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区别9 新型市场

9 新型市场

        下午我就和我朋友夫妇两人驱车去参观新型市场。

        我这次访美在生活上是很特殊的,那就是衣食住行一切都不必自己操心,按主人安排好的办事,除了有时候要我自己在账单上签个字之外,完全不接触财务,身边根本就不用带钱包。因此,我对美国的商场、商店几乎不发生关系。最后到旧金山,我想回国后总得给人送一些纪念品,所以自己上街去找百货商店。三十多年前,我要买日常用品时总是上那种联号商店,也叫10分钱商店,因为在这种商店里都是价钱便宜的东西,1角钱就可以买上一件东西。有名的联号商店名叫伍尔沃思,那时每条比较大的街道上就有这家商店的分店。我按老皇历办事,还是想去找伍尔沃思。在旧金山市中心区打听了好几次,才找到。据说这种联号商店已经快被淘汰完了,代替它的是在郊区发展起来的新型市场。

        想一想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郊外新型住宅区的扩大,具有较大购买力的中上层住户自应有为它们服务的市场。这种市场不能离开这种住宅区太远,而且它的规模和设备也必须适应这些住户的特点。

        首先这些顾客都是以汽车代步的,所以这种市场四周必须有宽阔的广场以供停车之用。在郊外土地较多,没有必要像市中心那样建筑高楼大厦,所以这种郊外的新型市场一般是宽敞的平房,至多是加一层楼,可以在自动扶梯上升降。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新型市场,包括美国话里用两个名词来指的两种市场:一是他们称作“超级市场”,大体相当于我们的副食品商店或菜市,规模则大得多;一是所谓“折扣商店”,供应日用百货,它的特点是价廉,通行市价上打个折扣。它的商品价钱较低,是因为它已全部电子化,节省大量人员,管理费少,得以标榜打折扣来吸引买客,扩大销售额,谋取利润。

        我们到了一个新型市场的广场上,广场上一行行停满了汽车。可以说场内有多少家顾客,场上就有多少辆汽车。没有汽车的人本来就不可能到这地方来买东西的。我们一进门,女主人就把事先已准备好的购货清单递给坐在柜台里的服务员。服务员一边看着清单,两手就在座前的一个带着荧光屏的打字机上打字。这是一个电子计算机的终端显像部分。她稍等一下,荧光屏上出现了一行行字号。她就向女主人点了点头,给她一个号目领货证。女主人告诉我,这个服务员通过电子计算机已经知道她所要的东西,仓库里都有,等她到交货部去领取了。

        在领取货物之前,我的朋友就带我去参观这个市场。我在他家里看到的东西,这里可以说全有。换一句话说,要布置一个像我朋友那样的家,你可以把清单写下,一次在这里配备齐全。厨房里的各种机器,甚至整个卧室、客厅里的床铺、被褥、沙发、地毯等,这里应有尽有。光是缝衣机就有多少种,有一种还能绣花。我突然想到,这里大有学问,我们的外贸部同志应当在这里考察考察,了解了解美国的消费者究竟要买些什么样的东西。有许多东西,在我们国内至多值几毛钱,在这里却标价十多元。我们必须改变“闭门造车”为“开门学样”才是。

        我们走累了,就在陈列家具那部分挑了个椅子坐下。我就想起四川的竹椅和藤榻来了,如果在形式上改一下适合于美国人的胃口,这里的这些东西哪个能和我们相比。这种市场一打开,四川的农民的收入不是可以大大提高么?我想得出神,坐着发呆。女主人看了看表,催我快同她一起去领货。“你还是去研究研究怎样领货吧。”

        到了领货部门,给服务员看了领货证,她把已经包装好的东西递给女主人。我觉得有点奇怪,包里的东西总得打开来看一看才放心。女主人明白我的疑虑,补了一句,“不用。”原来货物都是标准化的,保质保量,这是工厂的信用,可以信得过的,坏了信用,资本家受不了。至于你要什么式样,什么规格,什么颜色,早就在购货清单上写明,电子计算机也可以保证不会在传达、选货中发生错误。

        我看我的朋友拿了货却不交钱,只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叠塑料卡片,挑了一张给服务员。女主人告诉我,这是信用卡。那个服务员又在一架电子计算机上琢磨了一番,向我的女主人点点头,不到一分钟,手续完毕,我们提了包包向外走了。

        在路上,女主人把信用卡的奥妙讲给我听。她说只要你有固定的职业,也就是有固定的收入,你就可以向你经常购买东西的商店登记,它就给你一张信用卡。这就是你在这商店里立了个户头,并把你的银行户头告诉它。凭这个信用卡,你就不必付现款了。商店会和你的银行结账,你就可以省很多事。我一听,这倒不新奇,新中国成立前我在清华教书,北京城里的稻香村就按我们电话通知送货上门,逢节算账。

        再讲下去,那就和我的老经验不同了。信用卡不仅可以赊货,或者说直接由银行代为付款,而且还可以向商店搞分期信贷,只要你银行里的存款有保证,就可以拖长欠账的时期,分期慢慢拨清。用我们老话来说,买客是“寅吃卯粮”,商店是“放债盘剥”,但用现代名词来说却是预支购买力,扩大消费,刺激生产。

        我们从小的教育是宁愿饿肚子也不要欠人债。这是一条教训,得自封建剥削制度下高利贷肆虐,把人搞得家破人亡的惨痛经验。资本主义的经济出现了所谓分期付款这种名堂,人们却把它看作是促进生产、提高生活的一项妙诀。它是否如此,还有待今后的历史来评说。但是已经明白的,就是在美国,包括房屋抵押贷款、购物分期付款信贷等私人债务,今年3月底止,全国已超过1万2千多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积欠的债款已达5500美元。这个数目据说已相当于人们可供开支的收入(即纳税后的收入)的80%以上。欠债是要付利息的。美国资本家放的债,利息固然不像封建高利贷者那样重,但是债越滚越大,利息总有一天会积累到使人们不能继续这样放手消费的程度。到那时不是会走到刺激生产的反面去了么?这笔账让经济学家去计算吧。

        我在这里要解决的还是上一节里留下来的问题:一个中上层的人家收支尽管相当紧,而生活设备为什么还能这样阔绰的问题。如果我上面所记下的观察和实际相差不太远的话,住在郊外新型住宅区的人们多多少少都是这些新型市场的债户。这个所谓“信用”的纽带把他们牢牢地绑上了这个近二十年里出现的“巨灵”。这些殷实其表、亏空其实的人家已成了这“巨灵”王国的俘虏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