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开金口是什么意思第二章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章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好口才是知识积累的成果



        “知识就是力量。”要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对表述材料要充分熟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像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伟人和名人那样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

        追本穷源,一个口才好的人,必须经常在知识积累上下工夫。他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兴趣,积累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他们谈话的题材源泉是非常充实的,而那些认为自己口才不好的人呢?是不是每天看报纸?看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只看看副刊上的小说消遣而已?是不是同时也很注意重要的国际及本地的新闻呢?是不是很留心地去选择节目?是不是随便听听就算了呢?是不是选择有意义的、精彩的电影和戏剧?是不是看戏时集中精神地去欣赏它们,而不是坐在戏院里打瞌睡?

        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过,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具体学习、锤炼语言呢?下面介绍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1.要多读书,多看报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报纸、杂志和书籍。在读书看报时,备一支笔、一些卡片纸和一把剪刀,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动的话语画出来,或者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纸上。每天坚持做,哪怕一天只记一两句,也是很有意义的。日积月累,在谈话的时候,你也许就会不经意地用上它们,从而使自己讲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2.要善于学习

        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认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要好好地去运用。懂得如何运用,可以使一句普通的话发挥出惊人的效果。学习吸收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应用,不能应用的吸收毫无意义。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会不召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3.要注意搜集并积累警句、谚语

        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谚语。把这些话在心中重复一遍,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说起话来也就越来越条理清楚,出口成章。

        4.要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就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敏锐性,丰富自己的学识与经验,并增强自己的想象力与敏感性。随着表达能力的提高,你的生活也将丰富多彩,整个人的个性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高,从而成为一个演讲高手。

        总之,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可使人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当众讲话,听众能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表述者也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充分占有材料。熟知材料是培养自信的基础条件,正所谓“充实,是自信的前提”,而“自信,就是力量的源泉”。

        

怎样选择话题



        一般情况下,谈话要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谈话氛围,使交谈得以深入,友谊得以发展。

        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

        与谈话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与谈话者兴趣、角色相关的话题;

        具有权威性的话题;

        新奇的话题;

        某些特殊的话题;

        社会和他人禁锢、保密、敏感的话题。

        但在具体选择这些话题时,要考虑谈话对象。一个话题,只有让对方感兴趣,谈话才有维持和继续的可能。比如,自己是球迷,就切莫以为别人都是球迷。逢人就谈球赛,遇到对球不感兴趣的人也大谈特谈,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

        关怀和帮助是人人都需要的,因此关心对方也是个永远受欢迎的话题。有一位女记者,在鸡尾酒会上与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记者问女王昨天是不是在风雨中视察过铁矿。女王听后非常吃惊。原来女王的外衣被什么东西染上了红褐色,经女记者的提醒,女王才发现。女记者从关心女王的外衣开始,自然引起了女王的好感,使这次交谈也获得了成功。

        美国女记者芭芭拉·华特初遇美国航空业界巨头亚里士多德·欧纳西斯时,见他正与同行们热烈讨论着货运价格、航线、新的空运构想等问题,芭芭拉没法插上一句话。在共进午餐时,芭芭拉灵机一动,趁大家谈论业务中的短暂间隙,赶紧提问:“欧纳西斯先生,您在海运和空运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令人震惊的。您是怎样开始的?当初您的职业是什么?”这个话题一下拨动了欧纳西斯的心弦,他立即同芭芭拉侃侃而谈起来,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史。

        日常生活中,同病人谈治病强身的事情,同家长谈培养子女的方法,同青年人谈今后的发展目标,同家庭主妇谈安排生活的诀窍,同学生谈提高学习效率的经验……这些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对方乐于接受的。

        选择话题,除了注意对方的需求外,还要小心避开“雷区”,尽量选择“安全系数大”的话题。

        首先,不要不识深浅,误入禁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区,譬如个人隐私、怪癖、生理缺陷等。这一类内容应当有意避开,不要去谈论。不然的话,轻则破坏谈话气氛,重则伤感情,甚至会导致争吵或关系破裂。

        其次,避开可能引起对方伤感或误解的敏感话题。每个人除了有若干“禁区”外,还存在“敏感地带”,谈话中都应当小心避开。譬如,不幸者忌谈他遭受不幸的往事,失恋者忌谈爱情与婚姻问题,残疾人的家庭忌谈家中的那位残疾者,等等。有时,与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交谈,在他们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不宜谈过分具体的专业话题,如什么病该怎么医治,什么纠纷该怎么处理等。同要人交谈,往往忌谈政治、宗教和性的问题。“敏感话题”很难处理,一般要尽量避而不谈。

        选择话题除了看人之外,还要看场合。会话是在一定场合、情境之中进行的,话题应当同场合、情境协调,不协调的话题不但大煞风景,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喜庆的场合,不能谈令人伤感或通常认为不吉利的话题。悲哀的场合,不能谈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也不宜谈婚恋喜庆等话题。

        

掌握说话的节奏



        20世纪的口才大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自己的第一篇口才学论文中曾认真地分析和论证了口才的语言技能问题。他得出结论:口头表达艺术主要有四大要素,而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的节奏。丘吉尔是深谙口才之道的,他将“节奏”列在四大要素之首,就是因为他切实体会到和懂得口语节奏具有十分强烈、深刻和丰富的表现力。

        节奏,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一种表现。日出日落,潮涨潮消,花开花谢,冬去春来;人的起居作息,社会的兴衰更替,无不体现出事物运动形式的变化,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变更。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就是节奏。

        我国的古代典籍《礼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还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教以和;皇皇者,正而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就对琵琶音乐节奏有过绝妙的写照。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这里的“急雨”“私语”“莺语”和“大珠小珠”等就生动地展现了琵琶乐音的轻重快慢及起伏停顿的节奏。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节奏的性质和口语节奏的表现力。现代人也常说,“急人快语”“疾言厉色”“语重心长”“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等。这些,也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口语节奏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形象内涵和动人力量。

        一次谈话、一回座谈、一场论辩、一台演讲、一堂教学从头到尾声调高亢不行,从头到尾轻声细语也不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不妥,从头到尾光怪陆离、危言耸听也不佳。要使听众自始至终都能精神饱满和有效地接受信息,使讲话、座谈、教学和演说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在声音形式上,语音就应有高有低,语调就应有抑有扬,语速就应有快有慢,吐字停顿就应有长有短。

        (2)在内容、风格和表达手法方面,信息就应有强有弱,主旨就应有贴有离,文采就应有浓有淡,风貌就应有俗有雅,情与理就应有穿插交错,论述与例证就应有多种多样的逻辑格式展开。

        一般来说,口语节奏有如下语言效果。

        一种效果是,高亢铿锵的语调催人奋发,快急的语速使人激动、紧张,低沉的语音叫人深思和黯然神伤。或者进一步说,快的语速,重的语音,扬的语调,短的句式,小的停顿,凝练的信息内容,刚健的词语风格会表现出兴奋、爽快、高昂、激动和急切的感情色彩,从而使听众不自觉地受到相应的感情冲击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亢奋、紧张或紧迫等心理。

        另一种效果是,慢的语速,轻的语音,抑的语调,长的句式,大的停顿,松散的信息内容,柔和的语词风格又可显示出安然、从容、平静、淡雅和严肃、沉重的感情色彩,从而又会使对象不由自主地受到相应的情绪感染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闲散、悠缓、恬适、庄重、深沉和悲痛的心理。

        

掌握交谈中的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一切,谈话也是如此。重视每次谈话细节的人,往是那些被称为说话高手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口才高手,是因为他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次交谈的机会,把说话的有利战果尽收囊中。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除了一些业务性质的交谈,一开始就要进入正题之外,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多半是从“闲谈”开始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闲谈”,他们觉得“今天天气怎样”和“吃过早饭了吗”这一类的话,都是无聊的废话,他们不喜欢谈,也不屑于谈,他们不知道像这一类看来好像没有意义的话,却对接下来的正式交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就是交谈的准备作用,好比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脚的热身运动。

        一般的交谈总是由“闲谈”开始的,说些看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其实就是先使大家轻松一点,熟悉一点,造成一种有利交谈的气氛。

        当交谈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谈谈天气,而天气几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普遍的话题。天气对于人生活的影响太密切了,天气很好,不妨同声赞美;天气太热,也不妨交换一下彼此的苦恼;如果有什么台风、暴雨或是季节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来谈谈,因为那是人人都关心的。

        开始交谈,的确需要相当的经验,当你面对各式各样的场合,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要能做得恰到好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谈开始得不好,就不能继续发展彼此之间的交往,而且还会使得对方感到不快,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亲切有礼、言辞得体是最重要。然而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说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平时除了你所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之外,你要多储备一些和别人“闲谈”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应轻松、有趣,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1.家庭问题

        关于每个家庭里需要知道的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儿童教育、购物经验、夫妇相处、家庭布置、亲友之间的交际应酬……这一切,也会使多数人产生兴趣,特别对于家庭主妇们。

        2.运动与娱乐

        夏天谈游泳,冬天谈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娱乐方面像盆栽、集邮、钓鱼、听唱片、看戏,什么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样安排假期的节目……这些都是一般人饶有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足球队前来表演的时候,或是有特别卖座的好戏、好影片上演的时候,这些更是热闹的闲谈资料。

        3.健康与医药

        谈谈新发明的药品,介绍著名的医生,对流行病的医疗护理,自己或亲友养病的经验;怎样可以延年益寿,怎样可以增加体重,怎样可以减肥……这一类的话题,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实在对人有很大的好处。特别遇到自己或家人健康有问题的时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那他更是会对你非常感激的。事实上,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呢?

        4.无伤大雅的玩笑

        例如,买东西上当啦,语言上的误会啦,办事摆了个乌龙啦,等等,这一类的笑话,多数人都爱听。如果把别人闹的笑话拿来讲,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对于那个闹笑话的人,就不免有点不敬。讲自己闹过的笑话,开开自己的玩笑,除去能够博人一笑之外,还会使人觉得自己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5.惊险故事

        特别是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人们的生活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饭,照常睡觉,可是突然大祸临头了,或是被迫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险……怎样应付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样机智地或是幸运地在刻不容缓的时候死里逃生,都是一个人永远不会漠视的题材。

        6.政治和宗教

        这两方面的问题最容易引起人们谈话的兴趣,倘若你遇到的人在政治上和你见解颇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这方面的话题,就变成最生动、最热烈、最引人入胜的了。

        7.社会新闻

        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闻或特殊的意见和看法,就足够可以把一批听众吸引在你的周围。

        8.笑话

        当然,人人都喜欢笑话,假如你构思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笑话,而又富有说笑话经验的话,那么你恐怕是最受人欢迎的人了。

        9.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是兴趣和爱好,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特长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只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用心去观察,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长处,而在与之闲谈时投其所好,让对方因此而很快对你这个人感兴趣,从而轻轻推开交谈的大门。

        

说话要有力度



        同样两个人在讲话,一个讲得听众情绪紧张起来,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事被他说得津津有味;另一个则不然,本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他说出来之前,听众的情绪已经相当紧张,可是他一开口,听众紧张的情绪反而松弛了,为什么呢?无非是一个说话有力度,而另一个则不懂说话的力度。

        那么,怎样说话才算有力度呢?

        1.少说道歉的话

        我国古来有句俗语叫做“谦,美德也,过谦则诈”。我们对别人说话,谦虚是应该有的,因为你的谦虚,会让别人容易接近。可是,你过分地谦虚了,你的谦虚便失去了价值,而且别人也无法相信你。一位演说家,当他登台之后,便对听众说道:“诸位,真是很对不起,今天我所讲的题目,并不是我所熟悉的,我对这题目也没有多少的研究,准备也不充分,所以今天所讲的可能也没有多大价值,讲得不好,请一定见谅。”

        一位演讲者对台下听众这样讲着,在他自己看来是谦虚,可是别人能否相信他呢?所以,我们要想说话有力,首先谦虚应该得当。

        2.态度要诚恳

        古语讲“至诚足以感人”,要想说出有力的话诚恳是关键,一个人无论说什么都可以,但若是口是心非,所说的话肯定不会有力量。

        3.说话要经得住推敲

        一个人说话是否有力,必须要看是否有客观依据,即经得起推敲,只有经得起推敲的话才有充分的说服力。

        在林肯当律师的时候,一位叫小阿姆斯特朗的人因涉嫌杀人案而被捕入狱。小阿姆斯特朗不服,提出上诉,林肯找到被告证人福尔逊,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晚上,清楚地目击了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受害者的全过程。对此,林肯要求复审。林肯先问证人福尔逊:“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福尔逊答:“我发誓看清了。”

        林肯问:“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清吗?”

        福尔逊答:“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是他的吗?”

        福尔逊答:“不是的,我能肯定我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问:“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回答:“我能肯定,因为我回家时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里,便转过身来,语惊四座: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证人福尔逊所说的全是谎言。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我们都知道,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都已经下山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的时间记得不十分清楚,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对着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是掌声、欢呼声一起迸发出来。福尔逊则傻了眼。

        林肯借助客观事实推理,充分揭穿了福尔逊的谎言,使一桩冤案得到昭雪。

        

思想是口才的基础



        古人云:“言为心声。”语言的使用,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但讲究语言的艺术也同样十分重要。同样一个思想,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同样,不同的人接受他人意见的方式和敏感度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应多用抽象的推理;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举明显的事例;刚愎自用的人,不宜循循善诱,可以激他;喜欢夸大的人,不妨诱导;生性沉默的人,要多挑动他发火;脾气急躁的人,用语要简明快捷;思想顽固的人,要看准他的兴趣点,进行转化;情绪不正常的人,要让他恢复正常后才谈。如此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最好的说服效果。

        20世纪90年代,大连(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在香港举行。这是新任大连市长薄熙来在香港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招商活动。他心里似乎有底,然而,他的自信很快迎来了考验。开幕前举办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一些外国记者似乎对做另外一类文章兴趣更浓。

        一位记者一上来劈头盖脸就问:“薄先生,你的父亲是中共高官,你做市长,是不是并非主要因为政绩,而是沾老子的光?”全场所有摄像镜头都对准了薄熙来,看他如何回答。薄熙来微微一笑,说:“我欣赏这位记者先生的直率,也许他提出的问题不止是他一个人想问的。我不否认‘沾老子光’,而且还乐意告诉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终身受益!当我还是个正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中学生时,因为家庭牵连,我被关进了监狱。五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治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命运在这五年里给予我的馈赠,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没有一个倒过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这份礼物,这岂不是沾了大光?至于个人政绩,我不便评价,这是我的市民的事,但有个事实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我是由大连人民推举的代表选出的市长,而大连人民是不会视他们的权利为儿戏的!”

        这番应对,使在场的记者们立即对这位风度翩翩的年轻市长刮目相看。

        

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言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没有生活,话就无从谈起,而生活内容越丰富,谈话内容自然也越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想说出有水平高质量的话,一是要用心观察和体会生活的点滴内容;二是要积累各种知识,做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广博、严谨的知识结构是表达者妙语连珠、左右逢源的坚实底蕴。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多于周围其他人时,他就对该方面的话题取得了发言权,并且有充分的自信心。因此,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我们才能赢得更多的发言权。要求一个人什么都懂并不现实,但至少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尤其要多掌握一些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这样,你就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

        知识丰富会扩大一个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会为思维和语言插上翅膀。要在语言表达中“飞”起来,就必须在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出这样的翅膀。如果你想拥有出众的口才,就要像酿蜜的蜜蜂那样,终日在生活的百花园里采撷;要像淘金的老汉那样,在沙砾中筛出真金。我国历代的丰富语言宝库,五湖四海的优秀语言财富,鲜明生动的民间语言,精心雕琢的书面语汇,都是我们应开掘出的“富矿”。首先,可直接从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就要从生活中汲取,老舍说:“在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学习语言要博采口语。”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称赞农民是语言的“大家”。语言的“天才”,的确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比如我们讲话常用程度副词“很”字,如“很黑”。在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却用更精确、更形象、更简练的表达法“漆黑”。学习语言还要多看,即勤于观察、体验,真正熟悉你的对象,掌握它的声调、声色等,而不是生搬硬套。其次,要多读中外名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提高口才技巧,就应多读名著。“穷书万卷常暗诵”,心领神会,自会产生强烈的兴味;体味语言的精微之处,就能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可以获得丰富的词汇,演说和讲话时优美语言会不招自来。

        最后,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生活积累和语言知识,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水平高低的关键。有本书上说,生活是语言的王国。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这个王国里的王者。

        

如何提高说话的水平



        每一种谈话,无论怎样琐碎,总要保持中心点,这也是所谓谈话目的,其目的就是能够促进你和对方的关系。你必须使人觉察你是一个有思想观点的人,绝非是个糊涂虫。单单无聊地空谈,是绝不能使对方对你有一点良好印象的,更不能显出你说话的水平。

        当你们谈话正用闲语来进行时,你必须要不失为“虚心”者,不可自傲。

        如果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你可以拿出来随时应付。一个人既然是社交的人,每天在生活当中,须与他人频繁发生接触,所以对于世界上的形形色色,自己应当努力去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怎样可以得到这些知识,以便在你谈话之时有所帮助呢?唯一的最好方法,便是每天阅读报纸。还有一个方法,是随时留意你周围所发生的事,虽然只是极琐碎的事也不要轻易放过它。另外还有个方法便是时常和人谈话。你和别人闲着无事时谈谈天,次数愈多,不单脑子里可以贮藏起许多知识,可当成下次谈话的资料,而且也可以使你对谈话有兴趣,甚至谈话的技术因而会更加熟练起来。

        世界著名的谈话艺术专家切司脱·费尔特先生,曾经教人谈话时注意下列一些问题。他说道:

        你应该时常说话,但不必说得太长。少叙述故事,除了真正贴切而简短之外,总以绝对不讲为妙。

        “和人谈话,同时也要注意到态度。切不要拉住别人的衣袖,手舞足蹈地讲话,应当和顺一些,切忌妄自尊大,平常的话要避免争论。谈话最好要一般化,勿作自我的宣传,把自己捧上天去。外表应该坦白而率直,内心应该谨慎而仔细。”

        “谈话的时候,姿态可以表现你的诚意,所以要正面向着人家,不要随随便便,不要模仿他。”

        “和人家开口赌咒,闭口发毒誓,是既坏又蠢而且粗鄙拙劣的事。高声哄笑,是文化素养不高的表现,真实的机智和健全的理性,绝不会引人哄笑的。此外,再没有比咬人耳朵,像蚊虫叫似的谈话态度,更叫人难受的了?”

        这位谈话艺术专家以上列的各条警戒人的谈话艺术,除开“禁止大家哄笑”这一条外,大多都是正确的。因为粗声喧闹固然有失常态,但是出自情感挑动的大笑,是不会妨害到任何人的。

        在任何谈话之中,必须记住,切不可以说到会触怒他人的话题上去。因为凡是在你面前听你谈话的人,一定会从你的谈话中窥测你的个性,同时也在留意你日后是否会说他本人的坏话。

        以下是口头表达的基本技巧。

        1.轻松自然

        约翰·莫菲说:“我们不要硬是从头脑中榨出一些名言警句。当我们放松下来的时候,很多妙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甚至在最具刺激性的谈话中,也有50%的内容是没什么意义的。只有经过一段加热过程,思想的车轮才能转动起来。

        2.循循善诱

        成为一位出色的交谈家并不在于你有多聪明,或者有多少传奇性的经历,而在于启发、诱导别人讲话。值得一提的是,“你”在谈话中是一个前进的信号,而“我”则是一个停止的信号。要设法把谈话引向对方的兴趣点,多用“为什么”“哪里”“怎么样”等。当他说“我在宁夏老家开了个店”时,你千万不要匆忙抢着说:“啊,我在西安也有两家店铺。”而应该问:“在宁夏的什么地方?”

        3.长于忍耐

        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期望对方一开始就热情高涨,善言者总是等到对方得热心以后,才试图从他们那里引导出一些有趣的想法,因此,在谈话中一定要长于忍耐。例如,他们会先问:“请问您尊姓大名?您是哪里人?您的丈夫干什么?您准备在这儿待多久?您是乘飞机来我市的吧?”等等,以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谁关心这些?你也许会这样问。诚然,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任何风采和智慧可言,但它们的确能使交谈启动起来。

        4.注意谈话重心

        无可否认,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结果会使别人也对你产生兴趣。但你千万别像一位年轻的剧作家那样,跟他的女朋友谈论了自己的剧本两个小时后,接着说:“有关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来谈谈你吧。你认为我的剧作怎么样?”

        5.多说赞同的话

        如果他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或多少讲一点你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会让他感到很亲切。如果他说:“我喜欢吃冰淇淋。”恰好你也有同样的爱好,一定要想办法告诉他。如果他说他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碰巧你过去也喜欢在那里度暑假,那你也一定要告诉他……

        6.适当谈谈自己

        当有人要求你讲自己的时候,不要守口如瓶地拒绝。稍微告诉对方一点你的情况,他会感到十分荣幸,因为你是用非常友好的姿态与他交谈的。

        7.尊重对方

        交谈双方应相互尊重,即使已经相熟,也不可胡乱开玩笑,逗弄和取笑会触痛别人的自尊,而威胁他人自尊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险的,即使在玩笑中也是如此。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人们不喜欢被取笑,即使是他们的亲朋密友。只有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开一些充满善意的玩笑,因为他们是不会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如果别人非常了解你,非常喜欢你,你也可以与他开个玩笑,但千万别开得过了头。

        

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人类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也是当众讲话者侃侃而谈的力量之源。知识在于厚积而薄发,有深厚知识积累的人,讲起话来,也底气十足,成竹在胸。有的人说话之所以很有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交谈看起来好像是临场发挥,其实也是平时积累的结果。要想在社交时有话可讲,必须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讲话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作为讲话者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有以下几方面。

        1.处世知识

        处世就是指处理人情世故、社会活动、与人交往。每个人与社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没有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

        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相持不下,进退维谷。夏侯惇夜入帐问夜间号令,时曹操正喝鸡肋汤,便随口道:“鸡肋。”杨修听传“鸡肋”号令,便叫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不解,问何故。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于是各营军士皆打点起行装来。曹操闻之大惊,斥责杨修道:“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令斩之。

        曹操杀杨修,后人多有评说。清初毛宗岗说:“杨修之死,在于‘不善处人骨肉。’夫以正直忤操,则罪在操;以不正不直忤操,则罪在修。故修之死,君子于操无责焉。”(毛批)他认为杨修是自取其祸,根子就在不善处事,乱说话。这应当说是中肯的。作为一个下属,忘了自家身份,随意揣测主帅的意图而擅自散布消息,当然是不应该的。

        2.世事知识

        世事知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这种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无须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当众讲话的沟通目的,必须具备这类知识。曹雪芹就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成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1974年,美国康宁公司将一件制作精巧的蜗牛工艺品赠送给中国政府。当时中国正在搞“批林批孔”,江青臆断这是对中国的侮辱,旨在讥讽中国像蜗牛一样龟缩、爬行。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急电中国驻美联络处调查。时任联络处对内参赞,又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冀朝铸说:“不用调查,蜗牛象征有耐心,这是表示祝福的意思。”联络处将冀朝铸这权威性的世事知识报回国内,江青这才悻悻地收敛起发难的嘴脸。这事既说明冀朝铸熟谙世事,也成为江青不懂世事的笑柄。

        3.文化知识

        文化是指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知识往往以成语、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为载体。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也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这种知识不能从实践中获得,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在人生路上,只要不断积累学习,当众讲话时便会充满活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英语翻译的冀朝铸,从小到美国,缺少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周恩来对他说:“你是当翻译的,中国历史一定要熟悉。要多读历史书籍,才能当好翻译……你有时常做毛主席的翻译,毛主席最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古代诗词,如果你不懂历史,不读诗词,就没法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此,周恩来给冀朝铸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要他去读。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学习,冀朝铸终以博闻强记在外交部闻名,以至于有“老夫子”的雅称。人们每有不解的知识,常说:“去问问冀老夫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