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李彦宏个人介绍李彦宏向左

李彦宏向左

        高考填报志愿,是李彦宏的第一次人生重要选择。一张薄薄的纸,会左右自己以后的命运,认真思考后,他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图书情报专业。尽管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为此后悔过,但多年后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对他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出国深造,挑战更有激情的生活



        在北大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李彦宏除了感到枯燥,更对前途有了一种担心:自己的优势要从哪里展现?自己的未来如何办?显然,他的理想不是去做一个图书管理员。

        于是当考上北大的兴奋冷却以后,李彦宏决定毕业之后出国继续深造,并最终选择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美国布法罗一年有6个月飘着雪,在纽约州立大学,他忍受过夜晚彻骨的冰冷。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在这儿,他经历过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如今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苦的,但年轻就应该吃苦。”在《百度这样专注》一书中李彦宏如此评价这段经历。

        李彦宏刚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时候,心中想的只是在那儿待上一段时间,熟悉一下美国,补习一下功课,接着再去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如此的名牌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尽管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在美国能排到前20名,但李彦宏并没有太把它“放在眼里”。

        可是很快,李彦宏的骄傲就被伊利湖上吹来的风灭掉了“气焰”。令李彦宏没想到的是,美国的学生不像国内传说的那么“笨”,不是每个中国学生到美国都没有问题。在这儿大家竞争都很激烈,尤其是学计算机的美国小孩都极富创造性。再加上李彦宏误了半个学期的课,还得拼命去补别人学过的东西。

        在此之前,李彦宏一直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但到了这儿,同样一个程序人家两三个小时就做完了,他做了五个小时还没有搞通。过去,都是别人抄他的作业,但到了布法罗,他有时候不得不问别人。因为功课吃力,他与教授、同学谈论问题时,常常说不到点上,这让教授们开始怀疑他的能力。这令李彦宏尝到了挫败的滋味。

        李彦宏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不只在学习上感到吃力,还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还欠缺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北大的时候,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宿舍啊、食堂啊什么都给安排好了。而在美国,这一切都要自己想方法去解决。

        比如,当姐姐知道李彦宏住的地方是一栋漂亮的别墅时,很为他高兴,毕竟别墅比公寓应该高档很多。但其实,这栋别墅已经有七八十年历史了,一进去就会闻到一种怪怪的味道,设施也很落后。大家共用厨房,做饭要一个一个排队,李彦宏也只是租了其中一个房间,其他房间住着别的同学。别墅里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值日表。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李彦宏经常忘了打扫卫生,同住的同学对此很生气。同处一室,电费、水费、取暖费大家要分摊,每个月计算电话费时,要拿着话单按打出的电话一个一个地勾,哪个电话是谁打的,打了多少钱,这种计算生活费的方式,也是李彦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布法罗冰天雪地的天气,关于交通来说是很麻烦的事,李彦宏住的地方离校园比较远。那时,校园附近只有一趟巴士,要是赶不上最后一班,那么就只好待在学校的机房里过夜了。

        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李彦宏想到了通过电子邮件向姐姐求助。姐姐告诉李彦宏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学会安慰自己,尽快追上课程等。在姐姐的开导下,李彦宏开始积极地应对各种问题。

        李彦宏做的第一件事确是买了一辆车。当然,买车之前先要学开车。彦宏有一个来自香港的朋友,当时与他同系读本科,他先买了一辆车,十分大方地让李彦宏拿他的车学。结果,李彦宏头一次开就奔着大树撞了过去,维修费就花掉了李彦宏两个月的生活费。后来,李彦宏终于有了车。寒冷的夜里,他那辆1500美元买来的二手车,总是要预热10分钟才能启动。寒夜里车在抖,他也在抖,如今回想起来很有趣,但当时的李彦宏确实很不容易。

        到了漫长的暑假,李彦宏觉得待在学校也没什么意思,决定去打工。一提打工,大家第一想到是到餐馆里刷盘子,每小时大概能挣5美元左右。可是李彦宏认为刷盘子是无法写入个人履历的,它不能为自己增值,因此没有考虑,而是开始在网上寻找工作机会。

        每当李彦宏看到自己觉得合适的招聘信息,就发一份简历过去。一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元的实习报酬,待遇之高令同学们艳羡。不过,李彦宏的兴奋依然有所保留,毕竟,他认为这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回到住处,有朋友问他“去的是哪家公司”时,他讪讪地回答说:“是一家叫Matsus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朋友听后大惊:“这依然小公司?它确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a这个拗口的单词,是日本“松下”的日文发音。李彦宏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居然进入了松下公司的大门。

        在国外求学的生活,尽管让李彦宏吃了很多苦,但正是这段艰苦中充满激情的岁月,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为“华尔街”放弃博士学位



        1993年5月,李彦宏来到了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假如不是因为来到了这儿,他很可能留在象牙塔里做一名教授,但他最终选择了进军华尔街。

        在松下公司,李彦宏一直在从事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这儿的工作环境十分舒适,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当时最常看的报纸。但舒适并没有让他懈怠,在实习期间,李彦宏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公司的高度重视。8月底,当李彦宏结束暑期实习准备回学校的时候,松下决定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李彦宏发布了这个研究成果,一位国际OCR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十分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这件事除了证明了李彦宏的学术才能,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还需要一个学位来证明自己呢?

        事实上,李彦宏在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如此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也认定他拿到博士文凭只是时间问题。这篇论文也同时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此人是华尔街一家隶属于道·琼斯的公司老板,他邀请李彦宏去他的公司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而此时的李彦宏,也越来越意识到他喜欢接触更实际的东西。于是,几经思量之后,李彦宏决定放弃博士学位,进入工业界。

        可是,自从清代有学童赴美求学以来,就有一种强大的传统思维方式,认为中国学生到美国一定要学有所成,标志确是读取博士。因此李彦宏作出决定后,心情依然有些忐忑不安。但让李彦宏没想到的是,当自己告诉导师,说他的兴趣是想进入工业界时,导师不仅没有阻拦,还给予了祝愿:“假如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总能在正确的地方遇到正确的人——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极其幸运的事。李彦宏认为他也享有这份幸运。

        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后,李彦宏正式进军华尔街。事实上,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李彦宏曾将华尔街与硅谷进行了一些对比。李彦宏去硅谷的时候是3月,加利福尼亚州尽管到处鸟语花香,可是,李彦宏看到许多跟他一样的技术人员每天都工作得十分辛苦,生活质量不太高。而华尔街却处处有着一种神秘感,这儿到处都是腰缠万贯的社会名流,到华尔街的公司面试,来接的都是豪华轿车,在价格昂贵的餐馆里吃饭。同样职位的工资,也比硅谷要高10000多美元,老板还很开明。于是李彦宏选择了华尔街,在这儿他有很多自由的时间,热衷于技术的李彦宏为公司设计了一套实时金融信息检索,这个系统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在技术层面,李彦宏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超链分析的专利。

        因此李彦宏虽然兜里装的是硕士学位,在华尔街却拿到接近博士的工资。26岁的李彦宏从一个布法罗的穷学生,变成了华尔街的高级白领。有钱了,一个人租一套很大的房子,买了新车。在美国,相比于同龄人,算是成功人士了。

        尽管离开象牙塔进军工业界看似是李彦宏的又一次成功选择,可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李彦宏评判这个决定时说:“这个选择是不对的,只是看了一些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去分析我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他感到,在华尔街的3年,是浪费过去的。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创业



        23岁的李彦宏在圣诞节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去美国的征程,开始了他8年的海外求学生涯。但也确是在这8年时间里,中国互联网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从1995年起,李彦宏每年都要回国进行考察。

        利用每年回国的机会,李彦宏会去很多地方,看高科技公司在做什么,大学里在研究什么,老百姓的电脑在干什么。直到1999年国庆,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着“.”的t恤了,李彦宏才断定:互联网在中国成熟了,大环境可以了。而李彦宏存折上的钱也基本上了——就算是两三年一分钱挣不到,也可以保证全家过正常的生活。因此,辞职创业的时机到了。于是1999年,李彦宏毅然起程回国。

        又是一个圣诞节,李彦宏放弃美国优厚待遇,乘飞机从太平洋的东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处——北京大学,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创业。

        其实,在决定创业时,李彦宏在引擎技术方面,已经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彦宏的执著、专注和专业又在业内有口皆碑,加之百度耕植的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三点因素结合,百度自然对投资者充满了无限诱惑。在《百度这样专注》一书中李彦宏说:“那个时候融资相对容易,可是绝大部分企业依然融不到资。我们选到的这些投资人应该说是十分优秀的,十分能够看到长远目标。”

        多年过去了,百度经历了合作伙伴徐勇的退出、激烈的董事会争辩、商场无情的竞争等重重挑战,这一切都在不时地考验和冲击着李彦宏,但他一直保持淡定、从容。

        在李彦宏和团队的努力下,随着资本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成熟,百度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发展:2002年百度搜索引擎技术真正成熟,2003年百度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百度品牌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李彦宏的创业之路成功了!

        

专注搜索,主动放弃门户模式



        外表谦和文静的李彦宏,事实上骨子里一直有着那么一股桀骜不驯、和而不群的坚持。一个流量与三大门户等量齐观的网站除了搜索却什么都不做,说明李彦宏的最大特点确是专注。当然,这一点,从他创建百度的第一天就被大家认知了。

        李彦宏不仅仅在工作中专注于搜索,同时也专注于一种“洁身自好”的性格。李彦宏称,搜索领域的空间还十分之大,尤其在中国,百度专注在这个领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长。

        搜索引擎从1994年诞生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技术的发展。经过实践,李彦宏觉得,只有在搜索技术上做到最好,才是树立品牌的最快途径。10多年时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搜索。搜索已经成为了李彦宏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后李彦宏又投入重兵,推出了新闻搜索与图片搜索两大搜索引擎。

        事实上专注关于李彦宏如此的网络精英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如今国内互联网市场形势空前。网络市场就像是一场跑马圈地赛,以积累流量为目的,为吸引流量,谁都想在别人的业务里抢夺份额,谁都没有安全感。可是,李彦宏的百度却贡献出一个特例,他还是执著地专注于自己的搜索,不过问其他。事实上,李彦宏是明智的,大家在互联网上大打出手的结果,只能是竞争关系错综复杂,找不到绝对的盟友。被三大门户选定的搜索功能提供者,从当初的中搜,再到目前的雅虎、Google、中搜相互制衡,短短几年已经换了三茬。随着实力此消彼长、竞争态势不断演变,企业间的离合游戏变化频繁。唯有百度的“独善其身”,才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强大自己的技术上。

        为了表明自己对搜索的专注,李彦宏曾经明确地表示,百度不会涉足电邮领域。李彦宏认为,百度如今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地位还算稳固,但假如不能“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被别人赶超。因此当门户网站四处出击以求充分利用流量资源的时候,百度却不愿分散精力,只利用这些流量做搜索一件事。

        Alexa数据显示,从全球流量上看,百度与Google的排名在伯仲之间,甚至个别时段百度已超过Google。随着中国市场的拓展,百度的流量全面超越Google只是时间问题。Google中文流量不到总体的10%,这表明了百度的中文搜索的确比Google更为普及。而至于雅虎的YSt技术和中搜,由于起步较晚,目前都还没有可分庭抗礼的流量和市场地位。李彦宏认为应该在搜索领域继续扩大优势、拉开差距,以确保领导地位不动摇。

        李彦宏这么做,还有一个缘由确是雅虎的介入。尽管Google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它在美国也没有像百度在中国那样占到70%~80%的市场份额。所以雅虎在美国跟它依然有一拼的。

        自从雅虎于1998年进入中国后,百度就更专注于搜索以抵御其威胁,果然颇见成效。经过这么多年的各种交手,雅虎仍然做不到第一。其实自从2003年雅虎购买了3721之后,它们在资金上愿意投入,在购买服务器和带宽上花的钱比百度还多。可是在这期间,百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减掉,反而上升了——这确是李彦宏的专注带给百度的优势。

        李彦宏致力于把百度打造成中国最好的搜索引擎。如此,网民就可以在百度上方便地找到他们要找的东西。这不是门户概念,而是搜索概念。百度站在门户背后做了两年技术提供商,而没有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搜索,可是后来百度人发现这种产业链是不健康的,谁也挣不着钱。搜索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不专注就很难做好它,因此李彦宏后来决定自己做,并且只做一件事。“我们不做游戏,不做短信,不做弹出广告,我们觉得如此才能把搜索做好。”在《百度这样专注》一书中李彦宏如此说。

        “中国的搜索”正好被百度明显体现出来,因此投资者才会追逐百度。同时李彦宏也坚决不认同百度是对Google的简单复制,“我们只专注于做中文搜索”,而这正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从搜索技术上讲,中文与英文的语言逻辑有许多差异,英文单词之间有空格,而中文是象形单音文字,中文行文在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些都给擅长英文搜索的Google带来难题。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积累得到的,绝非Google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出来的。

        其实,前两年,Google的中文服务一直在模仿百度,百度一推出一个模式,它就跟风。在2003年之前,Google一直遥遥领先,但随后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

        毋庸置疑,正是李彦宏的这种专注,才造就了百度中文搜索的排名第一。当然,也有人觉得如今百度的业务过于单一,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竞价排名。

        李彦宏认为,百度不必急于从新开发的产品中赚到钱,重要的是网民们都喜欢使用。只要大家对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总有方法赚到钱。用4年时间专注于搜索并不是李彦宏成功的全部,他对信息检索技术行业的大量经验,在逆境中准确判断与谨慎行事,才是其事业成功的关键。

        

在反对声中进军日本市场



        坐稳了国内市场之后,百度开始筹谋进军国际市场,此时李彦宏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开始?对这关键的第一步,李彦宏慎之又慎。

        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美国,李彦宏对美国也是最有感情的:那儿有世界上最开放、最成熟的资本市场,有自己熟悉的人脉和唾手可得的It人才。然而,李彦宏马上否定了它:这个市场有太多强大的竞争对手。Google和雅虎的总部在那儿,微软、IBM这些It界的领头羊也都是虎视眈眈,每天都有众多It公司成立、破产或被收购。那些还在读书的大学生也不能小觑,他们随时可能是下一个比尔·盖茨。李彦宏认为,百度在起步阶段应该避实就虚,因此美国市场绝不是一个适宜“婴儿学走路”的地方。

        其实,李彦宏更中意日本、韩国与越南这三个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2003年,李彦宏考察过一次韩国市场,那儿排前三名的搜索引擎都是当地的公司,并且李彦宏完全不知道人家为什么“那么成功”,于是就排除了韩国。2006年李彦宏一个人去越南考察了一次,结果也把越南给否定了,因为越南市场太小了。

        同年6月,李彦宏和王湛生、任旭阳一起去日本调研,首先参观了日本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乐天,然后又造访了第一大SNS公司Mixi等十多家互联网公司,也不忘与日本电通——这家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进行洽谈。最后,还专门就进军日本市场的可能性请教了高盛的相关分析师,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

        通过一些调查研究,李彦宏了解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一个网民数量庞大的发达国家,日本的互联网市场要比中国成熟得多。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日本网络广告市场的规模是中国的9倍。日本搜索引擎市场也足够大,是中国的3~5倍,日本搜索引擎市场一年的总量是12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亿美元。

        尽管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以来,经历了长达10年的通货紧缩。但从2004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出现持续回升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远远超过近10年1%左右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05年以后,日本经济的上升势头一直很稳定。

        而其调研显示,Google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正在明显增长,雅虎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丧失。李彦宏认为,这正是百度的好机会,百度只要做得好,在日本超越雅虎依然很有可能的。

        李彦宏一行从日本回来之后,经过认确实思考,最终确定了进军日本的策略。可是,当李彦宏在百度总监会上宣布这个决定时,反应却让李彦宏大吃一惊:尽管有人对此表现得十分兴奋,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觉得简直是痴人说梦。他们的理由也很实际:盘踞日本多年的雅虎已经占据了七成的市场,Google也已经进驻。百度尽管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可是在日本差不多算是从零开始。这意味着,百度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从强大的雅虎和Google手里抢市场,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持认同意见的人的观点也很简单:只要把百度在中文搜索市场上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日本市场上去,百度就不会输。

        争执和反对声此起彼伏,但李彦宏依然顶住了压力,坚定地展开了百度进军日本的打算。至此,尽管进军日本市场的项目已经启动了,可是在百度内部,还有大量职员对百度进军日本的战略和理由不是那么理解。为什么一定是日本?不断地有人发出疑问。为了让百度内部对进军日本有全面的了解,李彦宏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邀请所有对这个战略有疑问的百度职员参加,李彦宏当场进行答疑解惑。

        关于百度最终选择日本的理由,李彦宏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中国和日本在地域上的接近性。百度计划以中国为基地,负责日文搜索的也主要是国内的工程师,而从北京飞到东京大概两个半小时,与北京到广州的航程基本上,这使得百度的职员可以相对频繁地到日本去——不用倒时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语言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日本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这使得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日本的文化。

        3.日本市场上的主要搜索公司都是百度熟悉的。日本市场上的两大搜索引擎: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分别是中国搜索市场的第二、第三,在中国已被百度超越。对这两家公司的市场推广模式、技术、产品、功能,百度都非常熟悉。

        4.日本本土缺乏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雅虎和Google高精确度的检索服务,使日本众多门户网站形成了如此的共识——搜索引擎依靠雅虎和Google就足够了,所以日本国产搜索引擎全线败退。这与韩国不同,同时也是李彦宏不选韩国的主要缘由。

        李彦宏既然选择了日本,那么百度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假如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站住脚,百度的股票应该是10倍于如今的市值的。”李彦宏对记者如是说。

        在内部培训时,有职员如此问:“Google和雅虎在日本也竞争了很多年,日本人用这两个搜索引擎很多年了,可能已经习惯了,百度要怎样从它们手上抢市场?”

        的确,日本人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种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雅虎1996年就开始运营日本分公司,Google进入的时间稍晚。尽管Google的搜索技术已经明显超越了雅虎,可是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Google仍然不能在日本市场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Google尚且这样,百度的境遇也不能不让人担心。

        关于这个问题,李彦宏想了一段时间。他发现,Google进入的时候,雅虎在日本已经是如日中天,但凭着更强的实力,沉寂了两年后,Google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2008年底,已逼近30%。“在中文搜索领域,我们大概做10个成8个;在日文搜索领域,哪怕做10个成两个,我觉得我们的投入都是划算的。”在《百度这样专注》一书中李彦宏如此说。Google、微软这类跨国公司虽坐镇美国,却在很多国家的市场也达到了首位,这说明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有能力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获得成功。李彦宏相信,百度也有这种能力。

        最后,李彦宏得出结论:日本市场并不是没有机会,但百度必须要做得更好,才能够在日本市场站住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