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李光洁大清风云天津沦陷

天津沦陷

        对洋鬼子那一套,咸丰是个睁眼瞎。

        咸丰把叶名琛革职之后,居然说出这样幼稚的话:“以前洋鬼子憎恨的是叶名琛,现在我们把叶名琛革职了,让柏贵和黄宗汉代理,这两人跟英国人从来就没有宿怨,他们应该不至于为难这两人的。我们可以给英国人好处,只要他们退还广州,允许通商,如果强硬的话,我们就调集兵勇收拾他们。”

        咸丰的法子看起来幼稚,但实际上是继承了祖宗的老一套,也就是剿抚并用,恩威并施。清廷对于叛乱者历来采取这两种手段,现在咸丰把英法联军也当成了农民起义,不免让人心寒齿冷。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像所有统治者一样,他们也想恢复秩序,打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为了防止民众叛乱,英军用刺刀逼着柏贵进衙门复职,和英法总局共同治理广州。也就是说,广州已经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咸丰已经管不了广州。

        1858年2月11日,英法总局宣布解除一切封锁,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在广州自由贸易。

        战事到这里,英国和法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本来可以避免升级。但咸丰肯定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他让骆秉章秘密去广东,联系各地官员,组织几万人的乡勇,将英法联军赶出广州城,然后清政府可以出面调停夷人和民人之间的矛盾。咸丰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人多怕他干啥,老百姓闹起来,我们政府就可以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这又是传统智慧。

        传统智慧不是不好,但咸丰死搬教条,且不说乡勇根本不是联军的对手。就说你把两国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英军跟广东人民的矛盾,然后自己再充当中间人,这不是发神经吗?

        团练虽然组织起来了,但大家一直没有进攻,中国人都聪明,谁也不愿意充当咸丰的炮灰。

        更奇特的是,广州战争爆发后,两江总督何桂清主动跟英国人联系,说广州打仗不关我们的事啊,就拿上海来说,跟你们外国人的关系很好啊,我们一切照旧吧,该贸易的贸易,该喝酒的喝酒,该泡妞的泡妞。

        何桂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咸丰,咸丰也点头批准。咸丰的思维是这样的,出了问题就要丢卒保帅,广州既然出事了,就不能蔓延,他恨不得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叶名琛一个人头上。闽浙总督王懿德也效法何桂清,跟洋人通气,希望和睦相处。

        人有好处,自然不折腾。所以,历史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广州是交战区,其他地方却歌舞升平,尤其是上海,十里洋场一片繁华。上海甚至成为英法舰队的中转站和基地,这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看不到的。

        好像这场战争不是英国和中国的战争,而仅仅是英国与广州的战争,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国使者威风八面地来到天津大沽口,他们要清政府六天之内派钦差大臣来谈判,否则将……

        此时,咸丰又求助于传统权术,他让直隶总督谭廷襄出面,临行前,面授机宜。他告诉谭廷襄,我们要尽量把这四国分化瓦解,让他们互相斗起来,对俄国要友好一点,告诉他们不要帮助他们的敌人英国和法国,同时答应多开放两个通商港口;对美国呢,要想办法羁縻,美国毕竟没有参战,没那么可恶,如果美国提出的条件不过分,可以答应他们;对英国和法国口气要狠一点,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蛮横。

        咸丰本想分化四国,结果毫不管用。咸丰没办法,只好换一套招数,实行两手政策。一方面对他们的要求完全拒绝,只同意酌量减少点关税,另一方面又要谭廷襄避免决裂。谭廷襄也是人,怎么可能既拒绝别人,又让别人心平气和。

        谭廷襄都快疯了,心想横竖不如战死,咸丰又警告他,千万不可开战。

        看到谈判没希望,四国决定攻占大沽口,还是用武力说话。1858年5月20日,英法两国发出最后通牒,让清军两个小时以内交出大沽口,清军不同意。两个小时后,英法联军就占领了大沽口炮台。

        5月26日,天津沦陷。5月30日,英法联军再次发出威胁,要求清廷立即派出全权大使谈判,否则将进攻北京。

        听到这个消息,咸丰吓坏了。大沽炮台是清军北方海口兵力最强的一个炮台,守军有三千人,后来咸丰又增派了六千人。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落入洋鬼子的手中呢?

        咸丰万万没有料到洋鬼子的火力会这么猛,他派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让他这次给洋鬼子一点甜头尝尝,不能再过分强硬。

        不久,惠亲王绵愉建议咸丰派耆英去谈判,咸丰秘密召见耆英,让他前去天津,协助谈判。

        咸丰所以这么做,还是中国的传统智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耆英是有名的妥协派,让妥协派做好人,让强硬派做坏人,希望能捞点便宜。

        结果,他又失望了,咸丰真悲催,他辛苦那么多年,学到的知识全派不上用场。耆英很悲剧,洋鬼子们也看透了他,知道他这个人表面妥协,其实是敷衍人。所以,耆英到了会场后,洋鬼子对他破口大骂。一个老年人承受这种侮辱,情何以堪,耆英差点晕倒。两天后,他就返回北京。

        跟美国和俄国还好打交道,签了天津条约后,他们也消停了不少。倒是英法的态度非常强硬,英方提出了五十六条条款,并告诉桂良一字都不能修改。咸丰听说英国这么强硬,也逼急了,准备决裂开战。

        桂良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真开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大清很可能完蛋,就私自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

        桂良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咸丰,并对他说,现在没办法了,只能用委曲求全的方式顾全大局。咸丰无奈,只好在条约下签了“依议”二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