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精确到几分几点下雨的软件天气是文字的颜色

天气是文字的颜色

        (一)

        不像深秋。不像初冬。九六年最后一个月,香港的天气像晚餐桌上烛影里的半瓶白酒,冰意淡薄,暖流渐浓,乾乾涩涩的甜味撩起微醺的春意。只怕腊月大寒之后,残冬的滋味竟变得像青花杯中喝剩的绍兴酒,半温半冷,浮起梅子的酸味。

        (二)

        文学跟天气分不开。英国人对天气敏感。英国作家写天气格外传神。Virginia oolf的日记写天气都寥寥几笔,竟有“经典”气:“All t, blue sky, ratoday”;“Anotorm    day of August a very beautiful one. ind soft, ﹠steadily greer so t    out on terrace after tea”;“In spite of a perfect moonlit nig rain &    motionless day; no blue sky; almost like a er day, save for t. Very quiet”;“ted to praise of t of spring in t it produces an astonis of male & female singing in the evening”。中国旧文人写节令也考究。渔洋山人《雨登木末亭记》里有这样一段工笔:“中夜风起,闻雨声洒叶上,与檐角琅璫相应,枕簟间萧然有秋意。晨起盥栉,僧院中梧桐得两,青覆檐溜。盆山石菖蒲数丛,勺水渟泓,苍然可爱。南入高座寺,访山雨山人,时晨雨方零,空山寂历,宿鸟闻剥啄声,扑刺惊起。”

        (三)

        白话文自有渲染风雨冷暖的手法。散文写天气,转圜的余地没有小说大;小说里的天气营造得好,往往收点睛之效。赵长天的中篇小说《老同学》有这样的夏夜情景;“在这夏天的晚上,躺在竹榻上,风从工厂和学校间的夹缝穿过来,带来一点泥土和青苔的气味。在大城市很难闻到这种气味。泥土的气味还可以在公园里闻到,青苔,好像就更少了。”王璞的《魂断光明巷》开笔即写天气:“卢春明第一次去光明巷是在一九七四年的一个春天的傍晚。那天天气晴朗,是这个城市少见的艳阳天。气象预报说气温是摄氏十八至二十度,看来不假,因为街上的行人都显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穿着单衣或披一件薄薄的春秋衫,至多不过加件毛背心,看不到有人出汗或打哆嗦。”

        (四)

        文字刻划形象,形象引起联想。须兰的短篇小说《少年英雄史》既是短篇,文字要经济:“天色近晚,雾气后的暮色急剧地变幻着,像陌生人的脸色”。《收穫》上老妞的长篇《手心手背》写得巧妙:“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夏天。没有太阳的夏天并没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尽管整个城市像一只庞大的发了霉的樟木箱子,但这箱子里的人依然忙忙碌碌地或懒懒散散地生活,甚至都没有人抬头向天上望望。”多贴切的樟木箱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