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以来,向传统开战的青年们,一个持久的主题就是恋爱婚姻自由。觉慧、觉新和梅表姐们(巴金小说人物)拼死争取的,无非是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反过来,所谓“封建”礼教和“封建”家庭的可恶,翻过来倒过去,也大不了就是不让年轻人成就自己的好事而已。那年月,出来上学的有志青年,相当多的人都有反抗包办婚姻的经历,女学生尤甚,后来的名女人,几乎个个有过这样的战斗历程。国共两党在大革命过后成了敌人,但两党对于婚姻自由的态度却相当一致,两边都立法加以承认。江西根据地的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自由找爱”,乡苏维埃出令禁止,毛泽东则出面支持妇女的革命行动,嘲笑她们封建的老公。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制定的法律中,就有婚姻法。不仅立了法,而且采取国家立体动员的方式推行这个法律,核心内容就是婚姻自由。
不管怎么说,到了今天,中国人的婚姻真的自由了,不仅城里的孩子谈婚论嫁父母管不了,连农村的孩子,由于人人都出去打工,做父母的,也管不了。爱操心的,也无非是担心子女不婚,自家抱不上孙子,或施加压力,或托人介绍,或者自己出面替子女相亲。总而言之,像当年那种棒打鸳鸯的事儿,几乎听不到了。即便是买卖婚姻,当年的买卖跟现在的买卖,也大不一样,现在都是人贩子骗卖,当年则是父母来卖。
不过,有意思的是,争得了婚姻自由的觉新和梅表姐们,忽然之间发现自由的恋爱婚姻,似乎并不那么可爱了。有好多已经结了婚的现代青年跟我说,当年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其实也挺好的。他们说,父母的父母,完全是包办婚姻,关系相当稳定,好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散伙。父母这辈人的婚姻,是半自由的,结婚还是听父母的意见,因此,也比较稳定,离婚的不是没有,但很少。而我们现在完全的自由,从恋爱到结婚,父母似乎只有点头给钱的份儿,但是,却极其不稳定,离婚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是的,去年才看到的消息,有记载的最快的离婚速度,是宁波的一对儿80后,上午结婚下午离,婚姻持续不足四个小时。还有的人跟我说,不结婚不知道,还是父母替自己找的人,比较靠谱儿一点,自己一时心血来潮看上的,往往过不了日子。
你不得不承认,尽管没有人真的想回到过去,但是这些怀旧或者复辟论者的论调,的确有真实的成分。旧式婚姻男不情、女不愿,但是结构稳定,这是事实。在我们看来,没有建立在男女情感上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在旧时代,婚姻的目的,是生产和生育,感情基本上不在考虑之列,很多强势的家长,甚至很反感儿子、媳妇感情过于好。中国著名的爱情悲剧长诗《孔雀东南飞》,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换言之,考虑情感的婚姻,才不道德(不论礼法)。只是,基于生产和生育的婚姻,反倒比较稳固,因为,婚姻毕竟是两个人组织家庭过日子,如果在此前对于过日子的种种因素考虑得比较周全,自然日子过得就相对平稳,再加上旧时的婚姻,往往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结盟,一对男女无非是两群人的结合而已,双方家族都有了新的奥援,也有了新的利益关系,对外说起来,也算是一家人了。因此,想要不过了,分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分手的成本几乎大到双方无法承受,自然也就不分了。另一方面,旧时人们对于男女自由恋爱和婚姻虽然也有渴望,否则那些古代的言情小说和戏剧怎么会有市场?但是,毕竟流行的社会制度,只承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没有对这个制度提出根本性质疑之前,人们即使有反抗,也是小规模的、内在的,感情可以被将就,被麻木掉。《孔雀东南飞》里殉情的男女,毕竟是艺术形象,真实的社会,也许比较多的是像陆游和唐婉那样的悲剧,两个人谁也没死,都将就了。也许更多人连陆游那样的伤感都没有,只是麻木地忍受,双方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也就习惯了。有的甚至真可能先结婚后恋爱,渐渐产生出感情来。就算打了一辈子仗的夫妻,由于离开的可能性很小(成本过高),打仗本身,也可能变成一种畸形的适应形式,一时间不吵不打,还真有点儿不对劲。
现在的婚姻,相对传统而言,是换了天地的一种新式婚姻。这种婚姻,把情感挪到第一位,从男女结合的本质上讲,多少有点儿理想主义。事实上,如果真的情感第一,就不应该有束缚双方的婚姻。婚姻是要组织家庭的,而家庭的本质,就是过日子,就是社会的生产和延续,本质就需要稳定。情感第一很浪漫,但有点儿不靠谱,讲求过日子又太俗,太实际,如何将两者协调起来,是每个成功婚姻背后的奥秘。这个奥秘对于每对夫妻或者恋人也许都不一样,但至少有两个因素是离不了的,一是自由,二是责任。争得自由的人,也需对自由付出必要的代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