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庙堂里失盗是什么意思3.“同喜同悲”、“喜怒有度”的神奇力量

3.“同喜同悲”、“喜怒有度”的神奇力量

        两宋国祚319年,历18帝,平均年龄44.8岁,平均执政时间为18.5年。宋仁宗不是最长寿的,但他是两宋执政时间最长的,42年,当然这其中大概10年是垂帘听政。《宋史》对宋仁宗评价非常高,赞曰:“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宋仁宗是个勤劳仁德之君,他执政阶段被称为“仁宗盛治”,在宋人眼里它是两宋的黄金阶段,甚至远远超过了唐代的“贞观之治”。在经济、民生、文化、国力等诸多方面,国土面积仅仅拥有之前盛世王朝一部分的宋朝,的确远远超过拥有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唐王朝,唯独在军事上疲软。相对其他君主,宋仁宗是难得一见的好领导,他执政时期国际上事儿很多,但国内和谐无事,没有发生过宫廷政变及大规模民间起义等情况。

        宋仁宗刚上位时,给朝臣们烙下了一位仁德之君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孝道上。《孙公谈圃》记载,宋仁宗每次到了先皇真宗祭日时,总要痛哭流涕,愈到晚年愈发严重。群臣一劝说,宋仁宗更来劲了,当着大伙的面毫无忌讳地恸哭,到了“其声甚哀”能够感染到他人的境界。自从汉代确立儒家思想为主流地位以来,中国诸多道德观源自儒家,排在第一位的是“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汉代特别受官方及民间的重视,是考察官员道德水平的重要一条。汉代皇帝的庙号最能说明问题,每位皇帝庙号前面都有个“孝”字,如世宗刘彻,庙号孝武皇帝,习惯上叫汉武帝。到了晋代也如此,李密在《陈情表》中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晋武帝准许李密辞免太子洗马一职。孝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直到现在也是,这条专属于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它也是考察公务员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何况作为帝国最高领导的皇帝,必须以身作则。

        宋仁宗睹物思人也好,或者真情所致也罢,这里面不能够排除演戏的成分,盖因他是一位政治家。进行一场道德秀,谁也挑不出毛病,即便在演戏也没有人敢揭穿,除非你跟阎王爷耍大刀,嫌命长。一年如此尚且可以理解,年年如此,就难免引人怀疑,因为时间是把杀猪刀,可以抹平一切的伤痛。更何况皇帝虽是最高领导,但毕竟孤家寡人,他们的亲情关系极其淡薄。三姑六婆四舅二大爷众多亲戚里掺杂着很深的政治关系,很难像普通家庭那样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好好聚一聚。正因为他缺少,才会极力渲染,或者正因为宋仁宗执政多年,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才每逢先皇祭日必痛哭流涕吧!

        同喜同悲、喜怒有度等,属于领导必备演技之一。尤其是喜怒这方面,皇帝再伟大他也是人不是机器,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思,这是无法避免的。然而,身为领导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有度,而非无常,否则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通常情况下,喜怒的夸张表现可以让皇帝达到某种目的。宋仁宗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研究史料发现宋仁宗很少发怒,通常表现“同悲”的一面,一怒起来事半功倍。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张贵妃求他给伯父张尧佐升官。

        《曲洧旧闻》载,当时宋仁宗说:“得得。”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你放心吧,保准给你办了。于是降旨,遭到了包拯的强烈反对,喷仁宗一脸唾沫星子。宋仁宗只得作罢,问题来了,群臣这面交代了,张贵妃那面怎么交代?这事办不成虽不影响夫妻感情,可面子上说不过去。毕竟你答应人家了,现在搞成这个结果,进退两难。宋仁宗演了一把,见到张贵妃后,以袖擦脸,就算洗把脸,从办公室走到后宫,脸上的水也该干了。宋仁宗这么做,旨在酝酿情绪。如果他去好言安慰张贵妃,一是丢份儿,二是太丢份儿,堂堂大宋天子这么点儿事都办不了!所以只能采取“震怒”的方法挽回颜面,还能够让张贵妃消停点儿,以更大的风力兼并她的“枕边风”。张贵妃来了,问了伯父升官的事儿,宋仁宗正好擦完脸,顺势怒道:“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张贵妃见状无话可说了,不是领导不行,是那个包拯太狠毒,要怨只能怨包拯。宋仁宗这么演,既震慑了张贵妃,同时也转移了张贵妃的怨恨对象,此事遂摆平。

        还有一次在庆历年间,中原地区大旱,旱灾从陕西起来,蔓延到了河南、河北等地。朝廷一方面进行赈济,另一方面宋仁宗也没闲着,经常求雨。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时任谏官,见宋仁宗求雨不得,进言道,之所以不下雨是因为皇帝您老人家不够诚心,所以没有感天动地。宋仁宗说那就继续求雨,明天去醴泉观求雨。醴泉观在开封附近,行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王素就说,那儿太近了吧!陛下是不是害怕天热不愿意远行?

        宋仁宗怒了,他一发怒有个特点,“帝每意动,则耳赤”。每次发怒前夕耳朵发红,似乎每位领导人都有怒的征兆,须留心观察,作为参考。宋仁宗怒道,去太乙宫祈雨行了吧?太乙宫在今天的西安,距离开封的确很远。王素说请传旨吧!于是宋仁宗冒着苍穹流毒的天气去太乙宫祈雨。祈雨的过程中,宋仁宗表现得相当卖力气,大热天的磕了一百多个头,焚香十七斤,通体尽湿,染上了足疾。王素听说后安慰宋仁宗说,陛下事天当恭畏。然阴气足致疾,宜慎,注意点儿身体啊!宋仁宗正色道,如果能求来雨,牺牲我也无所谓,何慎也?这次卖力气的表演果然感动天地,遭受旱灾地区普降甘露。

        在这则故事中,宋仁宗之怒主要表现了他的一个态度问题。先是谏官王素抓住了他的“把柄”,按照“天子无德上苍降怒于百姓”的古老经验来看,全国遭遇旱灾,身为皇帝的难逃责难,所以你必须出来做个表率。宋仁宗已经尽力了,大小求雨数场,天气持续干旱,还要朕怎么样?君臣二人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宋仁宗索性一怒,老子给你来个以身作则,堵住你们这帮谏官的嘴,或者也为自己做得不到位找个托词。人的能力有限,面对自然灾害很多时候束手无策,它不在人的可控范围之内。无论人类科技如何发达,都必须遵守自然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灾难不断,地震、干旱、洪涝等年年发生。比如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经常翻脸,动不动就发洪水。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每一次都会带走她大量的儿女。大宋建国以来,黄河澶州段屡次决口。澶州距离京城开封直线距离120公里,为朝廷防洪重点地段,不知什么原因总也治理不好,人力、物力投入较大,收效甚微。为此朝廷采取了行动,立斩澶州长官姚恕。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尤觉得不够过瘾,于是怒了一把,将姚恕的尸体扔进了黄河,以示震慑。

        我们清楚地知道发怒其实是无能的表现,如果有能耐绝不会发怒骂人,就好像微博上有人骂得难听,当事人非常震怒,如果你有封杀他的能力,完全没必要发怒。领导者通常在事情超出了预计范围或者属下没有领会精神,为了挽回败局或者敲打下面的人,而采取适当的“发怒”。当然这是一种表演,它有“度”的限制,超过了“度”可能会变成真的,那样很可能不知不觉伤害了别人的感情,给自己埋下一颗官场定时炸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