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庙堂指代什么3.“祸从口出”与“一言得道”的官场秀

3.“祸从口出”与“一言得道”的官场秀

        寇准被排挤时,与曹利用结成统一战线的有王钦若、陈尧叟、丁谓等人,其中王钦若的官路历程值得深思。他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南人宰相,也就是江南士人。宋太祖赵匡胤曾留下祖训,不用南人为相(《道山清话》),王钦若是如何逾越了“祖训”这道宗法鸿沟,达到“国朝以来宰相恤恩,未有钦若比者”之地步?他的为官之道,值得研究。

        王钦若,字定国,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王钦若身材短小,长得不好看,但天赋异禀,很早显露出了惊人的才华。王钦若寒微时家里挺困难,见有祭社的,就去要祭肉吃。众人问他,要祭肉,你谁啊?王钦若说我是秀才。众人又问,你有什么本事?王钦若说会作诗,那就写一个吧!王钦若拿块黑木炭在猪肉皮上写了句诗:“龙带晚烟归洞府,雁拖秋色过衡阳。”诗写得非常棒,意态潇洒,画面感十分强烈。众人见王秀才果然有两下子,给肉吃。后来这句诗被宋真宗看到了,大为赞叹曰:落落有贵气。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王钦若中进士,后历任亳州防御推官、秘书省秘书郎、监庐州税、太常丞、三司都理欠司判官。王钦若毫无背景关系,像他这等南人在朝廷中其实挺难混的。历史上有太祖的祖训,现实中有中原士大夫的地域抵触,想要在官场中平步青云得有超强的智商。王钦若第一次崭露头角是进言,一开口就让领导宋真宗记住了他。当时毋宾古为三司度支司判官,该部门类似今天的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全国度用支出。他指出,自五代以来民间欠款啊、囚徒啊等等过多,民病几不能胜矣,这事儿该着手研究研究。王钦若命吏员把这个做成系统文件,上呈官家。

        宋真宗看了大为惊奇,问道:“先帝顾不知邪?”言下之意说,宋太宗难道不知道这些事儿?为什么先帝不做处理,反而留到了我朝?王钦若解释说:“先帝固知之,殆留与陛下收人心尔。”王钦若的一句话切中了要害,他最能猜透君主的心思,这是他纵横官场的杀手锏。新领导刚上来不明所以,视前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多为烂摊子。王钦若只简简单单地说先帝当然知道,不做处理是让领导你来处理,以此收买天下人心。语带双关,既为真宗答疑解惑,又维护了先帝高明的政治形象。大家都会说话,为什么偏偏产生相声、脱口秀等语言艺术?人与人之间多靠语言交流,所以说话就成了一门技术和学问。官场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有祸从口出,亦有一言得道。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祸从口出居多,一言得道甚少,盖因前者是愚蠢之表现,后者需要高超之智慧。宋真宗听到王钦若的解释非常高兴,当即拍板清理天下欠款一千余万,释放囚徒、罪犯三千余人。王钦若因此受到皇帝的器重,擢升右正言、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前面两个官职无所谓了,关键是后面的翰林学士,对宋史稍有了解的都清楚,翰林学士通常是宰相的孵化基地。当了翰林学士未必能当宰相,但当宰相要先做翰林学士。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宋代官场规矩如此。王钦若向高官厚禄挺近了一步,接下来要交给磨勘时间。

        《罗织经·固荣》:“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官位是没有固定主人的,所以官员要用自己的聪明才华取悦君主。在古代中国君主制的社会里皇帝一把抓,一个人说了算,官员的荣达显贵或失意憋屈,有时完全因为他的一句话。宋代虽然趋向于“共和”,但毕竟还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在这个体制里面这些东西难免存在。所以《罗织经·固荣》又说:“荣宠有初,鲜有终者;吉凶无常,智者少祸。荣宠非命,谋之而后善;吉凶择人,慎之方消愆。”翻译过来即飞黄腾达有开始的时候,当然也有结束的时候,能够一直保持被领导宠幸重视的少之又少。官场中吉凶无常,似乎没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智慧,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祸事。荣耀显贵不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是给庸人准备的。在这一点上比较唯物客观,它提出了想要显贵需要精心策划才有可能成功。诚然处在恩宠的位置上通常伴随着凶险,这就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方能消灾免祸。王钦若取得了领导的器重,官路晋升出奇地快,可谓一马平川,灾祸也就不招自来。

        王钦若在权知贡举做临时性工作时,有一个考生叫任懿,靠贿赂取得名次,任临津县尉。后来这件事被河阴民常德方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捅到了中央,事情严重到下御史台推勘。任懿没什么本事,考的不是进士科,采取了剑走偏锋的入仕路线,其他诸科可以降低人们的注意。任懿通过打听得知,主考官王钦若与僧人惠秦关系密切,便通过惠秦间接地贿赂主考官。任懿给了惠秦三百五十两银子,那出家人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自己留了一百两当中介费,给了王钦若两百五十两。此时王钦若“锁宿”(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中,与外界隔离。

        宋代科举机制健全,为防止作弊,施行弥封、誊录制度。弥封也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上。即便名字看不到,字体还是认识的,所以又有了誊录,由馆阁抄写员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写一遍。呈送到主考官面前的卷子字体相同,规避了作弊的可能。同时在主考官身上做工作,科举时主考官一名,副考官(权同知贡举)若干名,以分散主考官的权力。主考官是一种临时差遣,被选中当考官的要“锁宿”,断绝对外联系。黄庭坚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曾当过主考官,被“锁宿”了四十四天,还有更长的。所以惠秦不可能见到王钦若,便把贿赂之事告诉了王钦若夫人李氏。李氏让家奴祁睿把考生任懿的名字写在手臂上,借着送饭的机会告诉王钦若送钱之事。王钦若默认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好几百两银子算是天价,不拿白不拿。第五场考试时,祁睿借着送茶汤的机会主仆见了面,王钦若告诉他赶紧去取银子,这事儿保证办妥。

        御史台老大御史中丞赵昌言主管此案,迅速逮捕了祁睿、任懿等相关嫌疑人。一旦出手,必须要整出个七荤八素。赵昌言建议,祁睿是王钦若家奴,所以必须要逮捕府上的吏员。赵昌言少有壮志,为人雷厉风行,属于太宗朝元老级人物,寇准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老赵把事情做到了最大化,此等贪污受贿不足以整倒王钦若,抓住王府的吏员再拷问出别的事儿,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宋真宗亲自问王钦若,有这回事儿吗?王钦若回道,我府上没有祁睿这名奴仆,我也不认识什么僧人惠秦。直接开脱得一干二净,正所谓“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罗织经·制敌》)。关键时刻,为了保住自己,可以牺牲一切。宋真宗点头了,既然与王卿无关,那这事儿就得另当别论,改由翰林学士邢、内侍官阎承翰等人在太常寺审理决断。

        赵昌言的计划一下子落了空,负责人换了,地点也换了。御史台是宋代司法的重要组成部门,专门关押、审问高级政治犯的。如今案子要到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寺去审理,很明显宋真宗为王钦若挡了一下。赵昌言无计可施,只得由邢审理。考试期间贿赂主考官是严重的犯罪,此事必须要有个结果。不清楚是谁授意的,任懿一口咬定他的大舅子张驾认识另一位考官洪湛,曾经拜访过,送过石榴二百枚、木炭百枰。钱是给僧人惠秦了,但不知道最后贿赂了哪一位,可怜的洪湛被抓过来当成了替罪羊。任懿所说的大舅子早死了,是以死无对证。最后结果为考官洪湛论罪当处死,特诏开除公职,流放儋州。任懿发配到忠靖军做苦役。年逾七十的惠秦大禅师,罚铜十斤,揍一百棍子。史料中并未记载祁睿结果如何,按照任懿的供词来看,这事就与祁睿无关了。

        王钦若及时规避,化险为夷,洪湛当了替罪羊,忧愤交加,没到地方就死了,时年四十一岁。由于皇帝的恩宠,王钦若不但明哲保身,官职还愈做愈大,历任西川安抚使、左谏议大夫,于咸平四年(1001年)任参知政事。高处不胜寒,正在王钦若仕途一帆风顺的时候,他迎来了官场最强劲的对手——寇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