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辽沈战役大决战下载五、百万雄师入榆关

五、百万雄师入榆关

        历时52天的决战结束了,东北野战军的指战员们实在太累了,11月3日,东野总部发布命令,让全军休整一个月,总结经验,缝补军衣,补充新兵,集训俘虏,伤员归队,理发洗澡补睡眠,治病疗伤擦枪炮,准备下一步新的战斗。

        就在东北野战军休整期间,根据中央军委11月1日发布的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东北野战军进行了整编。原来的12个主力纵队改称为军,即:一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二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一直依次到十二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原来在长春起义的国民党第六十军,改编之后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原来的第一至三十六师依次改称为第一一二至一四七师。按中央军委的规定,每个军都是三个师,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的每一个军都编入一个独立师,这样,东北野战军每个军都是四个师,6~7万人。与此同时,总部负责人也有所变化。为了读者阅读方便,现将全军统一序列之后的东野编制与负责人排列于下:

        司令员林彪。

        政治委员罗荣桓。

        参谋长刘亚楼,副参谋长曹祥仁。

        政治部主任谭政,副主任陶铸。

        后勤部第一部长周纯全,第二部长李聚奎。

        后勤部政治委员陈沂。

        炮兵司令部司令员(缺),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贾陶、苏进、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

        炮兵纵队司令员苏进(兼),政委邱创成(兼),副司令兼参谋长匡裕民,副政委刘登瀛,政治部主任吴涛,副主任张志毅。

        铁道纵队司令员(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苏进、李寿轩(后),政委(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伟。

        第一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副司令员陈伯钧,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

        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黄志勇。

        第三十八军军长李天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必业,副军长兼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副主任吴岱。三十八军辖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五一师。

        第三十九军军长刘震,政委吴法宪,副军长吴信泉,参谋长王良太,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副主任贺大增。三十九军辖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五二师。

        第四十军军长韩先楚,政委罗舜初,副军长沙克,副政委刘西元,政治部主任卓雄。四十军辖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一五三师。

        第四十一军军长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副军长胡奇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参谋长李福泽。四十一军辖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五四师。

        第四十二军军长万毅,政委刘兴元,副军长吴林,副政委唐凯,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四十二军辖一二四、一二五、一二六、一五五师。

        第四十三军军长洪学智,政委赖传珠,副军长杨国夫、李作鹏,副政委刘其人,第一参谋长雷震,第二参谋长黄一平,政治部主任邓飞。四十三军辖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一五六师。

        第四十四军军长邓华,政委吴富善,副军长曾克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甫仁,参谋长高体乾。四十四军辖一三零、一三一、一三二、一五七师。

        第四十五军军长黄永胜,政委邱会作,副军长张天云,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段德彰。四十五军辖一三三、一三四、一三五、一五八师。

        第四十六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副军长杨梅生,参谋长袁渊,政治部主任王逸群。四十六军辖一三六、一三七、一三八、一五九师。

        第四十七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周赤萍,副军长方强,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孔石泉。四十七军辖一三九、一四零、一四一、一六零师。

        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仁麒,副军长周仁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杨春圃,参谋长何廷一。四十八军辖一四二、一四三、一四四、一六一师。

        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政委袁升平,副军长熊伯涛,政治部主任陈志芳。四十九军辖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六二师。

        第五十军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副军长叶长庚,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五十军辖一四八、一四九、一五零、一六七师。

        上述的整编工作是在全军中统一进行的。整个人民解放军共分为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四个野战军。华北兵团作为中央军委直属的机动兵团,当时也称为华北军区野战军,所以人们往往也称之为华北野战军。野战军之下有兵团,兵团之下有军。地方部队则以警备旅、独立旅为最高单位,隶属于各军区建制。当时的一级军区有5个,即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军区。二级军区有3个,即晋绥、豫皖苏、冀察热辽军区。只有游击部队还保留纵队和支队的名称。由于当时全国各部队的整编都是在战争中逐步完成的,此时又正值淮海决战和平津决战之时,所以当时留下来的绝大多数军史档案都还是按习惯的称呼,称的是原来的番号。为了不致产生混淆,后来在绝大多数军史资料和历史著作中,在叙述淮海决战和平津决战的历史时,仍然是按原来已成习惯的叫法称为纵队,对师一级的称呼也仍然是按原来的番号称呼。一般都是在1949年4月中央军委将四个野战军统一编号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之后,对各军各师才用新的番号。为了与大多数已有的著述一致,不致让读者产生歧义和误解,我们在《平津战役》的叙述中仍按大多数已有的著作的习惯处理的。

        按照中央军委和东野总部的计划安排,东北野战军的将士们是应当多休息几天的。但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形势发展太快了,中共中央已经决定要乘胜前进,在一年中完全打败蒋介石反动政府,取得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这时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我军几大集团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后勤供应最充分的野战兵团。中共中央要给它加重担,要让它去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1948年11月18日,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立即结束休整,迅速入关,提前发起平津战役。这一天,距东北大地停止战火、部队休整刚刚半个月。

        其实,早在沈阳还未解放之时,即在10月29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东野总部就已派遣四纵、十一纵的全部,以及三个独立师、一个骑兵师共约11万人,组成先遣兵团,在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参谋长黄志勇的率领下先行入关,挺进了冀东。

        东北野战军总部得到军委命令之后,立即动员全军,星夜准备,仅仅用了5天时间,即1948年11月23日,其主力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四十三军、四十四军、四十五军、四十六军、四十七军、四十九军,炮纵、铁道纵队全部集结完毕。除特种兵外,每个纵队编入一个独立师、一至四个独立团、三千至一万名解放战士。总共73万余人,分兵三路,西路由喜峰口、中路由冷口、东路由山海关秘密入关,犹如铁流滚滚,开赴平津战场(如果加上先遣兵团的四十一军和四十八军,东野入关部队总数是84万多人。属于东野建制的五十军留在吉林整训,1949年6月14日奉中央军委命令入关,所以一般都说是“80万大军入榆关”)。

        11月30日,林彪、罗荣桓率总部离开沈阳入关。一场新的决战,即将在关内打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