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李嘉诚的创业故事及启示三、收购——巧妙收购,善意始终

三、收购——巧妙收购,善意始终

        

1、暗度陈仓 直击怡和



        李嘉诚如是说: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有这个很多资料,很多困难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

        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和怡和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而怡和为四大洋行之首。九龙仓和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仓是1886年由怡和集团创始人保罗·遮打牵头设立的,怡和洋行持有九龙仓最大的股份。它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九龙仓资产极其雄厚,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等于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自从李嘉诚以超越置地为目标后,一直以置地为竞争对手,九龙仓并未引起他过多的注意。随着九龙经济的发展,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九龙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了大块地皮,准备用来发展商业大厦。九龙仓的这番大动作引起了李嘉诚的注意,他开始关注起九龙仓来。

        李嘉诚开始研究九龙仓。他十分企羡九龙仓的这块风水宝地。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郑李嘉诚研究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在缺陷。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九龙仓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但是,李嘉诚还是相信,九龙仓具有巨大的潜力。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由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致陷于如此困境。

        自从长江上市,李嘉诚在兴建楼宇“售”与“租”的问题上,奉行谨慎而灵活的原则。若手头资金较宽裕,或楼市不景气楼价偏低,就留作出租物业;若急需资金回流,便加快建房速度,楼市景气楼价炒高,则以售楼为宜。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于是他算了一笔账。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九龙仓股票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如此具有诱惑力,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李嘉诚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

        方略已定,那么下一步就要思索战术问题了。李嘉诚知道,怡和的实力不可小觑,况且九龙这块宝地怡和也不会轻易就让给别人。于是,李嘉诚就制定了一个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暗度陈仓,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收购,使对方始终蒙在鼓里,没有觉察。收购九龙仓股票决然不能声张,否则,假如怡和系发现有人企图收购九龙仓,那么,以怡和系的实力,奋起自卫,甚至反收购,李嘉诚就将功亏一篑。后来,李嘉诚在部署收购和黄之时,重演九龙仓旧法。1978年,李嘉诚持有的青洲英泥股票达25%,他入局出任董事。1979年,他所持的股份增购至40%,顺理成章地坐上青洲英泥董事局主席之位。全面收购青洲英泥,是考虑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能获得经常性的合理利润。更重要的是,李嘉诚看重青洲英泥拥有大量平价地皮可供日后发展。倘若出售该平价地皮,也可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李嘉诚在市场悄悄地吸纳英资青洲英泥(水泥)公司的股票,再次采用这种不动声色的偷袭收购。这是后话了。

        于是,李嘉诚不动声色开始了他的秘密收购过程。李嘉诚从不打无准备仗,他先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与其姐妹公司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其关系为,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权。20%,就是2000万股。这个数目,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极为敏感而关键的界限。现在李嘉诚吸纳的九龙仓股,已快要达到2000万股了。这意味着,如果再加一把劲,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了。购得九龙仓,无疑将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以上还只是李嘉诚收购九龙的前哨战,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精明。首先,李嘉诚通过九龙仓迁址捕捉到了千载难逢的信息和机遇,显示了李嘉诚异常敏感的商业嗅觉。继而,李嘉诚通过形势分析和仔细推算,认定九龙仓是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大有用武之地,大有潜力可挖,大有赚头。接着,李嘉诚知己知彼地衡量双方的实力,知道自己远不如怡和系,因此聪明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暗度陈仓,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收购,使对方始终蒙在鼓里,没有觉察,使计划得以顺利推进。

        但是,李嘉诚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秘密行动最终必然会曝光,因为战场是公开的。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时,虽是采取分散户头,采用暗购的方式进行的,由于数额巨大,九龙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增,渐渐引起了证券分析员的关注。

        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感到其中有戏,立即介入,九仓股被炒高。甚至各大华资财团、英资财团和一些外资财团,也纷纷出马加入,来分一杯羹。九仓股水涨船高,只升不降。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急窜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按照公司法,股东必须持有股份总额的50%以上才能对公司取得绝对控制权。否则被收购方将实施反收购,从而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而这时,李嘉诚持有的九龙仓股还不满2000万股,现在九龙仓股价已被炒高,要想购到51%的水平,已远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了。他不得不等待股价回落,以便在稍低的价位上将九龙仓股增至20%的水平。李嘉诚决定暂缓吸纳。

        这时候,九龙仓集团方始察觉是李嘉诚挑起战火。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的争夺,李嘉诚已经让怡和系丢尽了面子。九龙仓无论如何不能落到李嘉诚手中。九龙仓的老板马上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但是,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近几年来,怡和奉行“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政策,而在海外因投资战线过长,投资回报率低,使得怡和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现在又想高价增购九龙仓股票,以保“家业完整”,一时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怡和为保江山不失,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李嘉诚不愿意树立怡和、汇丰两个敌人,况且他以后需要汇丰的时候还会很多。于是他鸣金收兵,不再收购。同时,又把自己拥有九龙的股票转让给了船王包玉刚。

        在这场收购战中,李嘉诚虽然并没有得到九龙仓,但是他的获利远远比获得九龙仓多。

        创业感悟:制定目标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向目标迈进,这就是商业决策。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决策者。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时,采取分散户头,采用暗购的方式进行的,暗度陈仓,以免引起怡和的注意,从而可以不动声色的达到目标。

        

2、九龙大战 一石三鸟



        李嘉诚如是说: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在对九龙仓的收购中,李嘉诚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在这场大战中李嘉诚顺水推舟,赢得了商场上难得的朋友,一石三鸟,是这场战役中的最大赢家,成为商战的上乘典范。

        其一,李嘉诚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千万港元。其二,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发展西环的货仓大厦。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而无须付出占发展总成本的70%~80%的地价,日后利润,两家对半分。其三,李嘉诚对汇丰的介入,顺水推舟,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汇丰因为欠李嘉诚这笔情,于是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使李嘉诚获得了比九龙仓更大的利益。入主和黄,是李嘉诚一生最辉煌的作品。

        怡和发现李嘉诚不动声色已经收购了九龙仓快20%的股份,但是怡和当时又无法出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一时心急,于是就请汇丰出山,以求保住江山。于是,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此时,战斗已公开化,李嘉诚也没有足够实力再增购九龙仓股了。另外,李嘉诚也不想同时树起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呢!即使不谈长远,就说眼前,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定会贷款支持怡和,若汇丰与怡和联盟,那李嘉诚的收购行动必败无疑。有鉴于此,李嘉诚也乐得顺水推舟,卖一个人情给汇丰。李嘉诚于是答应沈弼,宣布鸣金收兵,不再收购。

        李嘉诚一退出收购,立刻引来八方强手介入角逐。当时,李嘉诚知道正欲“弃船登陆”的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仓股票,并且志在必得。李嘉诚权衡得失,决定把球传给包玉刚,让包玉刚射门——直捣九龙仓。李嘉诚又再卖一个人情给包玉刚。详细情况是这样的。

        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英国、美国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非、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这使得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逐渐减少,远洋油轮需求量大减。到70年代后期,大量的油轮被闲置。油轮是包玉刚船队的主力,随着越来越多油轮的闲置,包玉刚预感到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来临。于是,包玉刚果断决定减船登岸,套取现金,投资于香港百业中最诱人的房地产业。包玉刚发现了一大块肥肉,这块肥肉就是正诱惑李嘉诚的九龙仓。九龙仓对包氏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其码头货仓,对他发展海上航运极为有利;其地盘物业,可供他在陆地上大展拳脚。但是,李嘉诚已经先他一步了。

        正在包玉刚还有些苦恼的时候,李嘉诚却突然要约见他。包玉刚与李嘉诚并没有很深的私交,对李嘉诚的秘密约见,包玉刚猜想可能有重要事情。就于1978年8月底的一个下午,在中环文华酒店的一间幽静的雅阁中,他们两位商业巨头碰面了。令包玉刚吃惊的是,经过简短的寒暄后,李嘉诚即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包玉刚觉得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岂有不同意之理。

        其实,李嘉诚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李嘉诚虽不清楚包玉刚吸纳九龙仓股是作一般性的长期投资,还是有意控得九龙仓,但他可以肯定包玉刚会对九龙仓感兴趣。而当时,在华人商界,论实力,论与银行的关系,能与怡和相抗衡者,非包氏莫属。能帮助包玉刚拿下九龙仓,这也是一个顺水人情,而且商场上欠人人情必定要还,以后说不定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包玉刚帮忙呢。

        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3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这样一来,包玉刚因此得到了吞噬九龙仓的绝对优势。李嘉诚的九龙仓股票都是以10~30港元的市价购买的,全部以30多港元脱手转让给包玉刚,据估计,李嘉诚一进一出间,获纯利5900多万港元。

        接下来,就是包玉刚跟怡和的战斗了。1978年9月5日,包玉刚正式宣布他本人及其家族已购入20%左右九龙仓股票。怡和与九龙仓现任大班纽璧坚,不得不吸收包玉刚及其女婿吴光正加入九龙仓董事局(公司法规定,持股16%的股东即可成为董事)。这之后,李嘉诚又陆续将手头剩余的九龙仓股全部转让给包玉刚。这样一来,包玉刚便具有了控制九龙仓的绝对优势。

        怡和的实力依然非同小可,包玉刚与九龙仓进行了空前惨烈的血战,最终包玉刚得以胜出,入主九龙仓。此战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

        在成为香港商战经典的九龙仓大战中,包玉刚在此役本身并没有讨到太大便宜。但是,吞并九龙仓的深远意义在两年后显示了出来。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减船登陆的战略转移,从而避免了两年后的空前船灾。从这点说,取得九龙仓,简直就是挽救了一代船王包氏家族,其意义实非文字所能涵盖,也足见包玉刚的远见卓识。

        这一场战役中,李嘉诚并没有任何损失,卖两个人情给包玉刚和汇丰后,在收购和黄的时候,李嘉诚的远见卓识就表现了出来。从包玉刚手上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又得汇丰的大力支持,李嘉诚成功的收购了和黄。

        创业感悟:在商场上向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这是由商人追逐利益的本质所决定的。能够尽量在商场上获得更多朋友,而不是更多的属地,甚至能够把对手变成朋友,这需要不计较小利,能够随时牺牲眼前利益的准备,这是一种大智慧。而总是想时时刻刻占别人便宜的人,就一定不能做成大事。

        

3、入主和黄 蛇吞大象



        李嘉诚如是说:没有朋友的帮助,我今天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

        入主和黄,是李嘉诚一生最辉煌的作品。李嘉诚以一种超人的勇气与胆略,以小搏大,在汇丰银行的支持下,实现了兼并和黄的目的。

        和记黄埔集团是当时香港的第二大洋行,同时它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一是黄埔船坞。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香港零售业。到二战前,和记下属公司发展到20家,有了一定规模。

        黄埔船坞始创于1843年,这个船坞最初在铜锣湾,日后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逐渐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二战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20世纪60年代后期,祁德尊雄心勃发。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他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的小公司统统收归旗下。祈德尊接着又瞄上了香港的房地产,就关闭了九龙半岛原来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大片地皮之后,祈德尊大兴土木,逐渐使地产成为和记集团的支柱产业。祁德尊在商界有“食饮过旺,消化不良”的美名。他一刻不停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家,其中有84家在海外,可是有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使他背上沉重的债务。1973年股市大灾,随之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和记集团终于支撑不住,掉入了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

        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祁德尊,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于是,汇丰便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因此而离开了和记集团。和记成了一家非家族性集团公司,由从未有过主持巨型企业的韦理主持千疮百孔的和记的一切事务。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汇黄埔(集团)有限公司”。

        李嘉诚从硝烟弥漫的九龙仓战役的**中退了出来,就集中全力瞄准了和记黄埔。恰恰这时他看到了和记黄埔的危机,他想乘虚而入。乘虚而入,是李嘉诚善用的一种战术,他在收购九龙仓股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和记黄埔的状况。

        李嘉诚仔细权衡了一下双方的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实力相差悬殊,难以下咽。而且当时很多大集团对和记黄埔虎视眈眈。尽管自己的实力不足,但李嘉诚认为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当李嘉诚正在暗暗吸纳九龙仓股票的时候,他就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说: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有的大部分和黄股份转让出去。

        这个消息对李嘉诚来说,确实是天大的福音。长实财力不足,如果能够借助汇丰之力,那么收购的成功率就能有50%的把握了。

        李嘉诚极其渴望能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人选。于是,就在沈弼劝李嘉诚停止收购九龙仓股的时候,李嘉诚权衡了利弊,忍痛割爱停止了收购九龙仓的行动,从而卖给汇丰一个人情,而赢得了汇丰的信任。不难看出,李嘉诚这一“忍痛割爱”是非常明智的,这为下一步收购和黄埋下了伏笔。李嘉诚还有一个准备活动,那就是出让1000多万股九龙仓股给船王包玉刚,从而得到了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票的回报。李嘉诚还了解到,汇丰这次出让和黄的目的不在于售股套利,而是希望放手后的和黄能转入良性发展轨道。其实李嘉诚还不知道,此时的沈弼已十分赞赏李嘉诚精明强干、诚实从商的作风及其如日中天的业绩,对李嘉诚情有独钟。他慧眼识珠,认定李嘉诚堪托大任,可以重振和黄。在接下来处理和记黄埔的问题上,汇丰银行以利益为宗旨,他们相信凭借李嘉诚的信用和能力,足以驾驭和黄这家巨型企业。因此不惜将这家英人长期控有的洋行,交付在李嘉诚手中。这样,汇丰不仅摆脱了这个包袱,而且汇丰手中依然留有大量和黄优先股,待李嘉诚“救活”和黄后,还会为汇丰带来大笔红利。

        1979年9月,汇丰银行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将其手中持有占22.4%的9000万和黄普通股售予长江实业。当时,对汇丰的和黄股垂涎者甚众,但沈弼及汇丰根本没有考虑让别人角逐和竞争。汇丰让售李嘉诚的和黄普通股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并且同意李嘉诚暂付20%的现金,对李嘉诚真是优惠之极。不过汇丰并没有吃亏,当年每股1.5元,现在以每股7.1元出售,股款收齐之后,汇丰共获利5.4亿港元。

        接下来,李嘉诚集中火力乘胜追击,继续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黄股票。经过一年的集中吸纳,到1980年11月,李嘉诚成功地拥有39.6%的和记黄埔股权,控股权已十分牢固。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当时,长江实业实际资产是6.93亿港元,而和记黄埔的市价总值是62亿港元。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成功控制巨型集团和黄,难怪被称为“蛇吞大象”。

        后来,有人问李嘉诚是不是有什么超人的智慧,否则怎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对此,李嘉诚并没有谈他运用的是什么谋略方法,只是说:“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我今天就不可能成功收购和记黄埔。”

        可见,人际关系在商战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李嘉诚不计眼前利益的理念,给他带来了超乎他付出的利益。

        创业感悟: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不是某一个企业主仅仅凭他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就能做到的,人际关系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时不需要过多的技巧,首要的是公平合理地处理双方的利益问题,有时甚至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成全朋友的交情。

        

4、依傍汇丰 大展拳脚



        李嘉诚如是说: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

        在李嘉诚的收购史上,汇丰这个大财神为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李嘉诚感激汇丰,汇丰也力助李嘉诚,事实正是如此。自从李嘉诚在虎豹别墅这件事上的表现得到了汇丰的认可和赞赏之后,汇丰银行在发展华人行的新的出租屋的时候,合作商就选择了李嘉诚。李嘉诚收购史上最得意的一个就是收购和黄,汇丰在这次收购中起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以后,汇丰又助李氏开展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

        1980年代末期,汇丰银行在幕前幕后支持扩张中的李嘉诚财团的基础上开始参股投资,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988年,汇丰银行投巨额资金6.25亿港元,购入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之国际货柜5%的股权。跨入1990年代以后,汇丰银行对李嘉诚财团的发展更具信心,再次表示愿意加盟其属下的如卫星电视等项目的长线投资。

        其实,从1960年代起,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致部分英资财团开始调整远东投资战略,逐步在香港巨大经济实体的阵容中由强到弱乃至隐退;也有一部分曾经实力相当雄厚的在香港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英资财团,因为国际经济气候的骤变和经营决策中的部分失利导致财团经济严重亏损。鉴于这一系列的因素,港英政府决定开始调整对本地华资的政策,对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管理出色的华资财团开始全力扶持,以求稳定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港英政府的这种逐步重心转移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有半个中央银行功能,且在金融集团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的汇丰银行实施的。

        李嘉诚此时当然高兴了。就凭他跟汇丰银行的关系,李嘉诚将会充分得到这次“天机”的垂青。而港英政府和汇丰银行也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在香港无人能出其右的精明的“过江猛龙”。于是,李嘉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获得港英政府和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是理所当然的了。

        和黄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韦理很不理解地说:“李氏此举等于用美元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10亿美元的资产。”韦理埋怨汇丰售价大大偏低,认为和黄股票真正价值远超汇丰与长实所订的成交价格。成交价为每股7.1元,依此计算,和黄总值约为28亿元;但他本人相信,单以和黄拥有之红石勘土地,价值已接近或达到此一数字。他说“在这宗交易中,汇丰似未考虑和黄其他‘十分重大的资产’价值”。香港虽没有中央银行,但汇丰银行执行着诸如印发钞票等很大一部分类似中央银行的职能,起着官家银行的作用。有人评论说,向来官商交易,送好处去的是商人,这回却倒过来,送好处的是官家,得利的是商人。这种现象决非偶然,乃是香港新的过渡时期的产物。汇丰银行此举进一步改善了它与本地华资集团关系。汇丰银行董事局主席沈弼与李嘉诚私交很好。他对李氏的精明能干,正派诚实,十分欣赏。综观和黄最近七八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今日李嘉诚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地位,亦足以证明汇丰银行当事人的高瞻远瞩,决断英明。

        针对这件事,有记者提问,“贵公司为何购进汇丰手上的普通股,为什么不一并购进优先股?”李嘉诚这样回答,“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家好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李嘉诚向新闻界反复说明收购和黄部分股权主要是鉴于和黄前景大有可为。他强调:“这次买卖纯粹是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商业贸易”,认为收购战功“对有关各方面和大市都有利”,只要汇丰处理得当,“对和黄的发展大有帮助,对长江实业更为有利——这次是长江实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事实上,长江实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和记黄埔,是一次各方面均有利的正常贸易。对汇丰银行而言,获利回吐,因时制宜。它以1.5亿元获得和黄9000万股普通股和9000万股优先股。现在,以7.1元出售普通股,汇丰银行收回6.3亿元,加上手中仍有9000万股优先股,合共7.29亿元。在这项投资上4年获利5.79亿元,利润之大,今后汇丰将洗掉银行控制企业的不雅之名,怖复纯粹银行经营的良好形象。

        对长江实业而言,它用6.93亿元,收购和黄22.4%股权。可以借此而“控制”一家规模减弱的大贸易与地产公司,使长实的业务基础加强,未来长实的发展将更具有灵活性并趋向多元化。尤其是它以1977年初略高的股价(和黄当年估值每股6.83元)购入如此庞大的土地,如此便宜的事,恐怕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指出:“现长实拥有的两大公司,届时长实是否购得适当的地皮以发展,是难以预料。但和黄现时即拥有足够而且理想的地皮可供发展,故此,长实在今后数年之中,将会因此而获利。”对和记黄埔而言,“汇丰何时‘计数清仓’出售和记黄埔股份”的最大心理压力已经解除,在长江实业成为大股东,李嘉诚出任董事局的执行董事,和记黄埔未来的纯利必将“大幅跳升”,一跃而为“行中之冠”。

        对大市而言,由于长江实业以7.1元的现金价购买昨天仅仅5.18元的和黄股票,这无异于给股民注**一支兴奋剂,投资者在有数可据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地抢购和黄的股价,当然就大幅度的上扬。当晚消息发表后,第二天晨市,股民们、投机家和投资者蜂拥而至,集中于和黄、长实、汇丰、置地等股份之上抢购,迫使该等股份突然狂升十余价位,上午11时之恒生指数出现狂升25点之奇景,人们喜形于色,交易十分活跃。

        李嘉诚跟汇丰的合作由来已久。除了最初的华人行之外,汇丰还多次帮助李嘉诚完成一系列收购计划。1985年李嘉诚属下之和黄埔,一举收购香港电灯公司的大部分款项来自汇丰,汇丰银行再一次为李嘉诚财团充当了一个主要“供血者”的角色。1987年9月,李嘉诚财团各上市公司供股集资103亿港元,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扩张收购活动。其中的供股集资项目,是由汇丰总行属下的获多利财务公司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等协助包销的。1988年10月,李嘉诚透过长江实业全面收购英资青洲水泥,再次得到了汇丰银行的支持,并由汇丰银行属下之获多利财务融资出面安排。1989年,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之国际货柜筹措105亿元贷款,也是由汇丰银行出面组织得以实施的。汇丰银行因此成为李嘉诚财团一系列庞大的收购活动和集资活动的幕后资金雄厚的支持者。

        不仅如此,李嘉诚与汇丰银行的水**融的密切关系一直持续到今天,李嘉诚个人就持有汇丰银行的股份,并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应汇丰银行之邀出任其董事局的副主席至今。李嘉诚属下的各大上市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也是汇丰银行,在长实系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不难看出,长江实业主要往来银行是举世瞩目的汇丰银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大通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日本住友银行和法国百达利银行;和记黄埔的主要往来银行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嘉宏国际和香港电灯的主要往来银行也都是汇丰银行。而得到汇丰银行大力支持的李嘉诚财团,也由此为汇丰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存款基础和众多的业务机会。

        创业感悟:从不居功、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作风。不仅表现在他的做人上,还表现在他的经商上。“商格”也就是“人格”,李嘉诚确实是一位德智兼备的大商人。李嘉诚获得汇丰的支持,显然是他事业上一个大的机遇。

        

5、大利不放 欲擒故纵



        李嘉诚如是说: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有人就说,李嘉诚的精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小利全让,大利不放,取舍之间,张弛有度。李嘉诚认为,有时候还需要忍,急于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成功收购与控制和黄,使长江实业成为声威赫赫的取得老牌英资财团控制权的首家华资财团,李嘉诚自然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兼并和黄,既是长实扩张发展的里程碑,又是英资财团地位开始下降、华资财团迅速崛起的转折点。

        初入和黄的李嘉诚只是执行董事。其实,在李嘉诚掌控了和黄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心里不服气,当时香港的英商华商,都有人持这种观点:“李嘉诚是靠汇丰的宠爱,才轻而易举购得和黄的,他未必就有管理好如此庞大老牌洋行的本事。”李嘉诚入主和黄并不是众望所归。关于选择李嘉诚接管和黄,汇丰大班沈弼这样说,“长江实业近年来成绩颇佳,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自摆脱1975年的困境步入正轨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理所当然的。……汇丰银行出售其在和黄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长远的利益。我坚信长江实业会为和黄未来的发展做出极其宝贵的贡献。”

        即使有沈弼这样的解释,李嘉诚还是感觉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要立足和黄,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理好人缘,赢得各个股东的信任。李嘉诚深谙“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战略策略。李嘉诚一贯的作风是谦让,于是,李嘉诚就有了欲擒故纵这一出戏。虽然说,可能李嘉诚并没有抱着以他的谦让来获取好感和信任的希望,到那时,结果就是因为他的谦让而使他逐渐立足于和黄,按常规,大股东完全可以凌驾于支薪性质的董事局主席之上。李嘉诚却从未在韦理面前流露出“实质性老板”的意思。李嘉诚作为控股权最大的股东,完全可以行使自己所控的股权,为自己出任董事局主席发挥作用。李嘉诚没有这样做,他的谦让使众董事与管理层对他更尊重。

        李嘉诚很快便获得了众董事和管理层的好感及信任。在决策会议上,李嘉诚总是以商量建议的口气发言,实际上,他的建议就是决策——众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信服他,倾向他。渐渐地,韦理大权旁落,李嘉诚未任主席兼总经理,实际就已开始主政。后来,在股东大会上,众股东一致推选李嘉诚为董事局主席。

        按照例规,董事局为他开支优厚的董事袍金,但李嘉诚表示不受。李嘉诚并不是靠袍金而生活,作为大股东和大户,股票升值,当然会得大利。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当然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增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有12.4亿港元,这还尚未计算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年息。不管怎么说,在香港这个拜金若神、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里,李嘉诚能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处处照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实在是难能可贵。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向来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的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这还不及当时一名清洁工的年薪。他坚持20多年来只拿5000港元,而放弃了本属于自己的数千万袍金,这便意味着出让了数以亿计的个人利益。这且不算,李嘉诚为和黄公差考察、待客应酬,都是自掏腰包,而从不在和黄的财务上报账。由此,李嘉诚赢得了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不仅如此,李嘉诚的“大方”还获得了众股东对长实系股票的信任。李嘉诚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虽然他不在乎袍金这样的小利,但是李嘉诚并不会放弃大利。李嘉诚要的是大利,众股东对长实系股票信任,长实的股票升值,对李嘉诚来说是获利颇丰。

        李嘉诚不放大利,还表现在他不断增购和黄股份。因为和黄在李嘉诚入主之后,每年纯利都以倍数增长,盈利十分丰厚。据李嘉诚之子李泽钜1996年5月9日称,自本年2月16日起,至4月25日止,李嘉诚的长实四度增持和黄股份,斥资逾19亿港元,将持股量由44.18%增至45.23%。可见李嘉诚对和黄情有独钟。

        创业感悟:商人以谋利为目的,这是商人的本质,一般商人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更别说放着该得的利不拿了。但是,精明的商人眼光远大,在有些时候,就能做到放弃自己的利益。不过这只是小利而已,他们坚持的是小利全让,大利不放。这跟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治”相似,无为,实则有为。

        

6、以进为退 暂放港灯



        李嘉诚如是说: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

        以李嘉诚、包玉刚为代表的华资进军英资共有四大战役,就是李嘉诚收购和黄、港灯,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会德丰。李嘉诚成功收购了和黄,在这期间李嘉诚还依靠偷袭术收购得青洲英资。之后,李嘉诚又在酝酿另一次大行动,那就是收购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在这场战役中李嘉诚采取的是以进为退的战略,避免跟对手的正面冲突。

        港灯公司是1889年由保罗·遮打爵士发起成立的,股东是各英资洋行。港灯于1890年12月1日开始向港岛供电。它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而且是香港一个英资上市公司之一,90余年来,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

        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实行“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现代社会,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电的,故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李嘉诚瞄上港灯,更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港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企业在港岛与其竞争,能确保盈利稳定。不仅是李嘉诚一个人,除了他的长江实业,怡和、佳宁等财团都想染指港灯。竞争还是很激烈。

        尤其是怡和系置地,在海外有大量投资,但回报不佳。于是眼光又转回来,在港大肆扩张,投入巨资,很快便购入了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自香港开埠以来的最高地价47.5亿港元,投得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这一浩大工程。所以对港灯,置地当然不会手软。4月26日周一开市,置地公司便以锐不可当之势,一举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诬免触发全面收购,置地将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置地重拳出击,顺利完成了对港灯的收购。

        面对置地的来势汹汹,李嘉诚明白,他在港灯的收购上老对手置地又成为长实的主要竞争对手。当时,李嘉诚并没有想非得要跟置地争个你死我活的,在商场上,他是最忌讳这一点的。李嘉诚只是密切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急于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他认为置地此时的收购行动,有志在必得之势,如果与之碰硬,置地必会竭尽全力而战,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未必能胜;二来即使能胜,也会元气大伤,还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做成蚀本生意。而置地不惜重金,四处出击,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到那时,再从置地手中夺过港灯,将会易如反掌。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置地的不惜重金确实造成了消化不良,加上当时的时势,大大影响地产行业,置地陷入空前的危机,置地的大班纽璧坚被迫辞职。李嘉诚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得到了港灯。

        创业感悟: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做精,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为情绪所左右。精明的商人也是这样,绝不会凭一时冲动而撒财使气。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到艺术的境界。做生意要懂得“忍”的含义,忍并不是放弃,而是静观其变,等准时机再一举攻破。面对不顾一切来势凶猛的商业对手,采取以进为退的策略,不仅能够避免两败俱伤,还有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7、避实就虚 以逸待劳



        李嘉诚如是说: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1982年,香港出现了移民潮,移民连资金一道卷走,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出港币套取外币。再加上欧美日本经济纷纷陷入衰退之中,更使得香港商界为愁云惨雾所笼罩——地产市道滑落,兴建的楼宇由俏转滞。这一切对香港的地产界打击颇大。

        而作为香港的地产大王置地更是陷入困境,手头的楼宇由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欠银团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1983年,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置地陷入空前危机。加上置地在香港的大肆扩张,不仅耗尽它的现金资源,还大举借债。如果不是时势的雪上加霜,以置地的实力来说,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道尚佳,经济前景明朗,坐拥中区地王的怡和系就不愁没钱赚。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983年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作为怡和旗舰的置地把母公司怡和也拖下泥淖,使怡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80%。

        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便向纽壁坚“兴师问罪”,在怡和置地大班宝座上坐了8年之久的纽璧坚无奈之下,在1983年9月9日晚,宣布辞去怡和、置地两家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职务。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无比伤感地离开了他服务了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这简直就跟李嘉诚所料想的一样。那么现在这个时候,李嘉诚就应该趁机而入,一举收购港灯了。当时在怡和服务过14年的马世民也劝李嘉诚从置地手中夺得港灯。但是李嘉诚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

        在纽璧坚辞职前,李嘉诚曾向纽璧坚提出收购港灯,遭纽璧坚拒绝。那时,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自己任上失去了九龙仓,又失去港灯。尽管他也知道,出售港灯乃两全之计,而且这也是早晚的事,但他依然不甘心。纽璧坚辞职后,由西门·凯瑟克接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同时接管了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西门上台后,即使有很多人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西门有能力带置地走出困境。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了“自救及偿还贷款”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遥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忍痛决定,出售港灯以弥补巨额债务。西门对李嘉诚的君子作风很钦佩,加上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售价,而且李嘉诚曾表示过收购之意。因此,西门将李嘉诚确定为首选买家。

        然而,一年多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李嘉诚的内功和耐性令西门大惑不解。其实李嘉诚在等候时机,掌权主动权。果然西门于1985年1月21日晚7时,派员前往李嘉诚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

        结果李嘉诚斥资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抢入港灯,现在李嘉诚的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而且还没有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善意收购,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在正式交割时,李嘉诚又大方了一回。按协议,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于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额达1200万港元。和黄同意扣还利息,但只收400万港元,将另外800万港元送还置地。

        西门在港灯售购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擦擦汗长舒一口气说:“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接下来,怡和就可以投资兴建差点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了。

        李嘉诚认为买与不买,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从不把对方当作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李嘉诚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收购也尽量是善意收购的态度。

        创业感悟:兵家讲究“避实击虚”。两军交战,当敌方势大时,己方坚壁清野,固城自守,避不交兵。当敌人粮草用尽,人疲马乏时,再主动出击,一举取胜。无疑,避实击虚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良法,比咬紧牙关、浴血拼杀不知要高明多少。在商业上同样如此,两败俱伤不是好的结果,要善于等待,精于分析,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精明的商人的作法。

        

8、合战置地 善意收购



        李嘉诚如是说: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对于收购,李嘉诚奉行的是“善意收购”。李嘉诚收购对方的企业,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不会强人所难。李嘉诚又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典型莫过于收购港灯。收购和黄时,李嘉诚的心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10倍的庞然大物。他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把被收购企业当作古董孤品非买不可的心理。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昂的代价。李嘉诚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会不带遗憾地放弃。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都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收购成功,他不会像许多新进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与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尽可能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股权重组等大事,必征得股东会议通过。收购未遂,李嘉诚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李嘉诚的善意收购,可以从跟华资合战置地的时候明显的表现出来。

        我们知道,自从李嘉诚置身地产界之后,就一直以置地为对手。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1961年6月26日,怡和以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从此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并获得“怡和王国”的称号。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全系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据马世民的分析,怡和高层一直有“恐工症”,于是奉行“获利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方针。1970年代,怡和大举进军海外。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并不成功,其后多被出售。而华资财团则趁怡和在港控制力日衰之机,以低价吸入大量地皮,积极发展物业。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1985年3月,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自此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就先后落入了华资的手中。连怡和旗下的九龙仓和港灯已先后被华资两大巨头控制。“四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英资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怡和虽然仍是最大的英资洋行,但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再。香港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如果控制了置地公司,才可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的“王中之王”。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已对华资财团的野心有了防备。纽璧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但是,“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

        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香港业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李超人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后来,众多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

        1987年股灾前,李嘉诚曾向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当时10港元多的市价,溢价6港元多。双方分歧颇大,议定再次谈判。李嘉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况且香港股市一派兴旺,很快便攀上历史最高峰,并非吸纳的最好时机。

        谁知,1987年10月,股灾突至,各家自救不暇。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农历大年才过,华南虎再次出山。李嘉诚会同郑裕彤、李兆基、菜智健等华商向置地摊牌。素有“鲨胆彤”(粤语鲨胆即大胆)之称的郑裕彤锋芒毕露,扬言和谈不拢,就市场上见。置地则坚硬地以牙还牙说:奉陪到底!

        包伟士所抛出的杀手锏,就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加怡策的股权。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定会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将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文华东方多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

        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需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而怡和当然不会坐以葱,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而且,怡和控股数近26%,比华资财团的控股视起来还高得多,已优势在手。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其市值仅次于长实系。所以,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知难而退,与置地协议退出收购,以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的8.95港元的售价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并且议定长实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份。原本看好这场收购大战的媒体大为失望。这是一场失败的收购,被英文报刊称为“华商滑铁卢”。至于华资财团为什么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至今不得而知。

        李嘉诚这个当局者并不“迷”,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民族斗士,只是一个商人,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李嘉诚凡事并不是志在必得。他凡事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创业感悟:有一个词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说,此时失利,彼时得到补偿。做生意就应这样,不看重表面的输赢。如果在某件事上未能达成心愿,并不等于输了。若是因此维护了信誉,维持了人际关系,等于种下了善因,将来必结善果。反之,如果勉力而为,不顾一切地达成心愿,使名誉受损,或招致怨恨,等于种下恶果,日后难免遭报应。生意场上更要注重这一点,做生意是为了盈利,而不是逞一时之气。

        

9、遏制迁册 稳定香港



        李嘉诚如是说: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吃住都十分简单,上天给我的恩赐,我并没多要财产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点对人类、民族、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此不疲的。

        1982年9月,香港股市发生动荡,许多富商将大批资本移往海外,移民潮汹涌而起。

        1984年3月28日,以西门·凯瑟克为大班的怡和董事局突然宣布:本集团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决定迁册百慕大;股票将在伦敦、新加坡、澳洲同时挂牌上市。怡和的迁册引起香港工商界发生强烈动荡,恒生指数急挫62点。于是,工商界各大公司开始迁册成风。

        和记黄埔行政总裁李察信力劝李嘉诚迁册,集团内也形成一股“主迁派”势力。

        李嘉诚很清楚李察信的言下之意,他说:“不可能那样,我们长实集团不打算迁册。若论个人在公司的利益,我比你拥有的多,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说这种话的。现在中国政府欢迎海外企业家来华投资,也就根本不可能对香港私人资产采取行动。”

        李嘉诚态度十分坚决。这就跟李察信的分歧颇大,以致无法协调工作。1984年8月,李察信辞职。

        1984年,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投资环境开始变得明朗,使迁册风有所遏制。但后来的中英谈判一波三折,似乎显得遥遥无期,香港人的信心指数重新下降,迁册风因而卷土重来。

        李嘉诚作为长实系的总裁还是坚决不迁册,非但自己不存迁册念头,还说服了集团内的“主迁派”。到1990年11月,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

        1989年的北京风波,使信心危机在香港再次爆发,恒指狂泻580多点。迁册再起,华商都在看着李嘉诚的行动,因为他是香港首富。这时候,李嘉诚就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他在媒体上表示,他相信香港1997年后仍会继续繁荣,香港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作为香港首富,李嘉诚在迁册问题上的坚决态度,稳住了相当一大批华商的阵脚。

        然而,迁册风潮依然不减。1990年,汇丰银行也决定迁册伦敦。在李嘉诚的反迁册意见未被采纳的情况下,他突然宣布辞去汇丰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职位。

        其实,李嘉诚的做法很明显,即他是一个重利的商人,但自己更是一个中国人,始终都是。虽然在中国商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商人莫谈国事。因此就有很多商人只顾埋头做生意,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李嘉诚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立足于任何一个国家,商人的前途必然受政治的影响,更会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作贡献,对自己的商业前途会有利。

        所以,他坚信自己是一个香港人,是一个中国人,因此强力主张不迁册。李嘉诚希望香港稳定和繁荣,也率身垂范尽其所能地去稳定香港。因为他知道,只有香港稳定了,商家才会有利可图。此外,香港的繁荣对全中国及世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个商人,同时也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嘉诚的行为再次为自己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同时,李嘉诚以他充满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为赢得了香港和内地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这为他在过渡期以及“九七”之后的商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感悟:商人经商不是闭门造车,要立足于任何一个国家,商人的前途必然受政治的影响,更会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所谓的“商人莫谈国事”完全是狭隘的观点,在一个国家有了商业大厦,也不应该忘记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大环境的促进。因此,商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作贡献,对自己的商业前途会有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