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李白是不是大唐第二剑客《李白实录》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实录》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为什么是诗仙?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当然是李白的“纯”——纯之又纯的赤子之心,纯粹的超越感,这不是地球人能达到的。“纯”之外,就是李白的“狂”。和“狂”相对应的,是李白诗歌中的河水意象。

        李白诗中的河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呢?那是狂放的象征。《驴友李白》一讲,我们讲《庐山谣》也讲到过。当然,还有一篇家喻户晓的作品,就是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劈头就来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也是李白的象大鹏飞兮振八裔

        月光与河水之外,李白诗歌里还有一个大鹏意象。大鹏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带有仙气,另外也是力量的象征。

        大鹏意象,伴随了李白一生。我们前面讲过李白做古惑仔,他还在四川的时候,就勤于干谒,开元八年前后,他去拜访当时的大名人李邕——就是后来被称为李北海的。那个时候李白也就二十来岁,非常狂,李邕可能批评了他,他感到很不高兴,就写了一首诗,叫《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多骄傲啊。他二十来岁,什么也不是,去拜访李邕。李邕当时是渝州刺史,也就是现在重庆那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不理李白。李白就说:你这样不对,连孔子都说后生可畏,你怎么能够轻视我这样的天才呢?这首诗里写到了大鹏的意象,“大鹏一日同风起”,是说有朝一日我李白青云直上的话,那可就了不得了。

        从青年时代起,李白就认为自己是大鹏。

        第八讲月光·河水·大鹏鸟——李白的诗歌意象魏颢、李阳冰等人,在写李白的传记资料的时候,都提到过李白的《大鹏赋》。《大鹏赋》可是盛唐时代的第一畅销书啊!据说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都是家藏一本。《大鹏赋》不是诗而是文。李白比杜甫强,杜甫只会写诗,文章写得不好。李白却是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散文写得好,赋也写得好。《大鹏赋》,又名《大鹏遇希有鸟赋》,写得非常好。

        这篇赋的写作背景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在湖北一带碰到了司马承祯。李白提到司马承祯夸他,就是在《大鹏赋》的序里。司马承祯说李白可以“神游八极”,李白高兴坏了,司马承祯唤醒了他的仙风道骨意识。后来贺知章又说李白是“谪仙人”,李白索性就以“谪仙人”自居了。

        《大鹏赋》前面有一个序:“予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予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腹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李白说:我以前见司马承祯的时候,写过一篇《大鹏赋》,地球人都看了,可是我自己觉得写得不好,不当回事儿,就扔了。但是后来我看到有个魏晋名士也有写《大鹏赞》,可是他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呢,所以我又根据我的记忆,重新整理,写定了这篇《大鹏赋》。

        这篇《大鹏赋》写得太美了,虽然是一篇赋,但和李白的歌行风格一样。我们稍微念几句关系比较密切的。

        凭空一句:“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南华老仙,指庄子,庄子曾经做过漆园令。“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征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巨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其实后几句几乎是引庄子里的原话,讲大鹏怎么来的。

        庄子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篇目。庄子这个人很有意思,还很有科学知识,知道有南极洲和北冰洋,他在里讲到南溟,讲到北溟:“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你看庄子多么富有想象力:在北冰洋,有条大鲸鱼,当然,他说的是鲲鱼,不知道有多大,我只看到它的背部露出来了,就不知道有几千里,后来这个鲲就变成鹏了,鹏有多大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的背有几千里,翅膀能把半边天给遮住。

        李白太喜欢里大鹏的意象了,他觉得这个大鹏就是他自己。这个大鹏应该是五百年一出,或者说千年一出的天才。一般的人,怎么配称大鹏呢?世上的人,都是小麻雀,只有我李白,才能称大鹏。所以李白的《大鹏赋》前面就直接用了庄子的典故。李白反复地说这个大鹏飞起来有多么壮观,比庄子写得要更雄奇。

        李白的想象力好像比庄子还要发达。我们稍稍念几句李白《大鹏赋》里写大鹏飞起来的感觉:“脱鬐鬛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大鹏飞起来了,太阳正好也刚刚升起,太阳在大鹏的翅膀上,稍稍露出一点红色,“烜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宇宙、昆仑之间,就只有大鹏鸟。“一鼓一舞,烟蒙沙昏。”大鹏翅膀拍一拍,呼吸一下,天地都为之变色,以至于天上全是雾了。“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拍一下翅膀的话,连五岳都会动荡,还要引起海底火山爆发。接下来几句:“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敢情这气候变化,都是李白的大鹏在作乱——这大鹏一喷气,天地四方就全是云了,可比喷气式飞机强多了。李白接着写道:“尔其雄姿壮观,映背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河汉,就是天河。李白和庄子都很了不起,他们都是神仙,在人类乘宇宙飞船到月亮上面去看地球之前,他们就已经看过了。他们看到的地球,就是以海洋为主的——“上摩苍苍,下覆漫漫。”了不起啊!“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傍叹。”那个开天辟地的盘古,也只能是在一边儿干看着。替太阳神赶车的羲和,看到大鹏就更只有发呆的份儿了。“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全球原来是五大洲,现在说七大洲,都不在话下。只要大鹏一出,便是鬼哭神嚎。“天吴为之怵慄,海若为之躨跜。”中国神话里,天吴是水神,海若是海神,他们看到大鹏之后都会吓得发抖。“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海里的那些蛟龙、鲸鱼看到大鹏,更是吓得不敢出来了。李白还故作天真地说:“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大鹏何以这样伟大?你们问我,我也不明白。你们一定要问的话,那我只能说这是天地造化。这就是李白。他以“谪仙人”自居,讲一个东西好到极点了,就说是从天上来的,是天地的意思,不是我个人的意志。李白的俯视,对人世间、对红尘的俯瞰,都体现在《大鹏赋》中这个飞在九天之上的大鹏身上。

        李白的大鹏跟庄子的大鹏稍有不同。庄子的大鹏,逍遥就行了——我飞那么高,不看下面。我看你干吗?这是庄子。李白不这样。李白的大鹏为什么要飞这么高,就是为了俯视地球人。大鹏对李白的象征意义就在这里。李白对整个红尘是俯视、俯瞰的态度。大鹏飞在九天之上,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算什么。伟大的海神、伟大的江神,看到我就发抖。江河变化又算什么呢?那些大海里的鲸鱼和蛟龙,看到我在天上飞,吓得都不敢出来了。自然界的变化又算什么呢?天上的云怎么来的?是我大鹏在喷气;鹅毛大雪怎么来的?是我大鹏鸟在换羽毛。天地之间唯有大鹏,遮盖一切,弥漫宇宙,俯视整个红尘。大鹏就像宇航员在月亮上看地球一样,看到的都是茫茫一片蓝色的海水。

        李白在大鹏意象中获得的是在九天之上的俯瞰权和对红尘的超越性,这是《大鹏赋》的特殊意义。讲李白的诗歌,如果不讲《大鹏赋》就太可惜了。大鹏意象比河水意象更有说服力,更能说明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白为什么是诗仙?因为他是天才、是神仙、是俯瞰人间的人,姿态不一样。

        李白诗里最有名的一句骂人的话,李白用来骂那些他看不起的人骂得最狠的一句就是“董龙更是何鸡狗!”——那些兔崽子,什么玩意啊?什么东西!在李白眼里,普天之下,没几个不是阿猫、阿狗。但司马承祯是文化昆仑,李白对他还是很恭敬的。李白把自己比作大鹏,把司马承祯比作稀有鸟。言下之意就是:放眼天下,除了你我之外,还有谁呢?

        “天下英雄唯使君”,曹操和刘备二人青梅煮酒话英雄,成就了一段佳话。你看司马承祯和李白这两个神仙家,唐代的这两个道士——当然一个是真道士,一个是假道士,前后两个文化昆仑,一个白发苍苍,一个潇洒美少年,他们碰到一块儿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一席话,也是煮酒论英雄啊。但这不是一般的论英雄,而是煮酒论神仙。而且论的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没有力度的神仙,而是大鹏和稀有鸟。这样伟大的作品,当然令所有的人仰视,也只有在那个大时代才能出现。这是写在开元年间,大唐王朝蒸蒸日上的时候,这种气氛能够感染每一个人。

        司马承祯是世外高人,他完全是那种宇宙的胸怀,少年李白出来之后也是宇宙的胸怀,所以有这篇《大鹏赋》。有了这篇作品作为基础,我们再看李白的诗歌,“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也好,“黄河如丝天际来”也好,无论李白再说什么话,我们都可以理解。李白刚出山的时候,就跟司马承祯一起,灵魂飞到了天上,飞到九天之外,俯瞰茫茫红尘。对理解李白来说,《大鹏赋》太重要了。

        李白临死之前,写过一首诗,也和大鹏有关。这首诗的题目,传世版本写作《临路歌》,但很多学者指出题目应该是《临终歌》才对。

        李白和孔子的关系很有意思,李白有时候批评孔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但李白对孔子也非常崇拜,因为他毕竟是个读书人。李白最后一篇写大鹏的作品,就跟孔子有很大关系。

        李白有关大鹏意象的最后一篇作品,其实就是李白的绝笔之作——《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写得很感伤。相传孔圣人死的时候,也是这样。伟人之死都有传奇色彩。据说孔子临死之前,子贡去看他,孔子唱了三句诗:

        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这三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巍峨的泰山就要崩塌了,高高的柱子也倒掉了,一代伟人就此安息吧。

        李白诗里“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一句,本身就是讲圣人之死的。从整首诗的情感来看,我们判断它是绝笔之作,应无问题。

        这首诗里也有大鹏意象,但跟李白二十多岁时写的《上李邕》中的大鹏意象有所不同,跟李白二十五六岁时碰到司马承祯写《大鹏赋》的大鹏也有所不同。

        “大鹏飞兮振八裔”,这句没问题,和《上李邕》、《大鹏赋》中的大鹏是一样的。关键是下一句,“中天摧兮力不济”,飞到半空不行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李白什么时候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呢?李白临死之前,名将李光弼有一次军事行动,李白想去参加,结果走到半路上就走不动了,接着就病危了。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鹏意象和明月意象一样,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从李白的青少年时代,一直到他临死之前,明月跟着他走了一生,大鹏也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心灵世界里飞了一生。征。明月是李白纯洁的象征。河水,从天而来的黄河之水,奔流不息,到海不回的河水,也是李白的象征,它象征着李白的狂放和豪迈。

        我们前面就讲过,李白看风景全是俯瞰——站在群山之巅,看大江大河。但这未必是视觉上的真实。当我们真的登上庐山最高峰,能不能看到长江水?我看未必。登上华山之巅,是不是就能够看见黄河水?也未必。李白写的只是感觉的真实,实际上这只是在写他的精神世界。长江也好,黄河也好,写它们如何壮观,实际上是李白向内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像长江、黄河一样奔腾。

        当然,这是壮观之美。我们把《庐山谣》和《西岳云台歌》里写壮观之美的几句摘出来,其他的,我们暂且不论。

        《庐山谣》里写“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视野极其开阔,万里空茫。《西岳云台歌》前几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这里写黄河,原来是像丝线一样地流过来,可是流到华山的时候就是那样的壮观了。李白写他看到壮观的长江、壮观的黄河,实际上唤醒的都是他的自我认识。因为李白以“谪仙人”自居,他的座右铭是“我是天才我怕谁!”他觉得自己才如江海,他看到的是自己的生命力和精神。

        李白的自我认识,他的超越性,和一般人不同。一是往极细腻的地方去,细腻到一点儿渣滓都没有,一点儿声音都没有。“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月光到来时,是听不见它的脚步声的,但是李白感觉到月光来了,感觉到月亮来了。因为李白向纯净、向细腻发展,发展到了极致。另外一方面,李白的精神世界里,又有极其放荡不羁的、极其豪放的一面,那就是像长江、黄河之水一样奔流不息。所以李白的两重心象——月光和河水,都是他的精神世界的象征。这两重境界,都不是寻常人所能达到的。李白为什么是天仙?这两组意象就可以说明问题。

        李白当然也喜欢看安静的河水,尤其是有月亮照着的。但他更喜欢看的是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还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因为瀑布壮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都太熟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李白活到现在的话,恐怕是要去看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以及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河水意象,代表了李白奔放和雄壮的一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