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疾病排行榜前十名6

6

        在和《奥德赛》中,疾病是以上天的惩罚、魔鬼附体以及天灾的面目出现的。对古希腊人来说,疾病要么是无缘无故的,要么就是受了报应(或因个人的某个过失,或因群体的某桩罪过,或因祖先的某起犯罪)。随着赋予疾病(正如赋予其他任何事情)更多道德含义的基督教时代的来临,在疾病与“受难”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更紧密的关联。把疾病视为惩罚的观点衍生出疾病是一种特别适当而又公正的惩罚的观点。亨利森《克莱西德的遗嘱》中的克莱西德的麻风病以及《危险的关系》中的德·梅托耶夫人的天花,都暴露出了美丽的撒谎者的真实面目——一种最不经意的显露。

        在十九世纪,疾病之适于患者人格如同惩罚之适于罪犯的观点,被疾病乃人格之显现的观点所取代。疾病会受到意志的挑战。“意志显示自身为有机体,”叔本华写道,但他否认意志本身会出问题。要从疾病中康复,就得依靠意志,意志“为了收复[身体的]反叛势力而获得了专横的力量”。比叔本华早一代,有一位名叫比夏的伟大的医生,他曾采用过类似的意象,把健康比作“诸器官的平静状态”,而疾病则是“诸器官的反叛”。疾病是通过身体说出的话,是一种用来戏剧性地表达内心情状的语言:是一种自我表达。格罗德克把疾病描绘成“一种象征,一种内部发生的事态的外现,是那个‘它’上演的一场戏剧……”

        根据前现代有关均衡人格的理想,情感发泄理当有所节制。行为与行为的潜在不节制性之间,存在着界限。因而,当康德把癌症当作修辞手段使用时,癌症就似乎变成了情感过度的一个隐喻。“对纯粹实践理性来说,激情无异于癌症,而且通常无可救药,”康德在《人类学》(一七九八)中写道,并补充说,“激情是……不幸的情态,它孕育出众多的邪恶。”这使人联想到古代在癌症与妊娠之间建立的那种隐喻性关联。当康德把激情(这就是说,极端的情感)比作癌症时,他无疑利用了前现代有关这种疾病的看法以及浪漫派出现前对激情的一种评价。不久,人们将以肯定得多的方式看待激烈的情感。“世上再也没有谁像爱弥尔那样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卢梭说——他把这句话当作一句赞美之辞。

        当过度的情感得到肯定时,它们就不再被类比为一种可怕的疾病——那样类比,是为了贬低它们。相反,疾病被看作是丰富情感的表达。结核病是这么一种疾病,它使强烈的欲望表露无遗;不管结核病患者自己是否情愿,结核病都显露出患者自己不愿表露出的东西。人们不再在温和的情感与过于强烈的情感之间进行对比,而是在隐蔽的情感与那些被显现出来的情感之间进行对比。疾病透露出患者本人或许都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欲望。疾病——以及患者本人——成了需要破译的对象。这些隐蔽的欲望现在被看作是疾病的诱发因素。“欲而不为,疫疾生焉,”布莱克写道——此为其大胆放肆之《地狱箴言》中之一则。

        早期浪漫派想以超出他人的更强烈的渴念,以及对渴念的渴念,来寻求优越感。那些无力去把这些充满活力和健全冲动的理想化为现实的人,被认为是结核病的理想人选。当代浪漫主义却信奉与此相反的信条——即,他人才是有强烈渴念的人,而自己(这些叙事作品总是以第一人称出现)则少有渴念,或干脆全无渴念。那种不动感情的现代浪漫自我,在十九世纪俄罗斯的小说中有其先驱者(莱蒙托夫中的毕巧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的斯塔夫罗金);不过,这些先驱者仍然还是英雄——率性鲁莽,心有块垒,自暴自弃,为自己感觉的无能而痛苦(甚至他们那些阴郁的、仅仅耽于自我感觉的后裔们,如萨特中的罗昆廷和加缪中的默而索,也似乎困惑于自己的感觉无能)。充斥于美国当代小说中的那种处世消极、情感漠然的反英雄形象,是刻板乏味的人,或者是耽于淫乐而又无情的人;他们不自暴自弃,而是谨小慎微;既不情绪波动,不鲁莽冲动,也不残酷无情,他们只不过与世疏离罢了。依据当代有关癌症的神话,他们是癌症的理想人选。

        不再把疾病视为对那种客观存在的道德人格的应有的惩罚,而把它当作内在自我的发泄,这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有道学气。但结果却证明,这种看法有同等的道学气和惩戒性,甚至有过之。那种认为疾病是人格之表达的浪漫观点,不可避免地与那两种现代疾病(过去的结核病,现在的癌症)一起被引申开去,从而断定人格可以诱发疾病——这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激情由此转向内部,惊扰和妨碍了最幽深处的细胞。

        “病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病,”格罗德克写道,“他就是该疾病的病因,我们用不着从别处寻找病因。”“杆菌”在格罗德克所开列的那份纯粹“外在病因”的名录中高居首位——随后是“寒冷、暴食、暴饮、劳作以及其他种种病因”。他坚持认为,“正因为察看我们的内部会引起不快”,所以医生们情愿“以预防、消毒等方式来对付外部病因”,而不正视那些真正的、内在的病因。卡尔·梅宁格最近表述道:“疾病之诱因,部分来自外界对患者的影响,但更多地则来自患者对待世界的方式,来自他对待自己的方式……”这种荒谬而又危险的观点试图把患病的责任归之于患者本人,不仅削弱了患者对可能行之有效的医疗知识的理解力,而且暗中误导了患者,使其不去接受这种治疗。据认为,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自爱能力,这种自爱能力已经受了痛苦的考验,或已遭到了削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于一九二三年去世前一年,在中写道:

        这一天糟透了……疼痛难忍,虚弱,等等。我什么也做不了。虚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在我治好我的病以前,我必须先治好我的自我……必须把它分开来治,而且事不宜迟。我老不见好,它才是根本的病因。我没有控制好我的情绪。

        曼斯菲尔德不仅认为“自我”是致使她罹病的病因,而且认为,只要她能治好“自我”,她就有可能治好已入膏肓、毫无指望的肺病。

        不论是有关结核病的神话,还是当今有关癌症的神话,全都认定患者自己对患上疾病负有责任。不过癌症意象更具惩罚性。考虑到存在着藉以判断人格与疾病的那些带有罗曼蒂克意味的价值,那么,患上一种据认为是因激情太多而导致的疾病,还有一些荣耀可言。然而,对一种据认为源自情感压抑的疾病而言,通常就只剩下耻辱了——这种轻蔑感,在格罗德克、赖希以及那些受他们影响的众多著作家的观点中屡见不鲜。那种把癌症当作是因表达无能而患上的一种疾病的观点,把罪咎归之于癌症患者;它聊表同情之心,却也同时传达出轻蔑之意。在奥登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诗里,有一位吉小姐,她“从那对恩爱夫妻身边走过”,“躲开自己的目光”。接下去的诗句是:

        结核病人或许可能是一个反叛者或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癌症人格则被以简单得多的方式加以看待,而且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意味,人们将其视为生活的一个失败者。拿破仑、尤里西斯·S·格兰特、罗伯特·A·塔夫特和休伯特·汉弗莱都患有癌症,其患病原因被诊断为政治上的失败和鸿鹄之志的委顿。而对那些虽死于癌症却较难归类于失败者行列的人,如弗洛伊德和维特根斯坦,则有另外一种诊断法,说他们患上癌症,是对他们终生否弃本能的那些行为施加的可怕惩罚(几乎没有人想得起兰波也死于癌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种偏爱济慈、爱伦·坡、契诃夫、西蒙娜·韦伊、艾米莉·勃朗特和让·维戈的疾病,则既被当作神明的显现,又被当作对失败的裁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