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哥怎么死在钓鱼城第六章 怅望何处

第六章 怅望何处

        奇异的忧伤在早春薄雾间缓缓游走。这男子没有留下姓名,便这么走了。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一定是不幸的,所以决然选择了轻生。但活着的人就是幸福的吗?烽火几季,战及苍生,世道的起落早将所有人一同拖入了深渊。这钓鱼城的宁静,也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草薰风暖,楼阁笼轻雾。墙短出花梢,映谁家、绿杨朱户。寻芳拾翠,绮陌自青春,江南远,踏青时,谁念方羁旅。

        昔游如梦,空忆横塘路。罗袖舞台风,想桃花、依然旧树。一怀离恨,满眼欲归心,山连水,水连云,怅望人何处。

        张珏猜出小敏兄妹是安氏夫妇的孩子后,自己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且难以置信的并不是对方的传奇身份,而是他已隐隐猜到小敏兄长安公子被秘密囚禁的原因,心道:“莫非如意说余相公正预备再出奇计刺杀蒙古皇子阔端,指的就是这件事?”

        阮思聪道:“本来天下姓安得多的是,然而能令余相公公子亲自出马、又如此秘而不宣者,除了安乙仲和汪红蓼之子,还能有谁?”他因张珏也不是外人,便直接说了出来,“余相公急需扭转目下的不利局势,然而武攻需要劳师动众,且胜负未分,难以一时建立。而最有效的,莫过于行刺敌方主帅。这,就是当年行刺汪世显事件的再次上演。”

        蒙古主帅汪世显被公认是“坏蜀”的罪魁祸首,也是宋廷的心腹大患,即所谓“今日之患,不在鞑,而在秦巩”。甚至连当年一度与汪世显私交甚密的赵彦呐、安癸仲、曹友闻等人也受到大力攻讦,被指责为“四境不治而交秦巩”。十年前,余玠在朝廷殷切的目光中出任四川制置使,到任不及三个月,便以奇计杀死了汪世显。一时间,朝野振奋,余玠亦声威隆起,为其后来采取一系列措施治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汪世显遇刺身亡的时间,正与张珏到钓鱼城投军是同一年。他记得十分清楚——当时满城军民都在谈论余玠奇计诛杀奸贼,又好奇那汪红蓼躲去了哪里,其兄汪世显可以说间接因其而丧命,她却再也未出现过,未免有些不近人情。目下得知小敏兄妹竟是安乙仲与汪红蓼的孩子,这才隐约推测到这对乱世中的奇男女多半是躲去了大理,难怪以汪氏及安氏两大家族的势力,也一直未能寻到他们。

        阮思聪之前曾以为余玠独子余如孙悄悄来到钓鱼城,行踪又如此诡秘,是因为余玠怀疑兴戎司主帅王坚是朝廷暗帅,现既能肯定余如孙另有目的,并不是来监视王坚,反而长长松了一口气。

        张珏道:“若真如此的话,余相公要对付的必然不是汪世显之子汪德臣或是汪良臣——他二人影响力不及其父十分之一——多半是要对付蒙古皇子阔端。但已经有汪世显的前车之鉴,阔端还会再上当吗?”

        阮思聪道:“这就是为什么绑架安氏夫妇的孩子,多半是要挟汪红蓼亲自出面。听说汪红蓼有倾城倾国之色,当年蒙古皇子阔端对她一见倾心,汪世显要将她嫁给阔端,她自己却不愿意,悄悄离家出走,逃入宋境,设法找到了未婚夫安乙仲,然后一起远走高飞。真可谓有情有义的奇女子!可惜命运弄人,因为她的特殊身份,老天爷始终不肯放过她。余相公先是用她的名义,刺死了她兄长汪世显,现在又要利用她的孩子,要挟她亲自去对付阔端。唉,上苍当真对她不公。”

        他究竟是文人,忍不住感慨一番,又觉得那汪红蓼毕竟是汪氏家族的重要人物,自己公然在合州副帅面前同情敌人,实在有些过了,忙补充道:“适才一番言论只是于汪红蓼个人而言。虽说她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对我大宋来说,却是件大大的好事。如果事情进行得顺利,不但可以借汪红蓼之手除掉阔端,而且足以陷秦巩汪氏于不义,即使蒙古人不杀他们,也不会再予以重用了。”

        张珏道:“余相公深谋远虑,既然他决定这么做,必是有他的道理。但我不大明白的是,安公子既是重要棋子,为什么要将他关押在钓鱼城,而不是留在重庆府呢?”

        阮思聪道:“汪红蓼这件事又不如何光彩,余相公当然决计不会让外人知道,也不会亲自去做。余如孙公子出面,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事成了,便是大功一件。事不成,最好无人知晓。如果将安公子关在重庆,那里来往办事的人多,耳目也多,极容易泄露。听说朝廷还往重庆派了许多暗探,暗中监视着余相公。据说制置司门前的水果摊贩就是其中一个,所以他敢不给余相公让道,还敢当面跟余相公顶嘴争吵。安公子既然对后面的计划至关重要,当然不能留在重庆府。比较起来,钓鱼城反而最合适,是距离重庆最近的山城。别看重庆是帅府所在地,论城高池深,防卫周密,远远不及钓鱼城。即使因计划泄露而导致新的危机,也尽可以将所有责任都推在现任知州余知州身上。”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果余相公被奸人陷害摆布,调离了四川,那才是蜀地军民的损失。”

        张珏道:“阮先生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了。可余知州为什么又要将安公子关押在我们兴戎司牢房呢?”

        阮思聪道:“因为余知州人虽住在州府,却一向不理政务,官署里面多是两位冉先生的耳目。余相公大概是不愿意冉先生知道这件事,不然为何偏巧在这个时候将二人调走?然而冉先生在合州十年,余知州才不到两年,你说谁更根深蒂固呢?州府都藏不下余知州的秘密,钓鱼城中就更没有别的合适的地方了。比较起来,还真是兴戎司牢房最安全、最妥当。”

        张珏道:“那倒也是。如果不是昨晚那木叶声,我派了赵安去找人,也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那里面藏有一个神秘囚犯的。”蓦然想到一点,忙问道:“既然如此,他们将安公子从兴戎司牢房带走后,也应该不会再送回州府。那么会将他关押在哪里呢?”

        阮思聪道:“难道小张将军想找到安公子吗?其实目下最要紧的,是要阻止小敏那伙人。”张珏道:“这是当然。”

        阮思聪道:“钓鱼城虽然城防严密,那只是敌人难以攻打进来,奸细难以混出城去。但这里究竟是山城,山洞林子众多,难以搜索,小敏如果不露面,我们根本不知道她躲在什么地方。”

        张珏道:“但小敏和她的同伙不是也在找安公子吗?”阮思聪“啊”

        了一声,道:“我明白了。”

        张珏道:“我目下要将精力放在追捕小敏及其同伙上,还有惠恩法师受伤和小鲁被杀那件案子,也还没有找到凶手。寻找神秘囚犯安公子一事,我想有劳阮先生。”阮思聪慨然应道:“小张将军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派人去州府打听,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张珏道:“多谢。”

        离开官署后,张珏一路下山,预备赶去护国寺与部将赵安会合,再顺便探访惠恩法师,看能不能问到与小鲁命案相关的线索。到半山腰时,正好在州学门前碰到刘霖和梅应春,忙叫道:“刘兄,梅秀才,你们二位还没歇息吗?”

        梅应春道:“早睡下了,刚又被刘兄吵了起来。”刘霖道:“我刚做了一个噩梦,醒了再也睡不着,就干脆叫了梅兄一道出来赏月。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张兄。”

        张珏道:“二位若是无事,不妨随我一道去护国寺。”刘霖道:“甚好,正好我有许多事要告诉张兄。张兄在如意窗下刮下的香灰,我和梅秀才拿去若冰房中香炉比照了,色泽、颗粒,还有残余味道,完全相同。”

        刘霖和梅应春二人发现歹人夜间迷倒张如意的迷香跟若冰所点薰香残灰一模一样,极是吃惊,为了进一步确认,又去厢房向若冰求教。若冰起初不肯开门,后来听说事关张如意,这才出来,闻过香灰后,告知这就是她自己配制的薰香,专门用来安抚那些因伤痛而无法安睡的病人。

        张珏闻言也惊讶极了,忙问道:“那么若冰娘子可有将这薰香送过旁人?”刘霖道:“她说没有。但薰香就放在药房中,平日出入的兵士或是病人都可以随手拿到。”

        张珏道:“小敏同伙有可能就藏身在护国寺中,很可能是他们到药师殿转悠时随手拿了。”

        梅应春道:“这个应该不可能吧?药房中那么多草药,谁没来由地去拿薰香?而且还得预先知道薰香中含有迷药成分。小敏昨晚才被捕,随后被临时关在药师殿。难道她同伙能未卜先知,预先偷好了薰香,等着潜入救人?”

        张珏因为小敏兄妹身份可能涉及军事机密,未对刘霖、梅应春二人提及晚间早些时候在军营牢房附近遇到小敏之事。根据小敏言谈及后来他与阮思聪的讨论来看,应该是蜀帅余玠不知如何知道了安乙仲、汪红蓼夫妇藏身在大理某处,于是派人秘密潜入大理,绑架了二人长子安公子,关押在钓鱼城中,好要挟汪红蓼为大宋办事。安氏夫妇身份特殊,安乙仲是宋人,汪红蓼则出身于金国,而今她的兄弟均在蒙古人帐下担任要职,即使二人同样爱惜儿子,想来在如何处置这件事上也不能达成一致。大概小敏见到父母争吵,以为父母不会再理会兄长生死,便私自跑出来,意图以一己之力营救兄长。安氏夫妇发现女儿也失踪后,这才着了慌,雇请了一批人赶来钓鱼城营救子女。那批人经验老道,应该比涉世未深的小敏先到钓鱼城,先栖身在护国寺客房中。后来出了小敏潜入上天梯被捕之事,他们大概才知道对方已经进了钓鱼城,不然如何会任凭小敏像一只无头苍蝇那样到处乱闯?

        这一番推测,即使细节有误,但大致过程应该不差。小敏同伙的注意力应该全部集中在打听寻找小敏兄妹下落上,不可能会特别关注药师殿这样的地方。诚如梅应春所言,这些人也不会事先知道药师殿药房中的薰香能致人昏睡不醒。那么既然不可能是小敏同伙盗取了薰香,昨晚又是谁将薰香用在了张如意身上呢?

        刘霖狐疑问道:“梅兄的意思是,只有知道药性的人才可能去盗取薰香?”

        梅应春打了个大大的呵欠,这才道:“一定是的,而且是熟悉药房的人。”

        刘霖道:“那么除了若冰,就只有协助她看病的兵士了。”梅应春道:

        “未必啊,她用薰香治疗过的病人不都知道吗?”刘霖道:“这么说起来,小敏这伙人一定有内应了。张兄,你怎么看?”

        张珏并不相信小敏一伙会有内应——因为这些人远道而来,为的是要救人,来得仓促。而钓鱼城又是个军事化程度极高的城市,战时民即是兵,闲时兵即是民,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内应。只是他不便说出小敏的真实身份,只是含含糊糊应了一声。

        梅应春道:“如果有内应,又是熟人,当晚一定在白秀才的茶肆露过脸。咦,白秀才……”

        刘霖忽然大喊一声,吓了众人一跳。他自己随即一拍脑门,大叫道:

        “张兄,我想到我之前所说的症结在哪里了。”

        张珏尚莫名其妙,问道:“什么症结?”刘霖道:“就是歹人为什么将白秀才打晕、却用迷药对付如意的症结啊。”

        张珏道:“那么到底是什么症结?”刘霖道:“按照白秀才的描述,他是听到外面有动静,然后点灯出来,什么都没看见,正要进屋时,脑后挨了一下,然后人就晕了。对不对?”

        张珏道:“对。刘兄还是觉得歹人先打晕了白秀才,随后用迷香迷晕如意,手法不一很奇怪?”梅应春道:“是有点不对劲儿。也许因为张家更靠近院墙,所以歹人先用迷香对付了如意,再想用来迷倒白秀才时,却先弄出了动静,反倒将他吸引出来了。”

        刘霖摇头道:“这样解释太过牵强。按照白秀才的说法,当时他还没睡,还在灯下记账,听到外面有动静,这才出来查看,对吧?张兄还特意问过他,问他出来时可有看过如意这边的情形,他说灯早灭了,应该是已经睡着了。”

        张珏道:“是,我记得是这样的。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啊。当时歹人应该先到了白秀才院子,不料不小心弄出了动静,引了白秀才出来,怕他发现究竟,所以将他打晕绑了起来。然后又过去那边院子,点燃迷香,从窗下伸入如意房中,令她昏睡不醒。”

        刘霖道:“但我一早赶来这里时,看到白秀才家的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好像家里没人的样子。”

        张珏立即会意到刘霖所说的症结在哪里,道:“确实有点问题。白秀才出来后,不及回屋便被打晕了,人绑起来后扔在柴垛后。这个时候,他家堂屋的门应该是开着的,堂中还有灯……”

        刘霖道:“可我早上扶白秀才进屋的时候亲眼看到,桌子油灯中的灯油还有一半。”

        张珏沉吟道:“应该是白秀才被制服绑起来后,有人进来吹了油灯,退出时又将大门带上了。也许是歹人不愿意旁人知道房中有人,所以有意这么做。如果换作是我,也会这么处置。”

        刘霖道:“哎呀,我的小张将军,你还想不到吗?走,我带你去看。”

        张珏问道:“去哪里?”刘霖道:“白秀才家啊。”

        正好到了护国寺门前,张珏见山门前已然戒备,便招手叫过一名兵士,问道:“里面情形怎么样?”那兵士道:“赵将军只叫小的们把好大门。他进去后,人一直在里面没出来。”

        张珏料想护国寺占地不算小,赵安应该还在里面搜索,便先跟刘霖来到琴泉茶肆。茶肆中茶客不少,但大多在打盹犯困,张如意一人坐在柜台后,左手撑着下巴,右手反复拨弄着算盘上的珠子。

        张珏忙上前问道:“如意,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睡觉?”张如意道:“我不想回房去。”忽见到兄长身后的刘霖,登时坐直了身子,随即站了起来,眼睛中闪动着奇异的光彩,神情也变得忸怩起来。

        张珏本来还只是怀疑妹妹心中爱慕刘霖,待见到目下情形,心下已然全明白了。

        刘霖却丝毫没有觉得异样,问道:“白秀才人呢?”张如意道:“不晓得,一晚上都没有见到他,不知道他又跑去了哪里。”

        刘霖“嗯”了一声,抬脚便往后走。张如意道:“喂,他人也不在家,你们去后院做什么?”张珏道:“我们只是随便看看。如意,你累了的话,就早些回去歇息吧。”

        张如意见刘霖不曾正眼看自己一眼,心中有火,赌气道:“我不累。”

        坐了下来。张珏因为还有正事,只得道:“那随你。”

        众人进来后院。兵士手中各举火把,将院子照得通亮。

        刘霖道:“张兄请看,这院子中光秃秃的,只有墙角一处柴垛可以藏身,可白秀才说他是出来查看后回屋时才被打晕的。”

        张珏一扫院中情形,便登时明白了刘霖所称的症结所在——如果他自己是歹人,一定会抢在白秀才开门出来前,蹲守在大门旁边,等白秀才跨出门槛后,从旁侧袭击,这也是突袭的最佳时机和最有利的位置。这处院子空空荡荡,只在南墙下停有几辆供店里伙计运送货物的鸡公车,唯一可藏身的地方就是柴垛及茅厕,然这两处距离堂屋太远,除非白秀才走近,藏在那里的歹人才可能袭击到他。但按照白秀才的叙述,他是将要进屋时被人打晕。这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因为那样的话,歹人必须埋伏在屋门附近,但屋前光溜溜一片,无处藏身,若有人蹲在门边,白秀才回身进屋前便能一眼看到。

        刘霖道:“张兄现在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吧?”张珏点点头,道:“白秀才的证词有问题。”

        梅应春“哈哈”大笑了两声,道:“我就知道白秀才有问题。刚才说到薰香内应一节时,我本来就想要怀疑他的。结果被刘兄打断了。”又道:“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这白秀才根本就跟小敏是同伙!他,白秀才,能极容易地弄到薰香,他也知道薰香药性,对不对?昨天晚上,他先用薰香迷晕了如意娘子,再接应那些打扮成送货山农的歹人进来,助他们翻墙进入药师殿,救出小敏。至于大理高言大将军遇害,不过是因为他运气不好,恰好撞见歹人来救小敏。不过也幸好他先打晕了若冰娘子,不然她也有可能被歹人杀了灭口。歹人救出小敏后,又重新回来白秀才的院子,白秀才料想早晚会有人怀疑到他头上,所以就让那些歹人打晕他,将他绑起来扔在了柴垛后。如此,就再也没有人怀疑他跟这件事有关系,若不是那薰香,若不是刘兄发现了他供词的漏洞,简直堪称天衣无缝的掩饰。”

        刘霖道:“这推测虽然匪夷所思,但却与现场物证符合。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梅应春愈发得意起来,又大笑了几声,道:“就是白秀才!就是他!”

        张珏道:“梅秀才这一番推测有头有尾,顺理成章,但我认为白秀才不可能是小敏的同党或内应。”

        梅应春收敛了笑容,生生转为愕然的表情,问道:“为什么不可能?”

        张珏道:“小敏并不认得白秀才。”

        梅应春道:“那可未必。之前小敏曾主动要求小张将军带她来琴泉茶肆,对不对?也许她是有意为之,目的是想要跟白秀才接头。”张珏道:

        “小敏肯定不认识白秀才,我带她离开茶肆时正好与白秀才撞上,她还问我白秀才的来历,分析了他性情乖张的原因。”

        刘霖对此颇感兴趣,问道:“噢,我倒想听听,小敏是怎么分析白秀才的?”张珏道:“她说白秀才应该是想来钓鱼山隐居,但又要谋生,所以不得已在护国寺旁开了一家茶肆。结果后来由于要打仗,钓鱼山被选中筑城,茶肆成了热闹所在,他的宁静生活被打破,所以他从心底深处嫌弃茶客,变得古古怪怪。”

        刘霖道:“呀,你别说,还真有几分道理。”张珏道:“所以我能肯定小敏并不认得白秀才。”

        梅应春道:“小敏小小年纪就能混上守卫森严的上天梯,足见其人精灵古怪。她或许是有意那么说,好误导旁人。”顿了顿,又道:“而且白秀才的叙述与现场情形不符,表明他在撒谎。什么人才会撒谎?当然是心里有鬼的人。”

        刘霖沉吟道:“会不会是白秀才脑后挨了一记重击,又被绑了大半夜,受了惊吓,记不大清楚了?这种例子,宋慈宋相公就遇到过好几起。”

        梅应春道:“他这样精明的商人,怎么会记不清楚。大家伙儿也亲眼看到了,他手足一能动弹,就直接去厨下找他的金钱,这表明他当时的记忆力完好无损。还有那迷香来自药师殿的药房,这又怎么解释?”

        刘霖想了想,道:“薰香这一点上,梅兄说的不错,白秀才极是可疑。”梅应春道:“不是可疑,而是他根本就是小敏同党。”

        张珏连连摇头道:“不可能。钓鱼城还没有建成之前,白秀才便在这里开茶肆了,他就是个失意秀才,不可能是谁的同党或内应。”

        梅应春道:“那就是有人收买了他,他最爱钱是不是?小张将军一力为他辩护,是因为你们是邻居吗?”忽有所警觉,转过头去,白秀才正站在院门口,森然望着众人。

        梅应春出其不意,被吓了一跳,一时颇为尴尬,便道:“我实在太困了,得回去睡觉了。”

        张珏见他确实呵欠连天,便叫一名兵士提灯送他回去州学。

        梅应春忙摆手道:“不必了,就两步路的事。我一个大男人,还要人送,旁人知道了会笑话的。”忙不迭地去了。

        张珏道:“刘兄,我私下有话,要对白秀才说。你可以帮我去前面看看如意在做什么吗?”

        刘霖也时常来琴泉茶肆饮茶,颇欣赏白秀才的茶艺,料想适才那番话已尽为对方听见,大家伙儿都是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也甚觉难堪,听了张珏的交代,忙顺势离开。

        白秀才进门点灯,招呼道:“小张将军,请进来坐。”张珏便让兵士留在院子里,独自进来坐下。

        白秀才道:“刚才你们三位的话,我都听见了,多谢小张将军没有相信那二位的信口雌黄,还力证我的清白无辜。钓鱼城人人都说你是个好将军,果不其然。来,我为将军沏壶好茶。”

        张珏道:“别忙!我不懂喝茶,别浪费了好茶。白秀才,我是个直爽性子,就直说了。我怀疑你对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没有交代清楚,可否麻烦你再讲一遍?”白秀才道:“当然可以。”便又将白日说过的话重新叙述了一番。

        张珏道:“那么你可知道你这番话的破绽在哪里?”白秀才道:“知道啊,刚才我听到了,刘教授说,我不可能是在回屋时遇袭。可我记得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啊。也许我回转身时,就有歹人跟在我后面,我没发现。”

        张珏道:“果真如此的话,歹人打晕了你,明明离堂屋更近,为何不将你拖进屋内,绑在椅子上,而要走远道拖到柴垛后,却又重新回屋吹灯关门后才离开呢?”白秀才笑道:“这我哪里知道?这些问题,小张将军该去问歹人才对啊。”

        张珏道:“你肯定那打晕你的歹人,跟翻墙入药师殿的是同一伙人吗?”

        白秀才道:“当然是同一伙人。不是他们,还能有谁?”面色渐渐不豫起来,恼道:“小张将军既然怀疑我,适才梅秀才、刘教授二人极力诋毁我,你为何还要为我辩护呢?”张珏道:“那是你没有听清楚,我只是说你肯定不是小敏同党,并没有说你没有卷入其中。”

        白秀才茫然道:“这话怎么说?”张珏道:“如意窗下的迷香是你点的,对不对?”

        白秀才大为愕然,反问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跟如意朝夕相处近十年,见面怕是比你这个当兄长的多上数倍不止,我为何要害她?”

        张珏道:“你不是要害我妹妹,你只是怕她听到你做坏事。”

        白秀才“哈哈”一声,道:“我做坏事?做坏事的是你妹妹如意吧。昨晚她房中有男人,以为我不知道吗?”张珏道:“嗯,我想你也暗中看到如意用梯子送高睿翻过墙去,这倒给了你提示。”白秀才道:“那男子原来叫高睿?哈哈哈。”

        张珏料想不举出事实,白秀才必然要继续装傻下去,便道:“我听说你一向很关心若冰娘子,你昨晚听到隔壁药师殿起了争执,便想要过去看看。你先拿出薰香,从窗缝下塞进如意房间,等到药力发作后,便去了墙下。墙上没有留下脚印,你也不像那些歹人人多势众,所以你一定是用了梯子。我白天看到梯首横木上系有一条绳子,曾问过如意,她说不是她系的,一定是歹人系的。当时我就起了疑心,歹人应该是靠自带绳索垂吊进出,还往梯子上多系一条绳索做什么?况且歹人用的是皮索。但这绳子既然平白无故多了出来,肯定是有用处。直到不久前我对你起了疑心,才明白绳子是你系的,因为梯子不及院墙高,你要借助绳子将梯子拉到墙头,放在墙的另一边,借助梯子下去,这样就不会留下脚印。”

        白秀才也不动怒,只面无表情,道:“小张将军,你就尽管编故事吧。”

        张珏道:“对了,还忘记说了,梯子上的绳子跟绑住你手脚的绳子都是同一类麻绳。”白秀才道:“那又如何?白、张两家都用这种绳索,歹人在院子中随手就能取到。”

        张珏道:“还是继续说你翻入药师殿的事吧。你进到若冰娘子房中时,她应该已经被高言大将军撞得晕了过去。你一时怒上心头,上前夺刀杀了高言。我想不明白的是,高言身怀武功,为何没有反抗,任凭你杀死了他。不过这一点,我希望你一会儿自己告诉我。你杀了人后,见到若冰娘子虽然昏迷不醒,却是没有大碍,于是又借助梯子翻上墙头,再用绳子将梯子拉起,放回到张家这边。杀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方还是大理国大将军,你应该为此思虑了很多,甚至有可能叫来了你的帮手一起想办法。你们随即想到药师殿大门有兵士看守,早晚会有人猜到凶手是翻越药师殿西院墙出入的,那么你很可能成为嫌疑犯。于是你要求你的帮手将你手脚绑起来,造成凶手打晕你的假象,这样无论如何就不会有人怀疑你了。”

        白秀才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道:“少血口喷人!”

        门外兵士听见里面起了争执,一齐拥了进来。

        白秀才冷笑道:“这是要做什么?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小张将军,就算你是合州副帅,也抬不过一个理字。杀人是重罪,你平白无故将这么大罪名加到我头上,可要拿出真凭实据来。不然旁人还以为你承担的压力太大,又无力擒捕真凶,便只好随意找一只代罪羔羊。”

        张珏道:“薰香就是凭证。”白秀才嗤之以鼻道:“那算什么凭证?薰香就放在药师殿药房中,人人都可以……”忽见张珏正不动声色地盯着自己,这才意识到说漏了嘴。

        张珏冷冷道:“知道这一点的人可不多。”

        白秀才道:“就算我知道药房有薰香又怎样?知道这个的人可不少,包括许多军营中的兵士。小张将军为何不去找他们?”

        张珏道:“可他们不是歹人。按照你的说法,是歹人打晕了你,绑起了你,后来你醒过来,还听到他们说话,那么肯定是歹人对如意使了薰香。试问这些外人如何知道药师殿药房中的薰香能致人昏睡呢?”

        白秀才道:“就凭这个,我就成了杀人凶手?哼,我不服。”

        张珏道:“那好,你再看看这个。”从怀中掏出一个绳结,放在桌上。

        白秀才道:“这是什么?嗯,这条带子我好像见过,是翁大娘给你做的裤带吧?怎么撕烂了?”张珏道:“这是救走小敏的那伙歹人制住我后用来绑我时打的绳结。”

        白秀才满脸惑色,道:“恕我愚钝,张将军让我看这个做什么?”张珏道:“我适才下山时特意问过刘霖,问绑住你手脚的绳索是如何打结的。你可别忘了,是他帮你解的绳索。”

        白秀才道:“哎,不对,刘教授没解开,还是到厨房拿了刀割开的。”

        张珏道:“是啊,绑你的人,用的是我军中流行的打结手法,刘霖当然解不开了。”白秀才一时愣住。

        张珏道:“再看这个结,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手法,但一样结实,一样难以解开。我可以肯定,绑你的人,跟绑我的歹人,决计不是一伙人。”顿了顿,又道:“你潜入药师殿杀人这件事,已经是确认无疑的。但我好奇的是,从旁协助绑起你的帮手居然是军营的人。说,是谁在帮你?”

        白秀才冷笑道:“什么找帮手绑我,我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天这么冷,我手足被绑,在外面过了大半夜,不是白受罪吗?”

        张珏道:“不错,你今天早上冻得脸色发青、嘴唇发紫的样子,我亲眼目睹。但这恰好是你杀人的证据之一。如果不是你杀人,你仅仅是去药师殿逛了一圈,也犯不着做出这么大牺牲。”顿了顿,又道:“如果不是梯子上的绳索以及这绳结,我不会怀疑到你。如果不是你供词有漏洞,刘霖不会怀疑到你。如果不是薰香,梅秀才也不会怀疑到你。而你还有更大的嫌疑,平时你那么关心若冰娘子,今日我们过来时,你居然对隔壁发生了什么事不闻不问,这难道不蹊跷吗?你若还是不肯承认,这就跟我到药师殿找若冰娘子对质去吧。来人……”

        白秀才道:“等一等,不必去找若冰对质。”无奈一笑,道:“想不到一个简单的绳结,竟然露出了破绽。小张将军,你倒真叫我刮目相看了。”

        张珏道:“白秀才这是承认罪名了吗?”白秀才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道:“小张将军,你让你手下人先退出去,我有话,只能对你一个人说。”

        一名兵士道:“将军,这白秀才胆大包天,敢杀死大理国大将军,且狡猾透顶,谨防有诈。”

        白秀才不屑地看了他一眼,道:“小张将军武艺高强,我身上又没有兵刃,能有什么花招?”张珏便道:“好,你们先退出去。”

        白秀才亲自关了大门,又挑了挑灯花,这才重新坐下,道:“小张将军目光如炬,我便明说了,的确是我杀了大理国大将军高言。事情经过大致如将军所言,只是细节上略微有些差异。”

        原来,当晚刘霖在钓鱼台吹奏芦管时,若冰和白秀才一道出来,正好见到高言在向刘霖打听着什么。若冰当即脸色一变,转身进了寺庙。

        白秀才急忙追进去,追问究竟。若冰却不肯明说,他当时尚不知道高言身份,更不知道若冰是大理公主,但料想事情跟高言有关,只得劝慰了几句,便回来琴泉茶肆。途中正好遇到了张珏带着小敏出来。

        后来,白秀才还是放心不下,又再去护国寺,药师殿门前却已经有了兵士守卫,不准外人进去。他躲在一旁寻找机会时,看到高言拿大理国大将军的身份压服兵士,强行冲了进去,愈发觉得不妙。当时夜色已深,他遂急忙回来家里,收拾工具,预备翻墙进去药师殿。正好高睿离开张家,在张如意的帮助下爬梯翻墙而过。他得到启发,正好家里有他从若冰那里要来的帮助睡眠的薰香,遂等张如意睡下后,将薰香点着,从窗缝下伸了进去。之后便如张珏所言,他用梯子爬上墙头,又用绳索将梯子提上来,放到药师殿内墙,从梯子下去。

        等白秀才到若冰房外时,高言和若冰正在激烈争吵。他这才知道若冰是大理国公主,一时呆住。等他回过神来时,高言已将若冰撞得晕了过去。他一时顾不上多想,急忙冲了进去,扶起若冰,叫喊她的名字。

        高言似乎也不想闹出更大的事,忙凑上来问道:“她怎么样?人还有救吗?”白秀才一怒之下,顺手拔出高言腰间短刀,捅入了对方胸口。高言当时正要俯身查看伤势,毫无防备,又被刺中要害,不及呼叫便倒地死去。

        白秀才见出了人命,若冰只是昏迷,当无大碍,便急忙从药师殿爬梯翻墙逃出。回到家后,刚好有人来找他,他便想出了一个洗清自己的法子,取出绳索,自行走到柴垛后,让对方将自己手脚绑了,扔在那里。

        对方要走时,白秀才又想起堂屋灯还亮着,忙叫他吹灯关门,以免引人注意,还特意让对方往自己口中塞了一团破布。

        听到这里,张珏问道:“这么说,你其实并没有昏迷,对那些歹人的到来和离去听得一清二楚?”白秀才点点头,道:“我听到了十分重要的消息,愿意拿它跟小张将军做个交易。”

        张珏道:“什么交易?”白秀才道:“杀高言的这笔账,小张将军仍然要算在那些歹人头上。”

        张珏怫然作色,道:“你这是异想天开。别说你杀的是大理国大将军,就是普通人,我也不能任凭真凶逍遥法外。”

        白秀才道:“如果我告诉小张将军,我是好人,那些人是坏人呢?”

        张珏道:“这是你自己说的。就算你是好人,你杀了人,一样要受国法制裁。”

        白秀才只得咬咬牙道:“那好,事到如今,我也没有退路了,不得不说出实话来,小张将军,我实话告诉你,你不能动我。”

        张珏道:“咦,白秀才,我实在想不到你竟有这样的冷静风度!明明是杀人重犯,杀的还是大理国大将军,先是跟我谈条件,谈不拢又说我不能动你。你倒是说说看,我为什么不能动你?”

        白秀才道:“劳烦小张将军跟我来。”引张珏进来厨房,往火灶中掏了一阵,摸出一个油布包来,一层层打开,取出一枚令牌和一张黄色绢纸,递了过来,道:“将军请看仔细些。”

        张珏只看了那令牌,便呆住了,结结巴巴地道:“这是……这是皇城司令牌?”白秀才道:“这张则是盖有御玺和当今皇帝花押的制书。”

        张珏道:“你……你是朝廷派来四川的暗探?”白秀才道:“不错,小张将军果然是军中翘楚,很是有些见识。”

        张珏道:“可在钓鱼城建成前,你就已经在这里了呀。”白秀才道:“因为我事先已经知道四川制置司会设在重庆府,钓鱼山是重庆北边屏障,必然会因山筑城。你当这些全是你们余相公的创见吗?早在彭大雅当四川制置副使时便已经有此议了。”

        自汉代以来,成都便是四川军政中心所在地,宋代也不例外。南宋时,成都一直是四川制置司所在地。然吴曦入主蜀地后,擅自将四川制置司移驻兴元府。吴曦叛宋被杀后,制置司驻地几经辗转,最终移回成都府。然蒙古南侵入蜀后,成都府几度被蒙古攻陷,遭到毁灭性破坏,完全丧失了其作为四川四路军政中心之地位。于是,为制置司选择新驻地便成为当务之急。当时宋军尚能有效控制的还有重庆、夔州与嘉定等处。朝中大臣经过商议讨论,认为应在重庆与嘉定两城之中选择其一,可二者又各有利弊:嘉定位于岷江、大渡河的汇合点上,既可防御敌人深入四川长江以南地区,又因靠近成都,便于将来收复川西平原。然其偏处一隅,难以担负起控制全川之大任;而重庆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口,川西、川北之水最终都汇于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中,重庆实为全蜀水流的锁钥。不足的是,执政者仍希望从蒙古军手中夺回成都,还制置司于成都,而重庆距离成都太远。

        就在南宋朝廷为制置司治所选择而犹豫不决时,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已意识到重庆之战略地位,不惜一切代价修筑重庆城,并在合州钓鱼山建立兵寨,作为重庆屏障。

        彭大雅,鄱阳人,少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少年时边苦读边做工,终成良才。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与名臣宋慈父亲宋巩同年。

        先被授朝清郎,后调到淮东。曾出使蒙古,将见闻撰成《黑鞑事略》一书,称成吉思汗作战谋略“有古法之未言者”。蒙古兵侵入四川时,奉命领兵驰援,因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受宰辅大臣史嵩之、李鸣复联名举荐,被擢升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当时蜀地四处告急,局面几乎不可收拾,彭大雅敏锐地意识到经营重庆对稳定四川全局的战略意义,决意修建加固重庆城。由于反对者甚众,彭大雅忿然道:“不把钱当钱看,不把人当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最终力排众议,“披荆棘,冒矢石”,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修建起了坚硬如铁的重庆新城,并在城门城墙上亲书十七个大字:“大宋嘉熙庚子,制臣彭大雅城渝,为蜀根本。”时人称其“吐辞超胜,以少少胜多多,暗合于湖,想见豪气”。

        重庆城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川东防务。然彭大雅在筑城过程中采取高压手段,取办峻迫,对役夫严加催逼,稍有迟缓,便动用杖刑,怨之者多,因而被言官弹劾。加上彭大雅与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不协,交章于朝,互相攻讦。名将孟珙曾批评说道:“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然最终未能像昔日廉颇、蔺相如一样携手对外,反而引发了朝中士大夫的意气党争。

        宋朝重文轻武,尤猜忌武将,南宋一朝更是如此。现任蜀帅余玠第一次觐见理宗皇帝,便力谏朝廷应该对文武之士一视同仁,即有所指。

        军中大将的升迁往往不能依据才干与战绩,而是依靠派系以及与朝中权臣的私人关系。如果将领在朝中有权臣支持,便可如鱼得水,即使作战失败也能逃过处分;反之,如果与当权者不合,就算功劳再大,也会遭谗毁罢官。如自孝宗以来,朝廷便着力铲除四川吴家军势力,终于在吴挺死后成功收回兵权,却因吴挺之子吴曦走通权臣韩侂胄和宰相陈自强的门路,再度被赋予陕川兵权,直接导致后来的武兴之变及开禧北伐的失败。彭大雅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幕僚,出任四川制置副使也是受史嵩之和右签书枢密院事李鸣复举荐。监察御史杜范素来厌恶史嵩之、李鸣复,为令政敌去位,大力攻击李鸣复与彭大雅“以贿交结,曲为之地”,又称二人“既不恤父母之邦,亦何有陛下之社稷”。宋理宗因杜范是朱熹再传弟子,而他本人正大力推崇理学,极需要杜范这样的名儒支持,虽没有动李鸣复,却以“险谲变诈,殊费防闲”的名义将彭大雅削官罢黜。不久史嵩之因父丧去职,杜范入拜右丞相,彭大雅完全失去支持,又被以“贪黩残忍,蜀人衔怨,罪重罚轻”的罪名贬谪。

        彭大雅被贬斥两年后,宋理宗终于意识到重庆确为蜀之根本,最终下旨定重庆为四川制置司驻地,并改授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由此才奠定了重庆军政中心的地位。而被皇帝金口玉言批评为“险谲变诈”的彭大雅竟因卷入党争的旋涡,再未获起用,郁郁死于贬斥之地,只在死后得了个“忠烈”的谥号。

        其实现任蜀帅余玠的处境颇类似去职前的彭大雅,支持他的宰相郑清之已经去世,另一主战右相兼枢密使赵葵也被攻击非科举出身,而本朝惯例“宰相须用读书人”,被排挤出朝。现任执政大臣谢方叔、徐清叟等均与余玠不和,正想方设法寻找罪名,欲游说理宗皇帝将其调离四川。

        虽然彭大雅因雷厉风行、行事过于严苛而在民间声名不佳,但他却是公认的定蜀功臣。是他修建了坚固如铁的重庆城,为余玠治蜀打下了根基。而最先意识到钓鱼城天险之利的也是彭大雅,而不是播州冉氏兄弟。这一节,张珏自是最清楚不过。

        白秀才道:“论眼光,论谋略,论刚毅,论果敢,彭相公可都在余相公之上。若不是他是史嵩之一方的心腹,现今任蜀帅的,该是他彭大雅,而轮不到余玠了。如此,我也不会被皇城司选中,强逼做了什么暗探!”

        张珏问道:“那么你在钓鱼城潜伏十余年,目的就是要监视兴戎司长官?”

        白秀才道:“当然不是,我是奉命监视余相公。但做事不必那么直接。监视他,不必非得在重庆府吧。重庆都在传制置司官署门前卖果子的摊贩是朝廷暗探,其实他根本不是。都能让人看出来,那还叫暗探吗?余相公若是想要有异动,第一个要拿下的就是兴戎司,我只需监视钓鱼城的兵力调动,便足以了解他是否有二心。”

        张珏“嘿嘿”了两声,道:“果然高明。”白秀才道:“这都是朝廷安排的,我不过是个奉命行事的小棋子罢了。”

        张珏道:“那么你想怎样?”白秀才道:“我杀高言这件事,小张将军得帮我掩饰过去。不然后果……小张将军是知道的。”

        张珏道:“后果是什么?我倒想知道。”白秀才道:“我是朝廷暗探,我的奏疏都是直接递到皇帝面前,如果我参小张将军一本,说你如何如何,你还能当得了这合州副帅吗?”

        张珏道:“原来朝廷派来的暗探就是要假公济私,陷害良贤。白秀才,你不必再多费唇舌,念在邻居一场,我也不对你上绑了,你这就老老实实跟我回官署吧。”

        白秀才道:“我有皇帝制书在手,你敢动我?”张珏冷冷道:“皇帝赐你制书、令牌,是为了方便你执行任务,不是派你来胡乱杀人,更不是让你借此骑到地方官员头上,挟势弄权,作威作福。”

        白秀才道:“等一下,就算小张将军不肯为你自己着想,那么余相公呢?王大帅呢?他们可都对你有知遇之恩。若是我参奏他们一本,你觉得会怎样?”张珏道:“你为一己之私,一再要挟军中大将,我这就将你的言行记录下来,一一上报。”

        白秀才冷笑道:“你会上报,我也会上奏,你觉得皇帝会相信谁的话?”张珏怒道:“都是因为有了你这种小人,本朝才会国将不国,江河日下。”

        他极少发火,又本能地去抚摸刀柄,白秀才倒吓了一跳,退开两步,道:“小张将军想杀我吗?”张珏道:“你是朝廷命官,我也是朝廷命官,这里不是战场,我不会杀你。明日一早,我会派人押送你去重庆府。有什么话,你自己当面向余相公交代。走,可别逼我对你动手。”

        白秀才道:“等一等!”忽哈哈大笑起来,道:“小张将军果然有种!我刚才有意那么说,只是想试试将军的人品。”

        张珏道:“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你是怕我半路派人杀了你吗?你大可放心,我不会那么做的。”白秀才道:“那好,我将我的身世讲给小张将军听。将军听完后,再决定要不要相信我,再决定如何处置我,如何?”

        张珏只觉得对方心意难测,转念想到对方潜伏在钓鱼城十年,从无人识破其身份,绝非泛泛之辈,一言一行必有其目的,尚在踌躇考虑。

        白秀才又道:“你我邻居多年,请小张将军看在如意的份上,相信我这一次。”张珏道:“那好。”

        二人重新回来堂屋坐下。白秀才道:“本朝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靖康之变后,中原沦陷大半,宋室南渡,宋境内只剩了岳麓、白鹿两座书院。由于朱熹老夫子曾亲任白鹿洞主,又延请陆九渊等名师讲席,遂成为海内书院第一,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有一位青年才子,慕名来到书院求学。风景秀美的庐山,文采博雅的书院,令其流连忘返,即所谓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虽然才子家境贫寒,却也发奋读书,立志将来要考取功名,金榜挂名,报效朝廷,由此结交了不少好。可惜呀,好事总不长久。有一位出身富贵的同学丢了银两,他素来嫉妒才子的才学,一口咬定是才子所窃,上报了学监。学监也不调查清楚,便武断地将才子开除学籍。”

        张珏心道:“这应该就是白秀才自己的经历了,想不到他也是经历坎坷之人。世人均想象皇城司暗探不过是獐头鼠目之辈,他这等人才,也算是难得了。”

        白秀才重重叹了口气,续道:“才子失了学,以读书科考步入仕途一路夭折,陷于极大的苦闷之中,一度发出‘前路茫茫,人生何求’的叹息。他背负盗窃恶名,不好意思返回家乡,遂在朋友的帮助下,在书院附近市集上租了间小房子栖身,靠卖文写字为生,日子过得相当清苦。但他胸中依然怀有大志,渐渐从低迷中走出,时常邀请朋友到对面白鹿茶肆相聚,指斥时政,裁量人物。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一吐胸中郁结之气,暂时忘记烦恼。他既是才子,时有高谈阔论之举,内中不乏精彩议论,引来茶客瞩目。甚至有一些茶客到茶肆来饮茶,就是为了听才子的言论。不过茶肆主人却不怎么欢迎才子,害怕他如此肆无忌惮地议论国事会给白鹿茶肆招来祸事,因而想方设法地赶他走,总让伙计拖延着不给才子上茶。而且每到才子谈到兴头时,就上前请他尽快还清赊欠的茶款。如此几番下来,才子在朋友面前颜面失尽,再也无法忍受,遂找茶肆主人理论。才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一言不合,即动了手。而对方却是个年近六旬的老翁,一下子就被推倒在地,半天没有动静。同来的朋友见大事不妙,忙将才子拉走。结果茶肆主人当晚就不治身亡。消息传来后,才子不想吃人命官司,遂连夜逃走。半路上,他听到淮东制置使赵葵正在招兵买马,灵机一动,认为这也是一条生路,便投奔赵葵去了。”

        张珏听到这里才反应过来,“啊”了一声,道:“原来你说的这位青年才子就是当今蜀帅余相公。”

        白秀才道:“不然小张将军以为是谁呢?难道是我白秀才吗?嘿嘿,我也在白鹿洞书院就读过,跟余相公虽不是同窗,也算得上同院同学,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经历。那时候,我还年轻,余相公却已是功成名就,声名鹊起了。”

        张珏道:“那么你……”白秀才道:“下面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了。”又叹了一口气,愈发怅然起来,道:“我的前半生,大致跟余相公差不多,虽家境贫寒,却也一心向学,成人后即慕名到白鹿洞书院读书,发誓将来要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然而某一天,来了一帮如狼似虎的官差,不由分说地将我锁走。我大声呼救,却没有人理睬,随后被钉了盘枷,装入囚车,押送到京师临安,一路上吃尽了苦头。直到进入皇城司官署后,才有人将我放了出来,告诉我说:皇城司选中了我做暗探,要派我去四川监视即将上任的四川制置使余玠。我当然不愿意,然而到了这个地步,我还能有什么法子。况且对方随即抬出了皇命,我除了谢恩外,只能感激涕零地做我的暗探了。”

        张珏奇道:“你就是这么被莫名其妙地选中做了暗探?”白秀才道:“在我自然是莫名其妙,但那些人却是深思熟虑。小张将军这般机敏,到现在还想不明白这前后两个故事的关联吗?我祖父姓白,我也姓白,我就是白鹿茶肆卖茶翁的孙子。”

        原来朝廷需要一个跟新任蜀帅余玠有私仇的人来做暗探,如此,对方才会尽心竭力寻找余玠过错。中央朝廷猜忌封疆大吏自古有之,然当今皇帝如此用心,虽说不上险恶,也可谓十分令人心寒了。

        白秀才又道:“余相公杀了我祖父,畏罪潜逃后投笔从戎,因功成为一方诸侯,那是他有本事。朝廷明文规定投军者不计前罪,我也不能再对他如何。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人杀了我的祖父,毁了我的家庭,还要继续毁了我的生活。我本来已有秀才功名,即将参加次年乡试,却因为跟余相公有私仇,即被皇城司选中,作为暗探派来四川。小张将军觉得是我在监视算计地方官员吗?其实是朝廷在算计你们!我不能娶妻,不能成家,甚至不能离开钓鱼城一步,你以为我愿意吗?这十年来,我常常看到杀祖仇人从我眼前经过,而我却只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你以为我心里好受吗?”

        他的经历,倒是与那汪红蓼有几分相似,总是身不由己、被人摆布。

        张珏一时默然不语,好半晌才问道:“那么你想要我怎么做?”

        白秀才道:“我尚有任务在身,身份不能暴露。小张将军是识大体的人,该知道目下的局势,留我在钓鱼城,比擒送我去重庆府要有利得多。”又解释道:“旁人以为余相公是我仇家,我必定倾尽全力寻找其短处。本来入蜀之时,我也抱了这种念头,但这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余相公治蜀的局面,心中亦有极大触动。我自认为没有挟私上报过一件关于余相公的事,更不要说无中生有了。”

        加上他本人亦是以开茶肆作为掩饰,在茶肆遇见过各色各样的人,亦逐渐能理解余玠当时的心境。是以他一开始讲述余玠求学白鹿洞的事迹时,并未有丝毫攻讦之意,以至在张珏听来,那是他自己的故事。

        白秀才又道:“小张将军如果不肯帮忙的话,我的身份就此败露,朝廷也许会调我回去,也许会否认我的身份,将我作为凶手交给大理处置,我个人应该都没有太好的结局。不过,我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算什么了。然而朝廷对四川却不会就此放手,接替我的暗探未必有我这等眼光和胸襟。你也知道,目下朝中反余势力正是一股大潮,我在这个时候离去,正好给了对手趁虚而入的机会,对余相公极是不利。”

        张珏沉吟道:“就算我现在不拿你,也必须将案情及你的真实身份上报,这你是知道的。”

        白秀才道:“小张将军是合州副帅,今晚之事,自然要上报主帅,这我能理解。我的意思是,小张将军何不暂且收手,就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切等王大帅回来后再做定夺?”

        张珏道:“难道白秀才认为王大帅会同意你的要求,为你掩饰高言大将军命案?”

        白秀才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那么请小张将军扪心自问,是我被当作凶手交出去有利,还是留在钓鱼城对余相公更有利?你不答,就表明你是默认后者。王大帅也很清楚这一点,他更清楚余相公对维系四川局面的重要性,必定会答应我的要求。”

        张珏道:“你的要求,我得向主帅请示。在王大帅命令下来之前,我不会对你怎样,但你也不能离开琴泉茶肆半步。”

        白秀才傲然道:“小张将军,我不是你下属,你不能命令我。况且我有皇帝制书在手,想去哪里都可以。”又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们都是大宋子民,都是为朝廷效力,而今大敌当前,我们该一致对外,何必如此针锋相对、敌意甚深呢?好,小张将军,我听你的。你实在不放心的话,大可以派人监视我。”

        张珏道:“监视就不必了。我看得出你是个识大体的人,自己好自为之吧。”

        白秀才道:“等一等,有一些关于昨晚的情形,我还没有告诉小张将军。”

        昨晚他因为并没有昏迷过去,所以对周遭情形听得一清二楚,原以为只要捱上一个多时辰,天就开始亮了,到时候张如意起床往茶肆去的时候,他只要弄出些动静,便可以轻松获救。哪知道不久后有一伙人到来,这便是来营救小敏的那些人了。他们先假意在两边院子中喊了几声,发现没人应,这才放心大胆地开始行动。

        张珏道:“那些人垂绳进入药师殿救走小敏,刘霖已从现场推出大致情形。你人在柴垛后,看不见那边情形,是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动静吗?”

        白秀才点点头,道:“昨天晚上来救小敏的是蒙古人。”

        张珏大吃一惊,道:“什么?小敏明明住在大理,高言大将军还见过她,她怎么可能是蒙古人?”白秀才道:“我亲耳听到有人用蒙古语交谈,那能假吗?就算我不懂蒙古语,他们一再提到南家思国,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除了蒙古人,谁还说‘南家思国’?”

        张珏这才信了,心道:“难怪我挣也挣不开,那些人制住我时,用的是蒙古人的摔跤角力。那人挽草成把,也是典型的牧民手法。还有,小敏叫那些人不要杀我时,制住我的人说‘他可是合州宋军的副帅’,因为他是蒙古人,所以一心想当场杀死我。若非小敏挺身相护,我早已莫名其妙见了阎王。可小敏是安乙仲和汪红蓼的女儿,算是在大理出生长大的宋人,如何会有蒙古人来营救她?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汪红蓼恼恨,一怒之下重新投回了她的家族,想利用蒙古人的势力来营救孩子?那么安乙仲也该跟她一道了,所以小敏才说那些蒙古人‘也不是坏人,是我爹雇来找我的人’。可叹安乙仲名门之后,竟然落个如此下场。”

        白秀才道:“小张将军还不信的话,不妨将那些歹人绑你的绳结拿去给蒙古俘虏瞧一瞧,他们肯定能认出这是蒙古牧民最常用的打结手法。”

        张珏道:“这么重要的讯息,白秀才为什么不早说?”白秀才道:“我曾见过小张将军带着小敏从茶肆出来,哪知道你和她是什么关系,又有什么目的。”

        张珏道:“你怀疑我?”白秀才笑道:“这不稀奇啊,我是朝廷暗探,任务就是以怀疑的目光监视你们这些握有兵权的人。小张将军,你我虽道不同,但我刚才试过你后,对你的人品很是佩服。难怪若冰心中只有你,她当真是有眼光。”张珏听了,不由一愣。

        白秀才轻喟一声,续道:“所以我现下才将实话告诉你。那女子,她不叫小敏,而是叫安敏。”

        张珏道:“什么?”白秀才道:“我亲耳听见那些歹人喊她的名字,她叫安敏。”

        原来昨晚那些人进来后,捣鼓一阵,有一人爬上墙头,随即叫了一声什么,但因为是蒙古语,白秀才也没有听懂。随即有人用汉语叫道:

        “喂,你过来。你不要害怕,我们是来救你的。你叫安敏,对不对?”这个时候,小敏走到墙下,问了一句什么。那人又道:“是你父亲派我们来救你的,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你真名叫安敏?”那之后便再无动静,大概安敏相信了对方的话,在对方协助下翻过墙来,唯独落地时未能站稳,尖叫了一声,此即白秀才早先供述中所提及的细节。

        张珏心道:“她果然姓安,小敏只是假名。如此便对上了,安敏是自己走出去的,难怪没有人见到有人背负着她。但若冰明明说她在内室点了含有迷药的薰香,安敏该昏睡过去才对呀。是了,她昨晚混入上天梯前,对牛二用过迷药,自己一定事先服了解药。只是不知道药师殿中发生变故时,她人是否清醒,对高言命案知道多少。”

        白秀才又道:“我人在药师殿时,不知道内室还有外人,若冰从来不让人进她的屋子。等到那伙子人到来后,我才知道那小敏极可能看到是我杀了高言。可惜我作茧自缚,手脚被绑住,无法追踪这干人行踪。小张将军,小敏……不,安敏很可能知道是我杀了高言,要彻底盖住这件事,你非得找到她不可。”张珏点点头,道:“放心。”

        白秀才道:“那么今晚之事……”张珏道:“我会等王大帅回来后,亲自向他禀报。在那之前,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白秀才道:“多谢了。”

        张珏离开后院,却不见张如意在茶肆中,也不见刘霖。有名兵士禀报道:“如意娘子说有话要对刘教授讲,他二人往梅林那边去了。”

        张珏心道:“哎呀,不会是如意想要对刘霖表白心意吧?刘霖一定会拒绝,如意该伤心死了,这该如何是好?”正犹豫要不要去寻他二人,有兵士飞奔来禀报道:“赵安将军请小张将军立即赶去护国寺。”

        张珏忙问道:“可是发现了可疑人?”兵士道:“不是,王立将军人也在寺中,守住罗汉堂不让赵将军进去搜查,二人就快要动上手了。”

        张珏听了,再也顾不上妹妹和刘霖之事,疾步赶来护国寺。果见赵安带人围住了罗汉堂,王立则带着一群便装侍卫守在堂前。双方剑拔弩张,各不相让,形势极是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张珏喝道:“赵安,你做什么,还不快些退下!”赵安道:“小张将军,属下已经搜过全寺,没有发现可疑人,只有这间最大的罗汉堂还没有搜过,王将军却带人把住大门,不让属下进去。当真是莫名其妙。”

        张珏道:“你先退下,我自有主张。”斥退部属,几步跨上台阶,问道:

        “王将军,你人不在寅宾馆中,怎么深更半夜跑来护国寺了?”

        王立道:“王某奉余相公之命保护尊师。尊师要在罗汉堂连做三天法事,我职责所在,只能跟来这里了。”又不无讥讽地道:“听说今天小张将军被王大帅下令绑了,你不是我叔叔的心腹爱将吗?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张珏顾不上理会对方的冷嘲热讽,低声问道:“那位尊师不是道士么?如何来了护国寺做法事?”王立道:“尊师母亲生前发过愿,要在护国寺为尊师父亲做一场大大的法事,尊师只是还愿来了。还有,是谁说道士就不能进僧堂做法事的?”

        张珏正色道:“王将军,钓鱼城出了多起命案,我怀疑凶徒很可能就藏在护国寺中。”王立似笑非笑地道:“这可是你这位合州副帅守城不力了,居然让凶徒混进了钓鱼城。”

        张珏道:“适才赵安已搜过别处,唯有罗汉堂尚未查过,不知王将军可否行个方便,容我二人进去看一看?我们只会从旁侧看上一看,不会打扰尊师做法事。”王立道:“既然如此,张将军请吧。”

        张珏便招手叫了赵安,一道进来堂中。堂中梵音甚响,那中年女道士正虔诚跪坐在佛像前,听方丈惠苦法师讲经。堂中除了僧人外,还有几名黑衣男子站在旁侧,应该是那女道士的侍从。

        张珏心道:“阮先生曾推测这女道士是朝廷派来的探子或是密使,却不知道白秀才知不知道这一点。”

        王立跟进来问道:“小张将军可有发现?”张珏问道:“这些人,王将军都认得吗?”王立点点头,道:“这里面除了我带的人、尊师及侍从,其余的都是护国寺僧人。”

        张珏见并无异样,便道:“打扰了。”拱手辞了出去。

        到了罗汉堂外,赵安道:“那么全寺就已经彻底搜遍了,实无可疑之人。”

        张珏问道:“客房那边呢?”赵安道:“属下是将客房当作重点搜查的,所有的客人都一一盘问过了,并无可疑。而且住在客房的基本都是行商散客,没有成群结伴的。带人最多的,也就是一名姓李的中年香客,随身带了四名随从。偏偏他是惠恩法师的旧相识,惠恩法师称愿为他作保。”又道:

        “对了,惠恩法师还说劳烦小张将军有空时,务必去他僧房走一趟。”

        张珏道:“我正有事要去请教惠恩法师,那中年香客交给我了。你多派人手守住大门,茶肆那边也多派便衣兵士,以防有人设法从药师殿翻墙逃出。再去找找寺里管事的大难,查一下最近才入寺出家的,或是打杂的下人。不过王立将军人在这里,不要太过张扬,发现可疑者,先秘密扣下来,带去药师殿关押。我稍后到那里与你会合。”赵安道:“遵命。”

        张珏便率了几名兵士,往僧房而来。到门前时,听到他在室内与人交谈,料想正在会客,便叫道:“惠恩法师,张珏在此。”

        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的却是一名精壮男子,叫道:“法师请张将军进来,他身上不便,不能起身相迎。”张珏道:“多谢。阁下是……”

        那男子道:“小人是李先生的随从。”

        张珏命兵士留在院内,自己跨门而入。却见惠恩半躺在床榻上,床侧坐着一名中年男子,一旁立着三名侍从,连上开门的人,正好是四人,料想那中年男子便是惠恩为他作保的老相识。

        惠恩招呼道:“张将军,贫僧身上有伤,不能起身,请过来坐。”

        那中年男子便起身笑道:“正好我也该告辞了。”张珏问道:“这位是……”那男子道:“在下姓李,名庭玉。适才惠恩法师还提过将军,直夸张将军年轻有为。”张珏道:“不敢当。”李庭玉便带着侍从辞了出去。

        张珏搬了凳子,往床榻边坐下,问道:“法师伤势可还好?”惠恩道:

        “还好。”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可怜小鲁,平白无故丢了性命。等贫僧伤好,定会亲自为他超度。”

        张珏道:“法师可还记得昨夜情形?”惠恩面露愧色,道:“贫僧记不大清了。当时小鲁说想要方便,憋不住了,贫僧便提着灯等他,不知怎么脑后一痛,然后人就晕了。再醒来时,已经是在担架上了。”

        张珏道:“法师和小鲁当时是朝山下走去,凶徒如果是从背后袭击,很可能是从山上下来的。”惠恩道:“应该是这样。如果有人从山上下来,贫僧应该能看见。不过也说不好,贫僧当时举着灯朝向小鲁那边呢。实在抱歉,贫僧也希望多提供一些线索,好助将军捉住凶手,可惜实在是想不起更多了。”张珏道:“不碍事,法师安心养伤便是。”

        惠恩道:“适才赵安将军来过,说是要搜查全寺。正好李施主在贫僧房中,是贫僧为他主仆做了担保。可是寺里出了大事?药师殿那边……”

        张珏因为高言身份特殊,案情不能公开,忙道:“没什么大事,我怀疑护国寺中藏有坏人,所以派了赵安来看一看。也许是我多心了。”又问道:“那位李先生看起来气派颇大,他是法师的朋友吗?”惠恩道:“嗯,贫僧跟他相识很久了。事实上,他这次是专门来护国寺探访贫僧,不想贫僧回了秦州南郭寺。他原想再多待一天就离开钓鱼城,没想到贫僧正好又回来了。佛祖保佑,幸好撞上了,不然这兵荒马乱的岁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张珏道:“这么说,在惠恩法师回到钓鱼城前,李先生便已经来了护国寺?”惠恩道:“是。这件事,张将军可以去问方丈及寺僧,他们都说巧呢。”

        又笑道:“张将军放心,贫僧这位老友是名门之后,决计不是坏人。”

        张珏见夜色已深,惠恩又甚为困顿,便告辞出来。走出僧房时,忽见李庭玉在前面月桂树下徘徊,似是正在等他,颇为惊讶,便走过去招呼了一声。

        李庭玉笑道:“我特意在这里等候张将军。”张珏道:“李先生找我有事吗?”李庭玉道:“久闻张将军箭法蜀中第一。在下不才,闲暇时也爱摆弄弓箭,想跟张将军比试一下。”

        张珏又好气又好笑,问道:“李先生找我,就是为了跟我比箭?”李庭玉道:“好对手难寻嘛。不瞒张将军,在下姓李,出自陇西李氏,是飞将军李广后人。我们李家世传箭术,多出射艺高手。我自负箭术还算过得去,很想与将军较量一下。”

        张珏道:“李先生原来是名门之后,失敬!不过张某只有些微末技艺,不敢与人较量,尤其是李先生这样的箭法高手。夜色已深,李先生请早些安歇,张某这就告辞了。”

        李庭玉却是个执拗性子,张珏越是谦让,他越是要与对方分出高下来,忙道:“等一等!我还有话要对张将军说。”上前一步,低声道:“张将军难道不想知道那到护国寺做法事的女道士是什么来路吗?哦,我是指她真正的底细,而不是她表面的身份。”

        张珏心念一动,问道:“李先生知道她的底细?”李庭玉笑道:“当然。此女居心险恶,是你们大宋……”

        张珏道:“先生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你们大宋’?”李庭玉道:“哦,在下生于中原,算是在金国长大的汉人,金国灭亡,不愿意为蒙古人效力,所以四处游历。但这称呼,却是习惯了,抱歉。”

        张珏心道:“惠恩法师原先也是在金人统治下的秦州南郭寺出家为僧,算是金人身份,李庭玉既是他老友,想来也该是金人,且时常在秦州一带活动。”便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又问道:“适才先生说那女道士是我大宋的什么?”

        李庭玉道:“是大对头。”又道:“张将军,请借一步说话。”将张珏单独引到一旁,低声道:“我与张将军今日才初次见面,想来空口无凭,难以取信于将军。我愿先以实情相告:那女道士姓吴,名叫若水,这个想必张将军是知道的。不知张将军可否知道她是伪蜀王吴曦的遗腹女?”

        吴曦是抗金名将信王吴璘之孙,不顾祖父威名,公然叛宋投金,成为宋军“开禧北伐”失败的重要因素。然其不久即为部下斩首裂尸,首级献至临安示众,其子女及家眷也均被当场处死。这一事件甚至牵连到整个吴氏家族,吴璘子孙并徙出蜀。吴璘兄长吴玠这一系的子孙虽免于连坐,但也被集中在夔州一带安置,不得随意迁徙,等同于被软禁于当地。而金人则对吴曦被杀十分痛惜,金宣宗追赠吴曦为太师,因其骸骨无存,还下令举行隆重的仪式为其招魂下葬。

        张珏大吃一惊,问道:“李先生怎么会知道?”李庭玉道:“张将军忘记了吗?我也算是身在金营心在宋的金人。听说吴曦秘通金人之初,除了以告身作为信物外,还将爱妾何氏作为人质送至金国。何氏彼时已经怀孕,这其实也是吴曦所留后招,万一自己有所不测,何氏还能为他留下一点骨血。不想后来何氏生下的却是一个女儿,金主无可奈何,只得将吴曦族兄吴端之子过继为吴曦之子。但这只是嗣子,吴曦真正的后人,只是何氏生下的吴若水。当年我到汴京游历,曾见过吴若水几次。她当时受到金主宠爱,颇为跋扈,又风流放浪,是开封城中的有名女子。金主因她是吴曦留在人间的唯一血脉,一直想为她寻一佳婿,她自己却看上了到汴京朝见金主的秦巩大将汪世显。但汪世显早已娶妻生子,也不大喜欢这妖冶的淫荡女子,所以拒绝了她。金国灭亡后,再未听到她的消息,却不知她如何做了女道士。今日她前呼后拥地进来护国寺时,我远远见到了她,当真吓了一跳。她是年纪大了些,但容貌却没有太大变化。”

        张珏本不知道那女道士来历,幕僚阮思聪猜测她应该是朝廷探子或是密使,忽听到李庭玉指称对方是吴曦遗腹女,当真是可惊可怖。一时也难辨真假,便问道:“那么吴若水认识李先生吗?”

        李庭玉道:“我是跟朋友出席宴席的时候见到她的,当时人多,她又是全场瞩目的中心,而我只是个小人物,她就算见过我,也应该不记得了。”又道:“我虽不知道吴若水来钓鱼城做什么,但料想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其实我也不想管这闲事,只是若是不说出点能吸引张将军留下来的事,就再也没有机会与张将军比试比试箭法。张将军,我适才所言,绝无谎言,你大可以一一查证。而我所求,仅仅是你能射上几箭。”

        张珏只觉得面前这个人行事可笑之极,但其所言若真有其事,那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讯息。他既急于赶去调查,便只能先摆脱对方,于是问道:“那好,李先生想如何比试?”

        李庭玉想了想,命侍从取了六根蜡烛,与张珏一道来到后院。命侍从寻来一张桌案,将蜡烛点燃,分作左右两排摆好。道:“我们来个一箭定输赢。张将军,你我一人一边,看谁能一箭将三根蜡烛尽数射灭。射灯芯也行,射烛身也行。”

        张珏道:“好。李先生远来是客,你先请。”

        李庭玉也不推辞,伸手取了侍从递过来的弓箭,弯弓搭箭,一箭射出。那箭疾若流星,轻掠过三根蜡烛,“咚”地一声钉在墙上。烛火应声而灭,不但蜡烛未倒,烛身未断,连灯芯也还是完好无损,仅仅是靠箭杆擦过灯芯,强行抹灭了烛火。这一手箭术,非但极有准头,且劲道轻巧,箭风不足以带倒蜡烛,即所谓举轻若重,堪称出神入化。一旁观看者包括张珏及部下在内,均哄然叫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李庭玉道:“李某献丑了。张将军,你请。”

        张珏点点头,随手取了一把弓箭,亦如李庭玉一般,毫不迟疑,飞快地射出一箭,显是早有成竹在胸。“嗤”的三声轻响后,那箭钉在了墙上,入墙比李箭更深。三根蜡烛均未倒下,烛火亦未熄灭。

        在场兵士均见识过张珏箭术,不由得大为惊讶,各自心道:“虽不能做到像李先生这样令箭杆擦过灯芯灭调烛火,但一箭射倒三根蜡烛,我也能办到。怎么张将军竟会失手?”李庭玉却连声叫道:“好箭术!好箭术!”

        再仔细看时,才发现是三支蜡烛均被射掉了一短截,上截烛火未灭,且三截断烛均立在箭杆上。众人愣了一愣,才知张珏是有意如此。

        张珏道:“李先生,我输了,我未能射灭蜡烛。”

        李庭玉却是个大行家,连连摇头道:“张将军这一手一箭洞穿三根蜡烛,且三截断烛立于箭杆之上,我自信也能做到。但要令烛身不倒,须得出箭时极平极稳,且力道合适,不能有丝毫颤抖,这一手难度太大,我自问不一定能做到。”

        张珏道:“烛身不倒这一点,只是侥幸,只因这三根蜡烛够长,下半截断烛够重。如果我再射一箭,就做不到了。”命兵士再将三根断烛点燃,又重新射出一箭——一如之前,箭深入墙壁,三小截断烛立于箭杆之上,烛光闪亮,然桌案上的三根断烛摇晃了几下后,便各自倒下了。

        张珏又道:“我的箭力终究不能随心所欲,不够轻巧,第二箭时,下半烛身重量已不能抵消箭力,所以倒了。就箭术而论,我是不及李先生的。”

        李庭玉连连摇头道:“出箭之前便能根据蜡烛重量算计出靶心位置,厉害,厉害。张将军,你是用心在射箭,是你赢了!你果真名不虚传,我李庭玉甘拜下风。”

        他面子上其实已经赢了,却不肯白占便宜,当众指出张珏的箭术更加高超,足见其人胸襟坦荡。张珏也知对方箭术不凡,忙谦虚了几句。

        李庭玉又问道:“张将军的箭术是向谁学的?”张珏道:“无名之辈,说了名字,李先生也不会认得。李先生出身名门世家,箭术高超不说,想来对射技也十分有心得,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向先生多请教。”

        李庭玉道:“那好,张将军,你我今日能够在这里比上一箭,也算有缘。今日你有公务在身,实不能尽兴,他日再见的话,我们再多比试几箭。”张珏道:“好,一言为定。”

        辞别李庭玉后,张珏径直来到罗汉堂。却见王立坐在院中柏树下打盹,忙上前拍醒他,问道:“尊师人还在里面吗?”王立揉了揉眼睛,道:

        “在啊,要连做三天三夜法事呢。”

        张珏道:“是为谁而做?”王立道:“尊师的生父啊。之前我不是告诉过张将军吗?你突然跑来问这个做什么?”

        张珏道:“那么这位尊师叫什么名字?”王立道:“这个……我不能说。”

        张珏问道:“为什么不能说?”王立道:“余相公交代过了,不能透露尊师的名字。”

        张珏道:“那么王将军应该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了。”王立霍然起身,道:

        “我当然知道。”凝视张珏半晌,道,“好吧,我只告诉张将军一个人,连我叔叔都没告诉。这位尊师就是吴知古。”

        张珏道:“吴知古?不叫吴若水吗?”王立奇道:“难道张将军不知道吴知古是谁吗?”张珏道:“不知道,是谁?”王立道:“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女道士。”张珏道:“啊,原来是她。”

        大宋立国以来,最迷恋道教的皇帝是亡国皇帝宋徽宗。北宋末期,宋徽宗令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又于宫廷设坛作会。道士林灵素、王允诚称霸京中,以致居中预政,显赫一时,都人称之为“道家两府”。宋理宗对道教的狂热虽不及宋徽宗,然在宋代皇帝中亦是佼佼者。他不仅对天师道、茅山道等“正统道教”恩宠隆渥,褒赐颇厚,且对“民众道教”极为热心,亲自为“高居于善书王座”的“民众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加以褒誉推广,使其迅速流传,几乎达到人手一册的地步。如宋徽宗一般,宋理宗亦宠幸道士,集中体现在他对洞霄宫道长孙处道的优待和对女冠吴知古的信用上。

        孙处道是杭州洞霄宫道长,道号“灵济通真大师”,自幼出家,对老庄深有研究,且精通琴棋。虽是方外之人,却与朝廷交往密切,他曾上奏宋理宗,拍了一通皇帝马屁后,便开始哭穷,称道观收入微薄,无力自给,请求皇帝解决。宋理宗便将内府储藏的道士度牒赐给了孙处道,用以换取田地,筑塘立圩。孙处道遂大卖度牒,用所获得的钱财买田置产,几个月就创建了“常丰庄”。后来宋理宗又陆续将获川、长兴、乌程、归安四县官田拨给孙处道,以扩充洞霄宫田地,并亲自为洞霄宫题“洞天福地”四字。

        孙处道遂建起“万年庄”,道众云集,食者倍增,而“资用不竭”。

        除了孙处道外,宋理宗还信用女冠吴知古,不顾祖训,召其入宫。

        吴知古则依仗皇帝宠信,用事宫廷,干预朝政,人皆侧目。朝臣将其当作败坏朝政的根源,不断有正直大臣上书弹劾,称女道无道,扰乱禁宫,请求将吴知古逐出。然宋理宗不是置之不理,就是将上书大臣罢职。大臣指责皇帝“尽循承平之盛世,企图启丰亨豫大之心”。还有人劝皇帝“何惜一女冠,天下侧目而不亟去之乎”,宋理宗不以为然,对吴知古宠幸依旧,至今已长达二十年。

        吴知古干政用事传到民间后,优伶就此编了一出戏剧,名为《参军戏》:

        有一参军正在举办宴会,有小吏来请长官签署文书。参军怒道:“我方听觱篥,可少缓!”小吏请至再三,参军回答如前。小吏遂上前击其首道:“事不被觱篥坏了!”宋时民间俗呼黄冠为觱篥,矛头直指吴知古败政祸国。

        吴知古久居宫掖,揽权纳贿,市官鬻爵,势炎熏灼,无耻士人竞相辐辏其门。但其来历却无人知晓,无人知道她是何方女道,又是从何处渠道入宫受宠,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独门秘术,能成为自端平到宝祐二十年间最显赫的女道士。

        张珏早知道当今理宗皇帝崇尚道教,甚至不顾非议和祖训引女冠吴知古入宫,却因为自己心思全在李庭玉一番话上,竟未想到王立口中的“吴知古”即是那权势熏天的吴知古。也难怪他想不到,以吴知古的地位和身份,该留在临安禁宫中享福,又怎么会跑来西南一隅的钓鱼城呢?

        当然,王立说了她是为发愿而来,要为亡父做一场法事。那么她的亡父,是不是当年被斩首碎尸的吴曦呢?她的年龄,不但符合李庭玉口中的吴若水,就连她入宫的时间,也恰恰是在金国灭亡后,极其吻合。

        可这样一个在金国出生长大的叛将之女,如何能以女冠身份潜入禁宫二十年?她又有什么目的呢?

        张珏忙问道:“王将军一直随侍尊师,她可有提过……”王立却不肯再说,道:“张将军还想知道什么,不妨自己去重庆府问余相公去。我可是什么都没说过。喂,天快亮了,你不困吗?我可得眯上一会儿。”

        张珏无奈,只得悻悻离开。

        天光已蒙蒙发亮,早起的僧人已开始打扫院子,又是一夜过去了。

        到药师殿时,兵士过来禀报道:“赵安将军发现了一些线索,抓了一个光头和尚,关在那边柴房中。”张珏道:“赵安人呢?”兵士道:“歪在那边亭子里睡着了。小的这就去叫醒他。”张珏道:“不了,让他睡吧。我去看看那和尚。”

        兵士忙引张珏来到柴房。那和尚三十岁模样,被缚得结结实实,正歪倒在柴堆上呼呼大睡。兵士上前踢了他一脚,叫道:“起来。这是我们张将军,他要问你话?”和尚茫然睁开眼,愣了一下才会意过来,忙不迭地跪下。

        张珏道:“你先起来。你是出家人,该只拜佛祖菩萨。我是凡夫俗子,受不起你这一跪。”和尚忙道:“是,是。”

        张珏见他浑然不似出家人,倒似山野村夫,问道:“你是护国寺的僧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那和尚道:“小的法名大法,自幼在护国寺出家。”张珏哑然失笑道:“自幼出家?那为何我在钓鱼城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你?”

        大法道:“小的是替人出家,但后来家里没有男丁,缺人干活儿,又将小的接了回去。小的只是时不时地来庙里看看,不常来,其实也不算真正的出家人。不过小的有五花度牒。将军不信的话,可以去问方丈。”

        张珏道:“你是合州本地人?”大法道:“是,小的是石照县人,家离钓鱼城不远。却不知小的犯了什么法,将军要将小的绑在这里?”

        张珏心道:“我派赵安去找护国寺管事查新近才入寺出家和打杂的,原是怕蒙古奸细籍此混入了护国寺。赵安多半发现这大法最近才入寺,觉得他可疑。可我看此人傻里傻气,又是合州本地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替蒙古人做事。”便问道:“既然你不算真正的出家人,如何最近又来了护国寺呢?”

        大法道:“因为买牒给小的出家的雇主要来护国寺。这些年,小的家里生活全仰仗雇主出钱,小的怕雇主发现小的其实没有替他出家……”

        张珏心念一动,问道:“买牒给你出家的人,是不是姓吴?”大法道:

        “是啊,将军怎么知道?”

        张珏问道:“她叫什么名字?”大法道:“对方没说。”张珏道:“雇主可是现下在罗汉堂中的女道士?”大法道:“是那位要连做三天法事的尊师吗?小的没见过她,来小的家里的人,都是男子。”又道:“本来方丈也要小的参与法事,可那位尊师嫌小的说话粗鄙,将小的赶了出来。”

        张珏又问了大法出家时间,恰好是在吴知古入宫之后,心中疑云愈发浓厚了起来。

        大法道:“不知小的到底犯了什么法,还请将军明示。”张珏道:“你没有犯法。有一件重要案子,可能需要你做证人。”命人解开绑索。

        大法很是高兴,问道:“是什么重要案子?是跟小的雇主有关吗?”

        张珏道:“到时我再告诉你。不过你要先留在这里,不能让旁人发现了。”

        大法道:“是。”

        张珏出来时,见赵安还在龙眼亭中倚柱打盹,料想其困顿得厉害,便道:“我先出去清醒清醒,等太阳出来,我再回来。若是赵安先醒了,叫他亲自带人将这个大法押去军营牢房中,秘密关押起来。”又命随侍的兵士也散开歇息。

        他独自出来护国寺。到山门时,发现只有一名兵士守卫,颇为奇怪。

        那兵士忙道:“平三他们几个不知道吃了什么,忽然一起闹肚子,都去蹲茅房了。换班的还没来,只有小的一个。”又禀报道:“张将军,那边钓鱼台上有个奇怪的人,天不亮就来了,一直站在那里。”

        张珏道:“钓鱼台是千年名胜,兴许是游客吧。”兵士道:“那人手里抱着个瓦罐。昨晚工匠唐平不是报称作坊中丢了一罐火药吗?小的越瞧越觉得那人可疑。不过只有小的一人在这里,不敢擅自离开。”张珏道:

        “那好,我过去看看。”

        兵士道:“将军小心,万一他手里抱的真是火药,小心他来个鱼死网破。”张珏道:“我会多加小心的。”

        清晨的钓鱼山处于宁静与安详中,山风拂动晨雾,四下流转。一名中年男子站在钓鱼台上,恬淡中带着些许沧桑的气息。

        张珏一眼见到那男子,便断定他不是游客,立即生了警惕之心,几步跳上钓鱼台,问道:“敢问先生从哪里来?”

        那男子回过头来,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厌恶,显是因为被人打扰而感到不快,但他并没有发作,只淡淡问道:“将军是……”张珏道:“在下张珏,是钓鱼城的守将。”中年男子点点头,怅然回答道:“我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张珏问道:“先生手里陶罐中装的是什么?”中年男子脸色忽变,沉下脸来,问道:“张将军问这个做什么?”张珏道:“军中丢了一罐火药,张某职责所在,想检查一下陶罐中的物品,还望先生体谅。”那男子连连摇头道:“这不是什么火药,而是我妻子的骨灰。她死得这么悲惨,我不想让她再看到人间的是是非非。”

        张珏道:“先生……”那男子道:“张将军请先退下,让我与我妻子单独待上一会儿。等到日出之后,我自然会给张将军一个交代。”

        张珏微一沉吟,道:“抱歉。”便跃下台去。

        那中年男子面朝悬崖,静静伫立。等了好大一会儿,东方终于露出了一丝红光。渐渐地,天空变成了半透明的橘红色,云朵尽数被镶嵌上金色的丝边,泛着梦幻般的光芒。忽然间,晴光四应,红绿万端,身不啻在霄汉间,尘寰野马,一瞬而已。

        那男子忽然吟诵道:“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朝东方挥了挥手,又叹道:“人生可怜,流光一瞬,华表千年。”

        便抱着瓦罐跳下了悬崖。

        张珏惊呼一声,急忙跳上台来抢救,却是已经迟了。往悬崖下一望,那男子早已不见了人影。云雾缥缈中,只在半空有些许白色粉末飘扬,那该是中年男子妻子的骨灰了。

        奇异的忧伤在早春薄雾间缓缓游走。这男子没有留下姓名,便这么走了。他在红尘中轻轻挥手低吟,便把人世间所有羁绊和牵挂化成了淡淡云烟,芸芸众生不再是偎依。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他一定是不幸的,所以决然选择了轻生。但活着的人就是幸福的吗?烽火几季,战及苍生,世道的起落早将所有人一同拖入了深渊。诚如合州主帅王坚所言,这钓鱼城的宁静,也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许久之后,张珏才知道那从钓鱼台上跳下去的中年男子名叫安乙仲。

        他怀中的骨灰,自然就是他的妻子汪红蓼。他们在钓鱼台相逢相知相许,最终又在这里相伴离去。挫骨扬灰之后,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安宁。

        安乙仲临死前吟诵的“荣华东流水”诗句,出自李白《古风》。全诗为: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