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刘邦《大风歌》六、莫欺负孙权年少

六、莫欺负孙权年少

        让我们把时间稍稍往前拉,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初四,孙策死于意外事件,死前急招张昭等人嘱咐后事,当着众人的面把权力移交给二弟孙权。不过,在张昭等人眼中,孙权其实并不是最佳继承人。

        据《三国志孙翊传》记载,张昭最中意的人是孙策的三弟孙翊,理由是孙翊的性格更像孙策。张昭曾向孙策建议由孙翊继位,但孙策没有答应,而是选择了孙权,当时孙权年仅十八岁。

        如果孙权不是这块料,那就是孙策看走眼了,也就没有之后孙吴的基业了。可是,孙权确实是这块料,别看他当时只有十八岁。

        孙权的名字叫“权”,字“仲谋”,“仲”是因为他排行第二,一般说名如其人,孙权的名字也正如其人:机谋过人。如果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孙坚起的,说明孙坚也很识人。

        十八岁的孙权挑起了父兄留下来的大业。他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仅外有强势集团曹操、刘表,以及众多山匪、流寇和割据势力,而且本阵营内部不服他的也大有人在,李术敢挑战他就是一例。甚至孙氏宗族的内部也有人不服他,堂兄孙辅就是其中一个,孙权刚一接班,孙辅就开始发难了。

        孙辅的目标很明确:把孙权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

        孙辅是孙羌的二儿子,孙羌是孙权的伯父,孙辅的年龄比孙策还要大,比孙权就大得更多。孙辅从小跟着哥哥孙贲作战,在孙策开拓江东过程中,孙辅和孙贲都坚定地支持孙策。后来,孙策新成立了一个庐陵郡,任命孙辅为太守,因为孙辅功劳比较大,又授予他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策死前的最高军职是讨虏将军,这还是他向朝廷使臣求来的,本来朝廷只准备授给他一个讨虏校尉。现在,他私自授予下面人的官职比他自己的职务还高,并且还“假节”,说明他已经以朝廷代言人自居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袁绍、公孙瓒早就这样做了。

        孙权接班的时候,弟弟孙翊、堂兄孙都有资格和能力代替他,但他们也就想想而已,没敢表露出来,原因是实力不足,而孙辅不一样,他不仅敢想,而且敢干。

        孙辅想自己无论年龄、战功还是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都强于孙权,为什么今后要听这个小兄弟的指挥?孙辅决定与孙权分庭抗礼,为了增加成功的把握,他要拉个外援来作后盾,这个外援居然是曹操。

        据《魏略》记载,孙辅趁孙权在东面用兵之际,偷偷给曹操写了封信,这封信的内容不详,只说“赍书呼曹公”,可能是要曹操派援兵来,一旦自己跟孙权翻脸,好站在自己的一边。

        孙辅认为曹操一定会答应,因为对曹操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分化瓦解孙氏集团。但曹操最终却没能看到这封信,原因是“行人以告,权乃还”,行人报告了孙权,孙权回兵了。

        “行人”不是行路之人,也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而是使者的别称。孙辅派去给曹操送信的人反水,把信交给了孙权。孙权赶紧回来,他与张昭商议对策,布局停当之后,佯装不知,跟张昭一块见孙辅。

        兄弟俩言谈之中,孙权突然发问:“兄弟间闹点不愉快,干吗要呼外人来(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孙辅知道事情败露,无言以对。

        为了维护孙氏内部的团结,孙权没有处死孙辅,但把他身边的幕僚亲信全部杀了,又将孙辅所部重新整编,分散到其他队伍中,之后将孙辅软禁了起来。

        孙权接班伊始就分别遇到了李术和孙辅的挑战,他依靠智谋和霹雳手段将危机一一化解,显示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沉着和老练,说明他天生就具有领袖才能。

        经过这两次危机,孙权的威望迅速提升,本集团内部想向他叫板的人不得不收敛了。

        但孙权面临的外部危机仍然存在。早在孙策刚死的时候,曹操就曾考虑过趁机讨伐孙权,孙权的旧部、此时已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的张竭力劝谏,曹操才打消了念头。

        其实,让曹操打消念头的根本原因是他分不开身。孙策死时,官渡总决战全面打响,曹操即使认为此时是解决东南乃至整个江南问题的一个好机会,但也没有举兵讨伐的能力。

        曹操于是以献帝的名义拜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正式承认了孙权对孙策权力的继承。曹操同时任命张为会稽郡东部都尉,这样张又回到了江东。《三国志张传》认为曹操之所以放走张,是想让张影响孙权,最终使孙权“内附”。

        但这只是曹操的美好愿望,因为张不是陈登,张对孙氏的感情更深,当年孙策亲自赶到江都听取张对时局的分析,张的那一番足以与“隆中对”齐名的“江都对”,开启了孙策拓展江东的大业。之后张全力支持孙策的事业,这样的人,曹操是无法策反的。

        张回到江东后,仍然深受孙氏集团的尊敬和重用,孙策的夫人吴氏因为孙权太年轻,就让张和张昭共同辅助孙权,张也尽心竭力,兢兢业业,成为孙吴的重臣之一。

        官渡之战曹操大胜,兵强马壮,于建安七年(202年)重新想起了孙权,他下书要孙权送儿子到许县来做人质(下书责权质任子)。这是一件大事,孙权召集众人商议,对于是否答应曹操的要求,大家莫衷一是(犹豫不能决)。

        孙权自己的想法是不接受曹操的要求,但看到自己手下们思想并不统一,就派周瑜去拜见母亲吴夫人,商议对策。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他认为江东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来一定有更大的作为,没有必要搭理曹操的无理要求。吴夫人在周瑜、董袭等人的影响下,坚定了想法,最后由吴夫人出面告知大家这一政策,孙氏集团内部的思想逐步统一。

        这是曹操让孙权第一次送人质,以孙权置之不理而告终。曹操官渡之战虽然大胜,但解决河北问题才刚刚开始,这一仗他又打了好几年,期间一直无力追究孙权,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送人质事件让吴夫人对周瑜另眼相看,吴夫人把孙权等兄弟几个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公瑾跟你们的哥哥同年,比你们哥哥只小一个月,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你们也要以兄长之礼待他。”

        孙策时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才班底,文士方面有张昭、张、秦松、陈端等人,武将方面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吕范、凌统以及本族的孙贲、孙翊等人。这些人有的是孙坚时代的旧人,有的跟着孙策创业,孙策在他们面前有绝对权威,现在孙策不在了,孙权要想成事,必须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来。

        孙权除了将这些旧人团结在自己周围外,还逐渐培养自己的嫡系,周瑜、鲁肃等人的地位便迅速上升。

        前面说过,周瑜是孙策的至交,孙策死前就寄厚望于他,让他领重兵,任命他为江夏郡太守,但周瑜在孙氏集团内部的资历当时还比较浅。

        孙策死得毫无先兆,此时周瑜远在巴丘(今江西峡江),距离吴郡上千里,他得到孙策死讯后,立即率兵以急行军的速度回师,对于稳定孙氏集团内部形势、保证孙权顺利接班发挥了重用作用。

        事后,周瑜被留在吴郡,担任中护军,与张昭共同处理日常事务(共掌众事),形成了武有周瑜、文有张昭的格局。周瑜此时的地位迅速上升,手中的实权超过了程普等老将以及孙贲等孙氏宗亲。

        张昭作为文官领袖,他对孙权的态度却十分微妙,表面上看张昭是孙策托命之臣,处于辅臣的地位,孙权又以师傅之礼事之,但在张昭的内心里,对于这个他原先并不属意的接班人有一种复杂的想法。

        把你当成师傅是领导的一个姿态,你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老资格了。对于一个集团来说,无论何时何地领导的权威都是第一位的,无论这个领导是否年轻,也无论你自己资历多老、功劳多大,都要维护好领导的威信,可惜张昭不懂这些。

        张昭在孙权面前常以长者自居,频频厉言进谏。孙权表面顺从,但内心很不舒服。在这样的背景下,另一个文士很快崛起,他就是鲁肃。

        鲁肃字子敬,《三国志鲁肃传》说他是临淮东城人。东汉没有临淮郡或临淮国,此处的临淮不知具体指何处。不过当时确有东城县,在扬州刺史部的九江郡与徐州刺史部的广陵郡交界处,属于广陵郡,一般认为此地在今安徽省定远县附近。鲁肃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把他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

        鲁肃很有钱,他乐善好施,经常大散家财,甚至把地卖了,以赈济穷人,他好结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据《吴书》记载,鲁肃身材魁梧,相貌出众(体貌魁奇),精于奇谋,又擅长骑马射箭,经常召集一帮年轻人到山中狩猎,其实是去搞军事操练,借狩猎演兵习阵。

        周瑜投奔孙策后,被孙策任命为居巢县长,该县在庐江郡。有一次周瑜带着数百人远赴九江郡一带执行任务,军粮成了问题,他听说鲁肃家富有,于是来找鲁肃,要求支援点粮食。

        鲁肃家有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存米三千斛,合三万斗,是一个大数目。鲁肃随便指了其中一个送给周瑜,周瑜大为惊奇,于是和他结成好友。

        袁术听说鲁肃的大名,想任命他为东城县长。鲁肃看到袁术成不了大事,予以拒绝。他知道袁术不会善罢干休,于是组织本族人以及跟他平日交好的年轻人共一百多人到居巢找周瑜。

        这个是《三国志》的说法,《吴书》记载与《三国志》略有不同,说鲁肃不是到江北的居巢而是到江南去找周瑜的,带领的也不是一百多人而是三百多人,这个说法似乎不确切。不过《吴书》记载了鲁肃一行人此次出奔的细节,展示了鲁肃除了有谋也有勇的一面。

        据《吴书》记载,鲁肃让老弱者走在前面,让强壮的人走在后面,他们刚出发,袁术的人就追来了。鲁肃让人在远处立了个盾牌,他自己拉满弓,对追兵说:“现在天下大乱,有功不能赏,不追也不会受罚,你们都是大丈夫,难道看不清这些吗?为何还要苦苦相追?”

        鲁肃冲着盾牌射出一箭,箭杆射穿盾牌而过,把追兵震住了,于是不再追赶。

        鲁肃找到周瑜后,又因为祖母去世回到东城县一段时间。孙权继位后,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孙权在一次宴会上第一次见到鲁肃,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宴会散去,宾客们都走了,鲁肃也要告辞,孙权却把他留下,引到密室中,面对面进行交谈。

        孙权说:“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父兄余业,想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如何来帮助我呢(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回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想尊崇义帝,却不能够,因为有项羽的缘故。现在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为什么还要当齐桓公和晋文公呢?据我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马上灭亡。我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计划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北方多事(北方诚多务也),趁着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呀,岂是齐桓晋文所可比的?”

        鲁肃的这番高论与日后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天下三分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鲁肃提出这个观点时至少比诸葛亮早了好几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后,中原局势渐趋明朗,在鲁肃、诸葛亮等有识之士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已成为一种共同看法,他们分别提出三国鼎立的构想,事后证明是很有远见的。

        鲁肃迅速在孙氏阵营里脱颖而出,《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孙权对张昭的话慢慢不以为然,而对鲁肃越发重视。这引起了张昭的不满,张昭经常责怪鲁肃不能谦让下士,对他非议很多(颇訾毁之),认为鲁肃年少粗疏,不能重用,但孙权不听,对鲁肃更加倚重。

        孙权年纪不大却很有领导才干,他接手孙氏集团后,内外迅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原有势力范围,还有了新的发展,内部人事格局也越来越明晰,使用旧臣,提拔新人,使孙氏在江东一带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曹操的主要对手之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