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井冈山红色故事50字朱德军长与朱德的扁担

朱德军长与朱德的扁担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元。

        人们尊敬地称朱德为“朱老总”,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人们都称他为“朱军长”。

        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的朱军长,就和毛委员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连他们的敌人都是“朱毛”连起来叫的。

        从那时起,毛泽东和朱德,几乎就成了中国革命的象征,“我们的毛主席”,“我们的总司令”,人们这样称呼了数十年。

        从朱军长到总司令,从井冈山到北京,朱德的一生充满传奇。

        朱德,字玉楷(玉阶)。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琳琅寨脚下李家湾的一个佃农家庭。在上井冈山之前,他的经历就已经是够丰富的了。

        他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

        1915年,他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

        1917年,他又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卖国政府的护法战争。

        十月革命后,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曾任过川军旅长高官的他,竟然当面向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而陈独秀竟然冷淡地予以拒绝。

        1922年,36岁的他,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远涉重洋去欧洲留学,先在德国,后赴苏联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理论。

        还是在1922年,他经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介绍,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过,为了工作需要,他是一个不公开共产党员身份的秘密党员。

        1926年,朱德从苏联返回到国内,投身到北伐革命之中。

        1927年,朱德奉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到江西南昌,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第五方面军总参议、南昌市公安局长。

        就在南昌市公安局长的任上,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周恩来曾高度评价朱德在南昌起义中所起的作用,称他“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

        南昌起义的部队成功夺取了南昌城之后,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3个军,朱德被任命为第九军军长。

        从这时起,朱德就是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一个军长。

        不过,第九军并没有多少部队,主力是朱德曾任过团长的原第三军军官教育团部分起义部队整编成的教育团。

        三河坝分兵是一个重要转折。

        朱德以军长的身份,承担了独当一面的重任。他没有辜负全军官兵的信任,在主力兵败潮汕的危急关头,率领留守三河坝的起义部队,脱离险境,转危为安。

        自此,一个临危不惧、大智大勇的军事指挥官的形象,在革命军官兵中树立起来。

        这之后,他领导起义部队,转战湘南,智取宜章,发动湘南起义,率队奔赴井冈。这充分展示了其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军事指挥员的才干。

        1928年4月底,朱德率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根据地,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朱德结识了毛泽东,从此开始了两位伟人将近半个世纪的携手合作与革命友谊。

        两支会师的部队,决定合并组建一支新的部队。

        这支新部队用个什么番号好呢?

        朱德提了一个好建议:“我主张用第四军的番号。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所在的第四军所向披靡,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我们沿袭第四军的番号,表明我们这支部队决心继承叶挺部队的光荣传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再立新功。”

        大家一致叫好,朱德的提议获得了通过。

        在推举第四军军长时,几位领导人都互相谦让。毛泽东主张由朱德来出任军长,他说的理由很充分:“朱德有丰富的军事斗争的经验,早期还专门学过军事理论,接受过军事训练,出任军长最适合。”

        宛希先立即附和:“早在十几年前,朱德就是一个名扬川贵地区的旅长。现在当个军长,可说是绰绰有余。”

        听大家一说,朱德着急了:“不,不,这里群星灿烂,人才济济,不少人都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还是让别人出任军长吧。”

        “玉阶兄,能者多劳嘛,你就不要推辞了。”大家众口一词。

        结果,朱德被推举为第四军的军长,毛泽东被推举为第四军的党代表。朱、毛从此联系在了一起。

        朱德这一次担任的军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是名副其实的红军统帅。

        朱德军长一上任,就率领部队连打几个大胜仗。

        首战五斗江,朱德略施妙计,声东击西,以二十九团在黄坳迷惑敌人,而以二十八团在五斗江设伏,大败敌军,红军不仅击退了赣敌的第二次“进剿”,还乘胜占领了永新城。

        草市坳战斗,朱德率部一口气急行军130里,将第七十九团一举击溃,又神奇般地出现在永新城下,吓得敌师长杨如轩及其部下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龙源口大捷,更是一举打败江西“两只羊”,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一仗,不仅将赣敌的3个师打败了,粉碎了湘赣两省敌人的联合“会剿”,而且为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军长,朱德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四军在井冈山时期主要是朱德指挥战斗。”当年在井冈山担任过红四军连长的萧克将军这样回忆:“四军官兵特别是参加过南昌起义在三河坝失败后继续战斗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只要朱德军长在,就感到踏实。”

        朱德是红四军的军长,他有军长的威严,他指挥红四军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朱德也是红四军的战士,他像普通一兵,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红军中实践着官兵一致的原则。

        最为井冈山军民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个脍炙人口、无人不晓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那是在1928年冬天,为建设巩固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挑粮上山运动。

        红四军军部各单位指战员都积极参加挑粮。谁也没想到,军长朱德也提出要亲自下山去挑粮!

        此时,朱德已年过40,在红四军中算是“高龄”了,身为军长,工作又忙。于是,大家都劝他不要参加。但他坚持要去,谁也说服不了。由于参加挑粮的人太多,一时间,挑粮工具奇缺,群众家里的装运工具都被部队借用一空。朱德便要军需处长范树德为他做一根扁担。

        范树德立即带着一名勤务兵来到桃寮村,用一个铜元买了一根毛竹,削成两根扁担。一根留着自用,一根送给朱德,并用毛笔在扁担的一端写上“朱德扁担”,另一端写上“不准乱拿”几个字。

        根据统一安排的任务,红四军军部是在宁冈的柏路储粮点运粮上山。从柏路到井冈山上,较从茅坪、大陇上山更远,路也更陡。一般身强体壮的红军战士都是挑三四十斤左右。朱德的年岁大些,按理更应少挑一点,可是他挑粮的时候,担子的一头是行军时背米的三根白布米袋,另一头是一个用粗布缝制的北方人叫做“捎码子”的米袋,两头加起来可装40斤米,再加上他经常佩带的一支德造三号驳壳枪和一条装有百余发子弹的皮子弹袋,总共四十六七斤。

        战士们见状,怕累坏了他们的军长,便把朱德的扁担“偷”藏起来,以此逼迫他休息。

        然而,藏扁担的同志却万万没想到,朱军长不仅没有因此而休息,反而又去找来了一根扁担。而且,这一次他亲自动手用柴刀将扁担削平一块,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苍劲的大字。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战士们从此再没“偷”过朱德的扁担,他们挑粮的积极性也因此更高了。有人还编了一首歌谣表达对革命斗争充满信心的喜悦心情: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

        每当挑粮上山挑累了的时候,战士们就用这首歌来相互鼓劲、打气,于是谁也不觉得累和苦了。

        从此,正如范树德所说的:“‘朱德的扁担’和朱军长挑粮过黄洋坳的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全国解放以后,又传到北京,传遍了全中国。”

        朱德挑粮用过的那根扁担,现保存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