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刘心武揭秘红楼全部第十二章 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谜(2)——《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

第十二章 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谜(2)——《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

        在曹雪芹写完的后二十八回里,会逐一扫描到《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所有女子的命运归宿。其中大多数会在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中涉及。

        《金陵十二钗副册》里究竟都有谁?首先可以确定下来是香菱,第五回里明确透露了。前面通过讨论,大家基本形成共识,就是应该还有薛宝琴。那么除了这两位女性以外,另外十位是谁呢?曹雪芹在排列金陵十二钗册页的时候,他还是有等级观念在里面的,全书重点在于表现贵族大家庭的盛衰,十二钗名册按这些女子在贵族大家庭中的地位等级来排列,这是可以理解的。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都得是四大家族或者是其他来源的正牌的小姐,或者是正牌的媳妇。入《副册》呢?也得是主子小姐或者媳妇,但是在贵族群体里,她们地位比正册里面的那些要略低。

        有人会说,香菱她不是个丫头吗?但是你别忘了香菱的根基。她是苏州乡宦人家的正牌小姐,她家在当地被人们视为“望族”,从出身上说,她一点不低贱。薛宝琴不消说了,她是四大家族薛家的一位小姐,当然有资格进入副册。

        那么有人会问我,你是不是认为薛宝琴在副册里面排第二位呢?我个人还不是这个看法,我认为,在副册里面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平儿。平儿开头她是个丫头,但是正如我前面讲座告诉你的,在曹雪芹笔下,八十回后,她和王熙凤换了一个过子,她成为了贾琏的正妻,所以平儿就获得了进入副册的资格。为什么要把平儿排在前面?是经过综合评估,觉得平儿在书里戏份超过薛宝琴,而且她经常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她的命运起伏跌宕得很厉害,是曹雪芹笔下非常重视、珍爱的一个艺术形象,关于她的情节你现在闭眼一想,过过电影,很多镜头,难以忘怀,这里我不多说了。我想强调的是,曹雪芹通过平儿,道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社会政治理念。

        第六十回到第六十二回开头的那段情节里,平儿在大观园里面出现盗窃官司,几个利益集团相激相荡,情况复杂、稍疏即乱的情况下,冷静睿智,调查研究,优选方案,判冤决狱,果断行权,先斩后奏,解放了被误作窃贼的大观园厨房厨头柳家的和她的女儿柳五儿,本来厨房都已经换帅,秦显家都去接任了,平儿又把秦显家的退了回去,避免了大观园内部的混乱,使一度失控的局势重新恢复平静。这个时候平儿就宣布了她的一个治家,实际上也是治国的理念,她说:“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当然这种治家或者治国的理念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理念?可以讨论。但是不管怎么说,平儿做这些事情她不是乱做,她是有思想的,她提出来一个不折腾的理论,这个理论在维稳方面还是起作用的,这个理论潜在的能量一直释放到了今天。当然曹雪芹的文本是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人与事的。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他写贾探春、薛宝钗在大观园实施承包责任制,现在有的论家引出来发议论,说你看早在曹雪芹笔下就有这种调动人们积极性、增加产值的改革了,一唱三叹,但是曹雪芹却又从大观园底层人物的角度,也写出这种“新政”的弊端,引导读者全方位观察、思考社会人生。

        对平儿的理论及其事态发展,他基本上也是中性的笔触,我们往下看就会感觉到,你不折腾,有的人偏要折腾,贾府到头来还是内部先乱,再引发外部强大的不可抗拒力的冲击,崩溃了,平儿最后也面临一个被打、被杀、被卖的悲惨命运,在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这个情节单元里,会写到她的大结局,她要么被拘去卖掉了,要么被准许跟随贾琏一起流放到苦寒之地。总而言之,平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个人认为,她应该排在《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二位。

        那么第三位我觉得确实是薛宝琴。关于薛宝琴的讨论,我放一放再说,因为关于薛宝琴谜太多了。我先告诉你,底下接着都是谁。

        我认为接下去三位应该是尤氏三姐妹,这三姐妹就是宁国府尤氏和她的两个所谓的妹妹,这两个妹妹跟尤氏实际上既不同父又不同母,是她父亲续娶的一个妇女所带来的两个跟前夫所生的女儿,就是尤二姐和尤三姐,关于她们的故事我就不重复了,具体到在《副册》里面的位置,不按年龄,而按作为艺术形象的高度,尤三姐排第四,尤二姐排第五,尤氏排第六。

        尤氏年龄应该比李纨再稍大一点。她是所有册页里年龄最大的一个女性。曹雪芹设计的关于金陵十二钗的册子里,基本上只收录青春女性,像尤氏、李纨、王熙凤这样的媳妇,算破例录入。第五十九回,曹雪芹通过小丫头春燕,引出贾宝玉的“女性三段论”:“女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了,竟是鱼眼睛了。”这应该也就是曹雪芹的观点。尤氏、李纨、王熙凤大概是处于从宝珠朝死珠变化的初始阶段,多少还保留着一点光彩宝色,因此还给录入册子,那些比她们还老的,就一概不入册了。尤氏在前八十回里戏份不少,有两条脂砚斋批语说得中肯,一条说:“尤氏亦可谓有才矣,论有德比阿凤高十倍,惜不能谏夫治家,所谓人各有当也。”另一条也指出她“过于从夫”,同时强调“其心术慈厚宽顺,竟可出于阿凤之上”。全书里面,唯一能体谅善待赵姨娘的,也就是尤氏一人。尤氏第七十六回跟贾母说,她已嫁给贾珍十来年,奔四十岁的人了,但她仍多少保留着点少女的柔肠,将她列入《金陵十二钗副册》,还是说得通的。第七位,我认为是邢岫烟,贾赦那一房的邢夫人的一个侄女儿。她在书里面有一些不可以轻视的情节,比如她和宝玉谈论妙玉,很重要。邢岫烟虽然家里穷,但她是正牌小姐,应该入副册。

        还有两位小姐,李纹排第八位,李绮排第九位。她们是李纨寡婶的两个女儿。她们和邢岫烟、薛宝琴都一度到了贾府、进入大观园,和贾宝玉及其他原住大观园的小姐们一起吟诗、赏梅、聚餐,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这两个小姐也是正牌小姐,她们虽然不属于四大家族,但是和四大家族有姻亲关系。

        还有两位,一个叫做喜鸾,一个叫做四姐儿,分别排在第十位、第十一位。这两位小姐是在贾母八旬大寿的时候,随她们母亲去给贾母贺寿的。她们都是贾氏宗族的远支后代。贾母一贯喜欢女孩子,祝寿时有些亲戚带了女孩子来,贾母一下子看中这两位,“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就把她们留下了,让她们在贾府多住几天,玩一玩。为此贾母还发了命令,贾母说我知道咱们府里人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会觉得她们家境比较贫寒,就小看她们,贾母让大家一定要拿她们跟府里的小姐们一样对待。这两个女孩里的喜鸾,还在大家面前说了天真烂漫惹人发笑的话。她们不会是随便那么一写的人物,八十回后,她们应该还被提及。

        排第十二位的是谁呢?应该就是傅秋芳,想起这个名字了吧?第三十五回,影影绰绰写到一位傅家的小姐,她哥哥叫傅试,从谐音就知道是趋炎附势之徒,当着通判那么一个小官,拜在贾政门下充门生;傅试为了把妹妹当做发家的本钱,不找到一个大富大贵之家,绝不把她嫁出去,小说里面提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二十三岁了,傅试本想把妹妹嫁到比荣国府地位更高的豪门里去,但是那些贵族嫌他穷酸,不理睬他,他就打贾宝玉的主意,时不时派婆子到府里给贾宝玉请安。

        傅秋芳比贾宝玉差不多大十岁,仅此一点就绝无嫁给他的可能,但是贾宝玉知道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当然,这里的“爱”并不是情爱,贾宝玉对任何未受污染的宝珠般的青春女性,都十分珍爱,在这一点上论,他是个泛爱主义者。曹雪芹又特别写到,去给贾宝玉请安的傅家婆子“极无知识”,但是她们离开怡红院以后,有一段重要的对话,她们虽然是以愚昧的口气举出一些亲见亲闻和旁人告知的例子,来论证宝玉“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但读者读了,就会觉得宝玉那“情不情”的胸怀——比如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真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么那两个婆子回到傅家,肯定会在傅秋芳跟前说起,傅秋芳应该是有慧根的人,她对贾宝玉,也就会“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吧。曹雪芹写下这些,埋伏下一个傅秋芳,更绝非赘文废笔。在后面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里,他会写到傅试狠心把傅秋芳拿去给“枯骨”般的老色鬼忠顺王填房或作妾,而傅秋芳也就因此在贾宝玉蒙难的时候,能为他取得遣返还乡的令牌,使金荣的阻挠落空,宝玉得以脱离监狱,急速南下。她入《金陵十二钗副册》,理由十分充足。

        再回过头来说薛宝琴。有人跟我讨论,说薛宝琴未必有资格入册,因为第五回写得很清楚,所有这些册子,都存在一个薄命司里面,可是薛宝琴不薄命啊,你看书里面的描写,贾母对她多喜欢啊,她形象多完美啊,而且她又嫁给了梅翰林家,在翰林府里当少奶奶,多享福啊,她不薄命,因此任何一个册子里,都不会收入她。

        我认为薛宝琴也是薄命的。她到贾府来的时候,家里情况就已经不是很好了,薛姨妈跟贾母介绍她家里景况,第一句就是“可惜这孩子没福”,她父亲是个游商,虽然带着她到处逛过,使她眼界不凡,但是她父亲已经故去了,她母亲又得了痰症,过去认为痰症就是不治之症,形同等死。她哥哥把她带到京城,要落实把她许配给梅翰林家的婚事,前景固然不错,但是前八十回书里,没有写到她嫁成了没有,是一个悬念。那么现在我就告诉你,薛宝琴她实在不幸,在八十回后,会写到她并没有能够成功地嫁到梅翰林家,去成为一个很风光的官员家庭里面的一个少奶奶。她后来的人生道路是很曲折、很坎坷的。

        有何为证呢?书里写她诗才出众,一度跟史湘云两个人抢着联诗,技压群芳。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为每个角色设置的诗作,多半要从中透露或逗漏出其命运归宿,算在薛宝琴名下的诗,当然也不例外。从她写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她后来的命运绝不像某些人想象得那样美好,她也是红颜薄命。

        第五十回,薛宝琴写了一首咏红梅花的诗,有两句是“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在第四回里出现的“护官符”里有“丰年好大雪”的句子,第五回关于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的判词里,有“金簪雪里埋”的说法,那里面的“雪”都是“薛”的谐音,因此,这两句诗前一句里的“无余雪”,其实也就是“无余薛”,意思是说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全都被逐出了“闲庭曲槛”的贵族生活空间,薛家成员全被牵连,没有剩余下的幸运儿。薛蟠先是跟悍妇夏金桂争斗时,失手将其打死,夏家报官,四大家族全都衰败,哪儿还是当年打死冯渊可以满不在乎的局面?被收监严讯,紧接着贾家宁荣两府被查抄,不少事情也牵连到薛蟠,罪上加罪,就被判了死刑。薛宝琴的哥哥薛蝌不仅不能为堂兄求得救援赦免,自己也被追究,倾家荡产地使尽银子,才终于算脱卸罪责。那时候薛宝钗早抑郁而死,薛姨妈在获悉薛蟠死罪后,惊恐病亡;而梅翰林家,跟锦乡伯家、神武将军冯唐家等“月派”贵族一样,也都受到皇帝追究打击,薛宝琴哪里还能成为梅翰林家的媳妇,哥哥薛蝌带着她,离开京城往南方漂泊。那么在漂泊的过程里,在“流水空山”之间,遇到了谁呢?“有落霞”。前一句里的“无余雪”最后一个字是谐“薛”的音,那么后一句最后一个字,就是谐“侠”的音。有人会问:是部以写闺友闺情为主的书,里面有侠吗?是有的。畸笏叟有条批语说:“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倪二、冯紫英、柳湘莲、蒋玉菡就是“红楼四侠”。“分离聚合皆前定”,那么,薛宝琴在江南,跟哪位流动的侠客聚合了呢?就很值得推敲。

        第七十回,公子小姐们填柳絮词,薛宝琴填了一首。里面有两句是“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什么意思啊?我在前面讲座里面多次告诉你,“三春”指的是三个春天,也就是三年,三年的什么事业啊?就是“月派”想搞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成功没成功啊?“付东风”,这个事业筹备三年一朝破灭,最后被“东风”给扫荡了。因为梅翰林属于“月派”,被皇帝处置了,那么薛宝琴嫁给梅家如果说是一个梦想的话,就完全落空了。我在前面讲座里说到过,在曹雪芹的这个文本里,“月”是有象征意义的,“梅花”傍着“明月”,“月派”失利,一切就都泡了汤。薛宝琴没能嫁到梅翰林家,被她自己这首词预言出来了。这个词后面还有两句是“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就是她从江北颠沛到江南,发现南北都被忠顺王那样的效忠皇帝的“日派”势力控制,令她觉得窒息,她自称是一个“离人”,即乱离之人,心中只有沉重的家仇之恨。当然她写这首词的时候,似乎无意,实际上曹雪芹是用她自己的词来预示她今后的命运,这些故事,都会出现在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这个情节单元里面。

        前八十回里,五十一回薛宝琴上了回目,叫做“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有人读这一回很不仔细,说这些诗我觉得没意思,哗哗哗翻过篇去。有人对的丰富性、深刻性没有认知。什么叫?觉得就是“天下掉下个林妹妹”,然后“共读《西厢》”,然后“调包计”,然后“焚稿断痴情”,完了,觉得无非就是本爱情小说,你离开爱情婚姻从别的角度分析他不耐烦,“有什么好研究的?”是他们的口头禅。

        现在我就要再一次郑重地告诉大家,绝不能把概括为一部爱情小说,也绝不能把它的思想内涵仅仅概括为反封建,是一个伟大的文本,如同浩瀚的海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堪称经典,值得细品,当然更值得研究。拿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来说,曹雪芹以那么大篇幅,表现一个才女一口气写出十首怀古诗,它能是废文赘语,可有可无的吗?你不喜欢读这部分文字,可以不读,但是你不要反对别人研究、讨论。通过探究这十首怀古诗,我们可以获悉书中若干人物的命运走向和归宿,它们也是八十回后那些故事情节的重要伏笔,其中大部分会在曹雪芹已经写出的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中体现出来。

        什么叫怀古诗?就是每一首的标题和诗的内容,都跟一个古迹有关系。当时薛宝琴为什么写这些诗呢?因为又到过灯节的时候,又要制灯谜,因此,它又都是一些灯谜诗,都有一个具体的谜底。但是还不仅如此,大家知道,里面的所有的诗,几乎都有暗示人物命运的因素,第二十二回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灯谜诗,每一首几乎是暗示着作诗者本人的命运,那么这十首也不会例外。就是说,每一首诗都有三层含义,第一,它写一个古迹,然后发一个感慨;第二,它是灯谜,诗是谜面,让你猜它的谜底;第三,又在暗示书里面人物的命运。第二十二回的灯谜诗,绝大部分都公布了谜底,但是薛宝琴的这十首曹雪芹故意说书里其他人“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他留下谜团,让读者去猜。

        我讲这个《揭秘》系列,总有人警告我“你不能把搞成猜谜”,确实不能把整本都搞成猜谜,但是里面明明有谜语,作者很细心地把它写出来,告诉你是谜语,那我去猜这个谜语我有什么罪过啊?您不愿意猜,给您作揖,也是一种办法,我愿意猜,最起码不应该遭到讥讽和打击吧?也有的人士,跟我一样,愿意试着猜,一起探讨,觉得其乐无穷,也很有意义。

        愿意猜的,咱们一起来猜。有人说,他要是写出十二首的话,比较好猜,因为金陵十二钗嘛,可以拿每首去跟册子里的女子对号。可是,却是十首。历来的研究者都觉得有点怪,为什么是十首?我个人是这么分析的:当薛宝琴到了荣国府,跟其他的姐妹在大观园里面聚齐,书里面就有一段话,说“此时大观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岫烟,再添上凤姐和宝玉,一共十二三个”。准确地说呢,是十三个,宝玉是个男士,把他排除,女性就是十二个,十二个人,怎么会用十首诗影射她们的命运呢?我的思路是:根据书里前面的惯例,黛玉宝钗总是合为一首;另外在这段故事里面,李纹、李绮同是李纨寡婶的女儿,这两个姐妹后来的命运应该是近似的,所以也可以合为一首来写她们。这样一算的话,通过薛宝琴写的十首诗,来暗示当时跟她在一起活动,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女子们的命运,是很说得通的。过去我曾经认为这十首诗里面有的影射贾元春,有的影射秦可卿,现在我改变那样的看法了,因为贾元春在宫里面,和薛宝琴没什么关系,秦可卿跟她更了无关系,况且早死掉了,还有妙玉,妙玉虽然在大观园里面住着,但是不跟她们来往,宝玉就说过,妙玉不在这些人当中算,所以说,这十首诗应该是既咏了一个古迹,又破了一个谜语,又暗示了这组人物当中的十二位女性的命运。

        下面我逐首揭秘。

        第一首《赤壁怀古》:“赤壁尘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吟诵出对三国时代赤壁大战古战场的凭吊。谜底是寺庙里面那种带盖子的长方形香炉。这种香炉有个别名叫做法船,它的形态确实有点像船。暗示的是王熙凤的命运。她算得是一个巾帼英雄,最后却从押往金陵的船上投江而殁,其“英魂”就像法船里面被焚烧的香束纸锭,成为灰烬,在里面无休止地回旋。

        第二首《交趾怀古》:“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交趾是西汉时期的边境重镇。四句诗咏叹了汉时武将守卫边境的功劳。它的谜底是喇叭,就是军中的军号,古代军号跟现代的还有区别,叫铁笛,类似于唢呐。所影射的是探春的命运。探春理家是前八十回里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她荣国府里“振纪纲”;八十回后远嫁海外去和番,“羌戎”可以作为外族、外番的一种代称。

        第三首《钟山怀古》:“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诗句感叹南齐的周子,表面隐居南京钟山,标榜清高,实际贪图功名利禄,被人看穿后,遭到嘲笑。谜底是街头卖艺的耍的那个猴儿,那种猴儿什么特点啊?秃屁股,没尾巴。猴儿表演半天好像很风光,到头来被人频频嘲笑。那么谁最后的命运是表面风光、不积阴骘,像秃尾巴一样性命休矣呢?大家想一想,应该就是李纨。李纨看起来很风光,但那是猴戏,皇帝说你是节妇,不把你跟整个府邸一起毁灭,让你儿子最后中一个武举,给你封一个诰命夫人,其实也毁了你一生,有何乐趣呢?枉与他人作笑谈!

        第四首《淮阴怀古》:“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讲的是西汉韩信的故事,淮阴是韩信出生地。诗句咏叹韩信后来功高封为齐王,但终于还是被杀,不过别去鄙夷他,因为他毕竟报答过贫贱时给他饭吃的漂母。谜底是什么啊?打狗棍。这首诗的内容跟迎春命运有关。第五回的册页里面也好,十二支曲里面关于贾迎春的那首曲也好,曹雪芹的写法都是从孙绍祖的角度来写,这首诗也以反讽的口气来写,意思是人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一碗饭吃,你都应该感激一辈子,更何况人家给你那么多好处,可是你却像中山狼一样全不念当日根由,把贾迎春蹂躏致死。这首诗它实际上是影射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第五首《广陵怀古》:“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出纷纷口舌多。”广陵指扬州,吟叹的是隋炀帝开大运河被后人不断争议批评。谜底是春天杨花飘的白絮,这就把李纹、李绮合在一起来说,她们因为在荣国府借住过一段,在大观园里面活动过,包括《副册》里面还有的喜鸾,四姐儿她们,在贾府塌台后,虽然皇帝打击棒子还不至于砸到她们头上,但是她们会被人纷纷议论,为那一段短暂的享乐生活,付出了被人鄙夷奚落的代价,从此她们的生活也只能在黯淡中度过。我以前曾主张这首诗是影射秦可卿的,经过再研究、再思考,现在进行这样的诠释。第六首《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晋朝王献之曾在南京秦淮河和青溪合流的渡口跟爱妾桃叶作别,那渡口后来被叫做桃叶渡。诗句咏叹一对爱人的离别难舍的情绪。谜底是灯前手影戏。现在大家享受到的现代视听科技太多,录像啊,光盘啊,电视啊,电影啊,就忘记了人类最原始的光影游戏——手影戏,就是在灯和墙壁之间,人手可以比划出各种样子,比如我这样一来,墙上就出现一个影子好像鸟在飞,再那么一来,好像一个动物在张嘴闭嘴。灯前手影戏,童年时家里大人带着我玩过,乐趣无穷,这种最原始的光影游戏我们不应该丢弃。这首诗把黛玉和宝钗合在一起来暗示。黛玉和宝玉最终的结局,就是“桃枝桃叶总分离”,有情人终未成眷属。宝钗后来虽然嫁给了宝玉,可是宝玉悬崖撒手,离开荣国府出家去了,“小照空悬壁上题”,给宝钗所留下,只是往日的一些影像而已。虽然宝玉第一次出家后,又被甄宝玉送了回来,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到头来是虚有其表。

        第七首《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噪,樗栎应惭万古羞。”青冢就是北部大草原上,西汉和番后死在那里的王昭君的墓,诗句咏叹了王昭君的辛酸悲哀。它的谜底是什么呢?这种东西现在不多见了,木匠在干活的时候,要在木头上画线,现代画线工具很先进了,有很多种办法,过去木匠画线,必须要有一个墨斗,线从墨斗这边过,还是白的,到那边,经过这个墨斗以后,再出来就变成黑的了,弹一弹,就在木头上画出线了。这首灯谜诗的谜底就是墨斗。这首诗影射的是贾惜春的命运。前面我已经讲了,惜春最后一个什么形象啊?缁衣乞食,一身黑衣服,捧着一个钵子,满心幽咽愁苦,在大街上作为一个尼姑讨饭。所以这首诗的对应人物,应该是贾惜春。

        第八首《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马嵬就是马嵬坡,唐朝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因为安史之乱,随玄宗逃难路经马嵬坡,三军哗变,不得不自尽的那么一个地方。诗里咏叹了杨贵妃之死。它的谜底是什么?是熏盒。一般是扁圆型的,上面有镂花的孔洞,把一些香料搁在里面以后,它能够持久地散发出香味,可以搁在被子里、衣柜里。这个东西现在不多见,但也不是绝对找不到,有的人家还在使用。过去我认为这首诗是影射贾元春的,现在呢,我形成新的看法,认为所影射的应该是史湘云。诗句所咏叹的,可以想象成湘云醉卧芍药,事情过去很久,她的衣衾尚有芍药花的余香。

        但这首诗还可能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认同周汝昌先生的观点:脂砚斋是女性,这个人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她应该就是曹雪芹的一个李姓表妹,也就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寂寞脂痕渍汗光”,就是她和曹雪芹最后共同来完成这个书稿,当然是很寂寞的一种劳作,没有人能理解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书稿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但是她孜孜不倦在上面增加“脂痕”——写下批语,更不消说她还要编辑,还要誊抄,十分辛苦,渍出“汗光”,虽然他们早将“温柔富贵乡”付诸东洋,十分艰辛,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文字——正文和批语一起——是“留得风流迹”,最后会香飘世界。

        当然小说里不会写到贾宝玉和史湘云合作著书、一个撰稿一个写批语,我前面讲过,为了保持大悲剧的结局,书里到最后甚至会写到史湘云冻饿而逝,但是,以薛宝琴这样一首诗来对应史湘云,并暗示其也就是脂砚斋在书里的化身,则是可能的。有人可能会问:脂砚斋毕竟是正文以外的一个人啊,能拿来跟书里提到的人并列吗?曹雪芹这个文本就具有这种真假并列的特点,比如他在第一回里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正文,通行本里固然没有脂砚斋字样,但是古本里的甲戌本在第一回里,就也把脂砚斋名字写入了正文,说这部书的异名虽多,“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因为融汇进了过于丰富的含义,解析起来层次太多,所以对第五十一回里的这些怀古灯谜诗,曹雪芹没有通过人物之口,来说出谜底,他希望读者通过精读细品,去长久体味。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浦东寺就是唐代元稹写的《会真记》里的那个普救寺,故事里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的地方。这个诗的字面比较粗鄙,写的并不是公子小姐的爱情场面,而是丫头跟小厮偷情的事。诗句里的“小红”绝不是林红玉,过去时代,“小红”是对丫头的一种通称,诗文里常用来泛指小姐身边的丫头。它的谜底是鞋拔子——不用时被人吊起来,使用时勾引鞋后腰升平。我个人认为,这首诗所对应是邢岫烟。

        有人会说这太离奇了,邢岫烟难道跟人私奔了吗?邢岫烟没有跟人私奔。邢岫烟是一个很自爱,很有道德操守的一个女子。但是邢岫烟有一个丫头叫什么啊?想起来了吗?篆儿,篆儿这个音稍微变化一下是什么啊?拽儿,拽儿什么东西啊?就是鞋拔子。这个篆儿品质不是太好——有人马上会说,你这人真是的,人家书里面塑造一个角色,设计一个名字,你动不动就说人品质不好,你凭什么啊?我文本细读,我有根据。第四十九回,写“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在这个过程当中,平儿为了吃东西方便,把腕上虾须镯褪了下来,结果被窃。首先被怀疑的是谁?并不是怡红院的坠儿,平儿后来到怡红院找到麝月,跟她说悄悄话,就告诉麝月,王熙凤和她自己,“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篆儿的穷而无志,让人一望而知。当然后来证明偷虾须镯的不是篆儿而是坠儿。

        在曹雪芹写出的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这个情节单元里,除了贾家覆灭的主线,也会有多条副线,描绘出复杂的世相人情。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邢岫烟是薛蝌的妻子、薛宝琴的嫂子,薛宝琴原要嫁往梅翰林家,没想到梅家也遭到皇帝清算,薛宝琴虽然尚未嫁过去,但也害怕遭到牵连,哥哥薛蝌就带着她暂避江南,邢岫烟在那段时间里只好一个人度日,亲戚全遭皇帝打击,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经济上原来就不富裕,到那时更加窘迫,丫头篆儿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守规矩的,在那种情况下,就和某一个原来在贾府认识、后来卖到别家又逃出的小厮,相约私奔了,这就给邢岫烟的生活笼罩上更浓重的阴影。

        最后一首,第十首叫做《梅花观怀古》,这首最重要,写来写去,薛宝琴就写到她自己了。梅花观和蒲东寺一样,是文学戏剧作品里写到的地方,说成古迹有点牵强,但是宽泛而言,算作古迹也无妨。薛宝钗刚看到她堂妹的这十首诗的时候,对后两首装愚守拙,意思是历史上无考,不如另作,林黛玉就打圆场,说戏里演过的,李纨支持了黛玉,说确实大家看戏听书都熟悉了,而且原来没有那样的地方,后来人们造出来附会,也是可能的,于是就没让宝琴另写后两首。

        这首诗咏的梅花观,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的里,为女主人公杜丽娘建造的一处道观。对于书里的这群公子小姐来说,也算得一出老戏了。里有一段故事,表现梅花观里来了一个书生,叫柳梦梅,他在那儿拾到了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美女,他就拾画叫画,引出美女杜丽娘的游魂,详情我不细讲了,总而言之,他就爱上了画上这个女子,而且发现这个女子已经死去,就埋在梅花观里,他设法把这个女子从棺木中取了出来,这个女子就恢复如生,他们两个就形成一个好姻缘了。薛宝琴就据此写了这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作为灯谜诗,它的谜底是团扇。诗句表面咏叹的是戏里的故事,细一推敲,哎呀,句句都是在暗示薛宝琴她今后的命运啊。注意:“不在梅边在柳边”!当然,这个句子不是曹雪芹生造的,戏词里有这样现成的一句,作者汤显祖写这一句,他是为了说明书中的女主角杜丽娘,到头来要跟柳梦梅结合,因为柳梦梅名字里面既有柳字又有梅字。但是,曹雪芹把这句引在这里,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想透露出薛宝琴的归宿,她嫁给姓梅的了吗?她最后是在梅翰林儿子身边享福吗?不是。那么她不在姓梅的身边,在姓什么的身边呢?“不在梅边在柳边”。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姓柳,谁啊?柳湘莲。前面我引了薛宝琴咏红梅诗里的句子“流水空山有落霞”,告诉你意思是她漂泊到江南以后,遇上了“落侠”,就是流落在江湖的侠客,我还告诉你书里有“红楼四侠”,四侠里有位就姓柳,到这最后一首怀古灯谜诗,就明确地写出来,薛宝琴到头来是与柳湘莲结合了。那么他们邂逅结合的中介是什么啊?是一幅画,“个中谁拾画婵娟”就是这个意思。

        前八十回里有没有跟薛宝琴相关的名画出现过啊?是出现过的。记得吗?第五十回,写贾母到大观园赏雪景,忽然间山坡上出现了薛宝琴,后头还站着一个丫头小螺,抱着一个梅瓶,非常美丽。众人就赞叹,说这比贾母屋里挂的那个《双艳图》还漂亮。《双艳图》根据书里交代,是明朝一个大画家仇英仇十洲的作品,在清代那也算是一幅名贵的古画了。贾母当时说,画上的人也没有雪中的宝琴美丽。

        八十回后,会写到贾母先死,然后贾家被查抄,在抄家过程当中,贾母房里这一幅《双艳图》,应该是被抄了,但是大家知道,负责抄家的从主要官员到次要官员,到底下这些衙役,都是很贪婪很刁滑的,都会借机中饱私囊。这幅《双艳图》最后就没有能够归到忠顺王府,被人偷出来了。画上画的是美女,“婵娟”,有人立刻想起宋代苏东坡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婵娟”不是说月亮吗?在古代,婵娟既是形容美女也是形容月亮,或者你可以把两个印象合起来,就是像明月一样美丽的女子叫婵娟。

        那么《双艳图》怎么会促成了薛宝琴和柳湘莲的姻缘呢?“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可见这当中有一个丫头起了作用。和“小红”一样,“春香”也是以往对丫头的泛称。那么具体到书里情节流动中出现的那个丫头是谁呢?应该就是小螺。作为薛家的丫头,在四大家族被皇帝治罪的时候,她也会随着薛家遭到打击,她可能跟别的许多丫头仆妇一样,被忠顺王搜罗到忠顺王府里,后来又被忠顺王赏给了府下面的随从。这个随从在查抄贾家的过程当中就私匿了《双艳图》,小螺后来发现了,她当年肯定听说了人们对雪坡上她和薛宝琴的那种赞美,说她们比画上的“双艳”还美,因此这幅画对她具有特别的意义,小螺就把《双艳图》带着逃离了京城,到江南来寻找她原来的女主人薛宝琴,她应该先遇到了柳湘莲。柳湘莲参与“月派”的武装起事,失败以后,隐姓埋名、流落江湖。小螺盘缠用尽,不得已到庙会上去售卖这幅画,被柳湘莲发现,柳湘莲十分欣赏这幅画,却没有银子能买,恰巧薛蝌和宝琴也到那庙会,薛蝌和柳湘莲原来认识,小螺和宝琴互相认出,大家惊呼热衷肠,携画同到私密僻静处畅叙别后种种,算起来,“一别西风又一年”,在曹雪芹笔下,东风都是代表来摧残四大家族的一种力量,西风则喻“月派”,那么现在是东风已经压倒了西风,西风已经销声匿迹了,经历一年的劫难,他们主仆朋友终于重逢。那么这幅《双艳图》就促进了薛宝琴和柳湘莲的结合。薛宝琴和柳湘莲的结合固然有甜蜜的一面,但柳是通缉犯,琴与罪家沾边,他们那以后也只能东躲西藏过一种不安定的流亡生活,薛宝琴到头来也还是属于太虚幻境薄命司册子里的一钗。这些内容应该都在曹雪芹写出的第一百回至一百零八回里呈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