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梁兴初的儿子梁光烈8、“丁陈是歪风代表,要展开斗争”

8、“丁陈是歪风代表,要展开斗争”

        丁玲在1957年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全国政治斗争的大气候,六月份的三次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是整风运动的产物,后来会议方针的逆转也是反右派斗争的必然结果。李之琏说:就在作协党组扩大会上批评领导的意见太多,开不下去,寻找出路而得的时候,“‘反右’斗争的开展就提供了一个机会,于是借以进一步批判丁玲等向党的新‘进攻’似乎就有了根据。”这真是在关键时刻,扶了岌岌可危的周扬一把。

        党组扩大会议休会,就是一个转折的信号。这很可能是陆定一的意见,因为他对会议的倾向极其反感,不能够容许这种情绪再发展蔓延,他已经在考虑,丁陈问题是不是属于“反右派斗争”的题中之义呢!

        6月14日上午,作协党组扩大会的次日,邵荃麟、刘白羽冒着大雨,应约去见陆定一。下午三点,郭小川去见刘白羽,刘白羽告诉他,“定一同志坚持地认为丁陈是歪风的代表,主张展开一个斗争,坚决把文艺界整顿一下。”郭小川听后很兴奋,认为“对丁、陈问题的处理有个眉目了,我一定迎接这场暴风雨,我把丁、陈看成党内的右派。我一定准备意见去迎击他们。”

        问题越来越明朗了。“丁陈是歪风的代表”,还要“展开一个斗争”。6月8日和6月14日陆定一的两次讲话,实际上已经定下了调子。接下来的几天,中宣部紧锣密鼓地开会,统一对丁、陈问题的看法。周扬们开始反击了。

        6月16日是星期天,下午四时,中宣部领导找中国作协党组领导开会,讨论丁、陈问题,参加人有陆定一、张际春、李之琏、张海、崔毅、邵荃麟、刘白羽、郭小川,人到的很全。周扬首先发言,他很激动,讲了作协召开的三次党组扩大会的情况,认为会议的气氛很不对头,是一股歪风。接着陆定一讲话,他说,看人要看关键,现在党内外有股右的潮流,显得十分猖獗,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它放出来,然后给以还击。他认为,丁玲、陈企霞对党是不忠诚的,陈企霞如果还要坚持错误,就应当坚决把他开除。接着其他同志发言,郭小川很激动地说,中宣部应当考虑一下,如果是右了,就应当下决心纠正。陆定一、周扬、刘白羽发言时都批评了李之琏和中宣部机关党委,认为他们那里有一股右的潮流,影响了很多人。会议一直开了三个多小时。

        大概就是在那次会议上,周扬向陆定一提出,他对去年年底由张际春签发、上报中央组织部的丁玲历史审查结论,有不同意见。于是陆定一指示李之琏同中组部联系,要求把那份结论报告退回来。6月20日,中组部致函中宣部:“中央宣传部:兹将《关于丁玲同志历史问题的审查结论》退回,请重议。”

        第二天晚上,邵荃麟、刘白羽、郭小川又去中南海陆定一家里,继续研究反丁陈的斗争部署。郭小川提出:“丁、陈是右派,应当当作右派来打。”陆定一说:“先不要定,斗斗再看。”邵、刘也都同意这个意见。当时对于如何划定右派,中央尚无明确的意见。郭小川在陆定一家里,第一次读到那篇著名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作协的事情,也在起变化了。

        整整过了一周,6月24日上午九时,中宣部又开会讨论丁、陈问题,参加人员与上一次大体相同,但这一次是部长办公会议,更加郑重其事。这次会议实际是冲着张际春、李之琏等人去的,是周扬、刘白羽们长期对于中宣部党委会耿耿于怀的一次反击,但他们不敢碰张际春,只敢批李之琏。他们在16日的会上,已经表示出对李之琏等人的不满,但还没有那么锋芒毕露,这一次会上则火力十足,全面出击,矛盾公开化。

        会议的气氛有些紧张,李之琏、崔毅首先发言,谈了在丁、陈问题上与中国作协党组领导的分歧意见。接着,刘白羽、周扬谈了对李之琏的意见,主要是:一、对丁玲历史结论的不同看法;二、对丁、陈两个人的看法;三、对在处理丁、陈过程中,机关党委的肃反总结有意见。肃反总结的事情是这样的:1956年12月李之琏作的中宣部肃反总结中曾经提到,“在肃反斗争中,不应当搞什么党内斗争、思想斗争。”这意思是说,1955年的反丁、陈斗争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招致一些人反对。张际春是中宣部肃反小组组长,他支持这个总结。

        周扬提出:丁玲陈企霞在作协党组会上向他提意见就是闹翻案,作协的干部对1955年批判丁玲不满,就是替丁玲翻案,这种翻案活动,都是机关党委调查核实丁玲问题时鼓动起来的,他还说,对于中宣部1956年10月作出的丁玲历史审查结论,他一直有意见。周扬的发言,引起张际春的激动,他站起来,指着周扬说:你愿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谁知道你在搞什么哟!讨论丁玲历史结论时,你们都同意的,没有反对意见才上报中央的,现在你又不同意了,有什么根据?由你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吗!为什么你们现在又提出不同意见,为什么当时在会上你们有话不讲,难道这是搞儿戏吗!周扬、刘白羽也激动起来,双方争辩了好一会儿,场面一时很紧张。最后,陆定一出来打圆场说,对丁玲的看法要有一个过程,有些问题可能当时没有看清楚,现在看得清楚了,李之琏、崔毅等机关党委的同志过去对丁玲了解不多,不是有意袒护她,等等。会议开了将近五个小时,直到下午两点才散会。

        周扬们爆发了,反击了,因为他们得到了陆定一的支持,而陆定一有“上面”的支持。

        三天后,6月27日,张际春对中组部退回的丁玲历史审查结论进行修改后,致函李之琏、张海、崔毅说:“丁玲的历史结论,我又改了一下,请你们再注意看看,并提出重新修改的意见。然后再找若干份用红墨水将修改字句写在旁边,分送周扬、荃麟、白羽、默涵、小川、定一及你们和我。也还可送子意、磐石同志征求意见。应考虑给不给处分。”

        李之琏回忆说:丁玲的历史结论从中组部退回以后,在一次部务会上又进行了讨论,陆定一提出,将丁玲的历史结论改为:“1933年丁玲被捕后,自首叛变;从南京回到陕北是敌人派回来的。”但他并没有提出新的根据。审查小组字斟句酌修改了多次、一致通过的结论,就这样被推翻了。陆定一的意见,肯定了他在1955年11月写给中央那封信中提出来的疑问。

        1958年5月,在整风反右补课中,中宣部召开批判李之琏、张海、崔毅会议。6月,又将已调湖北工作的黎辛召回,接受批判。7月14日,中宣部向中央作了《关于李之琏、黎辛、张海、崔毅反党集团处理意见的报告》,7月25日中央书记处批准了这个报告。定案结论中说:“这个反党集团的罪恶活动,主要是以阴谋手段推翻中央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对作协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报告的批示,策动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向党进攻,以及否定肃反运动,执行保护坏人、打击积极分子的恶毒政策。”对他们的处理结果是:李之琏定为极右分子,黎辛定为右派分子,他们两人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张海、崔毅两人定为反党集团成员,留党察看两年,撤销职务。李之琏由7级降为13级;黎辛由11级降为16级;张海由9级降为14级;崔毅由11级降为14级。

        在这期间,许多人企盼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终于发表了,6月18日晚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次日又在《人民日报》登载全文。这是毛泽东2月27日的讲话,从5月7日到6月17日又作了十几次修改,加写了著名的“六条标准”,加进了强调阶级斗争的内容。这篇讲话本来是许多人在整风中敢于大胆讲话的思想武器,但是,“当人们6月19日早晨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正式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些听过录音、听过传达、或者风闻过原来讲话某些内容的人,都对着报纸目瞪口呆了。一些在这篇讲话鼓励之下鸣放了好一阵子的人,看到赫然在目的六条标准,才发觉自己已经误入白虎节堂,叫苦不迭了。”(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