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罗马帝国衰亡史最好的译本二、不列颠的叛变和格拉提安被弑(383~387 A.D.)

二、不列颠的叛变和格拉提安被弑(383~387 A.D.)

        世人虽认为格拉提安的品德已经堕落,但只要没有伤害到军队,激起军方的厌恶之心,倒也不会危及他统治的安全。年轻的皇帝听从老师的教导,宣称自己是军队的朋友和学生,花很多时间在军营里与大家亲切交谈。对于忠心耿耿为自己服务的部队,要把他们的健康、生活、酬劳和职位视为最关切的事务,如此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等到格拉提安不理政事沉溺于狩猎活动,大臣中若是有人具有高明的狩猎技巧,君臣就会常聚在一起,从而产生密切的感情。

        例如有一小队阿兰人从军队被派到皇宫担任勤务,他们以前就习惯在西徐亚广阔无边的平原上游猎,高卢的林园和围场相形之下小得多,使他们的精湛技能更能大显身手。这支受到宠爱的卫队,格拉提安对他们的才干和习俗都赞不绝口,因信任他们而让他们单独负起护卫皇帝安全的工作。他经常穿着西徐亚武士的装束,带着他们的武器,背负长弓和华丽的箭囊,身着毛皮制成的服饰,出现在士兵和人民的面前,好像有意引起公众反感。罗马君主的这幅打扮,等于是在否定本国的体制和习俗,使军团所有成员的内心充满悲愤和恼怒;即使是在帝国军队里可怕而强大的日耳曼人,他们也对北国蛮子的奇装异服表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谁知这些来自北国的野蛮部族,不到几年工夫,就从伏尔加河浪迹天涯来到塞纳河畔。

        一股理直气壮而且毫无顾忌的怨声,在帝国西部的军营和守备部队中滋长回响。温和而怠惰的格拉提安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没有及早扑灭不满的征候;由于缺乏臣民的爱戴和尊敬,因此臣民对君王不会产生畏惧之心,君王也无法发挥影响力以获得所期望的支持。想要推翻现存的政府,事实上是极为困难的工作,从君士坦丁建立帝国的政策以来,帝位就受到传统、法律、宗教以及政军权力平衡等重要因素的保护,因此格拉提安的帝位稳如泰山。探求不列颠产生叛乱的原因并非重点,意外事件通常是社会骚乱的根源,但叛变的种子只有落在僭主和篡夺者的手里,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驻守偏远岛屿的军团,长久以来就以弥漫着僭越傲慢的风气而著称于世。马克西穆斯的大名在天下板荡之时脱颖而出,获得士兵和省民异口同声的一致拥戴。在他的命运还未确定之前,这位未来的皇帝如今却只是一个帝国的叛徒。他是西班牙人,受到狄奥多西这位同乡、战友和对手身登大宝的刺激,因而激发起羡慕和愤恨之心。他一生主要的事迹都发生在不列颠,并非我不愿找出他结婚的证据,但只找到一些传言,说他与一个领主的女儿订有婚约,这位领主的领地在卡纳芬夏,相当富有。马克西穆斯身处省级的职位被看作他出身寒微或者是被放逐的证据;如果他之前已经获得了任何文职或军事职位,他就不会仅被任命为总督或将领的职位。那个时代只要是能做持平之论的作家,都承认他有卓越的才能和廉洁的操守,他可说功勋彪炳,虽然是狄奥多西的手下败将,但仍受到当代人士推崇。马克西穆斯虽感到不满,但并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仅是指责君主的行为而已,但如此一来却煽动了部队的情绪,使得流言四起,怨声载道。但在群众的骚动之中,他可能是故作姿态,也可能是没有严词拒绝,最后还是接受了帝位。当然他发表的声明也相当可信,宣称是他因险恶的局面而不得不接受紫袍加身。

        然而,背叛帝国同样会面临危险。从此刻起,马克西穆斯离弃正统合法的君主,违背忠诚服务的誓言,要是他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局限在狭小的不列颠,不仅没有长治久安的希望,甚至难保自己的性命。他勇敢而明智地决心阻止格拉提安的暴政;不列颠岛上的年蜂拥而入他的麾下,之后他将舰队伪装成不列颠的移民,袭击了高卢。皇帝平时住在巴黎,得到敌军接近的警报后,立刻把原本浪费在狮子和黑熊身上的标枪,用来对付叛贼,但因积弱太久且积习已深,状况已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等到大事临头,军队的防守能力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唯一可恃之处是人民和盟友的支持。高卢的军队不仅没有阻止马克西穆斯的进军,反而兴高采烈地用忠诚的欢呼迎接王师。就连高卢的民众也表现出支持马克西穆斯的态度,这让君王感受到了被背叛的羞辱。部队的职责是保卫皇宫,但现在位于巴黎附近的军队,首度丢弃了格拉提安的旗帜。

        西部的皇帝向着莱昂逃亡,只有300名骑兵随护,他希望在沿路的城市得到庇护,或至少允许他通过。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每处城门紧闭,不肯接纳落难的君主。即使如此,要是他没有被莱昂行省奸诈的总督出卖,还是可以安全抵达自己兄弟的领地,并带着意大利和东部的部队打回去。格拉提安听到莱昂总督矢言忠诚的保证感到安心,怀着获得支持的希望。谁知这一切都是他的幻想,等到马克西穆斯的骑兵主将安德拉盖西乌斯领军抵达,他的愿望全部落空。断然执行篡贼命令的军官毫无怜悯之情,等格拉提安用过晚餐后,就将他交到弑君者手里(公元383年8月25日)。甚至在他苦苦哀求后,也不愿将他的尸体交还给他的兄弟瓦伦提尼安二世。皇帝逝世后,最有实力的将领梅洛包德斯也被处死。这位法兰克人的国王到生命最后一刻还保持首鼠两端的名声,这也是他“坐山观虎斗”的投机策略应得的报应,基于国家安全,这种斩草除根的行动确有必要。成功的篡位者在他的权势得到西部各行省的承认以后,难免要吹嘘自己的功勋并且感到极为得意。他说除了在战争中阵亡的人以外,他的胜利没有沾染罗马人的鲜血。

        鼎革事件造成了极为迅速的帝位更替,使得狄奥多西来不及进军解救他的恩主,就已获得格拉提安战败和被弑的消息。就在东部皇帝感到忧虑且装出极度悲痛的时候,马克西穆斯的内廷大臣抵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担任这个职务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并非像往常那样选用宦官担任,这是为了把不列颠篡位者的严正立场和克制态度,向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公开宣示。使臣用谦卑的语气详尽说明,他的主子行为正当且有充分理由,同时用模棱两可的词句郑重昭告,谋杀格拉提安确实罪无可赦,但那完全是士兵在突发状况下的狂暴行为,马克西穆斯根本不知情也没有同意。使臣接着用坚定而处于平等地位的语调,将和平与战争的选择摆在狄奥多西面前,并且以充满活力的宣言终结他的讲话。虽然马克西穆斯作为一个罗马人以及臣民的君父,很希望能够将军队用于共和国的共同防卫,但要是他的友谊受到拒绝,那么他已经全副武装做好准备,不惜为了争夺整个帝国,在战场上与狄奥多西一决高下。

        对使臣做出直接和强硬的答复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狄奥多西很难同时满足个人的意愿和公众的期待。个人的荣誉和感恩的心理在大声催促着他要复仇雪耻,正是由于格拉提安的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他才得到君王的冠冕;克制则会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公众会认为他仍然深记瓦伦提尼安往日对他父亲的伤害,而忘却了格拉提安对他的恩德。如果他接受对方的友谊,就必须分担弑君的罪行;如果宽恕马克西穆斯的罪恶,那么司法原则和社会正义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篡夺者获得承认的先例,会使帝位传承的结构趋向解体,帝国未来将再度陷入罪行和灾难。感恩和荣誉的情操永恒不变地节制着个人的行为,但是就君王的立场而论,身居高位所要担负的责任更为重要,要是无辜的民族因他的惩罚行为而受到伤害,那么即使是在人道和法律的原则下十恶不赦的大罪,也只有放过不予理会。谋害格拉提安是篡逆的行为,而格拉提安掌握着帝国能征善战的行省;东部因为哥特战争的灾难弄得民穷财尽,而且最让人感到忧心忡忡之处,就是等到帝国的实力在内战中消耗殆尽,即使获得胜利的征服者也会成为北方蛮族的俎上肉。

        狄奥多西在深思熟虑权衡轻重以后,决定强行按捺住愤怒之情,接受僭主提出的盟约。但他提出一条重要的条款要求对方遵守,马克西穆斯必须以获得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为满足,格拉提安的兄弟确定保有意大利、阿非利加和西伊利里亚的统治权,还有些相关条件列在协定之中,用来保障逝去皇帝死后的尊荣和法律权益。按照当时的习惯,三位帝国共治者的肖像要陈列在一起供民众瞻仰。我们不该轻率认定,在举行庄严的典礼订约复交时,狄奥多西私下竟怀着毁约和复仇的打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