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觉醒的力量在线阅读守护童年,回归单纯

守护童年,回归单纯

        那个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那个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那个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倘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他很可能是一位先知。在我的心目中,圣艾克絮佩里就是这样一位先知式的作家。

        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既高贵又朴素,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它们仿佛是人类精神园林里偶然绽放的奇葩,可是一旦产生,便超越时代和民族,从此成为全人类的传世珍宝。在我的心目中,就是这样一部奇书,一部永恒之作。

        每次读,我都被浸透全书的忧郁之情所震撼。圣艾克絮佩里是忧郁的,这忧郁源自他在成人世界中感到的异乎寻常的孤独。正是在无可慰藉的孤独中,他孕育出了小王子这个无比纯真美好的形象。小王子必须到来,也当真降落在了地球沙漠,否则圣艾克絮佩里何以忍受人间沙漠的孤独呢。

        我相信,最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在俗世里极孤独的人,他们之所以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消遣和劝喻,而是要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能得到的理解和共鸣。也正因为此,他们的童话同时又是写给与他们性情相通的大人看的,用圣艾克絮佩里的话说,是献给还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大人的。安徒生同样如此,自言写童话也是为了让大人们想想。是的,凡童话佳作都是值得成年人想想的,它们如同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上业已习以为常的庸俗,从而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大人们往往自以为是正经人,在做着正经事。他们所认为的正经事,在作者笔下都显出了滑稽的原形。到达地球前,小王子先后访问了六颗星球,分别见到一些可笑的大人,发现大人们全在无事空忙,为权力、虚荣、怪癖、占有、职守、学问之类表面的东西活着。小王子得出结论:大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可是孩子们知道。书中一个扳道工嘲笑说,大人们从不满意自己所在的地方,总是到处旅行,然而在列车里只会睡觉或打哈欠,“只有孩子们才会把脸贴在车窗上压扁了鼻子往外看”,结论是:“孩子是有福的。”

        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他们眼中的世界美丽而有趣。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观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大人们才不能忍受呢),而是生活的单调、刻板、无趣。几乎每个孩子都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制造有趣,并报以欢笑。相反,大人们眼中只有功利,生活得极其无聊,包括作为时尚互相模仿的无聊的休闲和度假。

        小王子说:“只有孩子们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他们花时间在一个破布娃娃身上,于是这个布娃娃就变得很重要,如果有人夺走,他们就会哭。”是的,孩子并不问布娃娃值多少钱,它当然不值钱啦,可是,他们天天抱着它,和它说话,便对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钱的东西更有价值了。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许多大人之可悲,就在于失去了儿时曾经拥有的真性情。

        住在自己的星球上时,小王子与一株玫瑰为伴,天天照料她。到地球后,在一片盛开的玫瑰园里,他看见五千株玫瑰,不禁怀念起自己的那株玫瑰来。他的那株玫瑰与眼前这些玫瑰长得一模一样,但他却觉得她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呢?那只请他驯服自己的狐狸告诉他:“正是你花在玫瑰上的时间让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对于你使之驯服的东西,你是负有责任的。”

        为一个布娃娃花了时间,那个布娃娃就变得重要了。为一株玫瑰花了时间,那株玫瑰就变得重要了。作者在这里谈的已经不只是孩子,更是他的人生哲学,孩子给了他灵感,阅历和思考使这灵感上升为哲学。驯服、责任、爱,是圣艾克絮佩里哲学中的关键词。因驯服而产生责任,因责任而产生爱,这才是正确的关系,从而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由驯服、责任、爱所产生的意义,是人生中本质的东西,而“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是,正是这看不见的东西使世界显得美丽。“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藏着一口井。”唯有心灵的眼睛才能看见世界的美,那些心灵眼睛关闭的人,只看见孤立的事物及其功用,看不见人与事物的精神关联,看不见意义,因而也看不见美,他们眼中的世界贫乏而丑陋。

        我相信,当我们在人生沙漠上跋涉时,童年就是藏在某个地方的一口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有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中外许多哲人都强调孩子对于成人的启示,童年对于人生的价值。中国道家摒弃功利,崇尚自然,老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是“复归于婴儿”。儒家推崇道德上的纯粹,孟子有言:“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圣经·新约》中,耶稣如是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民族和时代迥异,着重点也不尽同,共同的是把孩子视为人生的榜样,告诫我们守护童年,回归单纯。

        与成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与成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阅历。然而,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只凭真兴趣做事情。如果一个成人仍葆有这些品质,我们就说他有童心。凡葆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善于欣赏儿童,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在生理的意义上,人当然不可能停留在童年,也不可能重新变回孩子。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我们可以也应该把童年最宝贵的财富带到成年,葆有童心,使之生长为牢不可破的人生智慧。童年是人生智慧生长的源头,而所谓人生智慧无非就是拥有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轻易失去罢了。

        然而,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世人的所谓成熟恰恰是丧失童心的同义语,记得自己曾是孩子的大人何其少,圣艾克絮佩里因此感到孤独。我本人的经验告诉我,人生中有一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回到孩子的世界,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时候。我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先后写了两本书记录我的体会,便是为因病夭折的第一个女儿写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5)和为健康成长的第二个女儿写的《宝贝,宝贝》(2009)。作为哲学学者,我的工作是翻译和研究尼采的著作,但我始终认为,我更重要的使命是表达我亲历的人生体悟,写出我的生命之作。圣艾克絮佩里热爱尼采,我也如此,哲学和孩子是孤独中两个最好的救星。

        爱默生说:“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主,为了诱使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重新来到人类的怀抱。”的确,在亲自迎来一个小生命的时候,人离天国最近。这时候,生命以纯粹的形态呈现,尚无社会的堆积物,那样招我们喜爱,同时也引我们反省。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我们因此体会到,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只因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我们还体会到,政治,文化,财富,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也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来确定其价值。

        (本文应法国《新法兰西杂志》之约而写,写作时融入了若干旧文片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