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雷军有几任妻子CHAPTER FIVE “毒霸”的硬功夫

CHAPTER FIVE “毒霸”的硬功夫

        从PS到词霸、毒霸,再到游戏。迫于上市和财务报表压力,金山每个新业务往往只开发一年多就偃旗息鼓。先后与四通、联想的合作更像傍大款,“理想主义”逐渐沦落为“机会主义”。有人说,金山多年上市无疾而终,就因为缺乏真正的主心骨。

        雷军就像定海神针一样默默支撑着,尽管他曾向副手和部下推心置腹地倾诉“自己不容易,大家不容易,活得太窝囊”,甚至情到深处潸然泪下,但他依然以劳模精神带领大家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围绕“金山毒霸”的大小战役显现出雷军的战略思想和指挥能力。

        

“芯黑”才能把病毒杀干净



        在雷军潜心研究盘古组件的那几年时间里,中国的计算机领域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互联网正式登陆中国。

        1994年,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的要求获得批准,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工程通过美国一家名叫Sprint的公司成功地连接到64K的国际专线中,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在中国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却格外迅猛。当时,在北京中关村白颐路南段的街角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写道:“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前1500米。”这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张树新为自己的公司瀛海威打造的广告,这个广告在当时看来的确夺人眼球,可是现在回头去看,却发现在“1501米的地方”,电脑病毒正如同饿狼一般,窥探着即将到来的一切。

        早在互联网产生之前,病毒就如同令人厌恶的寄生虫一般,盯上了老式计算机,虽然它的起源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1982年,一个叫里奇·斯科伦塔的9年级学生,为了戏弄自己的朋友,编写了一款恶意程序。当它在电脑上发作时,电脑屏幕上就会自动弹出:“It    on all your disks.”(它会占领你所有的磁盘。)“It rate your c''s er!”(是的,它就是克隆病毒!)“It ick to you Iike glue.”(它会像胶水一样黏着你。)“It oo.”(也会修改你的内存。)“Send in the er!”(传播这个克隆病毒!)

        与国外的病毒恶作剧相比,中国的第一款病毒“小球”略显调侃。这款1988年首次发现的国产病毒,会在整点或半点的时候触发。“小球”发作后,桌面上会出现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圆点,它肆无忌惮地游走,如果有文字或者图片阻碍了它的前进路线,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拦路虎削个七零八落,直到系统彻底崩溃无法运行。

        “小球”出现后不久,国外的一些病毒也开始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国。这些病毒让中国的黑客大开眼界,在它们的启迪之下,国产病毒也愈发变得精致新颖。而那些遭遇病毒侵扰的人们,一边对病毒的编程技艺大加赞赏,一边却又为消除这些病毒而愁眉不展。杀毒软件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

        1988年,“小球”横扫大江南北的时候,尚在大学读书的雷军对它的开发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甚至一度认为“小球”就是软件行业中的工艺品。不过年轻人的好胜心激发了雷军的斗志,你做的虽然好,但是你对人们无益,我做一款比你更好的,还能消灭你,于是雷军的第一款杀毒软件免疫90问世。这款杀毒软件虽然谈不上成熟,但在那个年代,已然是很不错的产品了。

        加入金山公司之后,雷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PS的升级以及盘古组件的开发中。对于杀毒软件,雷军将它尘封在了自己的记忆中。

        1996年5月,濒临倒闭的金山公司,凭借着“金山影霸”的出色表现给自己留下了存活的一口气。当时,在连邦公司的销售排行榜上,“金山影霸”长时间占据第一。江民杀毒软件公司的老总王江民对此耿耿于怀,多次迁怒于连邦公司,指责他们销售不利。为了改变江民软件销售不利的局面,王江民索性停薪留职亲自到中关村坐镇指挥。这一招十分见效,江民公司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拿到150万的订单,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起初,雷军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很不痛快,总觉得王江民这个人有点“轴”,金山都落魄到如此地步,竟然还有人落井下石。但是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江民取得150万份的订单之后,雷军惊喜地发现了一块有待金山开发的新大陆——杀毒软件。

        经过研究分析,雷军发现KV200虽然优秀,但是缺乏特点,只要肯做,金山公司一样能做出这样的产品。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金山程序编写人员的认可。他们从专业角度审视,一致认为KV200是一款极普通的杀毒软件,甚至可以说毫无亮点,并且信心满满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比KV200更好。但是鉴于当时PS97的推出刻不容缓,这件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

        1997年,PS97在市场上捷报频传,低落了一年的金山公司重入正轨。这个时候开发新的软件、新的市场成为雷军关注的重点,杀毒软件的开发提上日程。与一年前相比,金山公司在这个时候可谓是兵强马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让谁来做这件事呢?这是困扰雷军很久的问题,最后想来想去,雷军将目光放在了卢新冬身上。

        卢新冬是金山公司的老员工,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在金山陷入困境时,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而卢新冬则是这些人中最任劳任怨的那一个。PS97成功上市后,卢新冬又马不停蹄地与求伯君一起研发PS的Nt版,所以当雷军突然说要他去金山反病毒小组做组长的时候,他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1997年11月,金山反病毒小组在雷军的授意下正式成立,小组组长卢新冬,小组组员卢新冬,整个小组只有卢新冬一个人。脱离了PS开发团队的卢新冬,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很多,人们几乎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那段时间,卢新冬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办公室的角落里,看着电脑发呆,看着电脑思索。

        互联网兴起的最初几年时间,网络病毒还远不如现在这般泛滥,当时中国所有的流行病毒加起来也不过2000多个。卢新冬待在公司的犄角旮旯里,很快就编写出了一款足够应付这些病毒的软件,其表现还真不比KV200逊色多少,连雷军这样的狂人都对它赞赏有加。

        卢新冬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但是雷军没有因此而满足。要想在杀毒软件行业走得更远、更好,仅仅靠卢新冬一个人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尽快壮大这支队伍。那段时间,雷军成了祥林嫂,见人就问“认识会开发杀毒软件的人吗,记得介绍给我”。一来二去,还真有人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1998年,连邦公司在泉州的一位老板给雷军打来电话,向他推荐了一名年轻人,叫陈飞舟。有人牵线,搭起桥来也就格外方便,雷军与陈飞舟很快取得联系,一来二去聊得很是投机。雷军主动邀请陈飞舟来珠海金山总部面试。

        面试那天,金山公司的几位大佬悉数到场,章立新、董波、求伯君不惜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做主考官。面试进行得十分顺利,没用多久三个大佬就拍板定了下来,于是陈飞舟成为了金山反病毒小组的第二个成员。陈飞舟的加入,为“金山毒霸”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1999年,酝酿了一年有余的杀毒软件测试版即将推出。这个时候,人们犯了难,叫什么名字好呢?有人说“金山杀毒王”挺好,有人说“金山毒王”不错,也有人认为“金山除毒”更合适。各种各样的建议汇聚在雷军那里,可是雷军却一个也不满意。最后关头,雷军玩起了独裁,用了“金山毒霸”这个名字。

        “金山毒霸”上市后,有用户调侃说:“这名字真黑,真霸道。”雷军看了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杀毒软件就得“芯黑”,因为只有“芯”够“黑”,才能把病毒杀干净,才能保护用户的根本权益。但更多的用户还是对“金山毒霸”持赞赏的态度,这个时候,雷军便总是自嘲:“黑就黑吧!”

        

“三国演义”



        从病毒诞生的第一天起,破坏属性如影随形。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病毒的破坏性开始加剧,破坏威力也远远超出了“小球”等初期病毒。为了遏制病毒的肆虐,第一块硬件防病毒卡诞生。1994年,病毒查杀工具从硬件开始向软件承载的形式过渡,一直专注于病毒防护的瑞星公司抓住了机遇,一跃成为中国杀毒软件行业无可争议的老大。

        1996年,王江民在中关村叫卖KV200时,矛头指向并不是金山公司,而是一家独大的瑞星,而“金山影霸”被KV200从连邦销售排行的头把交椅上拉下不过是附带的。江民KV200销售出150万套之后,王江民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地狙击了瑞星公司,中国杀毒软件市场就此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这一年,江民KV200在杀毒软件市场上大放异彩,让很多软件开发商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华美星际、蓝盾、经纬、北信源等杀毒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场上,它们凭借着各自的优势,在瑞星和江民的夹缝中抢得了一杯羹。那是一个混战的年代,每个人都梦想着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成为下一个霸主。

        群雄混战,还没来得及分出个高下胜负,金山挟PS97的余威进入了这个市场。1999年4月,作为当时最优秀的国产通用软件制造商,金山公司推出了他们的首款杀毒软件“金山毒霸”测试版。喧嚣了许久的杀毒市场,一下子归于寂静,因为没有谁傻到愿意和金山打一场免费仗。

        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态势如同燎原的大火,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互联网用户就突破了800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要想让人们认识“金山毒霸”,互联网无疑是最佳途径。

        可是对于雷军来说,这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营销模式,如何利用好这一模式是个关键问题。

        当时市场上的主流杀毒产品价格多为258元或358元,“金山毒霸”测试版上市后,应该如何定价?“金山词霸”曾经以28元的低廉价格为金山打了一场漂亮仗,如今以28元的价格继续营销“金山毒霸”,网友会不会买账?金山在杀毒市场上终究是新产品,凭什么把瑞星、江民的固有消费群体挖过来呢?这次推出的仅仅是测试版,如果效果不好,恶评如潮怎么办?

        这些问题十分现实,一旦考虑不周,很有可能将金山拖入到客户不满和竞争对手攻击的双重泥沼之中。但是作为一个决策者和战略家,雷军也清楚地明白“当断不断,必留后患”的道理。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雷军顶着极大的压力,力排众议,决定做一笔与以往不同的买卖——免费推出“金山毒霸”测试版。

        20世纪90年代末期,软件行业如日中天,正处于一个暴利时代,28元的价格已经低得触目惊心了,“免费”这两个字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雷军将它变成了现实。1999年4月,“金山毒霸”测试版以免费的形式高调进入杀毒市场,在互联网和It行业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金山的竞争对手们看来,这种做法与地痞流氓的巧取豪夺并无二致,他们一度联合起来围剿金山。但是,互联网和媒体却对金山的动作热烈欢迎,包括新浪、搜狐在内的200多家网站迅速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金山毒霸”测试版的下载链接。平面媒体也不甘落后,以《中国计算机报》、《电脑报》、《大众软件》为首的10多家媒体将“金山毒霸”测试版作为配套光盘,免费提供给自己的消费者。原本被瑞星、江民盘踞的,看上去固若金汤的杀毒软件市场瞬间土崩瓦解。

        “金山毒霸”测试版免费推广期间,至少有150万网民参与这次公测。期间,“金山毒霸”一度被各大媒体评选为最受欢迎的热门软件,在《大众软件》的用户评选中,更是位居杀毒软件的第二位。与此同时,金山还先后收到了两万多名用户的反馈意见,有效意见达到了1200多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免费推广让“金山毒霸”取得巨大的成功,但雷军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公测中,看似美好的“金山毒霸”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杀毒引擎的缺陷尤为严重。与国外的杀毒软件相比,金山在技术积累方面的弱势一览无余,短时间内用户可能会为这次“免费的午餐”叫好,但说到底,用户真正关心的还是软件的品质。

        雷军的担心不无道理。那几年,杀毒软件层出不穷,但是病毒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杀毒软件的编程人员需要随时随地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新的病毒冒出来。如果一个新病毒出现后,杀毒软件毫无还手之力,那意味着它被市场抛弃的日子不远了。

        为了尽早应对可预见的危机,雷军决定扩大金山反病毒小组的规模。那段时间,金山陆陆续续网罗了十几名国内顶尖的反病毒高手。随着毒霸研发团队的不断壮大,雷军将毒霸的命运交到了陈飞舟的手上。

        深得信任的陈飞舟自然明白雷军的良苦用心。出任反病毒小组的组长后,陈飞舟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惊坏了所有人——停止对“金山毒霸”测试版的更新,从底层构架开始重新编写杀毒引擎。这意味着金山第一款杀毒软件寿终正寝,“金山毒霸”即将迎来全新的开始。

        为了尽快推出“金山毒霸”的正式版,陈飞舟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走出过珠海的金山大厦。饿了到六楼的金山食堂吃点东西,累了到二楼的金山宿舍休息片刻,然后再打起精神重新回到四楼的研发中心。在所有反病毒小组成员的努力下,金山人自主创新研发的第二代杀毒引擎于2000年6月问世,同年11月“金山毒霸”正式版进入市场。

        11月8日,雷军信心满满地出现在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为了活跃气氛,雷军饶有兴趣地组织市场部表演京剧小品“三国演义”。表演结束后,雷军对采访他的记者朋友放出豪言:“明年现在,金山一定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杀毒软件。”这个时候的雷军多少有些霸气。对于一个软件公司的负责人来说,豪气和霸气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皆源于产品的优良品质。

        2000年前后,一些广为用户熟知的杀毒软件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也没有回来。曾经风起云涌、群雄纷争的杀毒市场,只剩下了瑞星、江民、金山这三款杀毒软件笑傲江湖,雷军这次表演的不是小品,而是实实在在的“三国演义”。

        作为金山公司继PS之后的又一款拳头产品,“金山毒霸”正式版的上市,虽然吸引了众多媒体和经销商,但是他们对于“金山毒霸”的未来却保持了谨慎的乐观。他们的担心很有道理,因为在短短十几天之后,“金山毒霸”就让金山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雷军的心又一次提到嗓子眼。

        

惊心动魄的“病毒尸体”



        1995年左右,电脑生产技术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486、586这样的老式处理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性能更高的CPU产品。作为电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高居不下、动辄上万元的电脑价格开始松动,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

        电脑产品的普及,使得刚刚进入中国的互联网,在短时间内受到热烈追捧,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爆炸增长的态势。1999年,李彦宏、马云、陈天桥纷纷投身于互联网事业,中国互联网迎来了疯狂的一年。市场上,网络科技股成为股市的领头羊,这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就在眼前的错觉。

        现实终究没有人们预计的那般乐观。电脑虽然已经逐渐进入百姓家中,但是互联网的真正普及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家庭虽然有了电脑,但是它更多地在充当游戏机、学习机、工作机的角色,没有发挥与网络的互联功能。

        没有网络的电脑相当于一个孤岛,它们很少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但是即便这样,它们依然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无孔不入的病毒通过软驱、光盘等有限的途径在它们身上抢滩登陆,个人电脑的安全问题成为用户关心的话题。

        发布“金山毒霸”时,金山公司考虑到单机用户无法在线实时更新病毒库数据,于是作为附件向用户提供了一张空白软盘,这样金山用户就可以到软件店拷贝离线升级包,从而实现“金山毒霸”的离线更新。这一想法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它能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便捷,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张附带的空盘中却隐藏着一场祸事。

        制作这张空白软盘时,金山公司的制造商由于设备所限,无法成功地对这些软盘进行格式化,因此他们决定借助一种空白的母盘来完成这一步骤。让人遗憾的是,制造商并没有对这张母盘进行严格的检查,以至于在生产过程中,这张母盘始终携带着一种已经失效的病毒残骸。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金山公司的所有附赠软盘无一例外地携带了这种失效病毒。

        客观地说,失效病毒已经不具备病毒特性,它不会给电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危害。但是作为一款杀毒软件,附赠产品竟然本身含有病毒——虽然仅仅是病毒尸体,这让广大的金山用户感到无比愤怒。一时间,市场上对“金山毒霸”的抵触情绪开始蔓延,甚至传出了“金山毒霸本身就是病毒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谣言,对金山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消极的负面影响。

        这个消息对于雷军而言,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盘古组件的失败至今记忆犹新,金山决不能因为这一点小小的疏忽,重新上演1996年的悲剧。庆幸的是,与四年前相比雷军已经成熟起来,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问题,冲在了危机抢险的第一线。用较短的时间解决危机是他唯一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形象,防止客户误解引起的不利局面,雷军在北京主动向公安系统说明了情况,并向他们保证病毒残骸不会对用户造成危害。公安机关只能证明金山公司是无辜的,但是却没有办法帮他们保全庞大的市场。要想打动消费者,他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2011年11月15日,雷军召开了紧急动员会,要求40多名市场技术人员马上出发,奔赴全国32个重点城市,对已经售出的4万余套产品进行截流。在这些技术人员离开之前,雷军再三叮嘱,让他们一定要对各级分销和零售商讲明事情的真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谣言的扩散。

        15日夜至16日凌晨,这40多名金山员工成了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以秒为单位,一刻不停歇地从北京奔赴各地。很多人下了飞机之后,去的第一个地方不是旅馆,而是火车站。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在运输金山软盘的火车到来时,能够成功截获这批产品,从而对“病毒尸体”进行处理。

        在“金山毒霸”到达各分销点后,等待在那里的金山技术人员马上拆包,对附赠的空白软盘重新进行格式化或者更换软盘。18日,“金山毒霸”正式上市那天,很多金山的忠实消费者购买到的“金山毒霸”是被拆开过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细节背后发生的故事,更不知道在过去两天时间里,金山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16日晚,在各级渠道的通力合作之下,金山售出的首批4万套“金山毒霸”附赠盘全部更换。一些“升级盘”也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全部回收。金山的技术人员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

        17日15时,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两天之后,雷军和金山高层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了“病毒事件”的真相,对此事件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同时向公众表达歉意。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向产品用户说明问题,他们还公布了金山珠海研发中心的调查报道,告诉人们病毒残骸的安全性,证明它不具备任何病毒具有的破坏性和传染性。这次发布会后,“金山毒霸”的用户稍稍放宽了心。整个It行业也在虚惊一场之后,重归平静。

        11月18日,“金山毒霸”按计划上市,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所有的人都期望着彩虹的到来,可是他们没有如愿以偿。“金山毒霸”上市初期,金山公司的研发、渠道、市场人员全部24小时待命,生怕横生枝节。可是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场出奇的平静,原本预料中的火爆场面没有出现。随后的三个月,这一状况依然没有改变。雷军敏感地意识到客户没有问题,说明市场有大问题。

        正如雷军所料想的那样,“金山毒霸”在市场销售上确实出了不小的问题,人们对新上市的“金山毒霸”仍然保持怀疑态度。上市三个月的时间里,“金山毒霸”的销售额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与雷军最初的预期显然是不相符的。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逐渐趋于成熟的杀毒市场上,“金山毒霸”作为小字辈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揭掉“病毒尸体”这个屈辱的标签,只有这样才有机会与瑞星、江民直接对抗。为了尽快摆脱困境,雷军邀请远在珠海的陈飞舟北上商讨下一步计划。

        一场声势浩大的“金山毒霸反击战”即将拉开帷幕。

        

“缉毒万里行”



        与“金山毒霸”测试版免费发放时的热闹场面相比,“金山毒霸”正式版上市后门庭冷落。金山公司的营销人员一度变得十分消沉,同样是杀毒软件,而且性能更加优越,为什么“金山毒霸”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这是他们自始至终都在思考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无法给出答案。

        相对于营销人员的情绪低落而言,金山的研发人员却个个斗志昂扬,他们坚信“金山毒霸”会成为最优秀的杀毒软件之一。就在金山的程序员们埋头苦干,试图证明自己的时候,上天给了他们一次绝佳的机会。

        2001年7月,一款名为“CAM先生”的病毒开始在互联网上出现,它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传播,中毒用户的电脑数据和资料会遭到破坏。但是,当时的杀毒软件都不具备网络查杀功能,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竟然对“CAM先生”无计可施。“金山毒霸”虽然已经具备这方面的功能,但是仓促上阵的话,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为了尽快歼灭“CAM先生”,金山的程序员陈睿(现任金山毒霸技术总监)连续加班加点,编写了“CAM先生”专杀工具——也是中国第一款专杀工具。编写完成后,陈睿给雷军写了一封邮件,向他征求意见。雷军看过后十分满意,还特意叮嘱陈睿将这款软件命名为“专杀工具”,同时要求陈睿将它火速免费推向市场。

        “CAM先生”被金山的专杀工具消灭后,金山公司在市场上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为“金山毒霸2001”的推出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雷军认为事不宜迟,于8月8日推出了“金山毒霸2001”。在新闻发布会上,雷军豪气万丈地宣称,中国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而“金山毒霸2001”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杀毒利器,值得广大互联网用户拥有。

        新闻发布会后,雷军紧绷的神经没有放松下来,他早已做好了带着“金山毒霸2001”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8月18日,雷军在北京对外宣布金山公司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缉毒行动”。他的话音刚落,金山南京公司和广东公司纷纷响应,同时进行了“缉毒万里行”誓师大会,一场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为了扭转“金山毒霸”市场上的被动局面,雷军动员了金山公司的所有营销力量,让他们奔赴到“缉毒万里行”第一线。当时,金山公司的营销人员可谓是上下一心,他们喊着“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说尽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将毒霸进行到底”的口号,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个城市的软件销售点,竭尽所能地将金山介绍给每一位客户。

        2001年,软件产品的销售还没有像现在这般依托网络,一款软件的销售量更多是要依靠销售渠道的地面推广能力。金山的“缉毒万里行”活动同时在华南、华东、华西、华北四个区域点燃战火,可是在这四个区域中,瑞星和江民都布控着重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广东,瑞星公司和江民公司早早秣马厉兵、严阵以待。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这里苦心经营才有了如此稳定的市场,如今金山想染指这块丰盛的蛋糕,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答应的。而性格颇倔强的雷军,恰恰把这里当做了对方的桥头堡,要广东公司的业务人员无论如何先将这里拿下。于是,广东的软件市场上上演了一出惨烈的攻坚战。

        当时的广州,几乎到处都能见到“金山毒霸”的广告。地铁站里,“金山毒霸”的广告牌夺人眼球;电脑城门口,“金山毒霸”的巨型广告牌更是醒目;台阶上的提示标贴着“金山毒霸”的不干胶贴;代理商的电话上印着“金山毒霸”的标志;甚至各大软件零售店的员工也统一穿着印有“毒霸”字样的工作服。

        广东地区捷报频转,大大鼓舞了其他区域的销售人员,他们也开始学习广东的广告战术。为了扩大影响,金山当时的广告几乎都是整版整版在做,然后在版面上用十分醒目的文字将当地经销商的地址和电话刊登出来。很多广告人对金山的广告策略嗤之以鼻,有的人甚至认为金山傻得冒泡,竟然在整个版面上刊登经销商的联系方式,而不是产品本身。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小小的细节,在“金山毒霸”的销售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软件市场,盗版从来都是与正版结伴而行的。任何一款畅销软件,只要被盗版商盯上,不出几日,盗版产品就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软件销售市场。而消费者对于软件的鉴别能力非常低,他们往往花了正版的价格,买到的却是盗版的产品,这让他们深恶痛绝。金山在杀毒市场上攻城略地的时候,盗版光盘也跟着浮出了水面。很多用户在购买“金山毒霸”时,都情不自禁地问一句:“你们不会是盗版吧?”这个时候,经销商们便拿出金山的广告对顾客说:“看到了吗?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正版。”

        在一些大城市取得成功后,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雷军面前。在一级核心城市,金山完全可以通过广告的全覆盖冲击市场,但是在二三级城市却很难做到,因为一些大的经销商早已被竞争对手掌控。经销商不发货,那金山的产品再好,广告影响再大,消费者也依然无法成为金山的用户。

        为了有效突破同行的封锁,雷军一声令下,要求金山营销人员实施大城市向小城市渗透的策略。接到通知后,金山各区域的营销人员进入二三级城市,他们走到哪里,就把活动搞到哪里,使得早已对金山有意的消费者欢呼雀跃。这些城市的二级经销商见“金山毒霸”卖这么好,马上与金山公司取得联系,希望能够成为金山的区域代理。也有一些索性联合起来胁迫一级经销商马上为他们供货,在这样的压力下,大的经销商们也只能就范了。

        2001年9月底,在经历了短短一个月的营销活动后,“金山毒霸”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在这次“缉毒万里行”活动中,金山公司上上下下的营销人员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反电脑病毒的长征,行程达到4万公里,遍及全国100个城市。他们每到一个城市,就会全力以赴地宣传反病毒意识,免费赠送反电脑病毒的VCD,进行电脑义诊活动,将金山这个品牌送入了广大用户的心中。

        “缉毒万里行”虽然给自己的竞争对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创,但是雷军清楚金山还没有到与他们分庭抗礼的时候。在这个战场上,乘胜追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于是一场更大范围内的“革命”风暴上演了。

        

“蓝色安全革命”



        2002年,中国杀毒软件市场上呈现出金山、瑞星、江民三分天下的态势。但是,刚刚夺得大片江山的金山根基并不牢靠,尤其是被金山抢掉市场份额的中小杀毒企业,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发动一场针对金山的反击战。比如“东方卫士”为了收复失地,就在这一年四月掀起了“PC安全万里行”活动,把斗争矛头直指金山。

        除了国内一些中小公司对金山不满外,国外一些杀毒软件厂商也在虎视眈眈地窥伺着中国这块巨大的蛋糕。谁能成功进入这个市场,谁就能成功地在这里分得一杯羹。与中国中小软件商的反抗相比,他们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资金力量也格外雄厚,一旦主动介入,金山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威胁。

        如何稳固“金山毒霸”的市场地位,让雷军绞尽了脑汁。“缉毒万里行”这样的活动虽然十分有效,但是不宜反复实施。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推广方法,只有这样,刚刚取得辉煌战绩的“金山毒霸”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为了尽快想出对策,雷军决定召集金山反病毒小组的管理人员开一次秘密会议。

        2002年8月,在北京龙脉温泉一个餐馆的包间里,雷军、陈飞舟、时任毒霸产品经理的冯鑫、时任金山营销副总裁的王峰等齐聚一堂。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金山毒霸”的产品质量达成了共识——与瑞星、江民相比,“金山毒霸”在杀毒功能上并没有处于劣势,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占据优势。虽然与国外的大品牌杀毒软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已经微乎其微了。有了质量这块基石做保证,雷军变得底气十足,因为这意味着不管怎么折腾,“金山毒霸”的品质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即使新的营销方案失败,那它也不会因此成为失败的产品。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大家一直都在讨论,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营销方案。最后,冯鑫提出了一套“返璞归真”的方案。他认为“金山词霸”当年以28元的价格曾一度在市场上掀起了红色风暴,说明消费者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也更看重产品价格,既然如此不如再来一次价格战,将优惠实实在在地带给消费者。

        雷军最初对冯鑫的这一观点并不十分认同,因为降价促销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促销手法,没有丝毫新意。冯鑫却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金山毒霸在市场上占据了超过30%的份额,完全具备对市场的的控制力,这次降价不应该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促销,应该将它视为一次“革命”。

        在经过反复讨论和争辩后,雷军开始认同冯鑫的观点。这的确是一场“革命”,长久以来,国产杀毒软件价格居高不下,这实际上是给广大消费者设置了一个高门槛,很多人被挡在了大门之外。要想让更多人成为金山的用户,那就要进行一场“革命暴动”,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价格坚冰。最后,大家一致赞成举行一场名为“蓝色安全革命”的营销活动,让金山走进千家万户。这次会议结束后,雷军要求所有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保密,即便是对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也不能透露,因为“革命”事业就要悄无声息,这样才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散会后,作为雷军的特派员,陈飞舟当即飞往武汉,准备从连邦公司的武汉销售处了解一些情况。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陈飞舟刚刚入住酒店,就有两个黑衣人跟了进来,他们问陈飞舟是不是连邦公司的人,陈飞舟一口否认。黑衣人离开之后,陈飞舟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好,一定是竞争对手也找上门来。果不其然,那两个人正是竞争对手派来了解市场行情的。事后,陈飞舟一直暗自庆幸,如果自己提前几分钟会见了经销商,而经销商又不小心将这个消息告诉别人,那“革命”也就无从谈起了。

        就在陈飞舟耐着性子在武汉察看市场、了解情况的时候,长沙的营销人员早已等不及了,他们率先举行了“起义”,“革命”风暴一触即发。

        有了长沙的示范效应,广州、武汉等地也顾不得太多,纷纷举起了“义旗”,加入到“革命”队伍之中。2002年9月11日早9点,一副巨大的广告牌出现在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的门口,上面写着六个大字:蓝色安全革命。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围观,金山的“革命”行动由此正式开始。

        11日上午10点,中关村人山人海,金山公司的销售代表正式对外宣布,原价199元的“金山毒霸2003”降价至50元,原价129元的“金山网镖”也同时降为50元,而之前包含“金山毒霸”、“金山网镖2003”的安全套装组合则由原来的239元降至90元。

        金山的价格“革命”一经宣布,现场马上被引爆了。一时间整个中关村都为金山而疯狂,尤其是海龙大厦,完全成了蓝色的海洋。楼梯间、墙壁上全部都被贴上了金山毒霸“蓝色安全革命”的海报,很多金山用户拿着刚刚买到的金山软件奔走相告,没有买到的人则排着长龙般的队伍等待着购买。

        有“革命”的地方,就有“镇压”。在“金山毒霸”的“革命”活动举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群地痞流氓冲进了海龙大厦,他们驱逐排队的人群,撕毁金山的海报,还对金山的销售柜台进行打砸。为了保卫“革命”成果,金山员工奋起反击,最后安保人员和警察悉数出动才得以平息了事态。

        除了暴力相向外,媒体也开始对金山的革命行动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金山在破坏中国软件行业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好局面,“金山毒霸”的低价倾销看似给软件使用者带来实惠,实则对整个杀毒市场造成了致命的打击。金山公司看似在做一件好事,实际上却是在做一件“弊在当代,过在千秋”的大坏事。与此同时,金山的竞争对手们却显得格外安静,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沉默的态度,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究竟是什么人在搞鬼。

        “革命”期间,压力最大的还是雷军。一方面是怕“革命”现场有人捣乱,伤害金山员工,另一方面媒体不断抹黑金山,给金山“革命”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雷军虽然心急如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作为一个“革命者”,这一切是他必须承担的。

        不论外界如何评价,金山的“革命”最终大获成功。“革命”结束后,金山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市场份额更是水涨船高达到了46%。更重要的是,这场“革命”增强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也客观上带动了瑞星、江民等业内同行的产品销量,杀毒软件由此真正步入了良性循环的竞争轨道。

        在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中国杀毒软件市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瑞星、江民、金山各自称霸一方,直到360推出终生免费的杀毒软件,市场才再掀起波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猎杀“灰鸽子”



        2001年,在金山公司忙着推出“金山毒霸2001”之前,“CAM先生”的爆发给无数网络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为了帮助广大用户解除烦恼,“专杀工具”诞生。然而“CAM先生”却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红色代码、绿色代码、蓝色代码、尼姆达、尼姆达II等蠕虫病毒先后爆发。在网络的世界里,这些病毒不受限制地四处游走,每到一处,都会给电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病毒爆发的高峰期,央视在一天之内三次对病毒信息进行报道,一时间人心惶惶。

        为“金山毒霸2001”做准备的雷军对这件事情也极为关注,他要求金山反病毒小组更快、更好地开发出一系列的专杀工具,用来对付猖獗的病毒。接到命令的金山反病毒小组,义无反顾地冲到了反病毒的第一线。

        在尼姆达病毒最为猖狂的时候,金山的反病毒人员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很多人24小时待在电脑前面随时待命。最繁忙的时候陈睿一个小时就要编写一款专杀工具出来。为了节约时间,陈睿将测试人员安排在自己身边,往往是软件刚刚写完,测试人员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两小时后这些软件就会出现在互联网上。

        比陈睿更忙碌的是当时金山毒霸的产品经理刘海峰,他一度为自己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为了第一时间狙击蠕虫病毒,金山的研发人员习惯在电脑旁边架一张床,实在累了就在床上躺一会。可是刘海峰却从来不这样做,他在座位上硬扛着,晚上熬不过,就闭着眼睛休息会。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刘海峰始终保持着这一状态。

        有这样一群战士,金山在反蠕虫病毒的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快的时候,他们一天之内能更新十次专杀工具,使得病毒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竞争对手更是对他们望尘莫及。一些人甚至私下里说:“咱们不需要费心费力了,再怎么快也快不过金山那帮家伙。”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奋战之后,金山的专杀工具越做越小,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疯狂的网络病毒终于偃旗息鼓。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战斗并没有结束。

        与“CAM先生”、“尼姆达”等网络蠕虫病毒相比,2001年兴起的“灰鸽子”木马程序的危害性和持久性都更胜一筹。虽然金山反病毒小组在“灰鸽子”上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是它的变种周期非常短,变种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金山的专杀工具一直没能彻底诛杀“灰鸽子”。对于这件事,雷军一直耿耿于怀。

        2007年3月,连续三年名列“年度十大病毒”的“灰鸽子”,再次出现了新的变种。从3月1日开始,短短十几天内“灰鸽子”的变种数量就达到了521个。雷军知道这件事后,格外恼火。作为一个杀毒软件领导者,五年时间没能消灭一款病毒,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为此,雷军通过媒体正式向“灰鸽子”宣战,声称金山已经具备了一战到底的决心。

        在雷军发出这样的狠话之后,金山公司全员进入了战备状态。北京的营销部门、珠海的研发部门,全部集结待命。因为,通过过去几年短兵相接的接触,他们知道“灰鸽子”的工作人员一定对雷军的讲话做出了反应,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3月14日夜,金山毒霸的市场部总监王欣在家中紧紧地盯着电脑,产品经理朱磊则没有回家的打算,负责运营维护的王振刚刚走进家门就打开了MSN和QQ随时待命,工程师李铁军则通过业内的一些熟人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雷军则紧锁着眉头在办公室里一动不动地冥想着。

        夜里10点,负责官方网站内容更新的谢勇军在打开首页时发现速度出奇的慢,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笼罩在他心头,随后的几分钟里随着不断的刷新失败,这种预感变得越来越强烈,“坏了,要出大事!”

        等金山的工作人员像谢勇军一样反应过来的时候,金山的官方网站已经近乎瘫痪,只要一打开就会自动下载木马程序。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垃圾数据和变种病毒铺天盖地而来。来自台湾、欧洲、香港、山西、河北,以及北京朝阳、昌平等地的上万IP对金山官网实施不间断的攻击。更高明的是,攻击者为了防止金山在短时间内追踪到他的地址,高速地切换被操纵的计算机,更新IP地址,战事一触即发。

        北京柏彦大厦21层,早已专注于市场开发的雷军又一次回到自己工作的起点,他紧盯着屏幕,不停地敲打着键盘。虽然在病毒软件开发上他不是最专业的,但是作为一个指挥者,他依然希望自己能够为员工们尽绵薄之力,哪怕仅仅是给他们加加油、助助威。

        真正的战场还是在珠海。负责毒霸研发的陈睿和戴光剑如同两个杀红了眼的指挥官,他们一边紧急组织程序员,一边时刻关注着“灰鸽子”的变种和程序更新。整个研发部的办公室里,能听到的只有四处响起的噼里啪啦的键盘声,这个战场将直接左右金山的胜负命运。

        研发部之外,更多的人在为这次战役奔波着。王欣的电话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她在不停地与办公室的同事联系,了解事情的最新进展。她最担心的就是服务器瘫痪,因为这将会引发一连串的严重后果。王振刚则指挥着运营团队不停地与各地的服务器供应商沟通。李铁军则用极快的语速向各个网监单位汇报情况。这一夜,金山的所有员工都是一名战士。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交火之后,“金山毒霸”的官方网页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凌晨两点,奋战了几个小时的员工们伸伸懒腰,离开了自己的办公桌。这一夜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夜,刚刚发生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让他们明白了自己肩上的沉重责任。也就是那一夜,很多的年轻人决定将自己的前途交给金山,将金山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在“灰鸽子”战役中,以雷军为代表的金山最终胜出,雷军也格外开心。进入金山以来,他曾经度过无数的不眠之夜,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让他如此欣慰。金山成熟了,这是一个成功公司的标志。然而,在与病毒做斗争的这条路上,金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来临,让杀毒软件面临的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永久免费



        在互联网普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选择一款什么样的杀毒软件一直都是网络用户们关心的话题。2000年以后,随着金山毒霸的快速崛起,杀毒市场上呈现出了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但是在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之后,外国杀毒软件也顺势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杀毒软件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卡巴斯基就是其中的代表。

        卡巴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杀毒软件之一,由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卡巴斯基实验室研发。从1997年诞生以来,卡巴斯基就凭借其敏感、高效的杀毒能力受到人们的追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卡巴斯基实验室就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波兰、日本、中国、韩国、罗马尼亚等国设置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更是超过了500家,成为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的杀毒软件之一。

        2002年,为了在中国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卡巴斯基高调进入中国。可是让俄罗斯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产品质量绝对占优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有效地打开这里的市场。唯一庆幸的是盗版光盘的横行,帮助卡巴斯基在杀毒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由于长时间无法进入个人家用电脑的安全市场,卡巴斯基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思路,他们将自己的目标瞄准了国内的一些大型网站。很快包括网易等门户网站在内的邮箱用户在查阅自己的电子邮件时,都会在邮件后面看到一个小小的提醒:是否需要使用卡巴斯基查杀病毒。这一招为卡巴斯基引来了非常大的关注度。可这一次,他们依然没有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噩运。

        在卡巴斯基的营销人员为打不开市场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坏消息接踵而至。由于卡巴斯基对电脑的配置要求相对较高,很多正版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出现了电脑卡死的现象,消费者对此十分不满。同时,盗版的卡巴斯基软件也因为制作的粗糙而极大地破坏了卡巴斯基的声誉。为了最大程度上维护卡巴斯基的声誉,寻找一家了解中国市场的本土企业合作成为卡马斯基迫在眉睫的事情,奇虎360就这样进入了卡巴斯基中国公司的视野。

        奇虎创始人周鸿祎在中国软件业摸爬滚打近十年,当他知道了卡巴斯基的合作意向后,马上拍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两家公司非常顺利地签订合作协议。

        2006年7月27日,卡巴斯基公司正式宣布,将为奇虎旗下的“360安全卫士”免费提供杀毒功能。网友只需使用奇虎“360安全卫士”,就能免费获得卡巴斯基提供的最新反病毒KAV6.0个人版正版软件。这次合作,使得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在中国杀毒软件市场上成功实现了登陆,杀毒软件的市场的平衡再次被打破,“金山毒霸”的市场受到严重损害。

        这场竞争,看似是卡巴斯基与中国国产杀毒软件的对抗,事实上却不尽然,归根到底还是一场中国国内安全软件之间的内斗。奇虎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安全公司,借此成为中国安全软件市场上的又一新贵,而周鸿祎也开始成为It界争相议论的焦点。

        说起周鸿祎,与雷军还颇有点渊源。1995年,研究生毕业的周鸿祎在北大方正工作,通过朋友的介绍与雷军相识。由于两人的年纪相差无几,又是同乡,所以一来二去就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那个时候,雷军总喜欢开着求伯君送给自己的捷达,去找周鸿祎他们喝酒聊天。后来由于彼此忙于事业,关系逐渐疏远,但偶尔在一起时,两人依然十分友好。2003年,周鸿祎卖掉自己的3721时,特意邀请雷军和朋友们一起喝酒。随后一年,雷军将卓越卖给亚马逊,周鸿祎也还是雷军的座上宾。

        周鸿祎涉足安全软件领域后,雷军与周鸿祎之间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但二人并没有为此产生过不快,相反两家公司还彼此合作,互相提醒对方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在雷军看来,周鸿祎的做事方式虽然有些痞子气,但只要把软件做好,同样是为中国软件事业添砖加瓦。那个时候,雷军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应对卡巴斯基带来的挑战。

        在与卡巴斯基合作之后,周鸿祎开始品尝到了杀毒软件带来的巨大甜头。为此他还专门将公司由奇虎更名为360,这标志着公司的主要业务开始由搜索向安全软件行业过渡。这次转型,也为随后的与金山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2008年,不按常理出牌的周鸿祎甩开了卡巴斯基,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完全免费的360杀毒软件。周鸿祎的这一举措,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指责周鸿祎这种完全“流氓式”的竞争手段。金山公司虽然没有对此表态,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们对周鸿祎的做法同样深恶痛绝,因为这严重危害了金山公司的企业利益。

        360免费杀毒软件的推出,使得周鸿祎轻轻松松“干掉”金山、瑞星这些安全领域的前辈,一举成为这个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可是,争斗并没有就此结束。2010年5月21日,360安全卫士借口兼容问题,要求用户卸载“金山网盾”。这一动作使得金山和360的矛盾彻底激化,雷军和周鸿祎也因此时常通过媒体隔空喊话,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

        为了应对360的这一突然袭击,保住“金山毒霸”和“金山网盾”这些年打下的江湖地位,雷军在第一时间责成“金山毒霸”研发小组对“金山毒霸”进行全方位改良和升级。然而雷军这一次的行动多少还是略显晚了些,因为被抢走的东西要想再抢回来实在是比登天还难。有鉴于此,金山公司不得不于2010年11月10日15点30分宣布,“金山毒霸”的杀毒功能和升级服务开始实施永久免费的策略,以此来捍卫“金山毒霸”仅存的市场占有率。

        在与360的这场江湖恶斗中,雷军输得显而易见。但是,这次败局却没有给金山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甚至对金山的经营状况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早在2003年左右,雷军就将金山的盈利重点放在了网络游戏上,甚至为此错过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机会。现在回忆起当时所做的一系列决定,不得不佩服雷军的深谋远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