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朗诵《最好的时代》第二节 拿破仑

第二节 拿破仑

        第二节拿破仑

        生存于两个世纪的交替时期

        传说拿破仑一生中打过多达六十场战争。他的心中经常只装着一个词儿,就是“前进!”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总是喊着“前进,再前进!”来打开困境。以至于今天,在拿破仑走过的地方留下很多传说。

        拿破仑一七六九年诞生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一八二一年在流放地圣海伦岛,结束了五十一岁的生涯。他在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战斗滑铁卢之战遭到失败,终于退出帝位,被幽禁于圣海伦岛。当时四十六岁。他在不足五十年的岁月里,以欧洲、埃及、以及

        俄国为舞台,演出了波澜壮阔的人生戏剧。他正好是在十八世纪向十九世纪过渡的“世纪交替”时期生活、奔跑。

        他对逼迫到眼前的命运绝不轻易屈服。他曾远征俄国失败,遭遇内部反叛,并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尽管如此,他那高昂坚定的热情仍然燃烧不止。他摆脱残酷的命运,重返巴黎,建立了所谓“百日政权”。既然已降生在这个世界,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的戏剧一演到底,他这样下定决心,并勇往直前。

        他完成了无人可比拟的读书量,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想象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智慧以及行动能力,可以说他正是在法兰西革命的激流中诞生的英雄和宠儿。对拿破仑的评价,也和对许多伟大的思想和人物的评价一样,其说不一,但是他一生的表演,给现代以各种各样的教训和启发。

        我在二十二、三岁的青年时代,每次翻阅拿破仑的传记和战史时,也总能学到许多东西,至今犹感亲切。我在当时的日记中这样记载道:

        一生一世是战斗的连续。不过,我想为什么而战斗,又以什么作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的战斗目的,如无丝毫可怨悔之处,那就是完成了最大幸福的战斗。我现在已认识到自己完全没有怨恨之点。所以我只有高高兴兴,一心进军。

        进行战斗,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漂漂亮亮地大干一番,以演好终场戏。胜负是第二位的。要将自己进行战斗的智慧、实践能力、坚毅性格以及责任精神等彻底发挥出来,把它们置于首要位置。

        拿破仑胜利了。接着惨败,然后又取胜,最后成了战败的英雄。

        斐斯特洛奇,他持续了五十年的为人生的战斗,几乎遭到彻底失败。然而他最后终于取得成功,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重大问题是如何进行战斗,如何演好最后一幕。

        拿破仑的终局是失败。美丽的首都巴黎有为纪念他的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但他没能以胜利结束自己的一生,并通过凯旋门。

        无须赞言,他的局限性在于为达到目的而把“战争”合法化,造成大量牺牲者。然而仅仅这么一个拿破仑竟能如此大规模地主宰历史,这一事实不能不使我感到“一个人”所具有的分量。

        当然,现代已不是靠一个“英雄”来决定社会主要动向的时代。可是历史这幅“编织品”,归根到底不外是由“人”这个无数的五彩缤纷的“线”和“线”编织而成的。推动历史的仍然是一个一个的人。我认为从“一个人”的变革开始,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这种连锁般的波动才是真正的“革命”。

        时代早已在剧烈动荡、混乱迷惘之中,期待着新时代的新“人”和新生命的“世纪”早日到来。我已明显感到从“一个人”进行革命,向必然到来的全人类变革这场宏伟、壮观的戏剧舞台前进的时刻终于来临。

        “正义”和“人情”

        拿破仑的军队转眼之间,席卷了欧洲大陆。战争接连取胜。其取胜的原因何在呢?这当然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拿破仑的天才指挥有关系吧。同时,据说作为支持它的基础是法国军队,具有要把进的革命理想播种到欧洲各角落这种伟大的“使命感”。就是

        说,这理想就是正义,打着正义这一旗帜,这正是拿破仑获胜的原因。我的恩师卢田城圣先生常说“打仗必须为正义”。社会上出现各种运动和团体,但失去理想、缺乏正义的团体和运动,即便能得到一时的兴旺,也决不会维持长久。

        拿破仑有个理想,他想以联邦的形式对欧洲大陆实行统治。他积极活跃的时代是法国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在法兰西共和国内,合理分配土地和制订法律等建设新时代所需的各种事业,极待解决。就在这时,拿破仑为农民获得土地开辟了道路。并制订和实施了“拿破仑法典”等,迅速建起新国家的雏形。

        关于拿破仑的名字,据有人说来源于意为“新都市的”这一希腊语。正如其名,他并非只知一天到晚打仗,他还从建设巴黎开始,在法国各地建立起一批新时代的新城市。这样,他渐渐加深了自信心,在与各国交战时,也高举着实现正义的旗帜。

        与法兰西革命同时,“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法国国民中迅速扩大。此时,到处洋溢着高远的理想主义,同时在和妄图封锁革命的法国外各种势力的激烈对抗中,人们心中充满高昂热烈的民族主义思想。正像拿破仑自己说的“我是革命的产物”(《拿破仑》,井上幸治著,岩波新书版),他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空气,而拿破仑军进攻各国之初,说是侵略,不如说更多的带有解放运动的意义。

        拿破仑曾在讲演中说道:“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军是为砸断你们身上的铁锁链而来的,请信任我们,欢迎法军的到来吧!”“华盛顿死了,这位伟人与暴政进行了战斗。……法国士兵,和他一样,和美国的士兵一样,正在为平等和自由而战斗。”(《拿破仑言行录》,奥克塔佛·乌里布编,大冢幸男译,岩波文库版)这些演说真实地说明拿破仑是以法国革命的原理为正义的旗帜,向各处进军的。他对是抱着把自由、平等思想散播到全世界的想法来统帅军队,而对外则以民族解放的救世主的形象向各处

        进军。事实上,最初群众确实是怀着好感欢迎拿破仑的军队。

        但是拿破仑也有给后来造成严重恶果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错误。即他虽然不断大肆鼓吹理想,实际对各国却实行了“征服者”、“专制者”的一套做法。

        无论怎样高举自由、平等这一崇高的思想旗帜,作为外国军队,只要继续处于“征服者”的立场,那么和当地人之间逐渐发生摩擦便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同时,民族解放这个新思想,作为一个理想,虽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在事实上要得到承认,还须有个过程,因而它遭到旧统治者为首的各种势力的排斥、打击。而且拿破仑所实行的“就地解决粮食”的机动战术,逐渐加剧了当地人民的反感和对抗。更有甚者,他接二连三地把自己的亲眷任命为各被占领国的国王。

        这样一来,任何“理想”、“使命感”都必然干瘪无力。于是拿破仑便公然以“征服者”的面貌君临各国。人们对此,愤怒地说道:“拿破仑把自由教给人们,却没有给人们以自由。”

        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拿破仑没有抓住民众的思想动向,一味推行“实力逻辑”,结果未能赢得人们的共鸣。因为民众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他的“傲慢”。

        从内心给人们以同情和理解的最佳办法是献出“诚实”和“真心”。相反,心中隐伏着傲慢、骄横、狂妄自负,瞧不起对方,人们必定离心离德。无论怎样玩弄美词丽句,装作正人君子,只要是做表面文章,便无法打动人心。即使一时行得通,也绝不会长久下去。德国著作家卡尔·雷达在《战争故事》(西村克彦译,原书房版)中,提及拿破仑的情况时,分析说:“在这里仍然是那自然的人情比起如同逆产儿的进步思想,表现得更为强劲有力。”

        也即所谓“人情”,比起理想,或者武力、权力以及名声更为有力量。掌权者和权威人士,无论怎样想依靠权力和权威的力量来取得人心,人们也不会真心接受。在中心人物周围聚集起来的组织是坚强的。同时对“忠实”、“真诚”的领导者,人们会怀着爱戴之心而争先归附。反过来,对那些自私自利和耍弄权威的领导者,人们只会增加“离心离德”的情绪。

        法国文学家布尔提谈到什么是“幸福”时说道:

        “为了自己,你要学会贤明,对待同胞,你要寄予同情,也即你要通过别人的幸福,创造自己的幸福。”(《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界》,竹内谦二著,东京大学出版会版)

        在单纯追求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之中,是没有真正幸福可言的。对个人来说最为“贤德”的行动是祝愿朋友幸福,并为此而诚心诚意地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幸福也能得到实现。

        鲍罗金诺之战

        从远征俄国遭到失败时起,在那被尊为英雄,并得到无限荣光的拿破仑的神话中,便出现了阴影。他从此时开始,逐渐失去昔日那种清新娇艳的光辉。拿破仑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以为至少可以说:是由于他判断能力和当机立断能力已经衰退之故。

        在远征俄国过程中,打得最激烈的是“鲍罗金诺战役”。

        俄军和拿破仑军都宣称“我军取得胜利”。实际上那是一场似乎打得难分胜负的激烈战斗。

        后来,拿破仑自己也说那是他“一生中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战斗”。这场大战是一八一二年九月七日,在莫斯科西部一百二十四公里处的鲍罗金诺村展开的。当时,双方的兵力,据传拿破仑军出动了十三万五千人,俄军出动十二万人。牺牲人数,一种说法是拿破仑军三万人,俄军三万五千人,另一种说法是双方各损失五万人以上。从如此巨大的死伤人数也可想象到当时战斗之激烈程度。

        这场战斗之后,库图索夫将军率领的俄军撤退了。并且为取得最后胜利,库图索夫将军采取了把莫斯科也让出来的出人意外的大胆战略行动。欲一鼓作气打夸俄军的拿破仑,却没有料到这一招。

        拿破仑军在俄军撤退的第二天,开进莫斯科。然而绝大部分居民已随俄军一起撤离,等待拿破仑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而且,当天发生大火,莫斯科变成一片焦土。这一出其不意的事件,使拿破仑的机动战术无处可施。这是拿破仑认识上的错误,他迷信于自己的战术,未能冷静地看清事态变化。此后的一个多月,拿破仑军无事可干,只好呆在莫斯科。

        当时,拿破仑本应采取立即使和平谈判达成协议等应急对策。可是就在谈判旷日持久,拿破仑无计可施的时候,迎来了“严冬将军”。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并非单单是战况所致。拿破仑自身正在失去迅速应付新情况的灵活性和能力。将士们也对已非昔日的拿破仑形象不那么信任了。

        我从拿破仑的上述形象想到一个问题,即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条件是绝不能躺在已取得的功名上,失去及时而准确的判断能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十月十三日,初雪已降,和谈无进展。

        但是“冬将军”来临,则必败无疑。面对冬天,在不断袭来的饥饿与寒冷面前,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也无能为力,只有从莫斯科退却。撤退的拿破仑军一路上遭到库图索夫将军率领的俄军的追击,受到俄国农民游击队的进攻,加上饥饿与寒冷,遭到毁灭性的失败,据说返回巴黎的士兵只有二至三万人。

        拿破仑作为领导者,长期舒舒服服地坐在皇帝宝座上,不知不觉变得保守起来,不能根据时间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在他的指挥下把大量士兵置于死地。这一教训是值得我们记取的。

        所谓战斗,并不光是一味向前冲杀就成的。有时也须向后退一步。应当认识到,虽然后退一步,但接着便能全力以赴地去进攻的重要性。

        在佛法中,把这一公式称作“前三后一”,我想这个公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适用的。最后的最后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半路上无论取得多少胜利,如果它不能与最后胜利相连接,便毫无意义。尤其作为下一代的领导者们,在生活和社会的道路上,应当很好地分辨“前三后一”的时机变化。

        骄傲和大意造成判断错误

        我透过鲍罗金诺战役还有一点感受。即两军指挥官的临战姿态决定了胜负。法军侵入俄国之初,俄军接二连三地败退。拿破仑大军逼近莫斯科时,库图索夫迫于众望,接受了由皇帝签署的总司令的任命。他当时已六十七岁高龄。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且又有教养,是智慧和耐力兼备的名将。由于盼望已久的库图索夫就任总司令官,部队士气骤然高涨起来。

        另一方面,拿破仑听到库图索夫就任总司令官也为之高兴。因为他曾在奥斯帖列兹的战斗中亲自出马,战胜了对方。

        他瞧不起库图索夫,认为库图索夫作为将军在指挥上是“无能”的。在此反映出拿破仑的“高傲”和“轻敌”。

        一方面是拿破仑心中滋长起来“骄傲”和“轻敌”,另一方面则是满怀“保卫祖国”的强烈愿望的库图索夫。在这两者的一念之差当中,已经看到胜败的归属了。而且和长期远征,苦于炎暑、疲惫和疾病的拿破仑相比,库图索夫的兵力即使少掉一半,其士气也远远胜过对方。

        关于鲍罗金诺战役的情况,托尔斯泰的名作中描写得很详尽。库图索夫总是相信“时间”是自己的伙伴。在这次战役中,他也选择了等待敌人自我消耗的战术。

        他以“忍耐”等待“时间”,创造“机会”。他充分发挥出忍耐的力量,终于击破强大兵力的壁垒,取得了胜利。

        面对这一战术,拿破仑本该提早完成和平谈判,趁冬季来临前率军撤退。但是如前所述,他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表现出过去那种敏于判断和迅速行动的能力。他骄傲自满,完全忘记了该撤退时就撤这一“时间”和“忍耐”的重要性。

        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惨败。其原因除指挥官的表现之外,还可以举出其他许多问题。我想举出其中法兰西军队不明确战争目的这一点谈谈。据说当时法国出现经济危机,人民对独裁不满,问题重重,国内政界陷入不安之中,在这个背景下,拿破仑为转移国民的不满而向国外发动战争,而且当时法国驻俄大使曾向拿破仑提出下述报告:

        “陛下,我们进行战争的目的不明确。法国人民能否把此次远征俄国,作为国民战争而真心给予支持呢?”(《拿破仑》,加濑俊一著,文艺春秋版)

        相反,俄军立于保卫祖国的正义立场,因为目的明确,士气也旺盛。然而拿破仑始终缺乏采纳忠言的灵活态度,屈于顽固的头脑。可以说,他由于顽冥不化而进攻取胜,也由于顽冥不化而遭到失败。

        另外,法国军队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外国人组成,并且实行不平等待遇。这也是造成士气低落的一个原因。

        后来,拿破仑就远征中的牺牲者问题进行辩解时说,法国人战死者比起外国人要少。由此可知在所谓“大陆军”的名义下,大批外国士兵死去。这些士兵实在可怜。

        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没有作战所必须的完备的“地图”。

        准确无误的地理知识是战争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在俄国的战斗多数是平原作战,他拿手的集中兵力,突破中间的战术已无法适用,可是他却依靠绘制得很粗糙的地图进行指挥,因而出现错误。地图本来就不精确,又加上放大使用,于是在感官上产生了巨大的距离误差,给作战和布阵带来困难。准备地图可能不是拿破仑的任务,但是作为最高负责人,把这件作战的最基本工具看得太简单了,可以说失败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拿破仑原是一个很精细、严谨的人,在其卓有成效的行动能力背后,从不忽略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工作。然而也许由于高傲和惰性造成,他已逐渐不那么重视周密的计算。而且他认为莫斯科是俄国的中心,只要攻打莫斯科,就能抓住整个俄国的命根子。由于国度不同,地形差别,造成他在判断上出现根本性错误。拥有广阔腹地的俄国,和法国是不同的。

        而且他又未能对莫斯科发生火灾原因做出迅速判断和及时采取措施。有时,他甚至还顽固坚持自己的看法,即强调火灾不是法国军队造成的。这也是在莫斯科的和谈拖而不决的原因。或许士兵体衰竭也起了作用。可以说各次战斗均连锁式地出现“麻痹”、“骄傲”和“兵力分散”,沿着失败的坡路滚落下去。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艺评论家柏林斯基,关于拿破仑侵略俄国问题说过这样的话:

        “一八一二年震撼了整个俄国,它唤醒了沉睡的人民,使他们发挥出不曾有的新的力量,激起了人民的觉悟和民族的自豪感。”

        也就是说,拿破仑进行侵略这一灾难,没有仅仅停留于灾难这一点,相反它成为唤起民众潜在力量的一个机会。

        可以说,“苦难能成为使沉睡的力量、新生力量觉醒,并发挥作用的机会。”是一条真理。它在古今以及东西方历史上事例很多,而且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滑铁卢和“叛徒”内伊

        从俄国战败而归的拿破仑,被迫退位,一八一四年被流放到厄儿巴岛。但不久他逃离该岛,重返巴黎恢复帝政,开始了所谓“百日政权”。然而由于对英普联军进行了有名的滑铁卢之战,遭到失败,结束了他的“百日”,被流放到圣海伦岛,并死在那里。

        拿破仑的最后一仗是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的滑铁卢之战。

        这一战斗的失败,决定了拿破仑时代的终结。二十几年中,他给予很多人以光明、希望,他自身却一直处于轮回流转之中,并且最终走向沉落苦难之渊的时刻。

        进行滑铁卢战斗时,法兰西军队数量,约占联军之半。但据说武器装备和部分青年士兵的士气远远超过敌人。拿破仑也认为:“胜利是属于我的,十成中九成胜。”(《拿破仑》,加濑俊一著,文艺春秋版)结果却惨遭失败。他后来在流放地圣海伦岛回忆说:

        “完全是命运呀。综合当时情况,那场战争我是应该打赢的!”(《拿破仑》,鹤见祐辅著,潮文库版)

        关于法国军队失败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我觉得大致可归结为三点:

        第一,失去了有能力的人才;第二,让士兵在残酷条件下作战;第三,拿破仑的命令不能顺利下达,作战一直处于被动。

        首先谈谈“人才不足”问题。

        在拿破仑手下,有一批和他共同战斗、屡建战功的元帅。

        他们曾充满年轻活力,雄心勃勃,驰骋疆场,可是此时已变得因循守旧,大部分人一心只顾保护自己所积蓄的财产。

        他们的这种姿态,增加了年轻士兵的不信任感。据说甚至有人写信给拿破仑,提出“下次战斗,请您不要任用那些元帅们。”(《拿破仑》,长冢隆二著,读卖新闻社版)拿破仑自己似乎也发现心们的堕落情况。但是把指挥任务交给经验不足的晚辈部下,

        他不放心。因此,仍旧把各军的指挥任务交给那些老元帅们。

        其中有个元帅叫内伊。他曾背叛过拿破仑。远征俄国回来之后,拿破仑放弃了帝位。此时,内伊又为代之而即位的路易十八奔走。后来再次为拿破仑效力,他就是这样一个变节之徒。

        内伊和拿破仑同岁,生于木桶匠的家庭。进入法军之后,参加了革命战争,立下汗马功劳。进而在拿破仑部下,担任前线将校,指挥了很出色的战斗。一八○四年,他立下多次战功,得到承认,被提升为第一批十六个元帅之一。三十六岁那年,他打垮奥地利军,扫清通往维也纳的道路。其后,他在普鲁士、波兰也立过显赫的战功,被誉为“勇敢者中的勇者”。

        但是随着拿破仑势力的衰减,他开始了背信弃义的活动。

        一八一四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已是山穷水尽,以内伊为首的元帅们劝说拿破仑退位。其实,他们是抛弃自己的君主、恩人以及兵法之师拿破仑,绞尽脑汁来保护个人的荣誉和财产。

        拿破仑于四月逊位,五月被流放到厄儿巴岛。于是内伊马上投靠路易十八门下,以图保全自己。后来据说拿破仑逃离厄儿巴岛,在法国登陆之际,内伊在路易十八面前甚至保证说“波拿巴特交给我好了。我去击杀那头野兽!”(同前书)

        然而当拿破仑的特使很快走访了他之后,他又翻然倒戈,与拿破仑军汇合。内伊的背信行为竟是如此反复无常。

        不过,拿破仑在决定其命运的滑铁卢战斗中,仍然任命内伊为自己的左翼军总司令官。这里有拿破仑的难言之苦。他不得不把在阿维尔西旦特孤军击败普军的陆军大臣旦弗留下来防守巴黎,信得过的贝吉元帅已阵亡,结果找不到能抗击英军的“将领”。因而不得不在六月十四日匆促起用变节者内伊充任前线指挥官。

        那么内伊作为指挥将领的战况如何呢?可以说一塌糊涂,完全失去昔日之光彩。

        这也是必然的。他们刚刚在前线汇合,他既不了解战局变化,连手下将领的面孔也不熟悉。他的指挥节奏缓慢,优柔寡断,常使拿破仑焦急。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话:

        “经常站在炮火前线的内伊,完全忘记自己看不到的那些部队的情况。最高司令官的勇猛善战,同一个师长所具有的勇敢精神应该是不同的,……。”(同前书)

        正如拿破仑所感叹的那样,由于内伊不善于从全局判断、指挥,只知道冲锋陷阵,致使拿破仑军在滑铁卢战役中遭到失败。但当时除了内伊,找不到另外的人。拿破仑手下缺乏人才,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

        在滑铁卢之战失败后,内伊又策划背叛,即在拿破仑决定第二次退位之前,他企图再次背叛拿破仑,投奔路易十八。

        但是这次背叛周围人已不能容忍。王党派也定然深知内伊的用心,结果他被以叛逆罪起诉,并判处死刑,于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在巴黎被枪决。时年四十六岁。

        内伊的死,可以说具有象征性,它表明了变节者的下场。

        无论哪一个时代,叛变者均不会得到光荣可喜的结局。

        即便是免于刑罚,其人生已经“失败”,说他是个活“死人”也不为过。因为背叛老师和恩人的“变节之徒”,等于给自己的“灵魂”判了刑。

        传达命令迟缓招致失败

        如前所述,法军在滑铁卢之战中遭到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强迫士兵在极残酷的条件下作战。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天下午,连降暴雨,拿破仑军在滑铁卢以南约七公里处的布兰斯诺瓦度过了一夜。

        高级幕僚们在农场二楼睡得像死人一样。可是下级将校们的情况很惨,他们无房可住,相互依偎着,睡在暴雨之后到处是水洼泥泞的路上。至于一线士兵,据说很多人站在外边,浑身湿得像落汤鸡,一夜不曾合眼。

        而且,由于道路状况极坏,粮食供应不上。士兵们苦于饥饿,到处寻找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去拼命战斗是不可能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指挥者不为第一线人员着想,失去这种责任感,就不能不说他没有资格当领导者。

        作为领导者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自始至终关切属下。

        滑铁卢之战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拿破仑的命令无法顺利下达,造成作战被动,丧失了取胜的机会。

        联军主力是由惠灵顿率领的英军和布留海尔率领的普鲁士军。拿破仑则采取分割策略,以破其联合。他首先攻击普鲁士军,将其打退。

        另一方面,则任用内伊对付英军,首先发动了击溃其前锋的战斗。然而,内伊惧怕深入,在其踌躇不前、攻击不力的时候,丧失了最佳战机。此时,惠灵顿加强了兵力。为此,造成拿破仑的作战布署出现失误。而且当拿破仑命令内伊属下的代尔龙所部向行将溃败的普军进攻时,内伊却予以反对,结果引起代尔龙的混乱,再次失去战机。此时,拿破仑命令格鲁希元帅去追击未受关键性打击而开始撤退的普军。

        第二天是滑铁卢决战之日。已退却的普军重整旗鼓,图谋与英军汇合,拿破仑获悉后,想让格鲁希尽量快点向滑铁卢靠拢。但是法军总参谋长苏尔特只派去一名传令官,当拿破仑的指令传到格鲁希手中时,已丧失宝贵的时间。传达命令要求采取既安全,又尽量快速的万全之策。可是他们没有做到,结果成为滑铁卢之战的致命伤。

        关于格鲁希军迟到问题,说法很多。总而言之,由于各方面配合多次出现漏洞,格鲁希最终未能参加决战。相反,找到得力响导的普军,在会战当中抵达战场,与英军汇合,给法军造成极其不利的形势。

        未能按照拿破仑意图作战的事例不止这些。

        按拿破仑的作战布署,当英军发起攻击时,在炮兵和步兵的掩护下,出动骑兵以决胜负。可是内伊由于过分急躁,一开始就出动骑兵去突击,致使整个作战遭到失败。这对拿破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失策。

        这一连串的失误致使拿破仑的作战计划大受挫折。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各方面团结协力,互相联络的重要性,进而还告诉我们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拿破仑的骄傲自满

        拿破仑在滑铁卢遭到彻底失败,固然有人才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最大的原因是来自他自身的骄傲自满。由于他过分自信,常把取胜的原因归于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他的这种自满招致了失败。

        他在身体方面也非常自信。一八一五年六月十七日,面临决战的前日,他连续骑马作战,差不多打了一整天。他率领部队一直在雨中进军,浑身湿透,因此,他的老毛病痔疮和膀胱炎自然要复发。他已是四十过半的人,而且已连续战斗了长达约二十个年头。他强迫自己参加那极为残酷的战斗,因而不可能不损耗身体。总觉得自己年轻,抱着和二、三十岁时一样的想法,必然要失败。这也是骄傲和麻痹的一种表现。

        他曾宣布:“只要毅然决然去战斗,胜利就属于我们的。

        对所有勇敢的法国人来说,或者胜利,或者灭亡的时刻已经到来。”(《拿破仑言行录》,奥克塔·欧布里编,大冢幸男译,岩波文库版)事实上他非常自负,认为胜利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欧洲没有谁能战胜自己。于是便逞强作战。可是这种作战由于带着过分的强制性,缺乏周密的计划。而更主要的是拿破仑的战术本身早已陈旧。

        据说他的战术就是“集中兵力,突破中间,各个击破”。

        即带领少量部队攻击敌人的大军,一举突破其薄弱环节,并且就地筹措粮食、施用轻装的机动战术。他的这套战术和“前进,再前进!”的气势相辅相成,创造了连战连捷的记录。

        敌方各国采用老的打法,先是预备粮食,搭好帐棚,然后稳扎稳打地进攻或者退却。因此,在拿破仑的战术面前,不知所措,只好后退。他使用的是全新的战术,发挥了威力。但是在欧洲转战二十年的过程中,这个战术早被对方研究透彻。

        各国军队已熟悉了拿破仑的招数,并采纳了其战术的长处。可是拿破仑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他依然坚信用同样的战术可以取胜。

        另外,他的机动战术则是他自身的天才的判断能力和敏捷的决断,同时要求有对此理解,并正确完成任务的部属,还要有能使这一战术发挥效果的类似盆地那种地形,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这一战术在意大利北部取得巨大效果,相反,在俄国的广大平原则吃了苦头,并在西班牙的高地和山岳地带遇到游击队式的顽强抵抗,而未能顺利进军。拿破仑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战术在那种条件下,已不适用。

        这里有个严重的教训。时代不断变化、进步。以前行得通的战术,下一次未必可行。固守昔日的成功与经验,看不到社会变化,那就不可能再次取得胜利。

        因此,我认为作为领导者必须是个不断了解时代发展方向,注意自身成长的人,必须是个如饥似渴地学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代价,经常能发挥出具有吸引人的新鲜魅力的人。

        不随时代而成长的领导者是不可能指导群众的。同时,还应指出:工作在不求进取发展的领导者手下,实在是个不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