。这些天上的帝王,忌妒人间的美好,放天虫,派火神,竭力进行破坏,正是世上那些官吏、皇帝残害百姓的反映。由此可知,火把节是一个追求幸福,保护自己权利,崇尚坚贞不屈精神的纪念节日。

        有的学者认为火把节是古代祭火及祈求平安、丰收习俗的遗留。居住在滇中、滇西的彝族在节日前,不仅各家要用高约三米多的松木制成火把,而且全村还要合力在广场上建一高十余米,二三人合抱的大火把,在节日夜晚点燃。人们持小火把到田边地角照燎,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粉使之腾起一阵阵焰火,以示驱走魔鬼和邪恶,叫作“送祟”。后来又发展成趁人不注意时,用松香粉泼向对方,形成一股四溅火花的“泼火”活动,变为与“泼水”相类似的别有情趣的节日项目。照燎田头的火把,有的插在田埂上或竖立在自家门前,也有的放在大火把的周围。除点燃火把外,还有歌舞、摔交、斗牛等活动。

        在四川凉山的彝族中,原定彝历“虎月”中下旬过火把节,现已确定在公历7月20至22日举行。第一天各村都要杀牛,砍成大小均匀的肉块煮食,叫作“吃砣砣肉”。第二、三天为节日高潮,村民们身穿新衣,聚集坪坝唱歌、斗羊、跳舞、摔交、跑马等。傍晚时,高举火把列队在村堡及田地间转悠,形似条条火龙,在旷野上游荡。

        云南省弥勒县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举行。它的节日起源传说与以上的不同。据说过去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曾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当奴隶,被强迫在那里修建高塔,生活痛苦不堪。后来奴隶们在一个名叫阿真的青年带领下,奋起反抗,在黑夜里施巧计杀死了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天亮以后,他们聚集在洱海边上,吹竹笛,弹三弦,尽情歌舞,那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以后当地各村寨的彝族,每逢此日都杀猪宰牛纪念胜利。又因那次斗争中,火把起了重大作用,所以在二十五日晚上又举行火把游行。年深月久,他们把这两天的活动,订为“火把节”。现在节日第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要聚到摔交场上,观看男青年的摔交比赛和女青年的“跳月”舞蹈。他们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同时还拍手和原地跳转。次日晚上,姑娘和小伙都手持火把,排成两条火龙,分别从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前的广场,在那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屋里转悠,以示驱除隐藏在家内的恶魔。

        白族地区则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节。各村在中央广场上扎几棵火把,上插“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清洁平安”的小旗,顶插翠竹,上挂海棠、山里红等鲜花。夜晚点燃大小火把,燎照屋角、田边、果园、菜地,也撒以松香粉,使之爆出彩色火花,过一个喜庆、迷幻的节日良宵。

        在纳西族中,火把节是仅次于新年的一个重要节日。第一天,青年男女盛装到野外对歌谈情,采集野花。成年人在家制作火把。傍晚时各家门前点燃火把,全村火光熊熊,别具异彩。次日,互走亲戚,青年们会餐野外。入夜,火把更亮,有的村在田间点上大火把,祈愿年年丰收。第三天,人们聚集在最高的火把下,欢歌起舞,通宵达旦,形成一个有传统特色的营火晚会。

        云南德宏一带的阿昌族也在农历六月下旬举行火把节。据说烧火把是为了驱逐疾病灾难,祈求人畜兴旺。在节日前夕,各家各户都要预先制做松木火把,然后到节日那天,家家户户在吃过桥米线、夜幕降临之际,点燃火把,先在室内转圈,并烧掉蜘蛛网等不洁之物,以示驱邪灭病。然后大家手持火把在广场或山野上聚集,再绕着山坡、村寨、田地漫游,赶走害虫,确保丰收。男女青年还在广场上围着火堆,转圈歌舞。跳舞时,由一个擅长歌舞的人带头,唱一句,舞一步,在后面的人则双手叉腰,跟着前进,边走边唱。旁边的人,也呐喊助威,欢笑起哄,热闹异常。暗夜之中,火把的点点火光,在村寨近旁,田野广场,四处舞动,加上歌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田园风情交响乐。

        居住在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区县的拉祜族有“打虎民族”之称。他们传说火把节是为了纪念与天神厄莎斗争而不幸牺牲的英雄扎努扎别。也有说这一天是一位善人与专吃人眼的魔鬼进行斗争而获胜的日子。在节日夜晚,还要由老人举行叫人魂、谷魂、畜魂的仪式。从祖先居住的北方开始,沿迁徙路线,叫到澜沧江边的田地、家里。并一手持长刀,一手举火把,在屋内走动驱鬼。除彝语系各民族外,佤、普米等民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惯。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将青杠树看作自己的祖树。其原因据说是这里的仡佬族祖先在从贵州安顺一带迁徙过来时,得到当地人的热情欢迎,但自己的祖先牌位不能与别人的放在一起,所以只好在青杠树干上凿一个洞,将祖公祖婆的灵位在树洞内安放。从此,他们就以青杠树为祖树,寄托自己的怀念之情,进行祭拜。另有一种说法是,仡佬族祖先来隆林开荒时,生活十分艰苦。人们白天劳作,夜晚只能爬到青杠树上宿歇,以防毒虫猛兽的侵害,因此视青杠树为树祖。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和八月十五日要两次举行“拜树节”。过节日时所需黄牯牛一头,每年轮流由三户人家负责饲养或共同集资购买。节日时居住分散的各村寨仡佬族都集中到祖树所在地磨基村,由家族的长房主持拜树仪式。先扭断公鸡颈脖,扯下鸡翘、鸡腿及牛心为供品,鸡头及左翅、左腿献给祖公树;鸡头及右翅、右腿则献给祖婆树。供物要用红纸包妥,放入树洞,并以纸钱将洞封好。主祭人要向祖树祝祷祈福,并敬酒鸣炮。牛心切开,平均分给各户,以示同心协力,同甘共苦。牛的内脏及其他酒菜与来参加的各族群众聚餐共食。通过拜树节的活动,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云南巍山县天空山一带的彝族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也要过一个拜祖树的节日,称作“拜祖节”。据传说,当地的多雨村,麻秸房过去曾同遭匪劫,村民群起抵抗,但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两男两女躲入一棵空心的大树,才免遭劫难。这四人都感谢大树救了他们生命,所以常去祭祀,临死前又嘱咐后人,将他们葬入大树空洞中。因此村民每年拜祖节,就来拜祭这棵祖树,祈求祖先的护佑。同时人们也认为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大树,生机旺盛,崇拜大树,就可以使祖公像大树一样,永世长存,长年庇荫于子孙。节日前,各家庭要将嫁出的女儿和去别家上门为婿的儿子都接回来,一家人幸福团聚。节日早晨,各家先以户为单位祭拜祖先,早饭后,各家族携带祭品,赶上共同购买的猪羊,来到祖公树下,杀猪、鸡、羊,并将鸡血抹于树上。然后煮肉,点香,摆供品,老人念诵祷词,全体下跪磕头,请祖公护佑阖族众家,无病无灾,人丁兴旺,多财多福。祷告结束后,人们饮酒娱乐,通过怀念祖公,过一个家族团聚,祈求未来生活幸福的节日。

        居住在新疆的塔吉克族,每年回历三月,要过“巴罗提节”,又叫“灯节”。“巴罗提”为塔吉克语,意即“三月”。活动内容也以火把为主。三月一日,各家用一种叫“卡乌日”的草,裹上棉花,外面又抹以酥油,做成一根根卡乌日火把。当日傍晚,全家聚集,依次呼名字,每人点燃一根火把,然后一起祈祷,并围着火把共进晚餐。到了夜晚,每家都用长杆扎成大火把,点燃后插在房顶,以召吉祥。全村在火把照耀下,火光闪烁通明,人们嬉戏达旦。次日,家长带领家人,用熟羊肉、酥油馕等去祖坟上供,每个坟前点一盏用酥油、面粉、麸皮搅拌而成的“依德”招魂灯,大家在坟前祈祷,聚餐。

        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部分地区的傈僳族所过的“刀杆节”,在傈僳语中称“阿堂德”,即“爬刀杆”之意。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纪念节日。据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派遣“三征麓川”,率兵马到傈僳族地区驱逐了入侵之敌,引导傈僳族百姓搞好农耕,畜养牲口,发展生产,并组织青年习武练兵,保卫地方安定。但朝内奸臣却乘机诬告王骥,说他蓄意谋叛。因此朝廷将他召回京城,在二月初八赐死。傈僳族人民十分怀念这位开发边疆的历史人物,每年二月初八要通过“上刀山,下火海”的方式来追念他。届时,刀杆场上,用36或72把锋利的长刀,刀口向上绑成长梯,有几处除一字形外,还将刀口绑成交叉形。表演时,男青年赤脚通过燃得很旺的火堆,用双手捧起火炭,飞快地在脸上擦一下,又在手中揉搓。在铓锣的伴奏下,跳动行走,然后手攀刀口,脚踩刀刃,爬到梯顶,点燃挂在上面的火炮,以显示他们的英武,勇敢。尽管踩火炭,上刀梯,壮士们脚板上却不会起泡、割伤,令人惊叹不已。刀杆节除了惊心动魄的表演外,还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辽宁省满族聚居地区,每年秋冬时节要举行专祭“万历妈妈”的“背灯祭”节日。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东北出了一个脚踏七星的真龙天子。皇帝令辽东总兵李成梁缉拿。李成梁发现他的马童小罕子脚底长了七颗红痣,正合脚踏七星之说,准备捉拿小罕子归案。此事被李的爱妾喜兰所知,她就在半夜开门放跑了小罕子。喜兰因此被活活打死。以后小罕子称汗为王,建立大清,就敕封死于万历年间的救命恩人喜兰为“万历妈妈”(又作歪里妈妈,完立妈妈或赫托里妈妈)。其神位在西墙祖宗板的北侧,有一木板,上置木匣,内装木雕像或画像,每年要进行祭祀。到这一天,各家老小在祭台上供奉猪肉,以黑幔遮住门窗,熄灯灭火,在黑暗中跪拜叩头,念诵祝词。因为“万历妈妈”赤身裸体而亡,所以只有背灯而祭,她才能下来享用供物。撤供后,全家族分食供物。以这样的活动,纪念民族历史上传诵的救命恩人。

        在广西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民间传说和生活习俗中,崇信祖先与英雄莫一大王。相传莫一为宋代的壮族英雄,神通广大,有移山倒海之术,被群众立为“大王”。但宋王朝却以“造反”之名对他加以杀害,人民为了纪念他,尊之为神,在家中香火堂右上角书有“敕奉通天圣帝莫一大王”的神位。相传农历六月初二日为他的生日,所以要过“莫一大王节”。因莫一大王庙又叫“五谷庙”,所以又有“五谷庙节”之称。节日主要内容是杀鸡宰鸭,为莫一大王烧香上供。每隔六年逢子、午年时,要以村寨为单位,杀猪、牛各一头进行大祭。要用它们的骨、肉、心、肝、肠等分别做成12道菜,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隔一段时间上一道菜,隆重地举行祭典。结束后,每户留一人参加聚餐,全部供品由各户均分。有的民间故事说,莫一大王能煮海水制盐,以自己的力量为壮乡造福,皇帝对他十分害怕,因此派兵前来捉拿。但莫一大王神通广大,虽被抓住砍掉脑袋,但他人却未死,提着脑袋飞上云天,放声大笑,吓死不少官兵。人们敬仰和怀念自己的英雄,便每年过此节日,以示英雄活在自己心中。

        贵州省锦屏一带侗族的“林王节”与贵阳等地苗族的“四月八”则是纪念自己民族英雄的节日。侗族民间传说,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三月,在古州上婆峒(今贵州锦屏)的一株枫树下,侗族英雄林宽率领群众起义,声势浩大。到十月时在30万官军的围攻下,寡不敌众,起义军终于失败,林宽战死。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带领大家与压迫者进行斗争的英雄,就将每年农历六月辰日定为“林王节”。届时,不仅林宽的家乡寨母村要过节,而且周围塘烂、寨楼、便幌等十几个村寨的村民也要聚集在当年起义的古枫树下,用酒肉、粽粑来祭奠林宽英灵。还要用糯米包成一种粗如大碗,长似手臂的大粽粑。据说当年林王起义,就是用这种长约二尺的粽粑作为干粮的。人们烧香,唱《林王古歌》,追念这位起义首领的英雄业绩与气概。

        贵州省贵阳、惠水、龙里一带苗族过的“四月八”节,又称“亚努节”,是为了纪念古代民族英雄亚努。传说苗族祖先原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丰衣足食,不愁温饱。后来因恶霸垂涎此地,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带领大家反抗,不幸于四月初八日牺牲在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这时苗族被迫迁到坡坝沟。九年后,又有祖德龙率众反攻,但也在四月初八这天战死。因此每逢这一天,附近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种活动,以示纪念。人们在这里吹芦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子,成为一个节日盛会。仅据1985年的统计,参加节日活动的人数就在20万人以上,场面空前壮观。

        广西邕江流域的南宁、邕宁、武鸣、宾阳、横县等地的壮族,也在四月初八过节,称之为“逃军山节”。这是为了纪念壮族英雄李亚王。传说李亚王原名李花龙,因身上长有一身似蛇的花纹而得名。他文武双全,智勇过人,有一年邕江泛滥,庄稼失收,但官府仍增租加税,使得壮民困苦不堪。李花龙组织起义,攻下五个县城,人们就称他为李亚王。后在官府10万水陆大军征剿下,李亚王寡不敌众,逃到山上,吃尽野果,第三年的四月初八全体起义者饿死在山上,从此这座山便叫作“逃军山”。

        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这一天,广西大新县的下雷、宝圩、雷平及靖西、德保县的壮族,还要过一个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节。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形成为霜降节。又说是她和丈夫一起,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入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壮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据说清代时,当地州官也要备办供品前来参加祭祀。群众祭毕归来,就近表演舞狮、演唱壮剧、民歌等活动,欢度怀念民族英雄的节日。

        云南昆明地区的回族,在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要过“亡人节”,这是为了纪念清代咸丰年间被统治者无辜屠杀的亡灵而过的节。据说咸丰八年(公元1856年),因清朝官府诬蔑回族阴谋作乱,指使当地团练武装搜杀迫害回民,无辜被害的人很多,因此昆明回族把农历六月十四日定为亡人节,以念经、上坟悼念死者等方式纪念亡灵。

        大理等地白族的“耍海会”,又称“捞尸会”,也是一个纪念节日。传说南诏时代,有蟒蛇为害,此时出了一位英雄段赤诚,与蟒蛇搏斗,于八月初八沉溺洱海。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每年八月初八都聚会在洱海船上,以示吊唁。而剑川县白族则传说,蒙舍王火烧松明楼,害死五位诏王以后,又施淫威,要强迫邓赕诏的百洁夫人为妾。百洁夫人坚贞不从,于六月二十五日跳海身亡。沿海群众闻讯后,纷纷划船赶去打捞尸体。以后年年举行打捞活动,成为一个节日。而洱源县的白族则在七月二十三日过节。届期,白族人民身着盛装,分别在洱海、剑湖上,赛龙舟、唱戏、对歌、放河灯,形成为一个水上的纪念节日。

        云南剑川一带的白族,在农历正月十五要过一个“青姑娘节”,也是为了纪念一位死于非命的姑娘,但其情况却与百洁夫人不同。据说青姑娘是一位贤惠的媳妇,却因不堪忍受婆婆、丈夫与小姑的种种虐待,而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投河自尽。白族姑娘十分同情青姑娘的悲惨命运,遂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节日。她们每到这一天就要扎一个青姑娘的模拟像,敲锣打鼓将她由河边迎回村中广场,围着青姑娘像歌舞,诉说她的不幸遭遇,哀叹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妇女生活的可怜。这种歌唱逐渐形成了有名的白族民间长篇叙事诗——《青姑娘》。

        台湾高山族中的泰雅尔人,每年定期举行的祭吴凤节,祭祀的是一位汉族的官员。据说原居住在阿里山上的高山族有“馘〔guo国〕首”(即砍人头祭鬼)的习俗。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有一个叫吴凤的来此任通事,他尽力为高山族办事,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一年,他们又要砍外族人头进行祭祀,与吴凤商量。吴闻讯后,得知还存有过去砍得的人头40多个,就让他们用旧人头进行祭祀。如此过去40多年,旧人头已经用完,人们又找吴凤要求砍人头。拖了三年,吴凤见他们要求非常迫切,就说明天村头路旁有一个穿红衣,戴红帽的人走过,你们砍他的头即可。第二天砍头以后,才发现穿红衣戴红帽的人,原来就是吴凤自己。大家很是感动,不仅从此废除了砍人头祭鬼的陋俗,而且还为吴凤立庙,每年大家穿红衣黑裤,举行迎神、安神、酬神仪式,聚集在吴凤庙进行祭祀。庙前有一棵大树,平时不能随便碰它,祭祀时才砍下一些枝叶,献到吴凤灵前。

        有些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起源传说,因此就有了相应的关于纪念传说中的民族先人的节日。

        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山区的瑶族盘瑶支系,传说起源于神犬盘护。因盘护咬杀敌国国王有功,得与公主成婚,搬入山区,生六男六女,繁衍成为一个民族,所以有了祭祀盘护王的盘王节。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四、十五日举行。届时都要杀猪宰鸡,欢歌舞蹈,祭祖求佑。

        居住在桂西一带自称布努的瑶族,则又有关于创世女神密洛陀的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始祖娘娘密洛陀,她创造了人间万物,又用蜂蜡塑造了几批男女人类,依次成为汉、壮、苗、瑶族。他们长大后,汉、壮、苗人远走他乡,只有瑶人留在山区,在密洛陀教导下开荒种地,发展繁荣。因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传说中密洛陀的生日,所以瑶族每年在这一天过节,称“达努节”(达努,瑶语为“不要忘记”之意)、“祖娘节”或“二九节”等等。每逢过节,要提前三天打铜鼓闹场,用装满火药的小铁筒打“冲天炮”,并跳包括猴鼓舞、猎兽舞、开山舞、采茶舞、牛角舞、芦笙舞在内的“兴郎铁玖舞”(意即“庆祝达努节的纪念舞”),人们吹奏唢呐,对歌,斗鸟,比武,以欢乐的活动纪念始祖娘娘的诞辰。

        有些民族为了对历史上的重大活动或事件永志不忘,也立有专门的节日予以纪念。

        居住在新疆伊犁等地的锡伯族,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要过“杜因拜专扎坤节”(意即“西迁节”)。这是因为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在平定新疆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木之乱后,为了巩固充实西北边防,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从盛京管辖的17个地区抽调锡伯兵1016人,有防御校、骁骑校各10人,连同眷属共3200多人,编成10个“扎兰”队,于农历四月十八日出发,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长途跋涉,迁徙到新疆塔城一带屯垦戍边。不久,又迁驻伊犁河南岸。锡伯族人民为了记住这次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每年四月十八日,就要办庙会,举行赛马、叼羊、摔交、射箭比赛,家家吃鲜鱼、蒸肉,妇女与老人到野外踏青,年轻人骑马郊游等,以此来纪念这个日子。

        云南省文山一带的壮族,所过的陇端节,也是一个纪念搬迁的节日。据说宋代侬智高起义后,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离别之时,万众痛哭,依依惜别。后来每到三月时,流落他乡的人都回来探亲访友,一年一度的会集,形成了陇端街。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壮族都过“陇端节”。

        四川木里的藏族,在农历十二月初七过“俄喜”节。传说其节日的来源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阿哲、让甲、草坡、八乐等藏族支系,于腊月初七定居于木里的宁朗、车子、白硼、桃巴等地,因此,每年十二月初七,这里的藏族各家各户都要准备鸡鸭鱼肉,对饮会餐。并先以肉和饭喂家中猫、狗,以卜来年农业丰欠。如猫、狗先食肉,后吃饭,来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否则就是相反。

        云南鹤庆城郊板北等村的白族没有火把节,却在农历七月初一过“骆驼节”。华南地区不产骆驼,这里白族过的骆驼节包含着历史上的一段传说。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来到板北村的桥边,所骑的骆驼忽然止步不前。忽必烈无法,只好下骑步行。骆驼在转瞬间变成了石头,永远地留在了桥边,于是也给这里的白族人留下了一个奇特的“骆驼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家家宰牛杀羊,白天看滇戏,晚上漂河灯。他们以剖开的南瓜做船,罩上灯纸或玻璃,做成鱼、龙、凤、莲花、花篮、鹤等形状,点上烛火,在河水上漂流。也有点上数百挂香的星星灯等。河上的点点香火、烛光与天上的星光相映成辉,真是一个“笙歌聒耳人欲醉,银花火树光照人”的令人心醉神迷的夜晚。

        各族人民对于教会他们从事农副业生产的传说中的能人,也有专门的纪念节日。

        云南省新平县拉祜族的苦聪人支系,原来不会农业。传说有一名叫“卡腊”的青年,在山林中看见画眉和梨哈鸟经常在草丛中啄食各种黑亮、紫红、金黄的子粒,就采集回来,撒于湿润的土地上,结果分别长成了荞子、高粱和包谷。卡腊于是教会大家种庄稼,开始了最早的农业。其后,卡腊又教大家编网,装套子,用以捕鸟和捉野兽,并用竹木桩围养鸟兽,从此有了原始的饲养业。卡腊死后,苦聪人怀念他,每个村寨都选一棵高大的椎栗树作为他的化身,每年在他的忌日正月初三过“卡腊节”,奠祭这位农业、畜养业的始祖。节日清晨,男子们相约上山打猎,妇女们在家准备饭食。傍晚时猎人归来,将猎获物放在“卡腊”树前的平地上,妇女们拿来腊肉、蔬菜和黄糯米,孩子们提来装满辣酒的葫芦,姑娘用竹筒背来泉水,大家一起共同准备饭菜。做成后,请村中的受尊敬的老人主持祭仪,全村男子依年龄大小排成一排,手捧竹筒酒,妇女们则在后排,一起饮酒,赞颂卡腊功德。寨中儿孙满堂,身体健康的老人还给孩子们拴线祝福,按习惯女孩子以绿线拴右手腕,男孩子以红线拴左手腕,祝福他们茁壮成长。仪式结束后,所有参加的人一起聚餐,并回忆历史,畅谈未来,成为一个进行传统教育的课堂。

        聚居在云南、新疆的蒙古族,元代来此落户。他们有着高超的建筑技艺,他们的家乡被称为建筑之乡。据传说是蒙古族聪敏的后生旃勒得鲁班大师传授,学得木工手艺后,又周游各地,学会石、泥、竹工等等。人们因其技艺超群,品格高尚,尊称其为“旃班”。因四月初二日鲁班曾传授《木经》给旃勒,并给学徒讲授和考查锯、砍、推、钻等技艺,所以每年这一天要过鲁班节,以纪念这位手工业匠人的始祖。每逢节日,外出的泥瓦、木、石工匠都要返回来欢度节日,否则要被认为是不尊师爱贤的人。节日里,村中要杀猪羊,搭台唱戏,抬着檀香木雕的鲁班像周游各村,锣鼓爆竹齐鸣,举行耍龙、跳蚌壳舞、划彩船等活动,以纪念这位建筑业的能工巧匠。

        广西罗城仫佬族的依饭节,在仫佬语中为庆丰收、保人畜之意。一般在农历闰年的立冬这一天进行,也就是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有的村寨则在卯、未、亥年或丑、辰、未、戌年的立冬日举行。它是一个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罗英父女二人的节日。传说远古时,仫佬人居住在九万大山,鸟兽糟蹋庄稼十分厉害。神箭手罗义在山中打猎除害。有一天他发现两只凤凰蛋,拿回家孵出小凤凰。凤凰长大后,铁爪铜嘴,随罗义巡看田地,鸣叫几声,就可以约束鸟害。后来罗义又制服狮子,消除兽害,使仫佬山乡年年五谷丰登。罗义又捕来野牛,驯练它耕地,但尚未驯化,罗义就去世了。其女罗英继续驯牛,终于使牛群得以繁衍。她将驯化的牛分送各寨,成为仫佬族人民发展农业的畜力。为了纪念罗义父女的功绩,每逢闰年的立冬日,人们宰猪杀鹅,包粽粑,用芋头、红薯制成牛状放在室内桌上,做五色糯米饭,四周围放上甜酒、花生、芝麻、沙姜、黄豆、胡椒、八角等12种实物和猪的心、肝、肺、胃、肠及鸡、鸭、鱼、蛋等12种供品。并在堂屋正壁上挂一束丰满的糯稻,先由道师请神,一直请来36位神灵,然后大家唱歌起舞,怀念罗义父女,祈求来年作物丰收,以隆重的纪念节日对未来寄予希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