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江山岛战役简介医药航母

医药航母

        

航母规划



        华源制药的成功,不仅使周玉成坚定向医药行业进军的信心,也使他决心要收购大型医药企业,毕竟自己快60岁了,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有退休年限的,周玉成希望自己能在谢幕的时候,给大家留下更为辉煌的一面。

        2001年3月,华源集团高层齐集上海的崇明岛,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大局。会议确立了以纺织作为基础产业,以制药为主的大生命作为核心产业的发展方向,集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制药。

        华源此前初入医药,除江山制药外,收购都是一些小而散的企业,在产业整合上花的时间和成本不仅很大,而且规模上不去。为了迅速做大医药产业,华源决定收购区域性大型国有医药集团。

        周玉成对华源的医药版图,做了如下布局:华东牢据上海医药,华北圈定北京医药,东北拿下东北制药或哈尔滨制药,西南纳入云南白药,这是医药航母最理想的蓝图。

        围绕航母战略,华源四处出击,大规模洽谈并购。

        

重组哈药 爆炒失手



        2000年,哈药集团砸出了18亿元的广告,通过铺天盖地的品牌宣传,使哈药集团盖中盖等产品迅速走红,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66.5亿元,一举坐上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第一把交椅。

        哈药进入了周玉成的视野,为此周玉成远赴东北,分别拜见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省长,向对方阐述自己的医药理想,沟通合作的诚意。

        2001年6月,周玉成拜见了当时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两人有同样的医药航母梦想,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经过多轮洽谈,双方达成的重组意向是:

        华源对哈药集团增资扩股,哈药集团以存量的净资产为出资,估算为9.7亿元,华源以华源制药及其他6家医药公司股权折5亿元加上现金5亿元共计10亿元。股权比例:哈尔滨国资局占44%,华源占47%,哈药集团员工(包括经营层)持股9%。重组方案包括“三不变”:哈药品牌不变、注册地点不变、经营班子不变。

        2001年1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头条登载了一篇题为《卖掉哈药》的文章,立即引起哗然轩波。

        此时哈药集团如日中天,而2000年华源集团销售总收入才157亿元,其中医药资产规模很小。当时大家对收购的习惯思维是强吃弱,被收购的企业一般都是破产、快不行的企业,对这样的强强联合感觉不对劲,哈药集团中效益最好的六厂和三厂的职工也担心收购后收入下降,有抵触情绪,媒体趁机推波助澜。

        24日注,哈药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600664)和华源集团旗下的华源制药停牌一天。25日,哈药集团发布澄清公告:

        关于合作事宜有接触,目前尚处于协商和讨论阶段,还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哈药集团特别声明不存在“凸现哈药危机问题”。

        一时间:职工一片反对声,股民一片斥责声,哈尔滨市民瞪起了关注的眼睛,哈药集团2万多名职工要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哈药贱卖、资金黑洞”、“刘存周59岁现象”、“卖掉下金蛋的母鸡”、“近百亿资产竟被折价9.7亿”等等。

        哈药一些干部直言不讳:个别领导以重组的借口,为自己安排退路,以牺牲昂贵的企业利益为代价,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

        政府开始做工作,华源也出动媒体正面宣传:“哈药与华源谋珠联璧合”、“华源入主哈药内幕:欲把下金蛋的鸡变凤凰”等等。

        周玉成说:有人说哈药是一只“下金蛋的鸡”,而华源的目的,就是要把“下金蛋的鸡”变成“下金蛋的凤凰”。华源的股权比哈药集团高了3个百分点,是第一大股东,有人就说哈药被“卖掉”了,而实际情形是华源把自己的药业资产交给哈药,由哈药重新整合,培育出在国内竞争力最强的医药企业。如果因为个别媒体的炒作使华源与哈药的重组夭折,那将是中国医药产业最大的悲哀!

        但是在大部分舆论的质疑声中,哈药与华源的重组谈判被“无限搁浅”。

        

入主上药蛇吞象



        哈药失手后,华源把重点转为上海大本营,目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药集团)。华源吃了收购哈药消息过早泄露的亏,这次收购洽谈秘密进行,对媒体一直是守口如瓶。

        2002年8月21日,上药集团股权转让仪式在上海锦辉宾馆正式举行,这是迄今我国医药产业史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联合重组。

        注:21世纪经济报道不是日报,24日报纸实际22日就已经出来,所以24日停牌。本书引用的其他新闻报道也有时间提前现象。

        上药集团是上海六大支柱工业之一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企业集团,拥有54家一级子公司和1个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2001年销售收入达135.75亿元,占全国医药行业总销售额的8%,产品出口额列全国医药生产企业之首。

        本次股权转让方案,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上药集团20%股权转让给华源集团,使华源集团持有上药集团40%股权,华谊集团和工投集团各持股30%。华源集团向这两家集团各支付5.5亿元现金,以11亿元的代价成为上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间接控股其旗下的上海医药(股票代码:600849)。

        这次华源与媒体关系处理得不错,媒体报道:“华源牵手上药最大医药重组案浮出水面”、“华源系打造龙头”、“医药行业大重组”等。

        报道称:华源集团和上药集团的总销售额加起来已经接近300亿元,医药领域的销售额近200亿元,已经高居中国医药界榜首。强强联合后,必定能促使华源集团率先进入世界50强医药企业的行列。

        因为成功收购了上药集团,周玉成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豪华阵容 华源生命



        2003年4月,华源集团与安徽仁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仁济医药销售收入32.14亿元,实现利税2265万元,在全国医药100强企业排行榜中,销售收入名列第4位)强强联合,成立了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安徽华源医药完成销售收入52。67亿元。

        随着华源医药公司资产不断膨胀,为进一步整合医药产业,华源决定整合集团内医药产业,组建新的运作平台。

        2003年6月,华源收购中国医药商贸总公司,更名为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源生命),华源生命注册资本13亿元,其中华源集团持有87%股权,华源股份持有13%股权。华源生命定位为华源集团大生命产业的经营、发展主体,以“生物、医药、健康”为主旨,涵盖了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医疗健康四大领域。

        2003年6月27日,华源生命成立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源长富),华源长富是通过重组上海医药、华源股份、华源制药旗下部分医药资产设立的,注册资本为4.1亿元,大输液成为华源长富的主要业务,业内排名仅次于双鹤药业。

        2003年7月30日,华源集团协议转让其所持华源制药41.09%给华源生命,2004年3月4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同意豁免华源生命要约收购业务。华源生命还整合了包括华源集团旗下两家研发机构、几十家制药、医疗仪器和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形成总资产达40多亿元的生命医药产业集团。

        2003年11月13日,华源生命在上海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华源生命豪华版管理团队闪亮登场:原科技部副部长惠永正出任名誉董事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曹荣桂出任名誉监事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原副部长付正则成为华源生命的副总裁,国家医药产业最高的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于明德,成为华源生命的执行董事长。

        华源生命聘请了26位着名院士、专家,成立院士顾问团、专家委员会,原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局局长王贵海出任华源生命科技委主任。

        华源生命想尝试控股医院,打造中国连锁医院集团。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反对“药医”合并,当心药企控制医院后出现新药实验和产品垄断危害,但是华源还是找到突破口。

        2004年4月18日,华源生命与河南新乡市合资成立华源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5亿元,其中华源生命注入1.05亿元的现金,控股70%,新乡市政府以市中心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院5家医院的净资产折价4500万元,占总股本的30%。

        2003年8月和12月,华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华源香港通过向香港上市公司创富生物(hK0340)以每股0.1港元,增资2.8亿股,并购买该公司3600万港元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成为创富生物的实际控制人(转股后华源香港将拥有创富生物6.4亿股,占25.97%股权)。创富生物主营业务为脐带血干细胞,是亚洲最大的脐带血干细胞银行之一。

        收购创富生物的目的,是为华源生命借壳上市。2004年3月15日,停牌七日的创富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以1.6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溢价13%,收购华源生命持有的华源长富30%股权。”

        华源生命最终目的是整合华源集团所有医药产业,华源集团希望通过华源生命来实现医药产业整体上市的梦想。

        

云药争夺 东盛惨胜



        2003年2月,由云药集团、云南红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华润集团4家股东出资设立的云药公司,注册资本6.6亿元。按照云南省的计划,该公司原来计划收购云药集团的资产,并在“云药系”外进行收购,做大资产盘子,然后拿到香港上市融资。云药公司在成立一个月后就收购了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51%股权。

        已经持有云药公司28。57%股权的华润集团,原来希望通过二次收购,最终掌控云药集团及其旗下两个上市公司云南白药和昆明制药(股票代码:600422)。

        3月7日,华源闪电般抄了华润后路,与云南省达成意向,以增资扩股的形式重组云药集团,计划由华源控股51%。因为云药集团持有云药公司51%的股权,云药公司又持有云南白药51%的股权,如果谈判成功,华源在“云药系”内将形成“三级控股格局”,全面掌控“云药系”。这样一来,华润的控股企图将成泡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华源、华润两大中央企业较量中,两家民营资本巨头复星集团和东盛集团也参加战斗。

        激烈的股权争夺中,东盛集团联合另一家医药巨头——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简称国药集团),联手出击。

        2004年9月,国药集团和东盛集团合资组建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工业),其中国药集团占51%,东盛集团占49%。9月5日,云南省国资委和国药工业签署正式协议:国药工业以7.5亿元现金出资,云药集团以7。5亿元净资产出资组建新云药集团,双方分别持有50%的股权。

        云南省提出的重组条件约定:

        到2007年度,新云药集团要达到销售收入120亿元,税收11亿元,净利润3.4亿元。如果未达到此指标,投资伙伴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给予云南方经济补偿,直至退出重组后的新公司。如达到指标,云南省国资委将允许国药工业单方增资扩股至60%,让出绝对控股权。

        云药争夺战的结果是,华润败于华源,华源败于东盛,东盛却是惨胜,因为一年后,东盛被迫退出。

        原因很简单:2003年云药集团销售收入才30亿元,4年要变成4倍,没有神仙帮忙,凡人确实很难办到。

        

入主北药 恐龙诞生



        重组哈药失败后,华源的北进计划仍然进行,周玉成四下沈阳,想收购东北制药,然而北方战局复杂,华润、复星、巴斯夫都在争夺,华源进展缓慢。功夫不负有心人,另一巨头北京医药集团终于向华源投怀送抱。

        2004年10月,华源生命出资13亿元,收购北药集团40%的股份,成为北药集团新的控股股东,北药集团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达83亿元,旗下控股双鹤药业(股票代码:600062)、万东医疗(股票代码:600055)。

        有趣的是,此时北药集团只是名义控股万东医疗,因为2002年2月,清华大学旗下的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博奥公司)与北药集团签订《重组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的协议书》,博奥公司对万东医疗进行吸收合并,重组后博奥公司成为大股东,并实际控制了董事会,然而股权过户却一拖三年,名义控制人仍然是北药集团。

        华源入主北药后,到嘴的肥肉哪能让人家叼走。

        华源系与清华系PK起来,导致万东医疗股权分置改革一直难产,因为连大股东都不确定,谁应该承诺支付对价呢?

        2005年12月30日,北药集团与博奥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清华系含泪退出万东医疗。

        2004年,华源集团总资产573亿元,主营收入495亿元(中国企业500强38位),净利润13.7亿元,大生命板块主营收入达272亿元,净利润9.9亿元。华源系拥有八家上市公司: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华源凯马、华源制药、上海医药、创富生物、双鹤药业、万东医疗。

        华源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恐龙,周玉成又一次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然而周玉成的梦想还要远大:“不能够打造中国医药行业的航母,就是我的失败。”

        点评:完成对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的收购后,华源迅速膨胀成为医药恐龙。从资本运营的手段看,周玉成确实是并购大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