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炮那点事儿

大炮那点事儿

        火炮这东西,说起来原本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到了明朝中叶,中国人的发明,已经被西洋人运用得更好了。中国人最早引进的火炮叫佛郎机,是通过赖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得到的。佛郎机,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对葡萄牙人的称谓。佛郎机这种火炮的特点是射速快,那时的火炮都是从前面填装火药,然后放上炮弹,在后膛用引线点燃,发射出去。不仅每次填装需要时间,而且发射多了炮膛会灼热,必须冷却一段时间。但佛郎机火炮就不用这样,它有好几个活动的子炮膛,可以事先填装好火药,连续发射,而且母膛也没有发热的可能,所以射速比一般的火炮快得多。但是,佛郎机的填药量太小,属于轻型火炮,威力不够。后来,中国又引进了红夷大炮,威力巨大,不仅可以攻城拔寨,还可以轰击进攻的散兵。这种炮显然跟荷兰人有关,当时正是荷兰人称霸的时代,而荷兰人在中国是被称为红毛夷的。当然也不绝对如此,因为当年的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比较模糊,往往分不大清楚这国还是那国,有的红夷大炮,其实也是从葡萄牙人手里弄来的。后来,红夷大炮虽然在名称上被中国讹为红衣大炮,但即使是中国仿制的,名称中国化了,技术仍旧是人家的。

        晚明是一个国家在制度和治理方面接近崩溃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欧风东渐的时期。明朝的海禁松弛,乘着殖民扩张的东风,欧洲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了。一些开明的士大夫不仅从利玛窦等传教士那里得到了三棱镜,了解了《坤舆万国全图》,还引进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引进了西洋火药和火炮的使用和制造技术。当时引进西洋火炮的时候,往往是连同葡萄牙人的炮手一并输入的。正由于这种火炮技术上的优势,才使得晚明在满人的军事压力下勉强维持下来。可惜,技术上的补偿,永远阻止不了制度的崩溃。逐渐地,掌握有优良火炮的明军成了运输大队,好多炮队连人带炮都被清兵俘虏,明军的优势从此不复存在。

        后来入主中原的清王朝,虽说从此有了火器,但在研究仿制和使用上,却始终没有赶上被它打败的明朝。首先的原因是由于礼仪问题,清朝跟罗马教廷闹翻,中西交流从此中断,刚刚有点苗头的西学断了根。其次,也由于清廷的对手大多为比他们还要落后的游牧人,有点火炮就占了大便宜。只有一个俄罗斯还算是平等的对手,也还在蒙昧时代,火器水平不高,打了一仗,后来就不打了。所以,火器也没有外部改进的压力。所以,到了鸦片战争之前,出现在有意给自己国家做间谍的某些传教士面前的中国大炮,基本就是摆设,好些还是前明时代的旧物,不能升降,不能调整射击角度,也没有瞄准器,有些火炮已经多年没有燃放过了,一放就有爆炸的危险,对自己人威胁更大些。当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麾下的海防炮台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水准。跟英国人的小型舰队接触几次,在英国人眼里,中国人的炮弹不是飞过军舰,就是打不到军舰,一点威胁都没有,每次都是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炮台轰平了拉倒(但在上报朝廷的奏章中,都是国人大胜)。后来,总算睁开眼睛的林则徐,从澳门弄来了一些合格的红夷大炮,可以升降,可以瞄准了。后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守卫的虎门炮台,就装备了这样的大炮。可惜,这样的炮台却没有顶盖,而且由于增兵的缘故,上面挤满了士兵。英国人只消用排炮劈头砸过去,炮台上的炮和士兵就都报销了。守卫厦门的闽浙总督颜伯焘,一直就没睁开眼睛,战前铸造了好些巨型大炮,用人拖到炮台上,既不能升降,又不能调节射击角度,也没有瞄准器,生生固定在炮台上,说是等英国人来了,一炮拍过去,就解决问题。英国人来了,大炮是响了,但连人家的边都没沾,人家几排炮就把炮台轰塌,士兵大溃,颜伯焘也跟着跑,奔出厦门才发现,英国人其实还没有登陆。于是,总督大人把官儿给丢了。

        鸦片战争中,跟英国人对阵的中国人不是不勇敢,也不是用刀矛对付西方的先进火器。要论数量,我们的大炮和火铳并不比对手少,但我们的火器基本上都没什么用。真正给英国人造成伤害的,第一是水土不服造成的疾病,第二是弓箭和刀枪。战后的林则徐感慨道,天朝虽有百万貔貅,不够临敌之一哄。封闭状态下思想缺失、制度缺失和技术的落后,使得中国大炮成了摆设,军队也就成了摆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