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口碑最好的明朝穿越小说第一节 一场兵变

第一节 一场兵变

        袁崇焕一脸凝重地走了。他要重回宁远。

        崇祯松了一口气:不管袁崇焕能不能平辽,起码短时间内宁远应该是安宁的。

        但是世间事真是电光石火,一颗种子刹那间就能开花结果。

        就在崇祯刚拿起修改到一半的大明发展规划时,宁远兵变的事就报上来了,而袁崇焕这时还没走出山海关。

        兵变一事是辽东巡抚毕自肃派人报上来的。

        此时的他已然成了大明朝的人质。

        绑架他的是驻守宁远的士兵。

        因为——有四个月没发兵饷了。

        饿得扛不动大刀的士兵们向巡抚衙门请愿,要毕自肃给钱。

        毕自肃要钱没有,要命也只有一条。他给户部打报告请饷,户部说钱都给魏忠贤集团贪污光了,现在拨乱反正又要补发那些被冤杀官员所欠的工资,实在挤不出钱来,你自己想办法吧,不要时时处处想着向朝廷伸手。朝廷也难哪。毕自肃急得没法子,只好向这些请愿的兵们开空头支票。兵们肚皮饿得震天响,空头支票又他奶奶的不顶饿,于是就索性绑了毕自肃,把他吊在城楼上拷打。

        事情火烧眉毛,崇祯便问兵部主事这事怎么办。

        兵部主事将问题推给袁崇焕,说他是兵部尚书,正回宁远呢,相信有能力解决的。

        崇祯又问兵部主事为什么前一段不发兵饷。

        兵部主事说这些辽东兵素质太差,光领钱不出力,停发一两个月饿不死人。再说户部天天叫嚷着没钱,要不皇上你从内府积蓄里掏点银子出来?崇祯一听这话,那真叫一个怒火中烧,一个巴掌扇得那个兵部主事满地找牙,不知道今夕何夕。然后他下旨严令袁崇焕速速解决兵变事宜,并使此类事情今后不得发生。但是,对于最关键的兵饷如何落实问题,崇祯未置一辞。

        接到这道圣旨的袁崇焕站在那里傻半天。敢情,这就是皇上给我的临机专断权啊?

        在历史的大牌局背后,此时的袁崇焕隐约感觉到自己很可能是个悲剧人物。

        崇祯的性格绝对有问题。

        但袁崇焕不可能是心理医生,他无力也无权给崇祯看病。

        他现在只能去救火。也许,这火最终会将他熊熊燃烧,但他现在也只能扑上去再说。

        刀已然架到毕自肃的脖子上了,他血流满面。

        士兵们的眼睛红了。眼睛红了的士兵们是注定要杀人的。

        事实上他们真的已经动了杀死毕自肃的念头。

        毕自肃双眼紧闭,心如死灰。朝廷完了,大明完了,皇上也快完了……听任宁远兵变发生后竟束手无策,他们难道不知道局势的危急吗?皇太极这个时候乘虚而入怎么办?我毕自肃当人质不要紧,怕只怕今天我当人质,明天就轮到皇上当人质了……

        袁崇焕出现在城楼上。

        他刚说出“放人”两个字,士兵们的刀也架到他的脖子上了。

        袁崇焕哈哈狂笑:杀吧,都自相残杀吧。你们以为把我杀了就能要到兵饷吗?

        士兵们:我们要见到兵饷才放人!

        袁崇焕沉声道:你们这样做,只怕永远见不到兵饷了!再者说了,大明的兵,有兵饱就打仗,没兵饱就杀自己人吗?

        士兵们一愣。

        很多时候,人一愣是分心的开始。

        人一旦分心,事物的发展就有了多种可能。

        袁崇焕何等聪明,他在局势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抓住了这个最精妙的变化,连出三招:

        第一招,解燃眉之急。必须要让士兵们见到白花花的银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再好,只能起分心的作用。要想让士兵们安心,真金白银地说话。但是,到哪里去搞银子呢?指望皇上一时半会不现实,先就地解决再说。恰好此时兵备道郭广新赶到,筹饷的任务就交给了他。郭广新也痛苦,不能带兵打仗,只能四处化缘。他求爷爷告奶奶连蒙带骗搞来二万两银子,又打字据向商户借来五万两银子,凑在一起有七万两,总算是补发了士兵们的部分欠饷。袁崇焕和毕自肃重获自由身。

        第二招,分而治之,攻心为上。参与兵变的有近万人,袁崇焕采取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原则加以分化瓦解。但是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谁是首恶?这个需要检举揭发。那么谁来检举揭发?说是说首恶必办,可检举揭发的会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呢?所以必须要打消协从者的疑虑。要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宽之以心。袁崇焕表示,凡是参与兵变的普通士兵一律不予追究;有能缚开门官兵,重加升赏;同党能缚戎首即宥前罪。几天之后,袁崇焕的策略起作用了。十几名兵变头子被抓获然后被咔嚓,兵变的余波渐渐平息。

        第三招,催皇上赶快把山海关内外积欠的七十四万两军饷以及太仆寺马价银、抚赏银四万两总计七十八万两银子赶快发了,否则这兵真的没法带了。如果说前面两招是治标、救急的话,那么在袁崇焕看来,这第三招决定了他在宁远能不能长期呆下去,甚至决定了大明朝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

        袁崇焕连上两疏,没有动静。真是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皇上怎么一点都不急呢?守城官兵陷入了沉寂。可怕的沉寂,一股莫名的情绪又开始悄悄地酝酿。就在这时,又传来了锦州兵变的消息。由于规模较小,兵变很快被弹压下去。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十月初一,袁崇焕得知宁远的第二场兵变将在初三举行,而且此次参与的人数将有数万人。袁崇焕连夜写了第三封奏疏,快马急报朝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