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煤老板自述三十年下载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是近代净土宗大师,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印光大师的一幅遗墨让我在没学佛之前,就深有感触,大师如此写道: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我在十岁左右的一段时间,特别怕死,觉得死这事太难理解,父母兄弟、亲戚朋友都是真的,好像都有存在的必要,人人都活得挺认真的,可最后我们都要死掉,这太荒诞了,这不是耍我们吗。

        让我尤其不能理解的是,周围的人为什么不像我这么恐慌,他们大多数人都会比我先死掉啊?为什么不抓紧时间研究研究怎么不死,每天瞎忙什么呀。

        世界很强大,渐渐地,我也变成了我曾经极度不理解的那群人中的一员,假装不知道自己终究会死,随时有可能死,每天像永远不会死似的忙碌着。

        活到今天,我觉得印光大师的这句话太对了,凡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想人一辈子究竟为啥而活。当然,生而为人,我们要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作为儿子的责任,作为父亲的责任,作为丈夫的责任等等,等等。

        可除此之外,我们确实应该想想这辈子到底要活出个什么来,多少人匆匆忙忙地活一场,匆匆忙忙地死掉,像一泡尿一样,这太浪费了。

        我们纵然不是修道之人,一生无缘悒道,但起码得知道这世上除了死路,还有什么更好点的路,或者死路后头是否还有路,是什么路,山路、土路、柏油路,好不好走?有没有人走过,怎么走的?

        活一趟,不容易啊,短短几十午,连路都不问清楚,傻愣愣地就死了,活得也太漆黑了吧。

        大家就是习惯于不想真正的后路,吃的便宜点、简单点没关系,说不定反倒让你多活几年;钱少挣一点好像是比较难过,那你就多挣点;小三少找或不找,清净省钱,也挺好;这些说实话都可以随缘,其实强求也白搭,都是命。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研究过后路问题,是否明白自己在活什么?

        佛教最为现实的意义,莫过于一些真诚的大法师、大和尚真诚地告诉我们,跟后路有关的学问,以及走好后路的方法,让我们别傻乎乎、黑漆漆地死掉。

        当然修行成道的路很多,印光大师的净土宗,我感觉直接而有力,他知道我们这些即将迎接2012的众生基础差,本性受污染的程度重,希望我们可以一心念佛,以求超脱。

        印光法师在往生时,曾如此说道: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法师的意思是,好地方本来是给好人去的,坏人也不要灰心,只要一心念佛,可以蒙佛接引,带着罪业去好地方继续修行。

        附印光大师语录: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

        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

        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

        下不能普利群萌。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具摄初中后法。普披上中下根。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于现生中。定出生死。不历僧只。亲证法身。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实众生一切修持中之出苦要道。以其仗佛慈力。故与专仗自力者。其利益奚啻天渊悬殊也。以故将堕阿鼻者。由十念而即得往生。已证等觉者。发十愿而回向净土。是知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也。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已来。业障深重。匪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现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

        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穿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

        心不离佛。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

        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几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蒲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

        许汝西方有分。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

        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某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

        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

        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

        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只因迷背。轮回不休。如来慈悯。

        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日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

        如人度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唯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

        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有一秘诀。剀切相告。

        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

        便是著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须断惑。倘有丝毫未尽。依旧不出苦轮。直待惑业净尽。方可出离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悬远。

        更须历劫进修。始可圆满佛果。念佛法门。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

        往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即此一生。定补佛位。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日诚日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

        增一分福慧。有十夯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成皆视经像如视活佛。

        其敬畏之迹。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

        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观于二祖立雪。程门立雪。可见矣。今人视佛像如土木。视佛经如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

        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若无因果。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遑论明明德以止至善。断烦惑以证菩提乎。由其知有因果也。则必趋吉避凶。改过迁善。

        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冀入圣贤之域。期登极乐之邦。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强而行之。同得格物欲以显良知。出迷途以登觉岸。

        现在世界之劫运。吾人所受种种灾难。皆是过去恶业所招。

        以致感受现在苦果。故知此恶业者。即过去恶因之所造成也。

        欲免苦果。须去苦因。过去已种之苦因。念佛忏悔。乃能消去。

        现在如不再造苦因。将来即能免受苦果。何谓苦因。贪嗔痴三毒是。何谓善因。济物利人是。若人人明达因果之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灾害自无从起。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无恶不作。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讵知利人即是利己。

        害人甚于害己。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皈。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

        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可以遵修道品。令其背尘合觉。转凡成圣。断贪嗔痴烦恼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

        故为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十七道品等无量法门。又欲令速出生死。顿成佛道。故为说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使其不费多力。

        即生成办。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余法门。皆须依此而入。

        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设法救护。

        尚恐不及。何可为悦我口腹。以杀彼身躯乎。须知水陆飞潜诸物。同吾灵明觉知之心。但以宿业深重。致使形体殊异。口不能言。观其求食避死情状。自可悟其与人无异矣。吾人承宿福力。

        幸生人道。心有智虑。正宜敦天父地母。民胞物与之谊。以期不负人与天地并名三才。以参赞天地之化育。俾民物各得其所。

        以同受覆载。同乐天年而后已。倘其不体天地好生之德。恣纵自己饕餮之念。以我之强。陵彼之弱。食彼之肉。充我之腹。

        必至一旦宿福已尽。杀业现前。欲不改头换面。受彼展转杀食。

        其可得乎。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

        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非细故也。其有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

        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

        天下无二道。圣凡无两心。举古今中外。莫不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为立身行道。治国安民之本。良以此种事理。皆吾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常彝。无论智愚贤否。悉皆具备。其所作所为。或有符合悖戾之不同者。

        乃由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及迷心逐物。肆意纵情之所致也。

        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佛教虽出世法。然遇君言仁。遇臣言忠。遇父言慈。遇子言孝。由浅而入深。下学而上达。熟读安士全书。可以知其梗概矣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干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佑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

        然后修出世之法。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欲子弟成人。须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则。能为子弟作榜样始。

        此一定之理。

        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情养。机械变诈相教。

        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至越礼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

        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

        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薰陶性情者。母边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使无贤女。何有贤妻贤母哉。由是言之。

        善教儿女。令知三世因果。实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