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逆旅浮云是什么意思狂怪——“异端”状元陈亮

狂怪——“异端”状元陈亮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隆冬的一个深夜,江西铅山。

        从黄昏开始下的雪没有一点要煞住的意思,反而还越来越急。

        万籁俱寂,天地间的一切似乎都被这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压得呼吸不得。

        大户吴氏那座用以接待贵宾的四望楼上还点着灯。屋里有位壮年汉子披件皮袄,围着一个火盘来回踱步,时而皱眉,时而展颜。慢慢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似乎还有一些悲怆之色。突然,他猛地甩下皮袄,快步走到桌前,抄起笔在边上的砚台里满蘸了浓墨,在早就铺好的宣纸上疾书。

        他笔走龙蛇,飞快地蘸着墨,把墨汁淋得满桌都是。

        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他长长吁了口气。颓然坐下,小声诵读着: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他满意地又拿起了笔,要为这阕刚完成的词写上词牌名。“贺新郎,贺新郎……”他顿住了,喃喃自语:“新郎,新郎——同甫该是四十六了吧。你自己呢?过了年可就是五十啦!”他记起了那阕词,那阕也是为同一个人写的,《破阵子》的最后几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提笔在手,久久没有动作,连火盘灭了也不知道,似乎痴了一般。

        终于,他一笔一划,神情凝重地写下了这阕词词牌的另一个名称:《乳燕飞》。

        此时邻家不知是谁,如此雪夜也未入睡,吹起一阵长笛,撕破了无边的沉寂。呜咽凄凉,越吹越厉,令人担心要把个笛管给吹裂了。

        狂舞的雪片被夜笛搅得更是凌乱。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

        这个雪夜,他是为了追一位平生第一知己而被滞留在铅山的。

        其实,那位知己在过去的十来天中,一直与辛弃疾携手共游此地名胜,在鹅湖寺酣饮论文,畅谈天下事,直到昨日才飘然东归。分手后,辛弃疾在返回上饶带湖宅第的马车里,回想起这位好友慷慨激昂议论风发,尤其是当提到国事念及北方时睚眦愈裂的神情,越来越后悔这么早就散了这场难得的聚会。等他忆起这人那天八分酒意后在月夜下拔剑起舞,朗声吟唱“男儿到死心如铁”时的豪迈风姿后,再也抑制不住,立即喝令车夫掉转车头,向好友的方向急追。

        他决心要追回这位好友,再痛痛快快大醉他十场八场!

        无奈下起了雪。到了鹭鹚林这里,雪深泥滑,实在是走不了了。弃疾亲自下车推了一回,也是无济于事。只好找了个村店喝了点闷酒,怏怏地找地方住下了。

        睡不着。他觉得有股激情在胸里翻滚。于是向主人借了笔墨——他要为这位追不回来的好友写一首词。

        辛弃疾的这位第一知己,就是他念叨着已经四十六岁了的同甫。

        同甫是一个人的字,一个开馆授徒的布衣的字。

        同甫就是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婺州永康的龙川先生陈亮。

        在词里,辛弃疾把陈亮比做陶渊明,比做诸葛亮,推崇备至。而《宋史》明明白白提到: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把陈亮看成是一个极不正常的人:“狂怪”!

        陈亮确实既狂且怪。

        他的眼睛也不知怎么长的,好像瞳孔里照不出什么人。据他的乡人说,这小子生下来时双目有芒,闪闪发光——是不是就是那时烧坏的呢?反正天下没几个人能进得了他的眼里。几句话他就把世上几乎所有人都贬了个一钱不值:说当今天下臣子不过两类,一类是读点死书的所谓经生学士,只是些规规矩矩,讲究迂阔的先王大意的书呆子罢了,一有非常情况就毫无用处;另一类是所谓的才臣智士,虽说也做了一些事,其实却似懂非懂,不知根本,做了也是白做。

        都是些“委靡不堪用”的货色!

        既然天下人都是饭桶,那么能救大宋于困境,重开华夏盛世的就只有他陈亮自己了。二十七岁,乳臭未干呢,还不知扁担哪头粗,就昂昂然给咱们孝宗皇帝上了洋洋洒洒的一书:《中兴五论》,在举国和平无事之时,大言开战复国。

        圣上英明,不理你,你就安分吧。从头学点圣人踏踏实实的学问,修心养性,倒也能成个汉子。可你养了十来年,到头来憋不住,换了个名,又是直接上书!

        对皇帝你总得客气点吧,不过是八天没有理你,你陈亮就耐不住了,再上!上就上吧,可看你怎么说的:“我陈亮上书是陈国家立国之本末,开大有为之略;论天下形势之消长,决大有为之机。上书后待命八天未有丝毫动静,如此之事发生于承平之世尚且不可,何况如此紧急之时?君王如此,我担心天下豪杰都寒了心啊!”

        到第三封书时,陈亮简直是要胁的口气了:“此书上奏,如果三天还未有答复,我陈亮立即渡江回家,终老田园!”意思是再不管你赵家天下烂摊子了。

        对皇帝如此,在大臣面前,陈亮的倨傲狂妄可想而知。

        当年虞允文看得起他,准备想办法给他搞个官做做,陈亮当众谢绝:“等虞丞相进取中原,我再来应试廷对,到时定夺一个汴京状元!”也不回头瞧瞧自己:你可连个会试都没中呢。会中才怪——会试你就老老实实按规矩写些程文吧,可看你写的什么?一篇篇都是谈论时事的策略——你真把考卷当成奏折了吗?

        对虞允文,陈亮还算客气的。第二次上书后孝宗有所动心,安排了一次专门的都堂审查,相当于录用前的面试,领衔审查的是丞相级别的大臣,显见对他的期待。审查详情今天已经不得而知,反正很不愉快,个中原由在陈亮之后的上书中透露了一二:他称他有重开百年太平的计策,烂熟于胸,只是这关乎国之根本,是国家最高机密,只能对皇上面谈,所以会审时只是略微提到一点;可饶是如此,“二三大臣已相顾骇然”——言下之意,这干庸人哪里配听我陈亮胸中谋略!

        对奸邪之辈,他更是毫不掩饰的鄙夷。入了《宋史·佞幸传》的大臣曾觌,猜测陈亮可能要被录用,连夜前来拜访卖好。陈亮做得很绝——竟然翻墙跑了。

        这种人注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那些被陈亮一次次刺痛,恨陈亮恨得牙痒痒的人,一有机会就捏他的事,拆他的台,好几次生生坏了孝宗要试着用用陈亮的念头。再说陈亮也太不检点了,总是有那么多的把柄给别人抓——也可能是他实在太不拘小节了吧。不过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应该说简直和陈亮无关,不过是同席的乡人暴病身亡之类。可陈亮就是因为这些事一次又一次地被关到大狱里,一次次累得朋友门人四处托关系救命——他们知道吗,最想灭了陈亮的往往正是上层那些正人君子呢。

        君子们见了陈亮实在是不顺眼极了。以那个太常少卿詹体仁来说吧,不要说无论什么场合,每回见了陈亮就扭头拍屁股走人,绝对不和他说一句话,就是平常见了陈亮的书信文章都会怒发冲冠,破口大骂邪说异端。

        别说那些上层人物,就是乡里,那些颟顸的乡巴佬背后也对着这位陈秀才的脊梁骨指指点点,鼻孔时不时嗤几声。

        连他学生辈的后生都写信来教训讥讽一番:“别人不来请问,你硬拉着人家衣角喋喋不休;不来请教,你硬上门高谈阔论。正如千均之弩为了一只小老鼠而发动泄了气——就算真有一天你能出山,你到时还能剩下多少本事呢?”

        时人后人笔记里,更是常常把陈亮描述成一个褊急、粗俗、鲁莽、官欲醺心、挑拨生事的人物(好在已有邓广铭等先贤辩得清楚,还了陈亮一个清白)。

        在又一次被诬陷入狱,蹲了一年零三个月牢,多方营救终于获释后,陈亮的好友,永嘉学派学者陈傅良来了封信。他语重心长地劝陈亮:

        “从此该把这些秦汉士大夫气收起,低头合眼杜门宴坐,享和平之福。”

        陈傅良确是个博学的大家。“秦汉士大夫”这几个字,说到了陈亮的骨子里。

        且不说秦汉时的任侠、气节吧。这个秦汉,他说的是不是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的秦汉?百家杂陈时的秦汉?

        他是不是在怀疑,陈亮,还能不能算是一个儒家学人?

        对于儒生视若神明的,陈亮说:

        “不过是普通的学问罢了!学者想学些透彻通达的东西但是得不到,只好取些似乎是微妙的言论研习,觉得有点感悟了便下了定论:‘只有这才是精妙的东西啊!’如此即便终身苦读,也找不到方向而会深陷荆棘丛中不可自拔。”

        对于已经列为亚圣的孟子,陈亮对他几乎已成定论的性善论也有异议:

        “亮以为:才有人心,便有许多不净洁!”

        他高卷起裤管,一脚踩入了千百年无人敢涉的禁区,为受尽儒家压迫歧视的商业平反:

        “亮以为:农商一事也!商借农而立,农借商而行,求以互补而非求以相隔!”

        他甚至还敢为当年被圣人周公诛杀的纣王之子武庚翻案:在自己编著的史书《忠臣传》里第一个收入,说武庚是纣王的孝子,殷商的忠臣!

        ……

        这么多“亮以为”,如一道道带火的鸣镝,呼啸着向高高在上的一个个法相庄严的偶像疾射而去。

        如果说以上那些狂论不过是像孝宗皇帝说的,“秀才醉后妄言”之类,只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奇谈怪论的话,那么,他对《孟子》开宗明义第一篇,君子应该只言仁义不言功利的说法进行的大胆辩驳,惊动了理学宗师朱熹。

        对这被董仲舒提炼归纳为“正其宜(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气凛然的定语,他的“亮以为”是:“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凡事做得成功了必定自合天理;若是做得糟糕了,肯定是你的道理有问题——哪里来空洞无用的理;更那里来只要正襟危坐,便能救天下出水深火热的事!

        那些只讲动机不干实事的腐儒,自以为得了圣人正心诚意之学,实际不过尽是些风痹不知痛痒的蠢材!

        朱熹,这位智者敏锐地嗅出了陈亮身上那一股越来越刺鼻的硝石硫磺之气。

        他担忧了,为了作为他曾经很赏识的,曾经誉为“奇伟不常”的朋友陈亮,也为了圣教,他都有必要拉这位歧途中的奇才一把。

        早在认识陈亮之前,朱熹就看到了传承千百年的儒学正面临着绝大的危机。

        儒学其实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发生问题了。连年残酷征战,谁还顾得上那些酸溜溜的仁义道德?曹操不计德行唯才是举,更是当头重重地给了儒学一棒。尽管后来儒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汉化了胡族,重开了大唐盛世。可谁不清楚多年的苦难令得慈悲的佛教在中华大地上牢牢地站住了脚,开枝散叶,隐然成为儒学一大强敌?安禄山后持续的动乱割据,不就是儒家忠孝学说失去效力结出的恶果吗?

        本朝太祖太宗圣明,重视文事,大批的学者喷涌而出。可谁有谁的说法,谁也不服谁。洛学、关学、蜀学、新学……人言言殊,反倒搞得天下学子无所适从,也必然乱了政纲——谁说大宋靖康之难尽是因为武臣窝囊?

        朱熹觉得从孔孟传下来,经过二程先生,交给他的圣教——起码他自己这样认为,目前面临的无序凌乱,正等待着他去重新整理。他得斥尽伪学,还圣教一个光明正大的威信尊严,再一次让在争吵纷乱中式微的儒学成为天下唯一大道。

        他苦心几十年,终于自信完全理会了圣人的微言大义。他更透彻地体会到了二程先生说的,那个一直隐藏在万事背后,宇宙间至高无上的根本:“理”。

        只要学子通过研究万物自己印证出这个“理”,依理去做,自然堂堂正正,中规中举。凡事只要讲个理,有了理,效果如何,完全不必考虑。功利和道义完全是两回事。这便是孟子说的:即使只要杀了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得到整个天下,能有利于整个天下,真正的儒者也是绝不会做的。

        而陈亮却凡事定要讲个结果,硬说要是结果不对肯定是其中的理有问题。他还一口咬定,义、利、王、霸通通是个不可分割的一体。

        用双鞋来比喻吧。如果说儒学是一双从董仲舒时就被套上的鞋,在漫长的路途中,穿鞋的人慢慢长大了,越来越觉得鞋子不合脚,勒得难受。朱熹的方法是:竭力催眠自己,使自己相信,天下只有这双鞋是唯一可以穿的,绝不能脱下——而且他还要为这双越来越紧的鞋牢牢地再裹上一层布。疼痛只能怪你自己的脚长得不合鞋,忍吧,久了你自会发觉这双鞋的妙用了:穿惯此鞋,从此定然规规矩矩,不会走斜了路。再说鞋和走路本来就是两回事嘛。而陈亮却认定不舒服的鞋就不是好鞋,使劲在鞋里挣扎着脚趾头,想搞出个破洞透透气——甚至还想脱了这双鞋四处看看,能不能再造一双合适的呢?

        朱熹认为陈亮学习的第一天就已经错了:怎么能轻视圣人的经书,从那些琐碎凌乱的史学下手呢?心中没有一个正确的根本,如何理得清世间万事?

        但朱熹很清楚陈亮的学说如果盛行开来会有多大的危险:从儒家肚里打将出来的学说最是可怕。外来的打击最多是皮肉伤,但事功学派流传却会引起人们对儒学的根本——道德——产生怀疑。而他一生最终的目标就是修补强化这个已经有些松动了的最高道德:理。他甚至把陈亮学说看得比那个粗疏空洞,他喻为“禅”的陆九渊的“心学”还害人:“陆九渊的禅学,学者摸索久了,无可再进,自然会掉转头来学习正道。而陈亮的功利学说,学者一学便有成效,太令人担忧了。”

        就像金庸里写的,修心多年的气宗,遇到无拘无束、睁大眼一心寻找对手招式中破绽的独孤九剑,能不如临大敌吗?

        朱熹也许预感到了,陆九渊与自己终归是会走到一起的,毕竟他们都是捍卫那双鞋的人。陈亮呢?他有时不敢多想,有时又觉得不必多想——

        陈亮一人,能成多大气候?

        但和门人闲谈时,提起陈亮,他还是心有余悸:“陈同甫学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家谈王霸,不说孔孟,可畏!可畏!”

        如果换个角度,可以说朱熹和陈亮的论争直到当代还在进行。改革开放前,很多永康人逃到江西糊口谋生;如今,永康私企林立经济发达,员工来自全国,而朱熹的同乡江西人,为其中最多。

        于是朱熹一次次在和陈亮论道的书信中劝导这位狂得越来越可怕的对手,希望陈亮能“绌去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而从事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事,粹然以纯儒之道自律。”

        他衷心希望陈亮能回到千古道统相续,流传至今的唯一真理——儒学上来。

        可读完陈亮的回信后,朱熹满头大汗。

        他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火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条狰狞的毒龙,在陈亮手里蜿蜒吞吐,低声咆哮挣扎,向着那一座座牢牢镇着中华天下的牌主神位跃跃欲试。

        他觉得自己肩上的重担越发的沉重,越发的令人担心。他更得竭尽全力去捍卫、去维护这受到猛烈攻击的圣教。

        他已经肯定陈亮无可救药了,连陈亮新居落成向他求诗都不愿意给,推三阻四的。他现在相信陈亮这一生的坎坷、一生的磨难、一生的落魄应该是注定的了。一点没错,真真是个狂怪!不亏他屡试不中、几次三番坐牢。

        陈亮的回信又是一个“亮以为”:

        “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不一定非要成为儒者。儒家,不过是各门派中较大的一个罢了——学者肯定非要成为一个儒者不可吗?”(“亮以为学者学为成人,而儒者亦一门户中之大者耳”;“学者所以学为人也,而岂必其儒哉?”)

        “学者肯定非要成为一个儒者不可吗?!”

        八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陈亮在纸上轻轻写下这句话时,不知道,所有游走在天地间未眠的鬼神有没有失声惨叫。

        我从这几个字后,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巍峨的高山在慢慢开裂,一座座神圣的殿堂在微微摇晃,一道道冰冷的枷锁在吱咯作响——仿佛看到了一只倔犟的笋尖,在千年冰川冻土下破石而出,抖尽残冰怒刺九天!

        撕开经书设下的重重迷雾,用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做经验,挣脱任何束缚,“搅金银铜铁锡作一器”自铸心胸——陈亮那双生而有芒的巨眼如今更是寒光万丈,俯视着这个苦难深重而又危机四伏的苍茫大地。

        十二世纪最新鲜最滚烫的血液在他的脉管里澎湃着汹涌着,折磨得陈亮坐立不安,催动着陈亮一次次仰天长啸。

        年华老去,龌龊因循的世俗更是急得他如癫如疯,一声高过一声的狂叫:

        如此危急不堪的天下,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能为万世开太平的——舍我其谁?舍我其谁?舍我其谁?

        无人理他。满腔热血横冲直撞,寻找着一切发泄的机会:大叫、大吼、大笑、大怒、大哭、大骂……连写阕词都如帅百万雄师行军布阵,笔力挟风雨云雷之势排山倒海而来,令豪放如辛弃疾都击节叫绝。

        荆棘丛里,陈亮在铺天盖地的“狂怪”声中昂首挺立,一声长啸:

        “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这声长啸,是不是应和着地球那边,文艺复兴先驱们呐喊的一声号角——

        来自古老东方,关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号角?

        要从西方腐朽黑暗的宗教神学镇压下直起腰来绝不是轻易的事。

        而儒学,更是有可笑的神学所无法比拟的精致灵活。起码它决不会探讨一些“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之类无聊愚蠢的问题。

        每一代杰出智者精心细致的维护保养,使得儒学尽管年迈,却仍然力大无穷。

        自然,多年的磨合,也使得它与政权的结合愈加的默契。对外可以说越来越软弱无力;但对内,镇住这些老老实实的众生倒是绰绰有余。

        暮气而牢固的儒学统治下,最适宜昏昏入睡。

        在天色正暗,所有人都还睡得正酣的时候,如果有人醒得早,吵吵嚷嚷,要拉着大家起来去干活,没被暴打一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陈亮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狂怪。

        即使是陈亮自己,也好像没有真正醒来。他再狂,再怪,也没发觉自己其实已经在有意无意间一脚迈出了儒家的圈子,踩在了一块更广阔,更生机勃勃的陌生土地上。反而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圣人的忠实门徒。

        在中状元后写的谢恩诗里,他还说:“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没有奇迹。

        中国,还得按自己的轨道,自己的速度慢慢前进。

        陈亮中了状元,倒可以说是个小小的奇迹。

        不是怀疑陈亮的才学,而是奇怪朝野交怒的狂怪居然会被御笔亲点为状元。

        但《宋史》记载,陈亮这次能中,不过是对策中的几句话使得父子翁媳闹矛盾的孝宗光宗皆大欢喜的缘故:“(光宗)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

        也不过是以曾子的孝道为孝宗父子开脱的套话罢了。

        还是没有奇迹。更没有机会——狂怪触怒的不仅是人间众生,也许还有老天。

        中状元后第二年,陈亮“未至官,病。一夕卒。”

        后世英雄读到陈亮政文史论时涔涔汗出拍案称叹,一叠声痛惜的假设:像方孝儒说的如果陈亮能有机会试试看,宋朝事不一定不可为之类,于是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空话。叶适,这位与陈亮学术相近的学者,也忍不住说了些悲愤的空话;

        “音骇则难听;问骇则难答。呜呼!悲夫!同甫其有罪于世乎?天乎!”

        七百多年后,有一天,毛泽东读到陈亮的词,突然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哭得很伤心,谁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第二年,主席逝世。

        那个辛弃疾苦苦思念陈亮的雪夜,离陈亮中状元还有五年。

        他独自一人在雪中策马奔驰,青灰大氅迎风飞扬。

        忽然,那匹黑马人立长嘶——原来是陈亮急勒住了马。他稳稳地翻身下来,走到路边。那里有树野梅,虽是满树花蕾,却没开。

        陈亮袖手身后,仔细寻找着。终于,被他发现了在最高的一枝梢头上有点艳红——毕竟也有红梅开在了这雪夜里。

        陈亮从马鞍边取下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大口烈酒,松松领口,对着那朵早梅静静地端详着——他也来了诗兴。

        片刻他便朗声吟道:“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这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半晌没有接吟下句。不多会雪便盖了他满头满身,那匹马等在身边,黑亮的背上也薄薄白了一层,不耐烦地喷着响鼻,轻轻刨着蹄。

        忽然,陈亮把还余下大半的酒一气全灌了下肚,随手用力将个空葫芦抛向远处。上马,一夹腿,又冲入了雪中。

        “不怕雪埋藏!不怕雪埋藏——”蹄声已远,还有一声长笑远远传来,震得雪片从枝头簌簌落下,使那朵红梅更是鲜艳,火苗一般。

        雪下得更猛了,转眼间便掩了雪地上的那行马蹄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