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李彦宏个人经历李彦宏向左

李彦宏向左

        不可否认,百度上市借助了Google的概念。所以,百度的搜索引擎在国外也一直被称为“中国Google”。但李彦宏从来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打败Google,还要超越它。

        

Google的收购威胁始终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百度和Google更相像的公司了。这对神奇的竞争对手,有着相似的硅谷创业故事,相似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搜索技术,相似的业务模式,相似的界面风格,相似的企业文化,等等,甚至连上市都一样的风光……可是,两者的较量不仅精彩纷呈,并且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2004年6月15日,李彦宏向各界媒体透露,包括Google在内的8家公司组成的海外财团正式向百度注资,尽管李彦宏对具体的融资数目和这些海外财团所拥有的股权比例讳莫如深,但媒体依然很快就掌握了情报:Google用499万美元换取了百度2.6%的股权。于是,海外媒体将此条消息解读为Google先注资后收购,似乎百度已经无法回避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的Google了。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Google不会花钱养大一个竞争对手。摆在眼前的例证确是:eBay关于易趣也是先注资再收购。可是,国内媒体并不认同海外媒体的观点。比如,当时依然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祎就认为,在中国搜索市场上,Google和雅虎中国将形成两强对峙的格局。李彦宏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中国搜索总裁陈沛称,Google注资百度并不影响大局,无非是竞争对手由两个变成了一个。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认为,两者的竞争将集中于品牌和技术的较量。当然,更多的观点认为,中国搜索市场群雄并起,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显然成为这场竞争的主流。

        可是,当时正值Google上市前的缄默期,Google久久未对此事加以确证。而关于外界的种种传言,李彦宏坚定地表示,Google没有取得对百度的控股权,也没有任何运作层面的投资意向。百度只是期望能借助跟Google的合作来增强自己的技术、品牌能力,并大力扩展市场。李彦宏否定了竞争对手的威胁,同时表达了对对手的尊敬,因为他承认Google是一个成熟的搜索引擎,Google比别人更了解百度的价值。

        不过,Google是百度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还是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Google又摇身一变成为百度的股东,使它们的关系更加微妙。对此,李彦宏的回答是,Google和百度的关系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复杂。一方面Google作为百度的一个股东,跟其他股东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又是百度的竞争对手,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Google注资百度,究竟意欲何为呢?参照此前曾广为流传的,百度要么被收购,要么上市的说法,Google此举不得不引人遐想。然而,在接受了Google的注资不到一年,百度却出其不意地席卷了纳斯达克。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施密特收购百度企图的彻底失败?于是,对于百度接受Google注资后命运怎么的故事不断被演绎出来。从李彦宏的角度来考虑,被收购或者上市是当时百度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选择。有观点认为,尽管百度在国内拥有的搜索市场份额最大,可是,据称Google上市即可融资27亿,伴随其巨大的资金、技术、品牌实力,大举进入中国在所难免。而雅虎的YSt技术即将推出,又通过并购3721得到了遍布中国的渠道网络。显然,在整体技术、品牌、资金上,百度与Google、雅虎、甚至微软都不在同一级别。尤其在资金方面,尽管百度号称已经实现赢利,但其资金实力相对Google、雅虎而言依然没有任何优势的。

        上市无疑是百度如此的公司实现赢利的最好出路,可是摆在百度上市面前的不利因素依然不能回避。比如:第一,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被普遍看淡,2004年左右上市的盛大、tom在线、掌上灵通都被称为“流血上市”,尤其是盛大,预筹的2.5亿美元整整缩水1亿美元。第二,盛大、tom在线等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而相比之下,百度还处于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第三,由于当时正值Google即将上市,百度与Google、雅虎在中国的竞争关系也使投资者对百度难有信心。

        假如上市不是最理想的选择,退一步想,选择被收购是否能圈入资金呢?这个时候,Google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线。并且,正如预料的一样,Google在上市前的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显示市场竞争比预料的要激烈得多。那么,百度会怎么应对呢?

        其实,无论百度作何态度,Google要收购百度,首先就要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收购抑或“亲征”。因为此时Google也是上市在即,即将受到十分大的利润增长压力。并且,Google能否适应中国市场的“水土”也依然个问题。

        Google进军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必然选择,因为Google在美国本土的在线广告增长率已经逐渐放缓,只有扩张欧洲、亚太等市场,才能实现利润的继续增长。在Google的招股说明书中,称国际化对其长远的成功十分关键。可是,正如大家所见,受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运作经验,使Google很难在国际扩张中取得绝对胜利。此前,Google在中国处于“无作为”的境地,雇员很少,甚至服务器都设在美国。有人认为,在中国压低投入正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这一点上,Google与雅虎事实上是很相似的。

        看来Google想“亲征”似乎不容易,因此Google就只好通过收购进入中国。那么收购对象为什么是百度呢?因为靠“竞价排名搜索”业务打天下的百度,自建立之始就与Google风格“神似”。近两年,百度在渠道营建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逐步开拓市场。这关于Google是难以做到的,同时与雅虎看重3721的渠道能力也如出一辙。Google并购百度是一举多得,能将百度的流量、本土团队也揽入怀中。可见,百度确是Google收购的最好选择。

        并且,假如Google收购百度失败,让百度上市成功,那么Google在中国的处境将会十分尴尬。一方面,百度上市圈进资金之后,肯定会与Google、雅虎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雅虎中国携YSt技术和3721的本土渠道及团队,是Google短期内无法自建的。

        因此,综合各方面缘由,都表明Google在百度上市前的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是对百度的志在必得的表现。面对这种威胁,百度将怎么应对呢?

        

具备与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



        赛迪集团下属的《中国电脑教育报》于2003年5月28日,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2003年6月4日下午4点30分,公测结果出炉。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gl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gle基本上”,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这次数据显示,百度已经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当然,任何调查都会有人质疑,此次也不例外。但无论怎么,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天的百度已经具备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

        其实,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门户网站挖到第一桶金,到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再到“闪电打算”,李彦宏一直承受着来自Google的压力,因为永远有人在拿百度和Google作比较。因此假如要李彦宏问全体网民一个问题,那一定是“百度与Google到底哪个更好?”而这次公测的结果,是否可以从此打消李彦宏的顾虑了呢?

        的确,Google一直是百度最强劲的敌人,而Google也一直视百度为心腹大患。为此,Google很多发展策略都是针对百度进行的。比如,当Google开始它的“中国之旅”时,矛头直指百度,并不惜冒着被微软起诉的风险聘请了拥有华人背景的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总裁,同时大规模地招聘本地人才。并且Google加紧在中国布局的第二招确是寻找代理商,开展在中国的搜索广告业务。

        2005年8月8日,在百度上市3天后,Google的中国首家代理商中企动力在媒体面前高调亮相。百度感受到了Google迅猛的本地化进程,在这个搜索巨人面前,无疑令百度压力大增。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Google首家代理商的确认,标志着Google对中国发展有了明晰的战略方案。随后,Google又宣布了两家合作伙伴上海火速和厦门中资源,正式授权它们代理销售Google的Adwords关键词广告服务。如此一来,Google在华的三家广告代理商已经正式浮出水面。而关于百度来说,这是个不小的冲击。

        很明显,Google在中国对百度的攻势已经全面展开。百度即将面临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中之一确是,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地位远不如Google在全球搜索市场的地位;尽管目前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排名第一,但这与第二第三的距离并不远。另外一个挑战确是要看Google将要以多大的力度来开发中国市场。尽管此前李开复加盟了Google,但他还不是公认的经营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尽管也有人认为,Google的本地化相关于百度如此的本地企业而言,还存在着差距。可是,百度的压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了。

        此次公测的结果,让李彦宏吃了颗定心丸。尽管Google的技术力量很强,有众多优秀人才,可是这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毕竟不在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市场和用户。Google擅长英文处理,而中文是很有特点的语言,在互联网上的表达方式与英文不一样,所以Google擅长的英文处理方式在中文上就很难显现优势了。对手的劣势确是自己的优势,百度以此作为契机对抗Google,可谓志在必得。

        当然,一场万人公测是百度又一次比较成功的营销。通过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测评,让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不太专业的中国用户认识到,还有一家叫做百度的搜索引擎可以使用。

        从“闪电打算”到搜索大富翁,从推出IE搜索伴侣到MP3搜索,百度推出新品的速度明显加快。然而树大招风,当一个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牵涉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多,麻烦也会越来越大。回顾过去,百度连续遭遇了几次重大考验。经过这些坎坷,百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逐步培养起了极强的危机意识,使它在日后大大小小的危机中从容不迫,淡然处之。

        

不惧雅虎阿里巴巴



        截至2009年6月30日,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有率为64.4%,高于第一季度的60.7%。Google第二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从第一季度的26.8%降至26.1%。雅虎中国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位居第三位,占有率仅有5.5%。以上数据是按各公司收入计算的,这说明了百度的压倒性优势。

        自从百度在李彦宏的带领下,于2005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以来,中国互联网可谓风起云涌,竞争越演越烈。而李彦宏和他的百度也在酣畅淋漓地上演着属于中国互联网的财富神话。

        可是,就在2005年的夏天,虽然一路飙升的百度股价给人们带来的震惊还未散尽,大家却不得不把注意力分给另一个人——马云。

        在2005年8月11日,马云和他的团队已经将全球互联网老大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揽入囊中。这是继百度上市以后,中国互联网又一爆炸性的新闻,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整体格局。这是否意味着百度上市的风光被阿里巴巴取代了呢?

        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之后,阿里巴巴就从以前的地处杭州、专注于电子商务的边缘位置,一举升华为全方位的大门户网站。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为龙头,集合搜索、即时通信等业务,既对国内的新浪、搜狐和百度等形成直接的竞争,又对eBay、微软MSN、Google等雅虎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构成巨大挑战。

        并且,从技术上来说,雅虎也具有了百度所没有的优势项目。比如,如今年轻人外出消遣娱乐前都习惯在网络上搜一搜,找找新的吃喝玩乐场所。针对这种需求,国内许多搜索引擎都加入了“生活资讯”的搜索功能。而雅虎在这项功能上做得较为出色,点击进入雅虎“黄页”,便会进入雅虎口碑网,它是一个生活资讯网站,餐饮美食、优惠打折、电器维修、旅游票务信息一应俱全,还有网友的评分以及评价供参考。尽管百度也具有该项功能,但信息没有雅虎的全面和精准,而且查找起来要费一点工夫。

        尽管马云曾经表示不会把百度和Google当成竞争对手,而是当成学习的榜样。可是随着时局的发展,竞争一触即发。相信凭借雅虎的技术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和客户关系,一定能把雅虎中国建成十分好的搜索引擎。今后雅虎的目标是要超越Google,不止在中文范围内,而是超越“世界Google”。如此一来,百度与雅虎阿里巴巴在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就此爆发。

        随后,正面冲突就发生了。刚纳入阿里巴巴体系的3721科技有限公司状告百度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北京海淀区法院开庭。3721的诉求为,要求百度马上停止妨碍3721软件正常运行的不正当行为,在媒体公开澄清事实,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260.4万元。最后尽管有了法院判决,但双方的争端还是没有解决,矛盾有激化的危险。

        这时候,阿里巴巴公司作为3721的新东家,其副总裁金建行表示,3721的起诉行为发生在公司收购雅虎中国之前,与阿里巴巴无关。但他表示,整合了雅虎中国后的阿里巴巴与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阿里巴巴此前成功的关键之一确是巨量的中小企业会员资源,而这也是百度搜索的主要用户。所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搜索引擎,更能让企业和个人找到商业合作伙伴。与百度的竞价排名相比,阿里巴巴的搜索信息无疑更具有针对性。当然,对此李彦宏并没有被股市上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还是对百度的搜索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并不惧怕Google和雅虎等国际搜索巨头的涌入。李彦宏深信,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不是买来的。

        但其实,李彦宏并没有一刻轻敌。从得到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的消息之后,百度就已经紧急行动起来。各大区经理已分赴大区督战,和代理商一起激励销售团队,并相应调高了客户目标数量。此次,百度代理商将月客户增长数量调高到500家左右,而以往只有100余家。

        百度代理商宁波派桑网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袁维益说:“往日阿里巴巴的客户和我们不构成竞争关系,但如今已形成竞争。”如此一来,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面临的竞争就更加白热化。外有Google、微软MSN等国际搜索巨头的环伺,内有中搜、搜狐搜狗、新浪爱问的觊觎,再加上新雅虎阿里巴巴如此的巨无霸,中国的搜索之战已经开始。

        

百度“有啊”大战“淘宝”



        2008年10月8日百度网上交易平台正式定名为“有啊”,这是建立在搜索技术和社区资源的基础上的网上C2C交易平台,也是迄今为止百度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最具实质意义的一步。

        依据2008年5月28日发布的最新网络购物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网络购物在中国高速发展;网民人数达到2.21亿,据DCCI调研报告显示,当时百度的市场到达率高达88.7%。

        其实,百度“有啊”一经推出就有了不错的成绩。平台在发布之初,提前入驻百度“有啊”的1万家商户就已经累计上传了超过100万件商品,涵盖了数码、时尚、生活等诸多种类。这1万家商户中不少是此前百度在“招商巡展”中邀请的优质大卖家,有着丰富的电子商务实战经验。

        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表示,百度“有啊”将致力于为中国网民提供最佳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并与商户、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完美的购物平台。因此,除这1万家商户外,还有5万名来自百度社区平台的活跃用户,也获得了“有啊”内测平台的访问权限,并且可以自由交易。商户由交易产生的信用评价将会累加,并延续到平台的正式上线。

        百度“有啊”的推出是在百度宣布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年后。在这一年里,百度“有啊”经历了秘密研发、招商、配套体系上线、内测等多个阶段。内测版的上线,标志着百度正式踏入网购领域。可是,在这个领域,百度遭遇的是拥有雄厚资本的阿里巴巴,其旗下的淘宝网是百度C2C的劲敌。

        为了对抗百度“有啊”,淘宝网立即做出了回应。一时间,淘宝网与百度“有啊”之间的竞争升级。2008年9月8日,淘宝网以“杜绝不良商家欺诈”的名义,宣布屏蔽百度搜索。百度也毫不示弱,马上做出回应,针对淘宝网全面禁止百度“爬虫”抓取页面的做法,百度开辟了绿色通道,让卖家直接向百度索引库提交网店页面链接地址,而不再需要百度“爬虫”过去抓取。正如网民猜测: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子商务即将迎来激战!

        阿里巴巴在百度“有啊”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北京召开了规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将向淘宝网投入50亿元。毫无疑问,这是在向百度的C2C宣战。不过在李彦宏看来,这笔钱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因为它放在阿里巴巴母公司依然放在子公司,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就好像百度的钱是放在百度香港的账户,依然放在百度北京的账户,没有区别一样。

        百度“有啊”上线后,互联网领域又掀起了一轮有关C2C大战的话题。不过李彦宏对“百度淘宝C2C交战风波,百度会不会像阿里巴巴一样在C2C砸重金”的声音不以为然。因为“有啊”的推出,完全是遵循“有需求、有优势、有利益”的原则,旨在打造更便捷、更可靠的一站式网上购物平台。

        “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始终是李彦宏的经营理念,在“有啊”的经营上也一样。李彦宏平静地表示,百度C2C绝不会进行大规模投入,只会按部就班地发挥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优势,根据百度的节奏和对市场的把握去发展。

        

短兵相接,百度已占先机



        在中国搜索市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百度已经占尽先机,有很多统计数字都支持这一结论。

        尽管Google在百度之前进入中国市场,可是百度以后起之秀的姿态专注于本地化运作,因此能迅速赶超Google中国。这得益于百度在中文搜索技术方面的过人之处。并且由于长期的精耕细作,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占有率已然第一,在渠道建设上也颇有积累。尽管在全球的搜索市场上,Google的地位无可撼动。但在中国,百度已经占了先机。

        依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的2005年第二季度美国搜索用户数据显示,Google的访问量为56.5亿次,有37.6%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业界第一的位置。Yahoo拥有30.4%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MSN的市场份额为15.6%。无论是在日本、韩国,依然在中国,Google都没有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反倒是那些本国的搜索服务商占有了优势。

        在日本,按用户量排名,第一是Yahoo,MSN位于第二位,Google屈居第三位。并且,日本Marsflag公司野心勃勃,试图以最新搜索引擎Marsflag将取Google而代之。2005年3月9日,Marsflag公司就推出以图像列表形式显示搜索结果的互联网搜索服务“Marsflag”,力拼本土搜索市场第三位。在韩国,如今最大的搜索品牌是Naver和Empas两大门户,Google的处境很尴尬。韩国所提供的搜索服务十分详细,牢牢控制着国内搜索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另外,还有Daum和Yahoo的力拼,Google连前三名都没能进入。

        在中国,Google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百度在中文搜索上,远远领先于Google,这与百度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分不开。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05年第一季度搜索引擎用户使用量上,百度占了37.4%,份额最高,而Google只有19.1%,排名第三。

        从内容上,在中国的Google上很难搜到北京有名的餐馆和各种好玩的去处。在中文图片、MP3搜索等领域,Google也已经落后于竞争者。关于搜索引擎来说,本土化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语言和内容的本土化。

        并且,除了百度和Yahoo,还有众多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并具有自己的用户。Google要想争夺他们原有的用户迁移,很不容易。这与亚洲各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密切相关。由于文化的不同,需求的不同,原有用户群一旦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搜索引擎,谁还会去光顾Google呢?

        所以,Google当时选择李开复做中国区总裁,或者确是要推出更为本土化的产品,以扭转这一局面。

        

李彦宏智斗施密特



        Google对百度的收购尽管以百度选择独立上市而暂告一个段落,可是个中曲折却是错综复杂,时至今日还是有暗火在烧。在与施密特的这场较量中,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才使百度不至于处于下风。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It业阅历丰富。他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师学士学位,同时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施密特来到Google的时候,公司只有200名职员,并且刚刚赢利。施密特是被风险投资家引荐给Google的,在此之前,他是Novell网络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两年多时间里。施密特使Google职员数量突破了1000人,可见他是一位多么出色的管理者。

        施密特与李彦宏的争斗,无疑是Google与百度竞争的缩影。2003年之前,Google无论是在世界依然在中国都遥遥领先,直到百度的出现。

        李彦宏和徐勇回国,初创网站时,百度日点击流量不过1000次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逐渐网罗到一批对互联网搜索技术有兴趣、也有激情的技术天才加入百度团队。由于成功实施了“闪电打算”——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2002年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发现使用百度搜索既快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一个个甩在后面。而Google关于百度如此的“后起之秀”却无计可施。到了2003年,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开始落后于百度。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于是施密特放下架子开始与李彦宏“过招”。

        起初,施密特以为可以轻易地收购百度,如此Google就可以轻易地进军中国市场。可是,接触之后,施密特发现李彦宏不好对付。而实力、财力都还欠缺的百度,还不能将业界老大拒之千里之外——那可能会激怒对方,以至于被扼杀于襁褓之中。所以这意味着李彦宏与施密特的交往不得不深谋远虑,李彦宏的智慧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度一开始就摆出了妥协的姿态,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在买到百度2.6%的股权后,不仅施密特,连外界也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Google拿下小小的百度,将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施密特一时颇为得意,随后便忙于纳斯达克上市,无暇顾及百度。

        但很快,施密特就为自己的轻敌而悔恨不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所谓的“与Google合作”可能是“缓兵之计”——诱使Google在“合作”的迷魂阵下,放缓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此后,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可谓一骑绝尘。

        2005年首季,百度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市场的网站搜索流量份额(市场占有率)为44.7%,相比之下,Google位居第二,为30.1%。同时,百度在首季取得了52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7%。

        闻之大惊的施密特此前还信心十足地表示过,2005年,Google将铁定进军中国市场,他面临两种选择:其一,Google单纯地持股百度;其二,双方展开深入合作,拥有百度更多的股份,甚至成立合资公司。可是Google的这个如意算盘随着百度的日益强大而变得遥不可及。施密特意识到自己“错了”。

        2005年6月,施密特为了挽回“一朝失足”酿成的“大祸”,亲自秘密赴京,直奔中关村百度总部。在百度的办公室,他感受到了“Google中国版”的舒适环境,但他的好心情没多久就变坏了。

        施密特此行是为了继续收购百度而来的,因此施密特提出了收购与合作的建议,并且开出的收购条件很优惠,可是精明的李彦宏忽然强硬起来。他对施密特开出的条件,并未心动,表示要走在美国纳斯达克独立上市和独立发展之路。施密特震怒了,却对百度无可奈何。

        在收购百度的打算落空之后,施密特尽管有些乱了阵脚,但他依然行动迅速,挖来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及时推出了自建中国区总部的打算。李开复将负责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关于Google来说,无疑是一张实施本土化策略极好的中国牌。熟悉中国市场的李开复,被Google寄予厚望,要打造一个“梦幻中国版的Google”。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Google在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上双重还击百度。想用很小的代价来压制百度的上市效应及股价表现。

        可惜,百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其股价借着Google的东风一路飙升,涨幅甚至超过了Google当年上市的情况。

        更让施密特“吐血”的是,李彦宏关于百度上市做了更周全的布局,彻底断绝了施密特收购百度的后路。为了防止施密特的恶意收购,李彦宏特地预留了“锦囊妙计”,也确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牛卡打算”。

        按照百度在纳斯达克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百度上市后的股份将分为A类股票、B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为A类股票,所有原始股票为B类股票。10股B类股票表决权相当于1股A类股票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类股票(即原始股份),B类股票马上转为A类股票。

        从招股书看,百度IPO完成后,A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约占总股本10%,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拥有多于35%的股份,包括Google在内的原始大股东持有54.1%的股份。这样一来,就算Google买下除李彦宏及百度高管之外的所有股份,由于B类股转为A类股的机制,Google拥有的表决权依然低于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换句话说,Google无法用收购来有效控制百度。至此,李彦宏再次给施密特迎头一击。

        

让优势成为对手无法跨越的障碍



        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成功,关于Google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遏制Google进军中文搜索领域,百度只能继续专注于中文搜索领域的技术开发,以给对手设置障碍。

        百度拥有的8亿中文网页已经大大超越了Google拥有的5亿中文网页,这无疑是百度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同时百度拥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库,比Google的中文更准确,更全面,快照功能也占优势。百度对中文搜索市场有很好的把握,对用户习惯也有很好的了解,这是Google无法比拟的。很显然,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上,中文搜索引擎占有绝对优势,搜索引擎的未来更是本地化服务一统天下,而Google恰恰在这方面做得不好。

        因为Google不仅还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并且在中文搜索方面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因此,百度无疑成了Google的最大障碍。

        百度不像Google一样立足于全球,而只专注于中文,因此在中文搜索方面,百度的科技实力可以说是相当雄厚的,至少中文搜索技术是领先于其他搜索引擎的。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搜索引擎的竞争优势体现于成本优势。假设Google要检索4亿中文网页,而中文网页只占总网页的5%,那么Google总共就要检索80亿网页,而百度基本只为中国网民服务,因此它只需要为这4亿中文网页提供1000台服务器。可是,Google的服务是全球化的,各种语言的网页按一种固定或不固定的比例存放在美国服务器上,为了实现同样的效果,Google就需要20000台服务器。

        而实际上Google根本不可能单独为这4亿中文网页提供服务器,更不可能把这些服务器搬到中国来。在访问量增大的情况下,就影响了Google的访问速度。而国内用户对本地化的搜索引擎擎需求则与日俱增,受地域的局限,Google的转化成本太大,回天乏力。这就使百度成了Google根本无法跨越的障碍。

        百度在中文语言处理能力上的优势更是Google无法比拟的。比如,在电影公映之前,在百度上检索“功夫”就能直接找到周星驰的电影,但是在Google搜索“功夫”词条,却完全搜不到与周星驰及其电影相关的内容。因为这些时令性的关键词需要专业团队去随时添加,由于Google缺乏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量,尤其是对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不及时。因此,Google关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很慢,本地化技术服务力量也跟不上,无法解决中国网民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Google的艰难运作,让雅虎表示要在2005年,把为中文搜索服务的服务器全部搬到中国内地来,单独运作。但它是否能跨越百度这一障碍呢?

        从根源上说,中文是一种表意文字,所以要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用户首先要按照发音输入罗马字母,接着再使用特殊的软件将它们转化为中文字符。所以,搜索引擎需要对中文字符处理两次。由于中文之间没有空格,搜索引擎在判断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尾时也存在困难。除此之外,中国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可能不仅百度在为Google制造障碍,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成为Google难以突破的屏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