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穆桂英死后有多惨四、李莲英拿最贴心的徒弟开刀

四、李莲英拿最贴心的徒弟开刀

        慈禧在颐和园有一个藏宝的密室,洋鬼子洗劫了颐和园,密室中的宝贝不见了……,李莲英只好拿他最贴心的徒弟李三顺开刀……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他们的朝臣的簇拥下,由永定门车站回到了皇宫,看到了他们思念已久的红墙。这一路上,虽是街市依旧,臣民依旧,但那战争留下的痕迹却难以洗刷得掉,累累的弹痕,斑斑的血迹,堆堆的瓦砾,层层的焦土,还是随处可见。这里是坍塌的房舍,那边是焚毁的店铺,最残酷者莫过于前门的箭楼,这前门对大清政府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外国鬼子可不理这套,箭楼上的梁木也给烧了,墙壁也给推倒了,中央的门洞也给毁得残缺不全,残垣断壁,砖木狼籍,目不忍睹。这些景象,看在眼里,即使草木亦不能不为之悲,慈禧太后刚下火车的喜悦荡然无存,再也不忍心看,"刷"地一下放下了轿帘,擦了擦有点湿润的眼睛。光绪皇帝则更是忧心如焚、愁容满面。他忧的是国,国家已经破成这样了,作为皇帝天子,万民之父,怎么才能使天下黎民得康宁呢?作为努尔哈赤的后代,如果这来之不易的锦绣河山葬送于己手,自己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呢?愁,愁的是自己,在战争以前,由于他支持变法,由于他拒婚,由于他对慈禧的不满情绪,使他和慈禧的关系非常紧张,自己被囚于瀛台。是那场可怕的战争,缓和了他们母子间的关系,可是,现在是回来了,回到了他们曾经争执过的皇宫里来了,回到宫里后,慈禧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光绪帝呢,他的前途是什么,他能干些什么,这是光绪帝犯愁的事情。虽说是真龙天子,但在他之上毕竟还有一个老佛爷呀!再加上一看到了宫墙,光绪帝就想起了珍妃,多么好的妃子呀,却……想到这里,光绪帝心中不禁升起了几分悲,也同时生出了几分恨。

        想当初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他们为了相互之间不发生矛盾,还对京城做了分割,英、美两国的军队占领了崇文、宣武两门以南的地区,俄国人占领了朝阳门以南的地区,阜城门以南归法国人管辖……在各自的辖区之中,他们无恶不作,掠夺国宝,抢劫富商,残杀百姓,强奸妇女,焚烧宫殿民屋,使北京古城血流满地,杀声、哭声震天,火光冲天。同时,一些民间的匪徒趁火打劫,抬门扭锁,欺男霸女,劫掠财物。古老的北京城,东方文明的中心之一,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被各种各样的邪恶淹没了。

        銮轿过了天安门,进了端门,再往里走就是午门了,这午们就是紫禁城的正门了,进了它就是清宫大内了。留守大内的太监早已跪在了午门之外,迎接主子。轿子要进午门了,慈禧太后掀了掀帘子,看了一眼她的奴才们。轿子还是没停,过了午门。

        前面就是三大殿了,那殿基高二丈,殿高有千一丈,纵五间的太和殿已呈现在面前了。慈禧太后搭起了轿帘,对着那雄伟的大殿细细地端详着。那高高的梁柱,宽阔的殿堂依然如故,但殿里面原来的物品早已荡然无存,慈禧太后在轿子要走过太和殿时,瞟了一眼空荡荡的大殿,心中顿起酸意。

        过了太和殿,便是那方檐鎏金圆顶的中和殿了,仍然是殿堂犹存,但其中摆设荡然无存。慈禧心中难受,便把轿帘又放下了。这班轿夫好像懂得老佛爷的心思,匆匆地过了保和殿,径直朝慈禧的居所永寿宫走去。隆裕皇后随着太后回到了永寿宫,光绪帝则直接回瀛台去了。永寿宫早已被太监们收拾停当,各种器物摆放整齐,有些家的意思,慈禧太后这才心里稍稍安稳了些。一群宫监叩过头后,奉上了茶点。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各自用了一点。老佛爷便命小太监拿来水烟袋,一边吸烟解闷,一边和皇后聊天。李莲英带领着宫监把太后的箱笼已运到了永寿宫。便来向慈禧回禀。见到了太后,跪倒在地,说:"老佛爷,奴才把您老人家的箱笼全部运回来了,这是清单,请您老人家过目。"说着递过了清单。

        "不用了!回头你让皇后找几件古玩,再挑几匹绸缎,送到她那边去。她那边可能没有什么摆设,又没有什么时下的新衣裳。"慈禧太后继续抽着烟,漫不经心地说。"是!"

        "剩下的东西可要好好地保存着,我这儿可就那么多家底了。"

        慈禧抬起眼看了看李莲英说。

        "请老佛爷放心!奴才尽心保存就是了。"

        "你回去歇着吧!这一路,可真是累了。"慈禧对隆裕皇后说。

        "您老人家也要好好歇着!祝您老人家尊体安康!臣妾告退了。"隆裕非常注意自己的仪态。别了慈禧,带着她的几个宫女,回她的寝宫去了。

        "莲英,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看皇后走了,慈禧便唤李莲英。李莲英听到唤他,便走上进来,两膝跪倒,聆听老佛爷训导。

        "你站着说话吧!"慈禧见他跪下了,说。

        "谢老佛爷开恩!"李莲英顺势又站了起来。

        "莲英,真是路遥知马力呀,难得你对我这老婆子如此忠心。辛辛苦苦地随驾西安,又忠心耿耿地护銮回京,真是忠于朝廷啊!这一路上都多亏了你!我曾答应过你,要奖赏你!

        现在回来了,应该兑现了。"

        "奴才只求主子福寿康宁,不图什么奖赏。只要老佛爷安康,奴才就心满意足了。"

        "我曾说过要给你奖赏,就一定要给!你想想,喜欢什么样的奖赏,是想要金银财宝,还是想要做官?"慈禧太后好像是在鼓励李莲英。

        "奴才以前受老佛爷的恩赐奖赏已经很多了。老佛爷还要赏赐,奴才实不敢接受。"李莲英似乎尽力推辞。

        慈禧太后心中有些过意不去,说:"此次你护驾功不可没,没有奖赏,这怎么行?"

        "奴才年纪也不轻了,跟随老佛爷这么多年,能够得老佛爷厚爱,已是万幸了,至于奖赏实不敢图。"

        慈禧见他意志坚决,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想着如有机会,一定要嘉奖李莲英。但是,她心中还是过不去,终究还是赏赐给李莲英许许多多的金银财物。太后、皇上回京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奖励群臣。随驾出行的人,无论是军机大臣,还是宫中太监,都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李莲英的干儿子姜维提护驾有功,给予格外嘉奖。为了抚平光绪帝心中的裂痕,慈禧太后追封珍妃为贵妃名号,以随驾不及,殉难于宫中的名义向外部公布。并为了杀人灭口,想杀死崔玉贵。这崔玉贵本比李莲英进宫早,李莲英入宫,还多亏了他的周旋,李莲英欠他一份人情,况且崔玉贵对待慈禧忠心有加,推珍妃下井也是慈禧太后的命令。所以,李莲英跪地向慈禧太后求情,道:"老佛爷,崔玉贵对您老人家忠心耿耿,他可不能杀呀!

        如果杀了他,往后谁还敢对您老人家忠心呢?"

        这一句话提醒了慈禧太后,是呀,对我忠心的,最听话的太监就是李莲英和崔玉贵,而他们一个是大总管,一个是二总管,如今要杀崔玉贵,这不是杀鸡骇猴吗,给李莲英看吗?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也是应该的。不过李莲英这近似威胁的劝告也是句大实话。慈禧太后无计可施,只得问:

        "不杀他又怎么办,万一他走露了珍妃的风声,那……"

        "这个老佛爷放心,奴才自有办法。这崔玉贵是杀珍妃的凶手,但是就这样杀了他,也有点太委屈了,不如偷偷地送他出宫,奴才再向他说明情由,说老佛爷舍不得杀他,但又不能把他留在大内,所以只能送他出去,我想崔二总管一定会对老佛爷感恩戴德的。"

        "那就这么办吧!你去让他收拾收拾,早早出宫吧!顺便带些银子送他!"

        "是!"李莲英应了一声,出去了。

        崔玉贵身为二总管,圣驾刚刚回宫,有许多事情要做。昨天忙了一天,今天早上起来,就听到风声不对头,传说慈禧太后要杀他灭口,他便再也没有心思做事,只得来求李莲英。

        好在他曾经帮过李莲英,所以去找他,他一点也没推辞,到慈禧那里说情去了。崔玉贵只能呆在屋里火急火燎地等着。李莲英走了进来,崔玉贵赶紧迎了上去,问:"大总管,怎么样?"

        "哎!老佛爷执意要杀你,我也无能为力哟!"李莲英拿起了架子。

        "真的?!"崔玉贵一下子瘫坐到椅子上。

        李莲英看他那样子,忙说:"别急呀,我话还没说完呢!

        看把你吓的!"李莲英接着说:"经过我的再三跪地求情,老佛爷才免你一死啊!

        "谢谢大总管!救命之恩没齿不忘!"崔玉贵就要给李莲英叩头,被李莲英一把拉住了,说:"别,可别这样,如此大礼,李某接受不过,你我都是同一条线上拴着的蚂蚱,替你求情也是理所应当。死是死不了了,但死罪已免,活罪难脱,老佛爷决定送你出宫了,你还是趁早收拾收拾走吧!"

        "这……"

        "这什么这,还是走了的好,你想想,你呆在这儿,总是老佛爷一个威胁,没准儿什么时候犯个小错。被老佛爷作为借口杀了,还不如趁早走了,找条活路呢!"李莲英一句一句地开导崔玉贵。

        "那么什么时候走啊?"

        "当然是越快越好啦!老佛爷的脾气你还不知道,说变就变!"

        崔玉贵再次谢过了李莲英,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李莲英拿出一包银子来,往桌上一放,说:"你我共事多年,当初我进宫,还是多亏了你引见,如今要分别了,也没别的东西送你,这几百两银子,你就收下吧!回去后做些生意,过得也不会差的!"其实,这银子是他从慈禧那里拿来的。崔玉贵当然不知内情,见李莲英对他这样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放声大哭。

        "别哭了,这么大的人啦,快收拾收拾走吧!"李莲英在一旁催着。

        崔玉贵收拾好了他的东西,拿了李莲英给他的银子,坐上了李莲英为他准备的马车,出了皇宫北门,回家去了。一个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言听计从的太监,就这样被赶出宫去了。由此,李莲英送走了崔玉贵,就站在宫门旁发起呆来。

        他想,崔玉贵当初在大内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曾经也是不可一世的,可到最后却落了如此下场。那自己呢,是大内的大总管,但是大总管也是太监,也是慈禧太后想杀就杀,想留就留的。所以,以后必须时时小心,处处留意。

        "大总管,老佛爷叫您呢!"莲英的思绪被一声叫给打断了。原来慈禧太后派他去送崔玉贵,却不知怎的一下子想到了颐和园,就想应该到那里去看看。可是左等李莲英不来,右等还是没有他的影子,于是,就派身边的小太监出来找。小太监先到崔玉贵房中,看到房中已无踪影,便追到北门来,到这里一看,崔玉贵已经走了,只有大总管站在那里发愣呢!

        李莲英听说老佛叫呢,便急急地回来了。进了门便跪下,道:"禀老佛爷,崔玉贵已经出宫去了。"

        "嗯,"慈禧应了一声,接着说,"莲英,回来好几天了,一直都没空到颐和园去看看,你去准备准备轿辇,咱们到园子里去走走。"

        "遵旨。"李莲英下去传旨备轿去了。不多时,轿辇仪仗齐备,西太后上了轿,李莲英骑了马,出了西华门,直奔阔别年余的颐和园而来。

        慈禧太后在西安时,最想念的就是她的颐和园,想念她藏在这里的珍宝,想念那碧波如镜的昆明湖。在西安时,听说颐和园被毁得不成样子,慈禧心痛得要死,听说洋人把她的宝座扔到了湖里,并在她的寝宫之中乱画污秽的淫画,她真想一步跨回京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尊严,但是,实际上,这种想法在当时只能是想法,不可能实现。回京师后,奖赏各位大臣,办理各种公务,忙得顾不上,现在总算闲下来了,她便急切地奔向颐和园。

        坐在轿子里,慈禧在揣度着颐和园的情景,想象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园子,到底给洋鬼子糟踏成什么样子了,再从轿辇窗户望着沿途的残垣断壁,她心中"嘭、嘭"直跳。李莲英骑在马背上,跟在轿旁,东瞅瞅,西看看,心中亦是惴惴不安。

        过了西苑,再往西,就能看到颐和园的大门了。"老佛爷,到西苑了。"李莲英在轿旁低声回了一句。慈禧太后从轿窗中往外看了看,看到了被洋兵毁了的西苑的大门,叹了口气。不忍再看。她低下了头,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因为马上就到颐和园了。

        轿子在颐和园门口停下了,李莲英下了马,对着轿子禀道:"老佛爷,颐和园到了,请您老人家进园吧!"

        慈禧抬眼一看,果然是颐和园的大门。李莲英替她撩起了轿帘,伸手去扶她。下了轿,李莲英搀扶着她往园子里走。

        她一眼就看到那布满枪眼的门板,心中有些愕然。"老佛爷,到里边去。"李莲英为了不让她伤心,不由分说搀着她朝里面走。

        到了园子里面,穿过了仁寿殿,绕过了玉渊堂,慈禧把整个园子粗略地看了一遍。那原本风景优美、殿堂雄伟讲究、山青水秀的颐和园,完全失去了他日的风采。排云殿的殿门被砸坏了,左边那扇斜依在墙上,摇摇欲坠;美丽的石舫上的舱楼已是一摊灰烬;佛香阁中的楠木窗棂,已断成了五截;珠光白玉佛已不知去向;智慧海的墙壁上的彩雕佛像也被砸得开了花……耷拉下来的屋檐,支离破碎的门窗,歪歪扭扭的栏杆,零乱的山石,剥落倾倒的墙壁,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慈禧太后真的心痛了,苦心经营了多少年的颐和园,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被毁得不成样子了。这园中的一宫一殿,一房一舍,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山一石,都是她的心血啊。她再也看不下去了,便同李莲英来到她过去的寝宫乐寿堂。可能是近来看园的太监们听到老佛爷回来的消息,把乐寿堂整理了一下。门窗也修好了,桌椅也摆放整齐了,墙上的淫画也擦去了,又重新刷了一遍,和别处相比强多了。但是,慈禧到乐寿堂中一看,吃惊亦是不小。当年她搜集来的珍宝玉器、古玩精品,几乎荡然无存。虽然已有人整理过了,但摔砸东西的痕迹还依稀可见。

        原来,八国联军闯进颐和园,进了慈禧寝宫,见其中珍奇古玩极丰,便你抢我夺,拿的拿、砸的砸,弄得玻璃、瓷器、玉器狼籍满地。翠玉蝈蝈不见了,玉石白菜失踪了,翡翠西瓜也不知哪里去了,那鄱溪之金、赤水之贝、犀牛之角、巨象之牙、水晶珊瑚、玛瑙琥珀全都随着它的新主人走了。留给慈禧的,只是一间空屋。夜明珠、自鸣钟也踪迹皆无了,那棵一丈多高的碧玉桃树也被打得体无完肤,碧桃、碧叶都给摘走了。最使老佛爷心痛的是那件她珍藏了多年的"春宫秘戏"像和她供奉了多年的快乐菩萨,不知落到了谁手。那都是匠心独具,制作精巧的世间精品,其中人物皆用玉雕成,有机关,用手一按,人物肢体自然运动,栩栩如生。慈禧把这两尊像专意单独放在八仙桌背面的墙中的墙橱里,只是在没有人时,自己才拿出来观赏的,就连李莲英也只见过一两次,但却被洋人偷走了。凡是罕见的珍宝,尽数被洋兵洋将掠走了,剩下的全是些笨重的,粗俗的东西,像石质的掌扇、屏风、青瓷果盘、铜炉、铜铸的梅花鹿、铜铸的仙鹤、各种石雕石刻等。但这些东西,多被洋兵砸碎。

        当初,是俄国军队先闯入颐和园的,他们把园中值钱的东西、罕见的宝物,劫掠到手,大批运往旅顺、大连,再由那里运回俄国,然后,又在园中肆意横行,进行破坏,把凡不能运走的东西,全部打碎。其后,英国人和意大利人进入颐和园。他们更加残忍,看到宝物被俄人抢走,就大肆破坏园中的宫殿,建筑,一草一木都不放过,并在这里盘踞了将近一年,想着法儿进行破坏。慈禧太后在命令李鸿章和奕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没有感到难受,在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没有感到可惜,现在,看到颐和园中的景象,真是一阵阵地气愤,一阵阵地心痛,竟不由得泪眼朦胧,怒火中烧。

        李莲英看见慈禧太后这种神态,也不知如何是好,明知无法劝说,但还是张开了口,但刚叫了声"老佛爷",就想不出话来,只得又木讷地闭上了嘴。

        慈禧太后脸色铁青,怒目圆睁,她真恨洋人,但洋人厉害,又惹不起,但这留下来看守园子的太监也太无能了,最起码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保护起来才对。想到这里,她怒冲冲地对李莲英说:"把李三顺给我找来!"这李三顺是护守颐和园的太监的头目,颐和园被蹂躏成这样,第一个应该问的当然是他了。

        李莲英不敢怠慢,忙叫来了李三顺。李三顺知道老佛爷因园子被毁,正生气呢,到了慈禧面前,扑跪到地上,连粗气都不敢出。西太后一见他,便破口大骂,道:"李三顺,我问你,叫你们趁早把珍宝运到热河去,你们这些废物,为什么不运?眼瞅着让洋人糟踏?你赔我的园子,赔我的珠宝!"

        李三顺心里也有委屈,谁知道洋人能打得那么快,说来就来了,运珍宝的车子还没备齐,洋人已经冲进颐和园了,一阵厮杀,珍宝哪里还能运走呀?于是就壮着胆子说:"奴才正安排运送珍宝的车辆呢,洋鬼子已经打进来了,奴才等就被洋人抓起来,关在后面的房子里,好几天都没有放出来!"

        慈禧更觉得可气,道:"我拿饭养着你们,你们这些饭桶连家都看不住,都不如百姓家的看家狗!"其实,慈禧没有必要向李三顺发那么大的火,连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和威风凛凛的清朝官兵,都没能拦住洋人的进攻,就连她这个权力无限,至高无上的圣母皇太后都弃城而逃了,更何况这些既无权力,又无神威,手难缚鸡的太监呢。但是,她咽不下这口气。

        李三顺是李莲英的徒弟,也是他的亲信,聪明机灵,办事谨慎,是李莲英最喜欢、最信任的徒弟,所以,才在离京出逃之时把颐和园交给了他。谁知道洋人攻势很猛,很快就攻陷了北京城,把颐和园也给毁了。李莲英看看跪在地上哆嗦的李三顺,又看看怒气难消的慈禧太后,便跪到地上替他求情,道:"老佛爷,三顺平日能干,这您老人家也知道,这次确实是洋人来得太快,来不及防范……当然,三顺也不能脱掉干系,您老人家先消消气,他由我来处罚。"

        李三顺前途未卜,跪趴在地上,嘴里不住地念叨:"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慈禧太后余怒未消,见李莲英也为李三顺求情,就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莲英吓得把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慈禧太后沉默了一会儿,对李莲英说:"快到排云殿里察看一下,看暗室里的东西有没有闪失!"李莲英急忙起身,带着李三顺,直奔排云殿而来。

        排云殿在佛香阁的西北部,是附属于东寿堂的一个庭院。

        靠山而建,四周砖墙高筑,清幽严紧,既保密又安全。慈禧太后把它视为自己的仓库。自进住颐和园后,就把各地方官员和朝中各官来园中恭奉的礼品,藏在这里。后来,又在排云殿北殿和靠山坡的地方,挖山成洞,修成一座容量极大的秘室,把一些稀世之品放在其中。李莲英在宫中多年,积蓄不少,有慈禧赏赐的,有卖官得到的、有官员贿赂的。这些也都被他偷偷地藏到了这里,因为这里安全。到洋人犯京,即将出逃之时,慈禧太后让李莲英把她一生的积蓄及一些奇珍异宝藏到了秘室之中。同时,李莲英也把自己的财产珍藏其中。临行前,把排云殿交给了李三顺,并给他说明利害,要他细心保管,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一听到慈禧的命令,便拉李三顺直奔排云殿。一边走一边问李三顺:"三顺,洋人到排云殿中去过了吗?"

        "师傅,去过了!但是没有找到秘室。"李三顺恢复了正常。

        李莲英他这么一说,心里松弛了很多,到了排云殿前,推开了殿门,走了进去,再朝南走,又打开了里间的内门,走进了里屋。里面的屋子里,东面的墙上,横挂着一幅吴旭的《陶渊明东渡》图。在画的右下角的卷轴里侧有个机关,李莲英轻轻一捏那卷轴,东墙上的暗门便自动打开了,再往里走,才是秘室的门。其中藏着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全部财产。

        李莲英打开了秘室的门,一股阴冷的风扑面而来,里面黑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李莲英便命令李三顺:"去点支蜡烛来。"李三顺点亮了一支蜡烛,跟在李莲英后面,走进了秘室。李莲英往里走,突然觉得脚尖踢到了什么东西,忙从李三顺手里接过蜡烛,在地上察看,发现是一锭白银。看到了这撒落在地上的白银,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心头,李莲英冲到箱子跟前,只见个个箱子皆已被撬,其中金银荡然无存。

        这眼前的景象,似五雷轰顶,使李莲英全身的毛细血管都炸开了。在阴冷的秘室中竟满头大汗,脑袋嗡嗡作响。这么多年的积蓄,就这样分文未存。李莲英瘫软到了地上,嘴里还在不住地念叨:"我的金子!我的银子!三顺,我的金子!

        ……"

        李三顺也惊呆了,园中各处被洋人劫掠打砸,老佛爷余气未消,这下又把她老人家的私房全部丢失,这可怎么办?心想,完了,这下死定了!

        "三顺,老实说,这个地方你向别人说过没有?不说实话我马上杀了你!"李莲英揪着李三顺的衣胸问。

        "师傅,我怎么敢向别人透露呢?您和老佛爷走了以后,我就守在这殿里,绝对没有人从这里进秘室的!"说着,李三顺指了指外间的墙壁。

        "那是谁偷走了财物?又是从哪里进来的呢?"李莲英将信将疑,便拿起蜡烛,在秘室中查找。

        "师傅,这边有个洞!"李三顺在那边喊。李莲英走了过去。确实,在秘室的左角上有一个井口大小的洞。李莲英拿蜡烛朝里面照了照,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他便命令李三顺:"爬进去看看,看这洞通到哪里?"

        李三顺迟疑了一下,便爬了进去,不一会儿又爬了出来,说:"师傅,这洞一直通到外面的山坡。"

        "通向外面的山坡?那一定是盗贼干的,不是洋人干的。

        这可怎么办?"李莲英又犯难了,是如实告诉慈禧财物丢了呢,还是骗她说财物都在呢?如果她要来看,又该怎么办呢?最后还是决定如实向慈禧禀明,便抬起头对李三顺说:"老佛爷的财物全部丢了,你的责任重大,你先回去等着吧,等我禀明了老佛爷再说吧!"

        李莲英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东寿堂。慈禧见他这样,便知没有好事,问:"怎么啦,连那里边的东西也被抢去啦?"李莲英扑通跪在地上,摇了摇头,说:"不是,是被盗贼从旁边打了个洞盗走了。"

        慈禧得到了金银被盗的确切消息,尚未平息的怒火又窜上来了。对着李莲英骂道:"盗贼偷了?盗贼怎么会知道那里有暗室,又怎么知道那里面有金银财宝?这都是你带出来的好徒弟!他把手都伸到我头上来了,你还瞎着眼睛,给他求情。也不知道你又和他背地里搞什么鬼!"

        李莲英吓得跪在地上,一声都不敢吭。慈禧太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气极败坏地说:"洋鬼明抢我的珍宝,他们无力阻拦;这盗贼都跑到我的园子里来偷东西了,他们难道没看见,是没看见,还是看见不管、还是和盗贼合伙来偷东西?我看这里面一定有内奸,要不这盗贼怎么就知道暗室在那里!你去把他们找来,挨个给我拷问,三天之内查不出内奸,拿人头来见我!"说后,看也没看李莲英一眼,出了颐和园,坐了轿辇径自回宫去了。

        李莲英丢了财宝,满肚子的火,无处发泄,却被慈禧太后大骂一通,更是窝火。慈禧太后回宫去了,这下给他创造了一个发泄的好机会。他把颐和园中所有的太监都集合起来,一个个地拷打。一边打,一边还恶狠狠地说:"让你给我里通盗贼!……"

        一群太监们个个挨打,但都不知道因何挨打,最后才弄明白,老佛爷和李大总管的金银被盗贼盗走了,吓得个个魂飞魄丧。李莲英打了一遍又一遍,问了一个又一个,一点线索都没找着。其实,留守颐和园的太监,除了李三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金库银库。所以,李莲英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可能供出任何线索。

        事实上,就是李三顺也不知道金库的具体位置、机关所在,只是知道排云殿里有个秘室,其中存放着老佛爷和他师傅的私房。除此之外,他也是一无所知。既然这样,那慈禧和李莲英的金银怎么会不翼而飞呢?

        其实,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后,闯进颐和园,就把留守的所有太监关禁起来了。颐和园便成了无主之园,一帮匪徒也趁联军胡作非为之机溜进了颐和园。这帮匪徒是义和团的游兵散勇,乌合之众。看到洋人打进了城,自己不跑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一起逃到西山,昼伏夜出,干上了抢劫、盗窃的勾当。

        这伙盗贼的大头领非常憨厚,很讲义气,临时被推为大头领,其二头领是北京本地人,对北京的地形、风土非常熟悉,而且聪明能干。听到洋鬼子占了颐和园,洋鬼子头在慈禧太后的床上睡觉,这些后生就打心眼里不服气,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颐和园是什么样子,不如现趁乱去看看。哥几个就在一块合计,今天晚上去颐和园,一个说:"听说颐和园里遍地都是金银财宝,咱们到那去拣点回来,不就够用一辈的了?"

        另一个说,"可不!听说慈禧太后的卧房的地都是用金砖铺成的,我们溜进去一人抠一块回来,也够用一辈子的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颐和园里的金子银子。

        "大师兄,"二头领叫大头领,"我曾经听我爹说这颐和园里有个秘室,这里面可能藏的全是金银财宝,不如让大家伙把这秘室给打开,让咱弟兄们也发一笔。"

        "好倒是好,可是这秘室到底在什么地方,这颐和园咱们谁也没去过,怎么能找得到呢?"大头领若有所思地说。

        "这还不容,让二师兄回家里问问他爹,让老爷子画张图来,不就得了!还有什么事能难倒咱弟兄们!"一个喽罗插言道。

        "只要大师兄一句话,如果干,我就回家去问。"二首领说。

        大首领环视了一下大家,见大家眼睛都充满了激情,一拍桌子,说了声:"干!"

        二首领一看大首领同意了,便说:"弟兄们白天休息,我回去打听,天黑前一定回来,今天夜里下手。"说完,带了一个喽罗,下山去了。山上的弟兄收拾好了夜里行动需要的工具武器,便都倒头大睡,只留两个喽罗站岗放哨。

        二首领去掉了头巾,披散着头发,回到家里,连他爹都认不出他是谁了,细细端详,才认出是自己的儿子。父子见面,相视无言,抱头痛哭。哭完了,父亲又托着儿子的脸看了又看,说:"我以为你已不在人世了呢,没想到你还活着。"

        儿子向父亲笑了笑,说:"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您别为我操心!"

        原来这二首领的父亲是北京出名的泥瓦匠,因家境贫寒,快三十岁时才娶了一房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儿子三岁时,北京流行瘟疫,妻子不幸染疾而亡。他与三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两人既是父子,又是忘年交,感情极深。光绪二十六年,京城里兴起了义和团,儿子也要参加,他硬是不许,但终究也是没有阻挡得住,儿子成了义和团,整天与大师兄、二师兄来往颇密。后来八国联军入京,清政府也下令剿杀义和团,儿子和一帮弟兄西逃而去,一去之后不知下落,今天不期而归,真是喜从天降。

        儿子见了父亲,寒暄了几句,就把话转入了正题。儿子问父亲:"爹,您当年给慈禧太后修什么秘室,您老人家还记得吗?"

        "记得,给老佛爷修秘室,是你爹这辈子最荣耀的事!"

        "那秘室在什么位置,您还记得吗?"

        "记得,自己做过活的地方,怎么能忘了呢?颐和园可是个好地方。哎,听说洋鬼子把顾和园占了,见东西就拿,拿不动就砸,真可惜这地方了。"

        "爹,您能不能把颐和园和那秘室的位置画成一张图?"

        "你要图做什么?"父亲感到有些奇怪。

        "我想到颐和园里去看看,顺便看看那秘室中有什么宝贝,带一点回来。"儿子说。

        "你找死呀你?以前要干什么义和团,差点儿把命给送了,如今回来了,还不好好呆在家里,不怕朝廷抓你!"父亲数落着儿子。

        "爹,您听我说,我现在在西山上占山为王了,我是二头领。弟兄们听说颐和园里面好看,想进去看看,苦于没人去过,所以儿子回来向您老人家讨张地图,求您老人家开恩!"

        父亲说:"孩子,听爹一句话,别在外面乱跑啦,在家里好好呆着,你死了,就留下我一个怎么活呀!"

        儿子一看,总是给他来软的,不行,得来硬的,把脸一拉,说:"爹,这地图你给我们要去颐和园,不给我们也要去颐和园,好歹不就是个死吗?有什么了不起,不给拉倒,我走啦!"说着就往外走。父亲一把拉住儿子,骂了句"小冤家",便找来文房四宝,画了张颐和园的简图。在儿子的再三要求下,标出了秘室的位置。儿子拿起地图揣到怀里,说了句:"如果弄到银子,儿一定回来孝敬你老人家,好好地在家里陪你,不再出去乱跑了。"便带着那个喽罗回西山去了。

        赶吃晚饭的时候,二首领回到了西山大本营,向大首领通报了情况,商量了行动计划。吃了晚饭,再等了一个多时辰,天全黑了,夜更静了,盗宝者也该行动了。

        盗贼们不敢从门里进。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大首领带领,从北面越墙而过,另一路由二首领带领,从东面越墙而入。颐和园里非常寂静,疯狂了一天的洋鬼子们早已进入了梦乡,看园的太监被关在一起,不得脱身。这园子就像一座空山,盗贼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秘室的所在。一阵忙活之后,打通了通向秘室的洞。大首领一声令下,一群盗贼钻进了秘室,点燃火把,撬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整箱整箱的金银。一帮穷人家的孩子,何曾见这么多的金银财宝,都瞪大了眼睛看傻了。"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动手?"二头领提醒了大家,弟兄们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袋,把其中的财宝,全部运走了。慈禧太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精心设计的秘室,竟是被建造秘室的工匠的土匪儿子给破了。

        这样,可苦了那群留守颐和园的太监,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却还是无人招认。可是,没有内奸,盗贼怎能知道财宝的所在呢?这一系列的事实,使李莲英不得不怀疑他的徒弟李三顺了。

        经过两天的拷打,太监们哭爹喊娘,叫痛不迭。李莲英自己丢了银子,不敢让慈禧知道,在慈禧面前还要装出一副端端正正的样子,但心里有事,是瞒不住人的,他越是表现得体贴,殷勤,就越让慈禧太后生疑。所以李莲英非常害怕,怕把自己牵连自己,弄个身败名裂。于是,他开始寻求自救之法了。

        第三天,李莲英把李三顺单独叫到一边,说:"三顺啊!

        你进宫当差有多少年了?"

        "回师傅!多亏师傅尽力栽培,徒儿进宫当差已十五年了。"李三顺答道。

        "这一十五年中,为师我待你如何?"李莲英接着问。

        "师傅对徒儿恩重如山,一是知遇,二是爱护,徒儿没齿难忘!"

        李莲英把头一歪,说:"这件事你也知道,我很为难,老佛爷给了三天期限,今天是最后一天,还没有找出一点线索。

        这样的话,我就无法向老佛爷交差,我二人的脑袋,恐怕就得搬家。这你心里总该明白吧。"李莲英施出"丢卒保车"之计,开始以言相逼了。

        李三顺可是个聪明人,在宫中这个多年,就学会了察颜观色,见风使舵,岂能不明白李莲英这番话的意思?不禁打了个冷颤,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李莲英看李三顺愣在那里了,换掉了和善的表情,眼中透着凶光,说:"这暗室只有你我和老佛爷三人知道。我和老佛爷远在西安,这园子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可东西偏偏就丢了,俗言道,无有家贼,岂有外盗,我对你那么信任,才把这些秘密告诉你,让你好生照管,你却勾结外面的盗贼,把金银财宝全部盗走了。这往后叫我如何做人呢?谁人还肯再相信我?老佛爷一怒,这脑袋还不得搬家?"说着,他用手在自己的脖颈上做了个砍的手势。

        李三顺忙跪倒在地,解释道:"恩师!徒儿确实没有走露半点风声,更不曾干那丧尽天良的勾当。求恩师给徒儿做主。"

        一听他这么说,李莲英暴跳如雷,大声吼道:"良心!有没有昧良心你自己最清楚!有良心不干吃里爬外、陷害师傅的事!今儿个跟你把话说明白了,这桩大案,不是你走露了风声,就是勾结外盗,和谋盗窃!"

        李三顺一听这话,一下子瘫到了地上,又急忙爬起来,爬到李莲英足下,磕着响头向他求饶。但是,李莲英现在想的只是保全自己,哪里还顾这师徒之谊,咧了咧嘴,冷笑了两声,道:"今天你如果能供出盗贼,我还可以保你活命,如若供不出来,能不能活命就只能由老佛爷作主了。"话语之中,露出了隐隐杀机。

        在这种情况下,李三顺还能说什么呢?当初,他不知道秘室这个秘密该多好呀?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毫无原因、毫无选择的死亡。

        李莲英见他表情已经木然了,不再言语,不再讨饶,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便摘下自己手上的一只金戒指,拿到李三顺面前,说:"平日里咱爷们交情也不错,你这样受苦,我看了也难受,就用这个成全你了!"说完起身要走。

        很显然,李莲英要得到的并不是招供,而是要李三顺死。

        李三顺完全绝望了,但是还是不肯放过最后的一点点希望,在李莲英要离开时,抱住了他的双腿,哭着向他求饶:"师傅,总管,饶了我吧!我真的没做对不起您的事呀!"李莲英哪里理他,抽出一条腿来,照准李三顺的脑袋就是一脚。李三顺急忙用手捂脑袋,李莲英匆匆出了房门,命随从把门牢牢锁上。

        李三顺一看门已上锁,知道讨饶已经无济于事了,便坐在地上,大骂李莲英:"李莲英!皮硝李!你狗仗人势!你卖官鬻爵!……你不得好死!"

        "皮硝李!我死了也不让你安宁!"

        李三顺骂李莲英的话,有人告诉了李莲英。李莲英觉得很害怕,赐他吞金自尽,他却不早些自决,却一件件、一桩桩地揭李莲英的短,这李莲英可受不了,决心早日处死他。

        当天夜里,两个太监悄悄地打开了关押李三顺的房门,架起昏睡的李三顺,把一块黄金塞进了他的咽喉。

        第二天早晨,有人来报,李三顺吞金自杀了。李莲英淡淡地点了点头,便向慈禧太后报告了,说他勾结外贼,合谋盗窃,再三追查属实,其本人已畏罪自杀。

        案子了了,阴曹地府中,又多了一个屈死的冤魂。它整天向阎罗王诉说它的冤屈,诅咒着置他于死地的李莲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