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金易宫女谈往录《宫女谈往录》的价值所在/郑恩波

《宫女谈往录》的价值所在/郑恩波

        在“文化”一词处处滥用、几乎事事都要贴上“文化”标签的今天,反映清代文化特别是清宫文化的文艺作品,愈来愈加猛烈地冲击着书市和荧屏。这些作品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违背史实,胡编乱造;颠三倒四,张冠李戴,演出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戏。对此荒诞现象,讽刺幽默诗人池北偶有诗——《牛头对上了马嘴》——曰:

        马嘴对牛头,野兔追猎狗。

        宝玉爱莺莺,花旦演武丑。

        乱写乱编造,无中可生有。

        时代是中古,地点在美洲。

        主角是尼姑,情节讲复仇。

        你说他荒谬,他说你保守。

        如此大作家,专门会胡诌。

        混迹文坛上,全靠脸皮厚。

        在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大量的伪劣假冒之作泛滥成灾的时候,金易、沈义羚先生合著的长篇纪实文学,以其“高水平、高品位、高档次的珍品”风姿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这是一部极富吸引力,看了第一页,就要一口气读到底的迷人之书;这是所有拍摄清宫影视片的艺术工作者必读的参考书;这是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可借鉴的样板书。此书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功?这是因为书中所述的史料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我觉得,这也正是这部的真正价值所在。

        纪实文学作品所叙述的每件事情,必须是绝对真实的,要经得起历史学家的科学考证和时间的严峻考验,不许有半点虚假。凡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换句话说,一个纪实文学作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尊重历史、敢说真话的老实人。混淆真伪、言过其实、节外生枝、欺骗隐瞒等陋习丑行,都是诚实的有良心的纪实文学作家所坚决反对的。如果这一看法能被大家认同的话,那我们就要严肃地指出,那部马拉松式的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纯粹是胡说乾隆。连续剧的制作者,硬把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过一定贡献的封建政治家乾隆皇帝亵渎为一个花花公子,不知是何心肝!更不知他们对天真烂漫、缺乏历史知识的亿万青少年该负怎样的责任!

        与胡编乱写的《戏说乾隆》截然相反,则以鲜为人知、确凿可靠的史实取胜。作者通过在慈禧身边前后当差8年的侍女何荣(荣儿)亲口讲述的关于太后吃喝拉睡的一件件细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目睹了清政府最高统治者不恤民脂民膏、穷奢极侈的宫廷享乐和等级森严、残酷至极的封建制度,进而懂得这个腐败的大清帝国必然灭亡的原因。全书讲到的每一件事,都有根有据,时间、地点以及每件事发生时在场的人物和整个气氛,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让读者一看就觉得作者所描述的一切,都具有权威性。比如,慈禧是一个太后、统揽大权的独裁者,又是一个自28岁就丧夫的年轻寡妇的复杂感情和心态;珍妃之死的真相,光绪皇帝对珍妃的痴情,以及处于逆境中的怪异心理;李莲英和崔玉贵的身世和在宫中的真实处境,以及他们的为人、秉性和最后的结局;还有,西逃路上太后、皇帝、皇后、太监、大阿哥、四格格、宫女等诸多人物的表现和情绪,都被作者写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具有极强的实证性。看了这部,以前流传的什么慈禧非常宠爱李莲英,经常找他按摩,李莲英青年嫖娼宿妓,拐骗姘妇,卖良为娼,事发畏罪入宫,圆明园力捉“四春”等等荒唐说法,便烟消云散了。因为老宫女何荣耳闻目睹的一切,完全可以证明,上述种种谎言纯属无稽之谈。此书的可信性,甚至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储秀宫里的每盆花放在什么地方;太后膳后经常到何处散步;她不同季节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每个长指甲是什么样子;西逃路上太后哪一天开始用膳,具体吃了什么,吃了多少;颐和园里太监们如何养鸟、驯鸟、养鱼;胭脂制作的完整过程和用法等等详情细节,也都被作者通过老宫女的口述,描绘得活龙活现、惟妙惟肖。总之,作者对待每个历史人物和每一史实的叙写和描述,是极为严肃的,是具有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的科学态度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说这部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而且对一些重要问题,很可以起到澄清是非、拨乱反正的作用。

        然而,它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史书,更不是介绍紫禁城概貌的导游材料和关于太后、皇帝宫廷生活的说明书,而是一部非常富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文学著作,具体地讲,是一部特色鲜明的长篇纪实文学。在史料真实可靠、全面翔实的前提下,文学创作的十八般武艺,全被作者施展了出来。比如,全书的谋篇布局采取了一种繁枝复叶结构。慈禧的宫廷生活是主干,光绪、珍妃、李莲英、崔玉贵等人的身世和遭遇,是大树上的枝,宫女生活的种种细事和皇宫中的诸多制度和规定,则是树之叶蔓。全书犹如一株主干突出、枝杈丰盈、叶蔓肥硕的大树。不须赘述,没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缺乏调度驾驭全部素材的能力,全书的结构欲取得如此丰满、和谐、完善的效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另外,作者在叙事方面,是很愿意动脑筋的。他从不平铺直叙,而是恰当娴熟地运用传奇手法,制造悬念,使全书的面貌显得波澜壮阔,重峦叠嶂。比如对珍妃之死的叙述,全书快到结尾时才介绍老宫女何荣与剃头刘的婚事等段落,便是范例。还有,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全书是以轻松自如的散文笔调写成的,因此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爱憎分明的真情。纪实文学作者能写进自我,是很不容易的,可是,的作者却做到了这一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尤其令我心折、钦佩的是,作者还是一位功力极深的工笔画家,请看他对养鸟、驯鸟、养鱼、制作胭脂的描写是多么细腻、入境、高雅!那些段落单独摘录出来,难道不是绝妙的散文吗?还应指出,二位作者写作这部的目的,并不是想刻画几个人物。然而,由于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对涉猎的人物又有极深的理解,因此,虽然对每个人物没有专门去刻画,但却能廖廖几笔,就把人物的心灵和感情世界展露无遗。比如,慈禧表面上像个慈祥的老祖母,骨子里却是那样的阴狠毒辣;光绪皇帝在囚禁中形成的心理变态;老宫女何荣既是个奴才,又有为人的道德;李莲英既能讨得太后的赏识,又得众太监和宫女的信赖的为人处事,都被作者写得那样地生动传神,牢牢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最后,还要特别指出,作者那古朴典雅、简洁晓畅、无懈可击的文学语言,是当今纪实文学作品中罕见的,也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总之,史料的真实性和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取得了完美的结合。我们既可以把它作为宝贵的史书珍藏;又可以把它作为文学精品赏读。它不愧是纪实文学中的标杆作品。以上算是一个纪实文学爱好者、作者读过之后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