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紧锣密鼓,全力开进。蒋介石也没有睡大觉。
蒋介石在日寇投降之后,当然也把向日军收复失地、接收敌伪财产作为首要任务。不过,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各大城市,如南京、上海的政治、金融市场。由于交通系统已基本瘫痪,他在西南的军队向前方开进的速度很慢。为了保证我军和我各个解放区的利益,阻止国民党军前进,在各地通向解放区的铁路区段,我军组织了破路行动。所以国民党军要想开赴华北和东北,就相当困难。对于东北的重要,蒋介石也不是不懂,可是军队就是一时去不了。他要运兵去东北,只有用飞机空运,或通过海运。而这些手段既不可能很快就绪,又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规模。所以,他就只有发挥他的优势,先搞合法的外交活动,因为这时的国民党政府在法律上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这种合法的外交活动,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利用已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尽可能地阻碍和遏制我进入东北的部队在东北的发展。
蒋介石还有一个麻烦,就是选不出一个适合去东北接管、主持全局的人才。这个人应当熟悉东北情况,在东北有号召力、有声望,能和苏联打交道,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对他蒋介石必须忠心耿耿,便于控制。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接管东北最合适的人选非名闻天下的东北少帅张学良莫属。张学良哪一条都属上乘,可就因为不符合最后这一条,蒋介石当然不予考虑。实在无奈,蒋介石选中了政学系的老牌政客熊式辉,再派出太子蒋经国一道,算是蒋介石心中较为放心的人选。同时他听了熊式辉的一个烂招,为了对付今后管理东北时可能出现的麻烦,免得有人今后可能在东北与他较劲,在他还未能全面管理东北时,就宣布把有名的东三省划为东九省,即由原来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划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另设哈尔滨和大连两个特别市。把东北来一个分而治之,既便于安排东北的各种地方势力当省主席和市长,笼络人心,又可让熊式辉便于控制,还可防止今后尾大不掉。所以,早在国民党政府还未能派出一个正式人员到东北的8月30日,也就是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第二天,蒋介石宣布了对熊式辉的任命。9月5日,熊式辉在重庆任命了东北九个省的省主席。
1945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东北行营(后来改名为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外交特派员蒋经国等人乘飞机到达沈阳。他们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根据,与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进行了会谈,要接收,要建立政权,要从大连港运兵,要空运部队到各大城市。马林诺夫斯基让他们吃了软钉子,答复说,苏军占领区中一切日军所使用过的物资都是苏军的战利品,不存在什么接收;要建立政权,随便,可是大连港不准用,空运军队要由两国政府协商以后再定。总之,既不能接收物资,又无法让国民党军队进东北。没有军队,你建立什么政权?
想通过外交途径顺利进入东北的美梦破灭了,蒋介石只能用武力了。这一点,蒋介石是早已有所准备的。熊式辉虽然也有上将军衔,但是不能统兵作战,何况很可能要打大仗。那么,派谁去东北领军统帅呢?蒋介石早已做了准备,而且早已听取了熊式辉的意见,他决定派杜聿明。
杜聿明到沈阳后,与马林诺夫斯基进行会谈。马林诺夫斯基表示欢迎国民党政府派军队到东北接收政权,如果从海上来,可以在营口登陆。可是,当杜聿明会同美军到营口联络时,才发现营口的苏军已经离去,营口已被先到东北的八路军(是刚从海上到营口的我胶东军区吴克华部)接收。国民党要想从苏军手中和平接收东北已成泡影,要想进入东北,只有一条路,就是用武力从先期进入东北的共产党手中抢,在东北打内战。何况,杜聿明心中也很清楚,如果东北可以和平解决,熊式辉就行了;如果东北需要的是外交,蒋经国也行。蒋介石要他来东北,就是来打内战的。
11月5日,杜聿明到重庆向蒋介石做了汇报,要求派出10个军在东北强行登陆。可是蒋介石不可能运10个军到东北,暂且了他两个军,这就是已经由美军从海上运到秦皇岛的十三军(十三军是被最早运去参加东北内战的部队,他们的第一支部队是在9月30日在秦皇岛登陆的)和正在抢运的五十二军。蒋介石要他用这两个军从秦皇岛通过山海关,打进东北去。
11月8日,杜聿明到达秦皇岛。东北的内战,就此打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