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九种体质的养生调理方案第六章 妇科疾病多是淤血惹的祸

第六章 妇科疾病多是淤血惹的祸

        

治疗不孕,从调养着手



        俗话说“小偏方治大病”,有些偏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为大家推荐几种治疗不孕的偏方,不妨一试。

        1.米酒炒海虾

        【材料】鲜海虾400克,米酒250克,菜油、葱花、姜末各适量。

        【做法】把海虾洗净去壳,放入米酒,浸泡10分钟。将菜油放入热锅内烧热,再入葱花爆锅,加入虾、盐、姜连续翻炒至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每次50~100克。

        【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形寒肢冷、性欲冷漠者。

        2.枸杞汁

        【材料】新鲜枸杞250克。

        【做法】将枸杞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绞取汁液。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症见多年不孕、腰膝酸软、两胁胀满等。

        3.柚子炖鸡

        【材料】柚子1个,雄鸡1只,姜、葱、盐、味精、绍酒各适量。

        【做法】将柚子去皮留肉,鸡杀后去毛,除内脏,洗净。将柚子肉放入鸡腹内,再放入锅中,加葱、姜、绍酒、盐、水适量,将盛鸡肉的锅置盛有水的大锅内,隔水炖熟即成。

        【用法】本品可供佐餐,宜常吃。

        【功效】适用于痰湿型不孕症患者。

        4.血府逐淤汤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除了饮食调理,对不孕症者还可以采用穴位按压疗法,可根据不同病症表现选取组穴。

        1.肾阳亏虚

        婚后不孕,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色淡,腰脊酸软,形寒肢冷,小腹冷坠,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迟。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督脉、足少阴肾经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力度逐渐加大,动作平稳和缓,抵患处或穴位深处,每穴按压时间要稍长,可持续按压30~60秒,并可逆时针揉动,穴下刺激感要小,以达补虚祛病之效。

        选用穴位:肾腧、气海、关元、命门、曲骨、太溪、照海。

        曲骨穴和照海穴

        2.肝郁血虚

        婚后不孕,经行先后不定期,经血紫红有块,量少,面色萎黄,胸胁乳房胀痛,情志不畅。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按压穴位疗法:取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力度逐渐加大,动作平稳和缓,抵患处或穴位深处,每穴按压时间要稍长,可持续按压30~60秒,并可逆时针揉动,穴下刺激感要小,以达补虚祛病之效。

        选用穴位:关元、气户、子宫、太冲、肝腧、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血虚身热加血海,头晕心悸者,加百会、神门。

        3.淤滞胞宫

        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小腹隐痛,经血夹有紫块。舌质暗或有紫斑,苔薄黄,脉滑或涩。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用力适中,平补平泻,可按不同方向旋转揉动,每穴按压时间约10~40秒,穴下要有一定刺激感,以产生治疗效果。

        选用穴位:中极、气冲、丰隆、气海、血海。

        

活血化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情况较复杂,其病机多由气滞血淤,寒凝痰阻、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专家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者为肾虚,在标者为气滞血淤,常用慎言祛淤方(经验方)治之,可参考。

        慎言祛淤汤

        【材料】丹参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柞木枝10克,石见穿10克,益母草15克,鸡血藤15克,仙茅12克,熟地12克,枸杞12克,生蒲黄10克,紫石英10克。

        【做法】加水泡至药面上,大火煎开,再小火煎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3个月为1疗程。

        此方的适应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见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不孕,内膜异位囊肿。

        方中丹参、赤芍、川芎、三棱、莪术等行气活血破淤;石见穿、柞木枝化痰散结、化淤消肿;仙茅、仙灵脾、熟地、枸杞子等补肾益精;益母草、鸡血藤养血活血调经。诸药互相配合,补泻兼施,相辅相成,使气血行畅,淤滞得消,经调而愈。临床使用本方应注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升麻;阴虚者加女贞子、地骨皮、地榆;盆腔肿块淤血者加皂角刺、蕊石、鳖甲;腹痛甚者加川楝子、乳香、没药、三七粉(吞)。

        对于此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除了这些治疗外,经过人们生活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食疗方。

        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种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方供参考。

        1.荔枝核饮

        【材料】荔枝核、首香各30克

        【做法】将荔枝核、首香炒黑,研细末。

        【用法】每次服3克,温酒送下。经前3日开始服,每日2次,服至经净。

        【功效】主治气滞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2.木耳汤

        【材料】黑木耳15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黑木耳和红糖共加水500毫升煮烂食。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3.桃仁粥

        【材料】桃仁15克,粳米50克。

        【做法】桃仁捣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壳同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加粳米文火煮成稀粥,调红糖适量食。

        【用法】隔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4.鸡蛋川芎酒饮

        【材料】鸡蛋2个,川芎9克。

        【做法】将鸡蛋和川芎加水600毫升同煎,蛋熟后去壳略煮,酌加黄酒,食蛋饮汤。

        【用法】月经前3日开始服,每日1剂,5日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气滞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5.益母草煮鸡蛋

        【材料】益母草45克,延胡索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原料加水800毫升同煮,蛋熟后去壳略煮,去药渣,吃蛋饮汤。

        【用法】月经前2日开始服,每日1次,连服5日。

        【功效】主治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6.鲫鱼汤

        【材料】血竭、乳香各10克,鲫鱼1尾(约250克)。

        【做法】将血竭、乳香都塞进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

        【用法】一日1次,连服3~5日。

        【功效】主治气滞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7.粳米薤白粥

        【材料】粳米60克、薤白10克。

        【做法】加水1升煮粥。

        【用法】每晨服1次,经前开始,连服1周。

        【功效】主治气滞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8.黑豆红花饮

        【材料】黑豆、红糖各30克,红花6克。

        【做法】将材料同入锅,加水2升,煮沸10分钟后取汁。

        【用法】取10~20毫升,代茶饮。

        【功效】主治血淤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暖冰期女人的食疗方法



        现在女性月经不调十分普遍,特殊的那几天总是感觉身体发冷,有痛经的女性,一般来说是体内寒湿过重。一般来说,月经不调主要和气血不通畅有关。因此,治疗月经不调需要补血、活血、暖血。

        现在介绍几个经典的温暖食疗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楂红糖饮

        【材料】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

        【做法】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

        【用法】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

        【功效】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2.浓茶红糖饮

        【材料】茶叶、红糖各适量。

        【做法】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

        【用法】每日1次。

        【功效】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黑木耳红枣茶

        【材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

        【做法】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

        【用法】每日1次,连服。

        【功效】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4.茴香酒

        【材料】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

        【制法】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

        【功效】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5.山楂红花酒

        【材料】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

        【制法】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功能活血化淤。

        【用法】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

        【功效】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经期正是女性身体免疫力最低下的时候,各种生理值也同时减弱。所以,经期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每日要清洗外阴,不过不适宜盆浴,应采用淋浴的方式;经期不适宜过性生活,因为子宫腔内膜剥落,会形成创伤面,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进入子宫腔内,引发感染;要注意禁食生冷,因为生冷食物会给身体刺激,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影响到子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这就容易引发起生理疼痛;经期女性也不适宜喝浓茶、咖啡。因为这类饮料中所含的咖啡因,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也会对行经产生不利影响。

        有人认为女性经期要静养,其实完全不活动并不利于行经。女性在经期最好能进行一些柔和的运动,比如散步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以利于经血的排出。

        另外,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多数女性会感到轻微不适,如腰酸、小腿肚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现象,经期过后便会自动消失,一般无须治疗。然而,不要因为腰酸就去捶腰背,否则会使局部受到震动刺激,导致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速,致使经量增多,从而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另外,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较低,子宫黏膜剥脱形成创面,宫颈口松弛,如果经常捶打刺激,既不利于创面的修复愈合,还易受感染而患上急慢性妇科疾病。

        

女人以肝为本,养好肝远离妇科病



        在五脏中,肝主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它的功用就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流畅,调节人体精、气、神、血、水的正常运转。一代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淤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如果长期处于肝郁状态,还会引起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朱丹溪明确描述乳腺增生病就是忧愁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淤滞所造成的。

        所以,女人一定要养护好自己的肝,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美丽的面容、优雅的姿态、健康的身心。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款“银杞菊花粥”,它可以养肝、补血、明目、润肤。其做法为:银耳、菊花10克,糯米60克。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

        如果以肝补肝,鸡肝是不错的选择。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为食补养肝之佳品,比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而且可以温胃。具体用法是: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

        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

        此外,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淤,解毒抑菌等作用。菠菜对滋阴滋燥,舒肝养血有良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养肝护肝四项基本法则:

        1.多饮水少饮酒

        人体容易因空气干燥而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而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2.服饰宽松

        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3.心情舒畅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首先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4.饮食平衡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远离盆腔里的困扰,女人需理气散淤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简称,包括子宫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和输卵管卵巢炎。当出现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这样的症状时,一般就是因为气滞血淤而引起。中医治疗盆腔炎也有它独特的方法。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淤为主。可参考方药:丹参18克、赤芍15克、木香12克、桃仁9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茯苓12克、丹皮9克、生地9克。痛重时加延胡索9克。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9克、黄芪15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食疗的方子。对于治疗盆腔炎也有一定的功效。

        1.桃仁饼

        【材料】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做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匀,加沸水100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

        【用法】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淤止痛。主治气滞血淤型盆腔炎。

        2.青皮红花茶

        【材料】青皮10克,红花10克。

        【做法】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或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活血。

        3.荔枝核蜜饮

        【材料】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利湿,止痛。主治各类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另外,在日常生活方面也应多加注意对盆腔炎的预防。

        1.要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2.多吃清淡的食物

        饮食应清淡食物为主。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3.喝水

        盆腔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

        4.经期避免性生活

        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5.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

        

治疗血淤型痛经应双管齐下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1~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多为平时气郁不流,血行失畅,淤阻胞宫,不通则痛,发为痛经。气滞血淤型痛经的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或者伴有乳房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沉弦或细。

        治疗的方法可以参考选用三散祛痛汤。

        【组成】柴胡8克,白芍10克,枳壳6克,甘草3克,元胡6克,川楝子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丹参15克,益母草10克,香附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时间是每月来潮前5天,连续服用5~7天。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此外,下列几方汤药对气滞血淤痛经也有一定的疗效。

        方一

        【材料】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

        【做法】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

        【用法】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

        【功效】适用于血淤为主的痛经。

        方二

        【材料】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

        【做法】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

        【用法】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每日3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三

        【材料】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入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

        【用法】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1疗程。

        【功效】本方适用于气滞血淤之痛经。

        当痛经发作比较剧烈,疼痛难忍时,还可以应按压气海穴。气海穴在肚脐正下方1.5寸的地方,再下边是关元穴、中极穴。这三个穴位对于痛经都有抑制作用。

        待疼痛感有所缓解后,可按如下方法进行腹部按揉。

        自上腹部至下腹部,又从下腹部至上腹部来回抚摸。当将腹壁抚摸得有明显的松弛度时,转入对下腹部做倒三角形按摩:以手掌从右下腹开始——左下侧腹——下腹最下端中点——右侧腹。如此反复按摩。

        在进行上述按摩的同时,或在此之后,可以拳或掌有节奏地敲击骶部,使震动力传至骨盆区内的脏器。

        在足底与足背临泣穴相对的地方,有一个调经穴,刺激它也可以治疗痛经。调经穴并不难找,按压的方法也很多。一般来说,自我按压时多用大拇指;而为别人按压时,除了拇指外,也可用食指指面或关节。另外,用小棒代替手指进行按压,不仅省力,效果也格外好。

        除了药物调理和穴位按压以外,日常饮食疗法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红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解止痛的效果。

        痛经患者平时不可偏食,饮食应多样化,应经常食用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除此,还应避开容易引发或加重痛经的食物:奶油、冰淇淋、牛奶、鸡蛋、糖、面包及面粉制品、咖啡、红茶、巧克力等。

        缓解痛经的食物包括:豆类、芹菜、黄瓜、番茄、洋葱、马铃薯、菠菜、萝卜、小麦、芝麻、核桃、杏仁、苹果、葡萄、鱼类等。

        

气血通畅,月经才顺畅



        中医认为月经的调节是通过脏腑、经络、气血的相互作用来完成。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气血是机体的物质基础,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起着分管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调节血和气的作用。气是运行血液的原动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就受到影响,累及血海功能,则可导致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病、黄褐斑、雀斑、容颜早衰。

        气血淤滞型月经不调的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淤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月经不调还可以用饮食来调理。如下:

        1.红糖姜汤

        【材料】姜20克,枣(干)15克,姜15克,赤砂糖50克。

        【做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2.益母草泡红枣

        【材料】益母草20克,枣(鲜)100克,赤砂糖20克。

        【做法】将益母草、红枣分放于两碗中,各加650克水,浸泡半小时。将泡过的益母草倒入沙锅中,大火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约得200克药液,为头煎。药渣加500克水,煎法同前,得200克药液,为二煎。合并两次药液,倒入煮锅中,加红枣煮沸,倒入盆中,加入红糖溶化,再泡半小时即成。

        【功效】温经养血,活络通经。

        对付月经失调还可以穴位指压法治疗。首先是关元穴,其次是气海、中极、关元等穴。从位置上来说,关元穴特别靠近阴部,又处在任脉(分布于人体前正中线,起于会阴,止于头部承浆)上。因此,对关元等穴进行按压,就可以作用于阴部,从而对生殖系统疾病产生好的影响。

        一般来说,女性的小腹都有较厚的脂肪,内部的子宫也有较强的抗外力结构。因而对关元等穴加以按压,不妨力量大一些,时间长一些,不用担心会对内脏器官造成伤害。

        点按关元穴时,每次可达10~15分钟,每日1~2次。气海、中极等穴,也可按此法施行。

        点按关元等穴的同时,也可用手掌施行旋转推揉,从肚脐开始,由下至上顺时针方向进行,反复进行2~4分钟。

        对于缺乏穴位知识,或者不能掌握穴位确切位置的人,完全可以不管什么穴位,只要用手掌在小腹部反复揉推,也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但要注意的是,手法应由轻至重逐渐进行,力量以透达深处为度,使子宫受到按摩。

        此外,在经期女性容易情绪失控,暴躁易怒,压力增大。应注意平时积极地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1~2次,每次30分钟。并且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番茄等。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月经失调期间要保持外阴部清洁,免受细菌感染。

        

祛淤消症汤,防崩治经漏



        崩漏是月经的期与量严重紊乱的类月经病,是指经血非时崩下不止或淋漓漏下不尽,前者为“崩”,后者为“漏”。宋代医学家严用和在《济生方》书说:“崩漏之病本乎一症,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崩漏的出血状况虽然不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崩漏的原因,多数由于血热或血淤。血淤型崩漏的症状是:出血紫暗有小块,下腹刺痛拒按(按之有包块),血块排出后腹痛暂时缓解,但仍胀痛;脉沉弦或涩,舌边有紫斑点,唇色暗红。

        治疗血淤型崩漏主要用逐淤止崩汤或祛淤消症汤,加三七末1.5克(分吞)。另有积淤生热,血热妄行而崩漏不止的,用功血方,颇有疗效。崩漏反复发作,日久不止,气血已亏,内淤未净,用将军斩关汤两剂有效。崩漏日久,淋漓不净,多属冲任亏损,用安冲汤,或知柏地黄汤加驴皮胶,艾叶炭。如下血一段时间鲜红,一段时间夹淤血块,腹部有时胀疼,这是淤热未净的征象,治用知柏地黄汤去萸肉,加地榆、三七末、海螵蛸、茜草根。

        防治要点:崩漏的成因,除前面提出几点外,尚有因长期忧郁,突然大怒(伤肝)而引起,有因恐怖焦虑(劳伤心神)而引起,有因性生活不节(伤肾)而引起,有因多食辛辣(血热妄行)而引起;这些情志及生活方面的因素,都能导致崩漏,必须使患者及时注意。血崩皆从经漏开始,所以防崩应先治经漏,同时根据崩漏成因进行防治,亦有必要。还有在经漏时长途骑车,腰腹部过分着力,容易使经漏加多,或转血崩,亦宜注意。治疗的方法是:初起以止血为主,有热则清热,有淤则消淤,待血止热除,然后补其虚。药量宜重、轻剂不能见效。

        另外,还可以用饮食来调理。如三七粉粥:

        【材料】三七粉3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三七打碎研末,粳米淘洗净,大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汁即成。

        【用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补血止血,化淤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他出血症。

        

内分泌失调系“气血淤滞”



        从中医上来说,内分泌失调是由气血淤滞所造成的,是阴虚的表现。很多女性常见病,其实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淤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产后恶露不下等都可能会引致气血淤滞。因此,治疗这些病症,要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功能亢进者应多注意养阴治疗,而对于功能减退者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补肾等治疗,使情况得以改善。

        现代女性由于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而且因为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中药一般通过调理气血、化淤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消除体内淤积,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状态,对调整女性内分泌有独到的疗效。另外,现代女性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

        下面提供大家一些治疗内分泌失调的食疗方,以供参考。

        1.桃花猪蹄粥

        【材料】桃花(干品)1克,净猪蹄1只,粳米100克,细盐、酱油、生姜末、葱、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桃花焙干,研成细末备用;淘净粳米,把猪蹄皮肉与骨头分开,置铁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改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时,将骨头取出,加米及桃花末,文火煨粥,粥成加盐、香油等调料,拌匀。

        【用法】隔日1剂,分数次温服。

        【功效】本方活血化淤,适于产后女性。

        2.薏苡仁海带双仁粥

        【材料】薏苡仁15克,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末、枸杞子、粳米同煮粥吃。

        【用法】每日2次。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淤,养阴润肤功效。适用于防治痤疮。

        3.香附鸡

        【材料】鸡1只,香附20克,枳壳10克,金橘饼20克。

        【做法】鸡洗净后去脏杂,把香附等中药放入鸡腹内,放蒸锅中隔水蒸熟。

        【用法】去药渣,喝汤吃鸡肉,食后含咽金橘饼。每周1次。

        【功效】适用气郁引起者。

        对于如何调理内分泌失调,在生活上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由此,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条对策:

        (1)饮食调理:饮食上要注重“杂”,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食用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能获得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调理内分泌失调。

        (2)精神调理: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特别需要重视如何放松省心,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惊、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内分泌失调。

        (3)排毒调理:及时排除体内宿便、汗液,让机体产生的一切废物、毒素有通畅的排泄通道,平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饮水,防止便秘,夏天该出汗时就需要出汗。

        (4)运动调理:平时,应该都注重户外锻炼,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日常应该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特别需要控制夜生活,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

        因此,要调节紊乱的内分泌,需从调理气血入手,令气血通畅,使精血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地全面调理。

        

按揉心腧和神门让你每月情绪安好



        每次月经来的前几天,许多女性会变得情绪不稳、焦虑紧张、胸部肿胀、头痛、睡不好,注意力也没办法集中。可是月经来潮,这些症状就消失了。这就是PMS(经前综合征),也是女人专属的情绪指标。

        众所周知,许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暴躁。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水肿等,其实,这全是心血不足惹的祸。有些女性本身心血不足,月经时大量气血又被派到冲任,心血更虚了,心主管神志,心自身都衰弱了,怎么能好好地管制神志呢?所以会造成情绪上的波动,或低落或焦虑。可见,要想避免经期的情绪波动就要补充气血,安神定志。其中最好的、最有效的、最便捷的就是按揉心腧穴和神门穴。

        心腧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五胸椎旁约1.5寸的位置,大约两指的宽度,此部位是心功能的反应点,心血不足时心腧按起来又酸又疼,平时按揉这个部位就能补心。

        神门穴在手腕的横线上,弯曲小拇指,牵动手腕上的肌腱,肌腱靠里就是神门穴的位置,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可以补充心脏的原动力,每天坚持按揉此穴能补心气、养心血,气血足了,神志自然就清醒了。

        建议每天早晚按揉两侧神门穴2~3分钟,然后再按揉两侧心腧穴2~3分钟,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你在经期有个好情绪,轻松愉快地度过经期。

        

经期头痛按摩三穴补充气血



        经前期出现头痛,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症状之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常见表现有——经前期头痛、乳房胀痛、手足或面部水肿、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情绪不稳,重者有腹胀、恶心或呕吐等症状。症状可在经前7~14天开始出现,经前2~3天加重,经期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经期出现头痛的原因是气血亏虚、经络不畅,因为本身体质较差,经前或经后气血会更虚,头脑营养跟不上,所以就会出现头痛。可见,要想避免经期头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补充气血。而补充气血最好是按揉足三里、太阳穴和印堂。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其矛头直指头痛,只要每天坚持按揉足三里就能达到制止头痛的目的。除了按揉足三里,还要按揉太阳穴和印堂部位。

        建议每天早上7~9点按揉或艾灸两侧足三里3分钟。月经前7天开始,分别推前额,按揉太阳穴和印堂2分钟,直至月经结束,在这段时间内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公鸡、螃蟹、虾等食物能动风而使肝阳上亢加剧头痛发作,所以饮食要力求清淡、新鲜,避免辛辣、刺激之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劳累,这对预防该病的发作有重要作用。

        

按摩这几个穴位治疗闭经



        凡女子年龄超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除暗经外),或已形成月经周期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均可称为闭经。临床兼见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头昏目眩,精神疲倦,腹部硬满胀痛,大便干燥,忧郁恼怒等症。

        闭经的病因无外乎虚实两类,虚者多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而致冲任不盈,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多由气滞血淤、痰湿阻滞、寒凝血淤而致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按揉穴位可以治疗闭经。

        取穴位: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每穴约1分钟。

        (2)摩法。医者两手掌指相叠,以肚脐为中心,沿着升、横、降结肠,按顺时针方向围摩5分钟,以腹部有热感为宜。

        (3)拿提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分别置于腹部两侧,自上而下、自外向内沿任脉将腹部肌肉挤起,然后两手交叉扣拢拿提,反复施术7次。

        2.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肝腧、肾腧、膈腧、胃腧,每穴约五分钟。

        (2)推揉法。医者两手指掌分别置于背、腰骶部膀胱经和督脉上,边推边揉反复施术3分钟。

        (3)擦法。医者两手交替进行,一手全掌着力置于腰骶部及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四步解决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就是指卵巢内部或表面生成肿块。肿块内的物质通常是液体,有时也可能是固体,或是液体与固体的混合。卵巢囊肿的体积通常比较小,类似豌豆或腰果那么大,也有的囊肿长得像垒球一样,甚至更大。

        卵巢囊肿对于身体的危害以及对该种疾病的治疗,都取决于它的性质。对于3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即使没有任何不适,每年也应进行一次包括妇科检查在内的体检。如果发现卵巢囊肿,应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功能性囊肿,还是肿瘤性囊肿,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导致卵巢囊肿的原因,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忽视的小细节或者是一些生理原因。卵巢的兴衰与女人一生中月经的长短有关联。民间的说法是,女人的月经会持续30年,也就是说,如果月经初潮的时间是在15岁,那么绝经的时间就是45岁。女子绝经就代表卵巢已经衰老。

        第一次怀孕的年龄越大,绝经越早;哺乳时间越长,绝经越晚。这也是现代人多见卵巢早衰的原因。现代女性忙工作、忙事业,经常把婚姻大事和生孩子的事推得很晚,30多岁才生第一胎的大有人在,而且生完孩子后为了保持体形和尽快工作,拒绝给孩子母乳喂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都是造成卵巢早衰的原因。

        还有,就是饮食习惯。每周吃2~3次鱼、虾的妇女,绝经年龄较晚;常年坚持喝牛奶的妇女,喝牛奶量较多、坚持时间越长,绝经越晚;从不锻炼身体的妇女,绝经年龄早;受到被动吸烟侵害越多、时间越长,绝经越早。

        拒绝卵巢早衰,想要永葆青春,就要从呵护卵巢开始。给美丽的女人们推荐养护卵巢四步曲。

        第一步:食物保养卵巢

        里记载了很多食物,如胡萝卜、牛奶、鱼、虾、大豆、红豆、黑豆等,它们都可为卵巢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第二步:瑜伽保养卵巢

        练瑜伽可温补子宫,改善卵巢功能,即使不用来保养卵巢,也可以修炼气质。

        第三步:久坐,不穿紧身内衣

        现在很多女性都是上班坐着、回家躺着,运动的时间很少。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使卵巢功能衰退。坐得太久,血都淤在小腹部位。流水不腐,老是不流动的腐血积压在盆腔,就会引发炎症。炎症上涌,脸上就会长斑。就算不至于发炎,不畅通的血堵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也会让肤色显得怪异。此外,要少穿塑身内衣,否则会导致卵巢发育受限,使卵巢受伤。

        第四步: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保证,对卵巢保养来说也一样。保证睡眠、饮食得当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

        想让自己永远健康美丽,女性朋友们要注意保养卵巢。

        

三仁汤,湿热下注白带异常有疗效



        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如子宫、阴道及卵巢分泌的黏液性液体,津津常润,白色透明,适量而无臭味,在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带量增多,这为生理性白带。而异常白带量多而浑浊,色、味、形异常,且伴有瘙痒或疼痛,称为带下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异常白带。多是由于气血淤滞所造成。

        (1)脓性白带:多见于阴道炎患者,也可见于宫颈糜烂、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炎患者。因淋球菌感染所致的性病患者日趋增多,其白带也呈脓性,同时还伴有尿痛、尿频、尿急,从脓性白带中可检出淋球菌为诊断依据。

        (2)白色乳酪状白带:白带呈白色、黏稠的乳酪状,并伴有外阴奇痒,见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易患此症。

        (3)黄色泡沫状白带:白带色黄、呈泡沫状,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有恶臭等症状,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上首选甲硝唑。

        (4)血性白带:生育期的妇女血性白带伴性交痛,应考虑宫颈炎;若发生于中老年,可能是老年性阴道炎、宫颈息肉或宫内节育环的原因。

        (5)绝经后血水样脓性白带:俗称“倒开花”,白带恶臭,呈脓血样,并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应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6)黄色水样白带:白带色黄,呈有恶臭,水样,伴有月经过多,应高度怀疑黏膜下子宫肌瘤。对于因湿毒而引起的白带异常,可以通过下列饮食加以调养或辅助治疗。

        1.冰糖冬瓜子汤

        【材料】冰糖30克,冬瓜子30克。

        【做法】将冬瓜子洗净捣末,加冰糖冲开水一碗放在陶罐内,用文火隔水炖好服食,每日两次,连服5~7日。此方适用于湿热型白带增多,脾胃虚寒及便溏者不宜服用。

        2.白菜绿豆芽饮

        【材料】白菜根茎1个,绿豆芽30克。

        【做法】将白菜根茎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熬15分钟,去渣,待凉装入罐中即成,当茶饮用。

        3.白果豆腐煎

        【材料】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

        【做法】炖熟服食。

        4.三仁汤

        【材料】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

        【做法】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次。

        5.藕汁鸡冠花汤

        【材料】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

        【做法】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一些女性朋友在白带正常增多时,自行购买一些苏打水之类的阴道盥洗药清洗,结果反而使阴部皮肤变得干燥,乃至瘙痒,甚至带进致病菌,引起阴道上火等症。所以专家建议,如果自己不能确定白带增多是正常还是异常生理现象,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最后介绍几个治疗女性白带的花草小妙方。

        (1)佛手15~30克,猪小肠30厘米,水煎服。

        (2)白兰花10~15克,水煎服。

        (3)美人蕉根10~15克,糯米适量,与鸡一起炖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