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聚焦中国官网四、南下大军惊醒蒋介石的美梦

四、南下大军惊醒蒋介石的美梦

        蒋介石在1949年假装下野时就对南中国的防守情况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布置。那时他已经对外宣布正式退位了,却仍在背后操纵着军队。

        他在南京将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召到公馆布置防御方针。这时的他已没有一点军人气概,风光的时候业已过去了,可仍不改多年的老毛病,爱在部下面前指手画脚,显示自己的威风。

        时值冬天,室外风声正紧,他身着黑色长袍如同乡下一个土财主一样,围坐在火炉旁取暖,他说:

        “按理说我已是一个平民百姓了,但我们的二百多万军队是党国的基石,不能垮掉,一定要爱护好。现在共匪要与我们和谈,就让李宗仁去谈吧,但你们都是军人,要记住,不能轻信和平,还是应当加紧备战。”

        肥头大耳的何应钦将大半个身子朝前一挪,望着蒋介石问:“现在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如能和平当然更好,不知总裁对和谈有什么考虑?”

        蒋介石似乎睡着了,他背靠在躺椅上说:“有那么好谈?共产党的要价一定很高,不能抱什么希望。”

        顾祝同放下烟,说:“现在共军已占了上风,和谈当然不容易,但他们要过江是不容易的,我们还有强大的陆军、空军、海军嘛。”

        蒋介石说:“你说得对,我们的南中国不能让给他们,和谈要以此为基础,如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喘一口气,寻求美国帮助,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爆发,还有共产党的戏?没有的,我们就可以光复北方的失地。”

        “总裁认为共军会不会南下渡江呢?”顾祝同问。

        “这个嘛,”蒋介石将手伸展开来,放在火炉上“和谈不成,他们就要渡江南下,这是毛泽东的立场嘛。这是迟早的事,因此,你们要把长江守好。”

        汤恩伯往前凑了一下,说:“请总裁放心,我们绝不会让共军过江。”

        蒋介石微微一笑,说:“很好,很好。我想长江沿岸的防线应分为两大战区,湖口以西由白崇禧负责指挥,湖口以东由你指挥,怎么样啊?”

        汤恩伯点头:“好,我一定守好这里。”

        “你手上的兵力也不少了,在作战方针上有何考虑?”

        “有。”

        “你说说看。”

        “总裁,长江天险利于防御,不利于进攻,我打算将陆军摆在长江沿岸,打阵地战,另外让海军加强江面防守,如共军来犯,以快速战与之决战。”

        “这样可以,但不宜用快速战法,你应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战事一起,要采取持久防御战方针,坚守这些地区,与台湾相呼应。切记,一旦共军突破长江,采取快速战是不行的。”

        “是,我明白了。”

        顾祝同说:“总裁英明,守淞沪比守整个长江容易,我们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共产党想在长江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汤恩伯仍有顾虑,他知道这个江防并不好守,白崇禧能否与自己配合还很难说。何应钦看出了他的心思,打气说:“汤司令不要有顾虑嘛,只要你守住淞沪,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有可能打起来了,到那时,美国一定要支持我们,我们再组织反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汤恩伯问蒋介石:“到那时,美国真会支持我们吗?”

        蒋介石喝了一口清茶说:“一定会,现在美国政府正在做动员工作,麦克阿瑟曾表示说,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坚持一年,他们就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这次会议是短暂的,蒋介石还有别的活动,听说要与一个美国朋友会面,所以就让他们回去,临走时蒋介石又对他们说:

        “你们三个再研究一下,有什么好想法可随时告诉我。我建议你们召开一次高级军官会议,把江防任务布置下去。”

        当时因为李宗仁和白崇禧打出了与共产党和谈的招牌,蒋介石的这次训话没有得到及时落实。两个月后,也就是李宗仁派出的和谈代表到达北平之后。蒋介石仍在背后指挥军队,解放军已有了南下渡江的动作,汤恩伯和何应钦、顾祝同一起在南京召开了军以上高级干部会议。

        汤恩伯望着大家说:“共军已开始南下了,渡江只是早晚的事。今天将诸位请来,共同研究江防情况,下面请何部长讲话。”

        尽管欢迎的人不是很多,但何应钦仍精神饱满地站起来讲:“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意义是很重大的。大家知道,现在蒋委员长虽隐退了,但他还是我们党国的总裁嘛,他很惦念大家,托我向你们问好,他希望你们积极备战,坚守长江防线,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顾祝同带头拍起了巴掌,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个部队里,许多人对何应钦出任国防部长有意见,包括汤恩伯本人。

        汤恩伯还没有开口,参谋总长顾祝同就说:“只要我们守住长江,问题就好解决了,共军要过长江是不容易的,他们在南方打仗根本不行。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共产党的那点军队来了根本用不着害怕嘛!”

        一个高级干部问:“现在政府不是派人去和谈了吗,难道这仗还会打下去?”

        何应钦说:“是的,但和谈还没有结果,我们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共军不要过江,如果共军非要过江,这就意味着战争,所以我们不能轻信和平嘛。”

        台下的人开始议论和谈与共军过江的事。

        汤恩伯敲着桌子,讲道:“外界传说和平是不可信的,我们是军人,决不能轻信和平,应加强备战。长江自古就是天险,共军能飞过来?不能,我们要有坚强的决心与共军决战,据说他们准备4月份渡江,我们要做好反攻准备。但是我们的江防问题也很多,各位有何良策,请尽管讲,我们一起研究作战方针。”

        会场里吸烟者越来越多,没有几个人主动发表见解。

        何应钦将目光停在第一绥靖区司令官丁治磐的身上,说:“丁司令说说吧,你长期在这里守防,很有经验嘛!”

        丁治磐说:“我本人是有信心在这里与共军决战的,也有把握打败共军。”

        汤恩伯接着说:“请你讲具体一点。”

        “好,我讲。共军如敢强渡长江,也将会葬身于鱼腹。我认为共军来二三十万人根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可以断其后路,并在战斗发生后的一小时内集结摩托部队将其完全消灭。”

        顾祝同对他的发言很满意,他笑着说:“丁司令不愧是党国军人,很有气概,我们与共军作战就需要这种气概,不能被敌人吓倒,没有放几枪就逃跑,这种人怎么能打胜仗哩?”

        汤恩伯说:“我的部队不会这样,但我认为长江虽说是天险,但没有善于指挥的人再精干的部队也是不行的。口马善走,蒙古马性烈,要没有善于骑术的人,就不能发挥这些马的长处。长江江面再宽,水流再急,如无精兵把守,也不行。今天对我们大家来说是生死关头了,守江各部队绝不能麻痹大意了,你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总之,我对大家是放心的。”

        这时首都卫戍总司令张耀明站起来说:“我完全赞同汤总司令的观点,我们的军队之所以在北方打败仗,究其原因,是指挥官无能,难道说是共军强大吗?不是的。我们在座的各位,哪一个不比共军的指挥官见多识广?他们大都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几个人上过正规军校,据说那个兵团司令杨得志就认识不了几个字,但他却能打胜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啊!”

        何应钦没有打过什么胜仗,他很不愿听这些话,此时他却说:“在前方打仗,指挥官固然重要,但我们的下级军官有时也很不争气,跑得比我们还快。”

        张耀明接着说:“我记得总裁曾训示我们说:我们官兵之所以老吃败仗,是太不注意军容风纪,部队作风不整,从前线退下来的人都跟叫化子一样,没有一点军人之气,换防的部队在南京大街上挑着稻草乱走,到处拉的是马粪,这样叫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以后换防的部队,不许通过大街。我们的官兵太不争气了,我担心要是这样下去,不说打过共产党,将来自己也许会灭亡。”

        他一下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一个军长挥手说:“张司令说得对,还有比这更为严重的呢,共军的地下人员也混进我们队伍里了。”

        另一个军长也挥手说:“不要多说了,这些问题也只是个别现象嘛,我们今后要设法解决的,还是请诸位谈江防的事。”

        于是大家又研究江防,坐在何应钦左侧的那个装甲兵司令,抽着烟说:“我向大家报告一个消息,我的老家在江那边,大家也许知道的,前几天我的一个小舅子来看我说,共军已进了村了,正在做渡江的准备工作,他们在民间已收集了许多夜壶,说是放在船上准备照明用的。”

        人们大笑起来。

        海军司令桂永清望着大家说:“我们海军是不怕他们的灯,就怕他们偷渡,共军诡计多端啊。”

        何应钦说:“不是怕,长江自古天险,曹操都过不来,共军又不是天兵天将。”

        顾祝同说:“现在我们长江沿线的兵力布置要调整,汤司令的这些部队每个师也不过三五千人,可以将三分之一作直接配备,布在前沿阵地用重火力阻止共军渡过,将其余的作预备队。”

        汤恩伯说:“我就是这个打算。”

        何应钦摇头说:“这样布防不妥当啊。”

        汤恩伯问:“为什么?”

        他说:“把大批兵力布在最前沿,真正用来防守江边各口岸、码头的能有多少,我担心守不住。”

        “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在非重点方向采取直接配备,因为这些地方兵力少,而这些地方防御面宽。”

        “那么重点方向如南京等地如何配备?”

        “可以间接配备,留一部分预备队待命。我们得把共军的主攻方向弄清,兵力配备好说。”

        国防部的几个厅长都在场,于是顾祝同说:“共军在哪里主攻,有没有情报。”

        蔡文治厅长说:“根据情报判断,共军主力进攻方向可能在荻港,而不是瓜州。也就是说在南京上游,而不是在下游。”

        汤恩伯问:“何以见得?”

        “因为荻港渡江容易,而渡江之后可经从繁昌、宣城直下长兴、嘉兴,将我军主力推到常、嘉、沪三角地带。这样于敌人有利,对我们则就不利了。如果是这样,我军主力被围困,江西、浙江一带就失去了防守能力,共军可长驱直入。我建议我军将主力控制在芜湖、宣城一带,尔后随战况退守浙赣铁路沿线,阻止共军深入。”

        汤恩伯的手下共有21个军,两个舰队,三个空军大队,另外还有保安部队,总兵力达70多万。自认为自己实力强大,没有把南下的解放军放在眼里。

        最后还是以他个人的主张分配了各部队的防区。

        刘汝明第8兵团,辖第55军、第68军、第96军,其任务是担负贵池至九江、湖口段的防御;张世希第7绥靖区,辖第20军、第66军、第88军,其任务是担负铜井至铜陵地区的防御;张耀明首都卫戍总部,辖第45军、第28军,其任务是担负南京和协同其他部队作战;石觉的淞沪防卫司令部,辖第37军、第52军、第75军,其任务是守备上海;机动兵团,辖第54军、第99军,由汤恩伯指挥;空军部队在长江沿线3个基地,南京驻防4个大队,共有飞机161架,上海驻防2个大队,共有飞机86架,汉口驻防1个大队,有飞机38架,主要配合陆军担负江防任务;海军分布在长江线上,共有兵舰45艘,艇81艘,组成江防的海防舰队,共同担负海上防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