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努努大明王朝1566全集免费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两个押解杨金水的锦衣卫被叫进来了,这时趴在精舍门外,头紧挨在砖地上,被门槛挡着只能看见他们宽厚的背部和高高撅起的屁股。

        精舍的砖地上到处撒着零乱的笺纸,仔细看去,能隐约看出,那些笺纸有些是郑泌昌何茂才的供状,有些是蒋千户徐千户的供状,有些是田有禄王牢头的证词,有些是密密麻麻签了二百士兵姓名的证词。

        可见嘉靖看了这些供词证言后曾经何等震怒!

        “审案的时候你们都在吗?”嘉靖这时又已坐回蒲团,声音冷得像风。

        精舍门外两个锦衣卫依然石头般趴着。

        年长些那个锦衣卫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前一次审了三堂,奴才们都在。”

        嘉靖:“一个案子,为什么当时赵贞吉谭纶送来的是一份供词,海瑞王用汲送来的又是另一份供词?”

        那个锦衣卫:“回万岁爷的话,当时赵贞吉谭纶审的郑泌昌,海瑞王用汲审的何茂才。回头两个人的供词一对,口径不一样,赵贞吉和谭纶当时都不愿将海瑞审的供词送上来,那个海瑞说《大明律》载有明文,钦犯的供词一个字也不能改,改了就是欺君。赵贞吉和谭纶说不过他,只好和奴才们商量,将供词不要送通政司也不要送内阁,只能直接送司礼监。司礼监果然将海瑞审的那份供词打回了,命浙江重审。”

        嘉靖的脸色好看些了,眼睛瞟了瞟满地的笺纸,又问道:“重审的时候,为什么赵贞吉不审,谭纶不审,你们也不看着,还是让那个海瑞重审?”

        那个锦衣卫:“回万岁爷的话,这些情形奴才们无法知晓。因重审的时候奴才们已经在押解杨金水进京的路上了。这份重审的供词是赵贞吉派的驿差昨夜追到潞河驿才交给奴才们的,叫奴才们转呈司礼监。”

        嘉靖这才意识自己的脑子也被搅得有些昏了,竟问错了话,亏他错话偏能接着错问:“既叫你们送司礼监,司礼监怎么不拆开来看?”

        那个回话的锦衣卫不知如何回话了,另一个一直没有回话的锦衣卫接过了话茬:“回万岁爷的话,吕公公不在,陈公公本想拆开来看,被黄公公阻住了。”

        错问竟问出了这个细节,嘉靖眼中闪过一道光:“陈公公想看吗?”

        那个锦衣卫:“回万岁爷的话,陈公公说了以往的奏疏司礼监都要先看了再奏呈皇上。只因黄公公说了一句,说是吕公公如果在,这样的奏疏也不敢擅自拆开先看。陈公公这才让黄公公直接呈给万岁爷了。”

        嘉靖沉默了,若有所思地想了好一阵子,却问了一句最简单的话:“杨金水呢?”

        那个锦衣卫:“回万岁爷的话,杨金水疯得厉害。陈公公正叫两个太医在试探他,说先要看看他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

        嘉靖:“杨金水是你们押送来的,你们看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两个锦衣卫趴在地上偷着对望了一眼,这回一齐答道:“不只是奴才们,赵中丞他们都知道,杨金水确实是疯了。”

        嘉靖两眼有些茫然了。

        一个锦衣卫:“启奏万岁爷,来的时候我们也商量过,最好先让宫里的太医给他看看,免得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带了进来惊了圣驾。”

        “立刻把杨金水带来!”嘉靖突然站起,眼中闪着光,“朕倒要看看他带来的是何方的神怪!”

        两个锦衣卫在精舍门外磕了好响一个头:“是。”

        还没站起,嘉靖又说道:“叫黄锦一个人带他来。”

        两个锦衣卫只好又磕了好响一个头:“是。”

        此时在司礼监值房里,杨金水的上衣又被扒光了,裸着上身坐在椅上。

        两个太医,一个拿着一只夹银针的布袋,一个拿着一卷点燃的艾香,在他身子两边站住了。

        一个太医:“是否请两位公公按住他。”

        陈洪:“真疯假疯就是要看他动弹。你们动手就是。”

        两个太医对望了一眼,还是担心他发疯乱动,也只好小心翼翼地动起手来。

        扎针的那个太医抽出一根三寸长的银针扎进了杨金水后颈那个穴位,慢慢捋动,那根银针全扎了进去,杨金水竟毫无反应,一动不动。

        另一个太医将艾香吹了一口,一团红火当胸灸了下去,冒出一股烟,那个太医立刻闪到一边。

        所有的目光都盯紧了,杨金水胸口灸出圆圆一团火痕,还是毫无反应,一动不动。

        “真疯了。”坐在最右边椅子上那个一直没说话的秉笔太监这时忍不住自言自语了一句。

        陈洪立刻向他盯了一珠子:“真疯假疯现在说还早了。接着给他扎给他灸!”

        两个太医只好接着给杨金水扎针烧灸。

        陈洪伸手捧起了身边茶几上那把已经黑得发亮的紫砂壶,将壶嘴伸到嘴里,眼睛兀自望着正在挨扎挨灸的杨金水。

        两个锦衣卫走到门口跪下了。

        年长的那位锦衣卫:“禀陈公公,皇上宣杨公公去玉熙宫。”

        “皇上怎么说的?你们再说一遍?”陈洪倏地站起,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还是年长些的那个锦衣卫回话:“回陈公公,皇上旨意,着黄公公一个人将杨金水立刻带到玉熙宫去,皇上要亲自审他。”

        话回得已是再清楚不过了,陈洪一下子怔在那里。

        黄锦石公公和另一个秉笔太监都静静地站了起来。

        黄锦斜眼向陈洪望去:“陈公公要是没有别的吩咐,咱家便带杨金水走了。”

        原想狠狠地从杨金水身上审出些端倪,不料皇上这时突然亲自提审,而且是叫黄锦带去!陈洪实在心有不甘,又狠狠地向坐在椅子上的杨金水看去。

        杨金水坐在那里已经像个刺猬。头上身上都扎满了银针,到处又都是被艾火灸过的香痕,还是没有丝毫反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装吧,装吧!”陈洪烦躁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告诉你,万岁爷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你在这里能装,到了万岁爷那里也得现了原形!拔掉针,穿上衣服,带他去见圣上!”

        玉熙宫谨身精舍飘零满地的那些供状证词不知何时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精舍神坛上都点上了香烛,正上方供着太上道君的神主牌,底下一格供着三块神主牌。

        正中的那块牌子上写着“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

        左边的那块牌子上写着“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右边的那块牌子上写着“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境万寿帝君”!

        这三块牌子都是邵元节陶仲文那些方士在一起商量后,说是上天给嘉靖封的神号。这时都被请出来供在太上道君的神主牌下。嘉靖早已坚信自己这个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总掌着阴阳功过有元阳在胸五雷在手天下魔怪妖邪无可不伏!这时便换上了道袍,头戴香草圈成的圆冠,端坐在神坛前的蒲团上。

        杨金水就跪在离他三步开外的地上。

        皇上单独密审这样一个疯子,黄锦自己也不能进来,万一惊了圣驾那便是天大的事情,亏他苦心,在杨金水被抬来时就暗中叫东厂的行刑太监在他身上做了手脚,也不知点了哪几处穴位,人跪着,身子直着,既不至于发疯惊了圣驾,也又能正身挺跪面对嘉靖。还有一绝,他跪的位置恰好能使他那翻上去的眼神正看着神坛上的牌位。这就能使嘉靖认定他被降伏在自己的神号之下。

        神坛上的香烛都是特制的,旁边那座铜香炉里氤氲的香也是特制的,门窗又紧闭着,满屋子都是异香缥缈,在嗅觉上就给了人如入仙境之感。

        果然,杨金水的鼻翼慢慢翕动了,在一缕一缕地吸着扑鼻的异香,人便有了一些感觉。

        嘉靖也进入了状态,眼中闪出两道精光,直望着杨金水。

        杨金水的眼神没有那么虚了,那几块牌位上的字在他眼中慢慢清晰起来。

        嘉靖操起了身边的磬杵,在铜磬上敲了一下。

        听到这一记清脆悠长的铜磬声,杨金水身子居然动了一下,一直痴痴的眼珠也居然动了一下。

        “看到牌位了吗?”嘉靖的声音像是从天外极远处传来,传到了杨金水的耳里。

        “天……”杨金水居然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

        嘉靖:“你看到谁了?”

        “灵霄上清……”杨金水不像自己在说话,倒像是另外有个声音在他身子里说出了这四个字。

        嘉靖的目光更亮了:“灵霄上清下坐着谁?”

        杨金水还是痴痴的,在那里想着。

        “坐着谁?”嘉靖的声音从天外传过来时好像近些了。

        杨金水的眼中看到了“飞元真君”四个字,嘴里便机械地说出了这四个字:“飞元真君……”

        嘉靖:“飞元真君又是谁?”

        杨金水的目光在迟滞地移动,又说出了四个字:“忠孝帝君……”

        嘉靖:“忠孝帝君又是谁?”

        杨金水的目光移到了右边那块牌位:“万寿帝君……”

        “你是谁!”嘉靖突然厉声问道。

        “我是谁……”杨金水喃喃地复述着嘉靖的问话,两眼虚望着上方,似是在想,又像是在空中寻找那个“我”。

        嘉靖又操起了身边的磬杵,在铜磬上敲了一下。

        这一声似乎敲醒了杨金水的记忆,绕梁的铜磬声在耳边嗡嗡响着,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是……”

        嘉靖的脸阴沉下来了:“什么?”

        杨金水的目光虽然还散着神,却慢慢望向了嘉靖:“我的琴……我是沈一石,我有冤……”

        嘉靖不禁一凛:“你怎么敢到这里来?”

        杨金水:“杨公公带我来的,我被杨金水给害了……”

        嘉靖凝住了神,紧盯着他:“杨金水是怎么害你的?”

        杨金水:“他要我织丝绸,要织好多好多丝绸……”

        嘉靖:“织丝绸怎么是害你?”

        杨金水:“太多了,我也穿不了,皇上也穿不了,好多人都穿不了……”

        嘉靖:“都被谁穿了?”

        杨金水:“太多了,穿不了……”

        嘉靖也有些进入角色了:“到底给谁穿了?说出来,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便恕你无罪。”

        “太多了……”杨金水虚虚地望着上方想着,“尚衣监……巾帽局……针工局……”

        嘉靖:“说人的名字!”

        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还有严阁老、小阁老……太多了……都穿我的衣,用我的钱……”

        嘉靖:“胡宗宪呢?”

        杨金水:“胡宗宪?胡宗宪不是织造局的人……”

        嘉靖:“吕芳呢?”

        杨金水:“吕芳是谁?”

        嘉靖紧紧地审视着他:“杨金水他们说的老祖宗,给你请六品顶戴的人,你也不知道?”

        杨金水又在想着:“有他……有他……他在一百年前死的……”

        嘉靖疑心未释,盯紧了他:“你说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说杨金水!”

        杨金水:“杨金水也死了。他害死了我,我已经把他也带走了……”

        嘉靖紧紧地盯住他的眼,竭力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真伪。

        杨金水终于显出了十分恐惧的样子,突然动了,把头在地上猛磕起来:“忠孝帝君饶命!万寿帝君饶命!我不敢来了,我立刻就走,我再也不敢来了……”那头在地上也不知磕了多少下,砰砰地响着,地上开始有了血迹!

        嘉靖慌忙操起磬杵,在铜磬上连敲了三下!

        击磬声如此急促,黄锦大惊:“快!进去救驾!”

        守在大殿门外的两个提刑司太监一跃而起,推开了门疾奔进去。

        黄锦急抓起袍子跟着奔了进去。

        两个提刑司太监疾奔到精舍门口,挟着一阵风像两只大鸟跃进了精舍去扑拿杨金水,可跃起的身影还在空中便立刻知道犯了大忌——嘉靖两道目光怒恼地向他们射来!电光火石间,他们在空中瞥见杨金水并未犯驾,只是拼命地在砖地上碰头,这样在精舍跃扑过去便没了理由,反而犯了大不敬的规矩!亏得二人也是提刑司的高手,落下时同时把箕张在空中的十根爪子收了,双腿也同时一缩,扑跃抓人的姿态便变成了从空中跪下的姿态,砰的一声,两人四膝同时落地,跪在杨金水身后两侧,一边一个拽住了他的双臂向后拉起,杨金水的头拉离了地面,他们自己的头倒趴在了砖地上。

        “万岁爷!万岁爷!”黄锦也紧跟着奔进来了,刚才瞬间发生的一幕他并未看见,奔过去便挡在嘉靖的身前!

        两个提刑司太监兀自紧拽着杨金水的双臂,趴跪在那里。

        杨金水的头这时软瘫在肩侧,其实已经昏厥了过去,满头满脸是血,地上也是好大一摊血!

        黄锦这才惊恐地回头,忧急地望向嘉靖:“主子惊、惊了圣驾没有……”

        嘉靖脸上已恢复了端严的平静,望着黄锦忧急的神色,目光里也慢慢浮出了一丝凄悯:“杨金水被厉鬼夺去魂魄了……”

        就这一个眼神,这一句悲悯,使黄锦压抑已久的泪水涌了出来,他立刻跪下了,磕了个头:“辜、辜负圣恩,老天爷在惩治他了……主子犯不着再为这样的奴才难过……”

        嘉靖当然知道他们之间都有过命的交情,也知道这几个奴才再不争气,对自己还是铁忠的,黄锦这番哽咽的回话实是在替杨金水求情,想了想,说道:“天罚了,朕就不罚。叫这两个奴才立刻把他送到朝天观去,有蓝真人他们在,厉鬼也不敢再缠着他了。”

        黄锦立刻在地上接连磕了三个响头:“奴才替杨金水叩谢圣恩!”磕罢头跪在那里转对两个提刑司太监说道:“主子万岁爷的旨意都听到了?”

        两个提刑司太监依然把头趴在砖地上:“是,奴才们都听到了。”

        黄锦:“立刻送去,交给蓝真人。”

        两个提刑司太监磕了个头:“是。”一人捧一边捧起了杨金水,毫不着力地躬着腰低着头退着出了精舍的门。

        “吕芳。”嘉靖望着黄锦突然唤道。

        黄锦跪在那里正转头望着两个提刑司太监将杨金水抬出去,听到嘉靖这一声呼唤,打了个激灵,慌忙回过头来:“主子,吕、吕公公在永陵呢……”

        嘉靖依然望着他:“朕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黄锦:“回主子,现在未时末申时不到。”

        嘉靖:“你也不用回司礼监了。天一落黑,从后宫出去,将吕芳唤回来。”

        黄锦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直愣愣地望着嘉靖:“主、主子是叫奴才将吕公公召回宫来?”

        嘉靖:“衣服换了,你一个人骑马去。一去一来也得好几个时辰,明日天亮前让吕芳来见朕。”

        “主子圣明!”黄锦磕了个好响的头,紧接着又将头抬起,“启奏主子,陈洪一直盯着奴才呢,奴才出宫的事瞒不过他……”

        嘉靖倏地盯住了他:“你有你的差使,他有他的差使。朕劝你一句,少跟陈洪闹别扭。”

        竟用上了一个“劝”字!黄锦再憨直也多少听出了弦外之音,不敢再说,低声答道:“奴才明白。”

        玉熙宫去往朝天观这条路,正要经过司礼监值房大院门外。杨金水已被一个提刑司太监背在背上,另一个提刑司太监跟在后面,正经过这里。

        “背哪里去?”陈洪的身影从院门出来了,后面跟着石公公和另一个秉笔太监,还有几个司礼监当值太监。

        那个背杨金水的提刑司太监跪下了一条腿,跟在后面的太监跪下了两条腿。

        背人的太监:“回陈公公,奉万岁爷圣旨,将杨金水送朝天观交给蓝真人。”

        陈洪刚才还十分阴冷的脸立时一愣,紧接着问道:“万岁爷真以为他疯了?”

        跪在后面的提刑司太监:“回陈公公,万岁爷说他已被厉鬼夺去了魂魄。”

        “哦……”陈洪这一声故作恍然拉得好长,接着怅然说道,“主子圣明!黄公公呢?”

        跪着的提刑司太监:“回陈公公,黄公公在伺候万岁爷呢。”

        陈洪沉吟了,少顷说道:“那就背去吧。”

        “是。”两个提刑司太监这才又站起了,踏着那条路向西边朝天观方向走去。

        陈洪实在心有不甘,望着杨金水西去的方向发愣。一天折腾下来,折腾成这个结果,太阳已然要落山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默默地站在他身后,以致见着一个专在玉熙宫当值的太监又从玉熙宫方向走来也没有人吭声。

        那御前当值太监走到陈洪身后,轻声唤道:“陈公公。”

        “什么事?”陈洪还是望着远去的杨金水那个方向,也没回头看是谁在叫他,声调已十分烦躁。

        那当值太监只好说道:“主子万岁爷有旨意。”

        陈洪猛地转过头来,这才看见那当值太监双手捧着一封御笺!

        陈洪立刻跪了下去,将双手高高举起,那当值太监弯腰将御笺递到他手里。

        陈洪接过御笺站起了,仔细看去,那御笺的封套没有封口,便询望向那当值太监。

        那当值太监交了旨便是奴才了,立刻跪了下去:“禀陈公公,主子万岁爷说了,叫陈公公这就看。”

        陈洪连忙抽出了封套里的御笺,打开前扫了一眼另一个秉笔太监和那几个当值太监。

        那几个人连忙后退了一步,都低下了头。

        陈洪这才打开御笺,眼睛亮了一下,立刻又茫然了!

        ——御笺上是嘉靖的两行亲笔御书,看字的当间,嘉靖的声音在陈洪耳朵边响起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陈洪两眼翻了上去,好一阵琢磨,实在捉摸不定,望向了另一个秉笔太监:“你过来。”

        那个秉笔太监走了过来,陈洪将御笺与他同看,低声问道:“帮着参详一下,主子什么圣意?”

        那个秉笔太监也是好一阵琢磨:“第一句里面这个‘水’,指的当是杨金水,疯了,审不了了……”

        “这我知道。”陈洪立刻又不耐烦了,“我问的是第二句,这个‘云’指谁?”

        那个秉笔太监逼急了,好一阵急剧思索,突然说道:“会不会指那个跟了杨金水四年的芸娘?”

        “好脑子,就是她!”陈洪当即认可了,望了望落山的太阳,“备轿,去镇抚司诏狱!”

        七月十四月亮已经圆了,升上东墙时,天也就刚黑不久。

        一床,一桌,一椅;有月,有灯,有琴。

        琴尘封在囊中,无书便懒得点灯,高翰文坐在北窗下的木桌旁,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出神,感觉到了月光从门口斜洒进了屋内,慢慢转头望去,一片“南冠客思”尽在月写的脸上。

        月夜比黑夜还静,院内的水洗衣声声声入耳,他的目光又慢慢移望向门外。

        因有吕芳的吩咐,锦衣卫的人给院内送来了日常起居的动用,院子里两根木杈上横着一根竹竿,这头晾着两件刚洗过的男衫,那头还空着一截。

        井边,芸娘从木盆里漾出自己的一件衣衫,也不拧,因防皱,提起来只是抖了抖,提着湿湿的衣走到竹竿前站住了。

        她的目光望着竹竿上高翰文那一件长衫一件内衫出神,好一阵子才把自己这件女衫晾了上去。

        女衫和高翰文那件内衫之间空着好几寸竹竿。

        芸娘的目光忍不住望向敞着门的西间小屋,在这里看不见高翰文的身影,她慢慢把手伸向了竹竿,把自己那件女衫轻轻移了过来,紧紧地挨着高翰文那件内衫。她出神地又看了看,伸手把内衫掀开了一幅,将自己女衫又移过去几寸,然后将高翰文那件内衫的边幅悄悄地搭在自己的女衫上。

        月光下,芸娘看着这两件搭挨着的衣衫淡淡笑了。

        屋内,高翰文依然在出神地望着窗外的月色。突然,他身子微微一颤,院内传来了轻轻的哼唱声:

        苏南儿歌!

        是芸娘在唱,高翰文倏地站起了。

        高翰文循着乡音向门口走去,还没走到门边,芸娘却不再唱了。

        他立刻又回身向窗前走去,可很快他的脚步又停了。

        院门外传来有人开锁的声音,有人说话的声音,接着是院门被推开的声音,几个人的脚步声走到院内停住了。

        高翰文慢慢回头望去,院子里有了灯笼光!

        “是吕公公吗?”

        来的人头顶不远处的灯笼光照得芸娘有些晃眼,错认了挺立在灯笼后身着大红宫服的陈洪,连忙站起。

        “掌嘴!这是吕公公吗?”跟来的司礼监当值太监当即呵斥。

        “无礼!”陈洪立刻喝住了那个当值太监,带着笑走近芸娘,“我是吕公公的干儿子,杨金水杨公公称我大师兄。”

        伺候杨金水四年,陈洪这个名字芸娘也曾多次听说,见他自报家门,慌忙在衣襟上擦干了手,捋下衣袖向陈洪福去:“见过陈公公。”

        “站了!没叫你谁让你出来的?回屋里去!”那个司礼监当值太监看见了出现在西房门口的高翰文。

        芸娘急忙向西房门口望去,高翰文依然那副可杀不可辱的样子站在门口。

        那当值太监气势汹汹向他走去,陈洪飞快地掠了一眼有些惊惶的芸娘,立刻又喝住了那个当值太监:“蠢材!老祖宗怎么吩咐来着?你的记性让狗叼走了?”

        那当值太监愣在半道上,亏他立刻省了过来,侧躬着身子先向陈洪回了一句:“是,奴才的记性让狗给叼了。”接着转过身来换了一副笑脸,对着高翰文说道:“老祖宗有话问芸娘,不干你的事,你先回房待着去。”

        高翰文没有看他,目光向芸娘方向望去,却是先落在她的发髻上,再慢慢移望向她的目光。

        自从那天吕公公来说了那番让他们住到一起的话后,高翰文就再也没有这般正眼看过自己。芸娘的眼睛立刻亮了,向高翰文的目光迎去!

        如惊鸿一瞥,高翰文那深深的目光也就跟她一碰,又移开了,说了一句:“该说的尽管说吧。”

        这回是陈洪眼里冒出冷光了:“叫他进去。”

        不用那当值太监过来,高翰文已转身走进了房内。

        也不知过了多久,高翰文看到院子里闪着的灯光,听到了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关院门的声音,他知道,陈洪一行已经走了。他呆呆坐在窗前木桌边的椅子上,微闭着眼。

        芸娘不知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没有凳子,便挨着床边坐在那里。

        这时的月亮已经升到了正空,屋外一片凉白。

        “我把灯点上,好吗?”芸娘轻轻开口了。

        高翰文仍然微闭着眼睛:“点吧。”

        芸娘站起了,走到桌边,拿起了火石绒布擦燃了,点亮了那盏菜油小灯。

        看了一眼高翰文,见他仍然闭着眼睛,芸娘又走回到床边挨着坐了下来。

        芸娘:“明日我大约就要走了……”

        高翰文睁开了眼,望着她。

        芸娘迎着他的目光:“我什么也没有告诉他,可这也不管用。我毕竟跟了杨公公四年,知道的事太多了。”

        高翰文心头蓦地涌出一丝酸楚,但很快又压了下去。

        他的耳边又响起了离开杭州前一夜海瑞的那句话:“只有沉默,才可能出狱……”

        芸娘这时已不看他,她要把该说的话今天晚上都说了:“我知道,自己贱。你心里从来就看不起我。可我跟着你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没有谁安排我要从你身上套出什么东西。”

        高翰文忍不住接言了,淡淡地说道:“我身上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套。什么杨公公也好,吕公公也好,加上今天晚上来的陈公公,他们把我高翰文也看得太高了。”

        “你本就不高!”芸娘突然有些激动起来,“这几个公公,还有朝廷,从来也就没有谁把你看得很高。”

        高翰文倏地站起了。

        芸娘仍然定定地坐在床边:“让我跟着你,不是因为你有多要紧,而是为了看住我。沈一石让我跟了杨公公四年,是为了保住他的家财,保住他的身家性命。现在这些公公让我跟着你,那是因为沈一石死了,杨公公疯了,万一皇上再要追究江南织造局的事必须留下我这个活口。”

        高翰文轻蔑地笑了:“让你跟着我进北京的时候,杨金水疯了吗?真像那个吕公公说的,他的这个干儿子好起来比谁都好?”

        “吕公公说得也不全错。”芸娘答道,“杨公公坏的时候是比谁都坏,可也有待人好的时候。”

        高翰文:“一个日霍斗金的太监,他会对谁好?”

        芸娘:“太监也是人。就因为他欠了太多的债,是债都要还。”

        高翰文:“欠谁的债,我高翰文可与他们没有一文的债务。”

        芸娘:“我已经说了,一切都与你无关。杨公公是在还沈一石的债,沈一石是在还我的债。”

        高翰文实在也是憋忍的太久了,那晚吕芳来,今夜陈洪来,陈洪一走芸娘便来跟自己说这些,他倒要看看水落下去是块什么样的石头:“照你这样说,杨金水是欠了沈一石的,沈一石又欠了你的。可沈一石是花了二十万两银子将你买来的。我高翰文区区一个翰林院的修撰,不自量力外放了两个月的杭州知府,做十辈子官俸禄加起来也没有你二十万两银子的身价。二十万两银子买的一个人竟白白地送来伺候我,我实在听不懂你的话。陈公公刚才跟你说了什么我也不想知道,我只是想告诉你,到杭州去的时候我是朝廷的官,与严世蕃并无关联。在杭州做那些事我还是朝廷的官,与任何人都无关联。朝廷要给我安什么罪名,都是我一个人的事。你也不要再费心从我这里能套出什么。”

        “我套你什么了?”芸娘从床边站起了,“从杭州送你到这里,在这里又有二十几日了,除了给你做饭洗衣,我问过你一句话吗?”

        高翰文:“要是几句话就能套住我,你们也把我看得太低了。‘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我高翰文原以为此心匪石不可转也,没想到只因为酷好音律,被你们抓住了致命处。当初一曲套住了我,今晚又唱出了我家乡的小调,你的用心也忒良苦了。”

        芸娘眼中转出了泪花,又慢慢坐回床边:“当初叫我弹,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用意。后来有些察觉,可你自己却浑然不省。你应该记得,在琴房里我几次叫你走……”

        高翰文默住了,似乎想起了当时的情景,可很快又浮出了一丝冷笑:“你本秦淮名妓,这点戏还是做得出来的。譬若今晚,陈公公要来了,你又唱起了我苏南的歌子,你是苏南人吗?”

        芸娘这时被他一层层地咄咄逼问,心已经凉了:“你刚才已经说了,我本秦淮名妓,既是名妓,又在秦淮,能唱几曲应天本地的小调这也奇怪吗?”

        “不奇怪。”高翰文这时已经把自己那一腔化为流水的抱负所经历的挫跌全算在眼前这个女子的身上了,斯文背后撑着的原就是负气,虽然不至于使酒骂座,也不再客气,“他们挑了你,自然是你有这诸般本事。现在这些本事已经不管用了,还想干什么,尽管使出来。你现在不就坐在我的床上吗?不妨上去睡了。我高翰文坐在这把椅子上陪着你,动一动就算你们赢了!”

        芸娘的脸比此时的月还白。她倏地站了起来,吞进了憋在口腔里的泪水:“放心,我这就会回到厨房里去。最后几句话,愿不愿听我也要说。沈一石自称懂得,你高大人也自称最懂。在我看来,你们也和当时那三千太学生一样,没有一个人懂。嵇康从来没有想过出来做官,更没想过贪图身外之物,心在物外,身与神游,这才有了。你们没有稽康的胸怀。”说着径直向门口走去。

        不啻当头棒喝,高翰文被她这几句话震在当场。

        走到门边,芸娘又站住了,没有回头:“我明天一早就要走了。那把琴是把难得的古琴,你若喜欢就留下,你要不喜欢就烧了。”说完这句走出了屋门。

        “黄公公!哎,黄公公!”监修永陵那总管太监本就是从睡梦里叫醒的,这时只穿着一件便服长衫,紧追着独自向长长的阶石登去的黄锦,“吕公公来的时候就有旨意,不能离开,也不许见人……”

        黄锦步幅更大了,径直向石阶的顶部登去。

        那总管太监被两盏灯笼跟着也追着他:“无论如何您老总得把旨意给奴才看看。”

        黄锦在石阶上站住了:“我就是从主子万岁爷那儿来,旨意非要写在纸上吗?”

        “那、那……”那总管太监憋住了,终于还是硬着又顶了上来,“那有没有陈公公的手谕?”

        黄锦慢慢望向了他:“他是司礼监秉笔,我也是司礼监秉笔,谁跟你说的,我来还要他的手谕?”

        那总管太监把头低向一边:“黄公公既无万岁爷的圣旨,又没有陈公公的手谕,那奴才不敢领你见吕公公。”

        黄锦望着他那副嘴脸心里的火已经把头发都点着了,毕竟在内宫那座八卦炉中炼到了秉笔太监这个位子,两把刷子还是有的,装出了笑容:“既然这样说,那我就不见吕公公了。你过来。”

        那总管太监见顶住了他,当然也不能太为已甚,便也露出了笑脸,走了过去:“黄公公能这般体恤在下……”

        “啪”的一掌已经扇在他的脸上!那总管太监毫无防备,被黄锦这一耳刮子扇得在原地打了个转,差点摔倒。

        “万岁爷旨意,天亮前务必见到吕公公!再不领咱家去,明天你这奴才就见不到太阳了。领路!”黄锦吼完了这几句,登上了石阶的顶部,顾自向陵宫左边太监们住的那排屋子走去。

        真是好说不如恶打,那总管太监被黄锦这一耳刮子终于扇省了,捂着脸追了上去:“黄、黄公公,老、老祖宗不在那边……”

        黄锦在石阶的顶部又站住了:“在哪儿?”

        那总管太监追上来了,指着陵宫方向:“那边,半个月了,每天都在吉穴洞口,晚上也在那里打地铺睡。”

        黄锦一下愣住了,再开口时声音也有些哑了:“立刻领我去。”

        那总管太监再不敢多说什么,领着黄锦直向陵宫方向走去。

        月亮白白的,洒进郁郁葱葱的山陵便一片朦胧,两只灯笼的光在这无遮无拦的天地之间有如萤火般微弱,吉壤的穴口便看不真实。

        黄锦踮着脚步走了过去,立刻怔在那里。

        一床席子铺在穴口外的砖地上,吕芳面对着洞穴侧身睡在那里,身上盖着一块粗布单子,头下枕的竟是一块青砖——君即是父,守陵恰如守孝,“枕苫”是应有的孝义!

        黄锦眼睛被泪水蒙住了,喉头也被泪水咽住了,一时竟开不了腔。

        那总管太监轻声唤道:“老、老祖宗……”

        吕芳显然并未睡着,身子依然侧躺在那里:“说了,我就睡这里。你们都回屋里睡去吧。”

        那总管太监:“是黄公公来了……”

        吕芳的身子微微动了一下,这才慢慢坐起,又慢慢转过身来。

        “干爹!”黄锦哭着叫出了这一声,扑通跪了下去,趴在砖地上抽泣起来。

        吕芳站了起来,望着黄锦,轻叹了一声,强笑道:“长不大的总是长不大呀。主子叫我回去?”

        “是……”黄锦这才跪直了身子,揩着眼泪,“天、天亮前得赶到宫里……”

        吕芳倏地望向那总管太监:“立刻备马!”

        那总管太监一片慌乱:“是、是……”

        一路疾驰,到了西苑后门下马,小跑着奔到玉熙宫大殿门外已是丑时末了,半个月守陵吕芳本已尘土满面满衫,这几身汗下来更是尘渍如垢,当然不能进殿。

        好在当值太监早有准备,他的那套便服已经备在这里,还有一大盆水一大块面巾也摆在殿外门前。

        “快,伺候梳洗!”黄锦低声催道。

        一个当值太监连忙给吕芳解了身上的外衫还有内衣,另一个太监绞了面巾连忙给他擦脸擦身。

        那个给吕芳解衣的太监又要来替他拔髻上的铜簪,精舍内已经传来“当”的一声磬响!

        “不能洗头了,给我穿衣。”吕芳光着上身将两臂伸向身后。

        内衣套上了,吕芳自己赶紧系着衣带,黄锦亲自给他把外衫也套上了,吕芳立刻走进殿门,一边走一边又系着外衫的腰带。

        黄锦亲自进去把殿门向外拉闭了。

        “打坐”一词,释家作如是说,道家也作如是说。关键不在“坐”字,而在一个“打”字上。明明闭目入定,盘腿如山,何名之“打”?打的就是此时心中纷纷纭纭的诸般念头,道称之为魔,释称之为障。

        史载:嘉靖几十年炼道修玄,“为求长生,常整日打坐,不卧床第”,殊不知仅此打坐一功,即非常人所能,亦非只为长生。安知诸多国运人事不是从这个“打”字中得来?今夜又是如此,从酉时等到吕芳进来,五个时辰了,他就一直打坐在蒲团上,此时已然脸上颈上冒出了密密的汗珠。

        或能悟得个中之理的一个是严嵩,另一个就是吕芳。进来时还和平时一样,见嘉靖闭目坐在蒲团上,默默跪下去磕了个头,虽然看见了地上那片血迹——杨金水磕头留下的那片血迹,心泛微澜,依然淳淳地站起,先去金盆边绞了块帕子,走到坐在蒲团上的嘉靖面前,单腿跪上蒲团的台阶,先从他的后颈开始轻轻擦着,一直到擦完了他的面颊,又走开去放下面巾,从另一个盆里绞出一块湿布,走到那片血迹前,跪下一条腿,去擦地上那片血迹。

        “杨金水是真疯了。”嘉靖轻声说话了。

        吕芳一边擦着血迹,一边答道:“都是奴才调教得不好,上负圣恩。”

        嘉靖:“其实他的差使当得还不错。有些事也不能全怪他。”

        吕芳不说话了,低着头在擦着血迹。

        嘉靖:“这么多年了,一条狗也养亲了,不成想疯成那样。朕已经叫人把他送去朝天观了,跟蓝神仙他们在一起,鬼魂就不敢再缠着他了。”

        吕芳趴在了地上,尽力控制着身子不动,泪水却一滴一滴洒在了砖地上。

        嘉靖看着他:“江南织造局闹成这样,宫内尚衣监针工局巾帽局那么多奴才贪了多少银子,只差没来玉熙宫拆瓦了。这可都是你管的人。朕也只让你去了半个月永陵,你还觉着这么委屈?”

        吕芳抬起了头,满脸的泪,哽咽道:“奴才哪有什么委屈……九州万方都在主子一个人的肩上,护着这个,还要护着那个,主子才是最委屈的……”

        嘉靖叹了一声:“当家三年狗都嫌哪!宫里的家朕一直交给你在当,有些事你也是在代朕受过。浙江重审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昨天送进宫了。朕原本不想拆看,踏了一卦,竟得了个乾卦,‘元亨利贞’,上上大吉。供词就在案上,你也去看看吧。”

        “是。”吕芳听他如此一说便以为浙江的供词一定是按照司礼监内阁的意思改好了呈上来的,心中一宽,拿衣袖揩了泪,站了起来。

        嘉靖从宽大的袍袖里掏出了自己御用的一副眼镜递了过去,吕芳连忙躬腰双手接了过来,向御案前走去。

        走到御案前,发现御案上依序摆着一张张供状,都用玉石镇纸压着,供状上有些字大有些字小,密密麻麻,他将嘉靖那副御用的眼镜先举过头顶虚空拜了一下,这才戴上,向那些供状仔细看去。

        一眼便发现原来打回去的那份供状竟赫然摆在首位!吕芳立时愣了,不禁向嘉靖悄然望去。

        嘉靖:“看,看了再说。”

        吕芳连忙飞快地一路扫看过去,确认那份打回去又呈回来的供状一字未改,目光立刻跳过去看后面的供状。

        嘉靖已经从蒲团上下来了,开始独自在精舍里徘徊起来:“百姓家有一句常说的话,帮忙帮忙越帮越忙。第一次递来的供词你不呈给朕看,瞒着朕跑去找严嵩找徐阶,还捧上一坛四十年的陈酿去劝酒。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一个井水,一个河水,这杯酒也是你能劝得的(音:di)!不用忙着跪,接着看完。”

        吕芳听得心惊,本来想跪下解释几句,听嘉靖一说,只得又戴上了眼镜,弯腰向后面的证词一行行看去。

        嘉靖绕着蒲团那三级坐台,脚踏八卦走了起来:“当时听到你去劝酒,朕就想起了太祖高皇帝宴饮功臣时说的两句话……知道太祖爷当时说的是两句什么话吗?”

        一边耳听雷声隆隆,一边眼观刀笔攒攒,吕芳已然满脸是汗,不看完也已知道是什么内容了。听嘉靖这时突然提起了太祖高皇帝,他便不能再看又不能取下眼镜就此不看,只能侧身站在案边低头接言:“奴才不知道,请主子赐教。”

        嘉靖停了脚步:“你不知道,可严嵩和徐阶知道。两个大学士,太祖实录他们不知已经读了多少遍,都烂熟在肚子里了。端起酒杯的时候,他们早就想起了太祖那两句话。”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然后一字一顿地念出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时宴饮功臣的那两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刚才嘉靖的话还是雷声,这两句太祖的话简直就是霹雳!吕芳慌忙取下眼镜搁在案上,扑通一下在御案的侧边面对嘉靖跪倒了,把头紧紧地趴在砖地上。

        嘉靖:“有些家你能替朕当,有些家朕交给了严嵩和徐阶去当,可大明朝最后的家还得朕来当。你去劝酒,他们必然猜想是朕的意思。美酒在前,白刃在后,他们能不想法子对付吗?”

        吕芳连磕了三个头又趴在地上不再答话。

        嘉靖:“倭寇在东南闹,鞑靼在北边闹,国库又是空的。现在你打回去的供状不但一字未改送了回来,还添上了郑泌昌何茂才翻供的供词,又添上了对付翻供的另一些供词和证言。毁堤淹田,私放倭寇,贪墨国帑民财,都翻出来了!有辜的无辜的牵涉那么多人,你叫朕这个时候拔出了白刃杀谁是好?”

        吕芳只能重重地又磕了个头:“奴才无知,犯了大忌,闯了大祸,甘伏圣诛!”

        嘉靖这时已在御案边,信手拈起他画的那张乾卦和写有卦词的御笺轻轻一扔,飘在吕芳面前:“跟朕这么多年了,你也懂得卦爻,参详一下,这个乾卦什么意思。”

        吕芳慢慢捧起那张御笺,跪在那里想了想,答道:“奴才想既是‘元亨利贞’,便含着‘以贞而利’的意思。这是说主子圣明,用了胡汝贞和赵贞吉便无往不利。东南的事有二贞在能够稳住。”

        嘉靖:“这层意思谁也能看得出来。可两个乾卦,乾下乾上又作何解?”

        吕芳的目光又定定地望向嘉靖画在御笺上的那上三横和下三横,冥想着答道:“这是极阳之象。乾上自然指的是主子,乾下指的什么,奴才便参详不透了。”

        嘉靖:“你们要都能参详得透,朕也就枉称了飞元真君。这个乾下指的是海瑞!”

        吕芳一愣,睁大了眼望着嘉靖。

        嘉靖眼睛望向精舍门外将落的月亮:“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竟有如此霹雳手段,可见是个至阳至刚之人。都说朕那个儿子孱弱敦厚,其实也还知人善任。”

        吕芳作恍然状:“主子圣明。”

        嘉靖:“这个海瑞是要杀人的,但朕现在还不能杀人。除了郑泌昌何茂才,还有尚衣监针工局巾帽局三个为首的奴才,其他的人,这一次朕一个不杀,一个不抓。这个旨意要立刻传知严嵩和徐阶,叫他们清晨进宫。”

        吕芳:“奴才这就去传旨。”

        嘉靖:“你不要去,让陈洪他们去。天也快亮了,你收拾一下去司礼监,半个月不在,那里已经一团乱麻了。”

        “内阁的云,宫里的风”。这是嘉靖时京师官场无不通晓的两句谚谣。做官欲升迁,必须内阁那片云下雨,至于那片云最终能罩在谁的头上还要看宫里的风把云吹到哪里,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再机密的事片刻之间宫里就会传出风来,此风所到之处,谁观知了风向便能趋利避凶。

        半月前吕芳发去守永陵,风吹草偃都倒向了陈洪一边。今夜吕芳被密诏回宫,不到半个时辰这个消息立刻从玉熙宫先吹到了司礼监,东方未白这里已然是晓风浩荡了。

        陈洪恭立在外院门口,石姓孟姓两个秉笔太监恭立在他的两旁,当值的不当值的凡是在司礼监当差的太监都集聚在外院内,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很快,两盏灯笼领着,黄锦搀着吕芳来了。

        “干爹,您老可回来了!”陈洪一撩袍子跪下了,两个秉笔太监也跟着跪下了。

        “老祖宗安好!”满院子黑压压的人头发出这声问好将天都叫亮了。

        东边天际隐隐显出了一丝亮色,一院子抬着头的低着头的都隐约可见了。

        吕芳还是穿着玉熙宫当差那身便服,站在院门口向里面望去:“这是干什么?该当差的不去当差,都跪在这里做什么?快起来,起来。”

        陈洪和两个秉笔太监站起了,院子里那些太监依然跪着。

        陈洪:“儿子们孙子们日夜惦记着干爹,听说老祖宗回了,便都一股脑自个儿全来了,儿子们也不好叫他们回去。”说着便搀着吕芳走进院门。

        黄锦跟在背后脸上露出了不屑。

        慢慢穿过院子里跪满太监的中间那条石路,吕芳对陈洪说道:“有要紧差使,该当差的留下当差,没事的叫他们都散了。”

        陈洪立刻接言:“老祖宗的话都听到了?当差的留下,其余的散了!”

        四大秉笔太监簇拥着吕芳向内院走去。

        “是!”他们背后这一声应答有些声高有些声低。

        几个今日当值的太监慌忙爬起跟进了内院。

        其余跪了一地的太监这才都慢慢站起了,有些人狠狠地向另外一些太监望去,那些太监都低着头不敢看他们。挺胸的先走出了院门,低头的待他们都走了出去,这才蔫蔫地走出了院门。

        徐阶就在西苑内阁值房,召他到玉熙宫步行也就一刻时辰,可陈洪领他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卯时了,远远地便望见严嵩的那乘二人抬舆已经摆在殿门外的石阶下。再仔细望去,严嵩本人也还未进殿,由吕芳陪着站在殿门外煦煦地站着,显然是在等他。

        徐阶停住了脚步,望向陈洪:“怎么能先召严阁老,让他等我?太失礼了。”

        陈洪阴阳地笑着:“首辅自然先召,次辅当然后召,徐阁老这也见怪吗?”

        徐阶知是那日得罪了陈洪,向他淡然一笑:“陈公公说的是。”微微提起袍角加快步速向殿门走去。

        吕芳见徐阶走近,立刻走下石阶迎了过去。

        二人在石阶下目光相碰,徐阶:“圣上的万年吉壤一切都好?”

        “一切都好。”吕芳简短答了一句,“严阁老已经等了有些时辰了,快进殿吧。”

        徐阶立刻登上石阶:“刚接到召命,阁老恕罪。”

        石阶上的严嵩这时竟伸出了那只满是老人斑的手来接徐阶。

        徐阶伸出两手登上石阶握住了严嵩伸来的那只手。

        严嵩:“这半月让徐阁老操劳了。”

        徐阶:“好些票拟都压着呢,阁老再不来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吕芳见二人这般情形,沧桑一笑,撩袍先进了殿门,高声奏道:“启奏皇上,严阁老徐阁老奉旨到了!”

        精舍里立刻传来“当”的一记铜磬声。

        一手牵着,一手搀着,严嵩和徐阶一直保持这个姿态走近了精舍,吕芳微躬着腰站在门外候着二人。

        严嵩徐阶走到了精舍的门口,该转身在门外行跪见礼了,可刚一转身,二人便是一惊——嘉靖就站在门槛里边微笑着看着二人!

        徐阶搀着严嵩便要跪下,嘉靖那两幅大袖已经飘了过来,带着一阵风挽住了二人:“不用跪了,都进来吧。”

        两人一直牵着的手这时松开了,各自的一只手被嘉靖两只大袖挽着,二人被挽进了殿门。

        嘉靖登上蒲团,盘腿坐下。

        严嵩也被吕芳搀着在右边的矮墩上坐下了。徐阶则躬身站在左边。

        “吕芳。”嘉靖叫道。

        吕芳:“奴才在。”

        嘉靖:“朝里也就两个老臣了。搬个墩子来,从今日起,徐阁老来见朕也赐个座。”

        吕芳:“是。”答着便去窗前搬另外一个矮墩。

        徐阶连忙又跪下了:“臣也才过花甲之年,怎能受圣上如此过礼的恩遇?臣万万不敢当。”

        嘉靖:“你受得的(音:di)。坐下吧。”

        吕芳已经把矮墩搬到了他的身边,徐阶只好又重重地磕了个头,站起来望着那个矮墩犹自不肯就坐。

        嘉靖:“吕芳,你替朕扶徐阁老坐。”

        “不敢!”徐阶慌忙侧过身子,艰难地挨着那个矮墩的边沿坐下了。

        嘉靖今日满脸慈蔼,望了望徐阶又望了望严嵩,二人同时屁股离座欠了欠身子才又坐下去。

        “吕芳。”嘉靖又叫吕芳。

        吕芳:“奴才在呢。”

        嘉靖撩起了自己那件长袍的下幅摆了摆:“朕这件长袍是哪一年做的?”

        吕芳:“奴才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嘉靖三十七年六月敬制的,到今天也穿了四个年头了。”

        “好记性。”嘉靖夸了一句,随即开始感叹起来,“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在朕这里,人也是旧的好,衣也是旧的好。用久了就舍不得。”

        一个八十多,一个六十多,二人听了这番温语都感动得立刻又站起,低下了头。

        “坐下,坐下。”嘉靖按了按手。

        二人又都坐下了。同样的感动,感受却截然不同。在严嵩,这是二十多年的苦劳和曲意逢迎换来的,而且是在化险为夷之际,自然是悲欣庆幸。在徐阶,这既是皇上进一步恩宠自己的信号,可这个恩遇却是以叫他继续和严嵩合作为代价的暗示。裕王的嘱托,高拱张居正代表清流的殷切期望都在自己身上。圣上的恩宠固然是人臣之望,但出了宫就可能备受朝野佞幸之讥。

        嘉靖也有厚道处,这时目光再不看二人,如述家常般接着说道:“世人有个通病,都喜新厌旧。殊不知衣服穿旧了贴身,人用旧了贴心。就说你们吧,人老了精力当然不济了,可也不会再有其他的奢望,经历的事多了,事君做事就谨慎,就老成,就不惹乱子。当家就得用老人。当然,那些年壮的不高兴了。他们精力旺盛,整日想着往上走,路又被老的挡着,自然就把我们这些老的看做眼中钉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老而不死是为贼’,年老的在那些年壮人的眼中都成了贼了。朕也不知道我们这些贼到底偷了他们什么东西。”说到这里一向喜怒无形的嘉靖自己先笑了。

        这些反应数吕芳最快,立刻跟着笑了,而且笑的幅度足以提醒二老赶快跟着笑。

        严嵩和徐阶都跟着笑了,两个人的笑里都充满了各人的沧桑。

        “当然,我们这些老的也要识相点。还有句俗话叫做‘不痴不聋不做当家翁’。”嘉靖依然乱石铺阶,“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吧。他们闹腾他们的去,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严阁老。”

        严嵩屁股微微离座:“老臣在。”

        嘉靖:“今日中元,敬天修醮,朕还等着你的青词呢。写好了吗?”

        严嵩从袍袖里掏出了早已写好的几页青词双手捧起:“臣确实老了,这篇青词恭撰了三日,昨夜才完稿。就怕难入圣上法眼。”

        吕芳已然接过严嵩的青词转身呈给嘉靖。

        嘉靖本就不愿在这些臣子面前戴花镜,日光满室,严嵩的字又写得大,这时拿着青词飞快地看了起来。

        严嵩低着头。

        徐阶也低着头。

        只有吕芳在悄悄地望着嘉靖。

        嘉靖脸上浮出了笑容:“人老了也有老的好处,文章也更老了。徐阁老。”

        徐阶连忙站起:“臣在。”

        嘉靖:“你的青词呢?”

        “有严阁老珠玉在前,臣真怕瓦砾在后,有误圣上敬天之诚。”徐阶一边答着,慢慢从袍袖里也掏出了自己的青词双手呈上。

        吕芳连忙又接过了他的青词转身呈给嘉靖。

        嘉靖一手接过徐阶的青词,一手将严嵩的青词递给吕芳:“朕看徐阁老的青词,让徐阁老也看看严阁老的青词。”

        “是。”吕芳接过严嵩那篇青词,转身又递给徐阶。

        徐阶双手接过青词,这样的光线,偌大的字体,他用肉眼本看得清楚,却依然从袍袖里掏出了眼镜,询望向嘉靖。

        嘉靖:“戴上吧,坐下看。”

        “是。”徐阶这才戴上眼镜,坐下来看严嵩的青词。

        精舍一时间十分静穆,徐阶在仔细看严嵩的青词,嘉靖在仔细看徐阶的青词。

        很快,两人几乎是同时看完了。

        徐阶望向了嘉靖,嘉靖却将徐阶的青词往膝上一放,脸上无任何表情。

        严嵩虽微低着头,凭感觉却把嘉靖把徐阶的神态都笼罩在余光中。

        吕芳有些紧张了。

        嘉靖开口了:“朕先评评严阁老写的青词吧。三个字:好,好,好。徐阁老以为如何?”

        徐阶又站起了:“圣上是三个字的评语,臣只怕要说九个字了。”

        嘉靖:“说。”

        徐阶:“字也好,词也好,意也好。”

        严嵩不得不有所谦逊了,欠了欠身子:“圣上过奖,徐阁老也过誉了。”

        “好就是好。朕或许有所偏爱,徐阁老可是从不说违心话的人。”说到这里嘉靖倏地又望向徐阶,这次不称他阁老了,而是直呼其名:“徐阶。”

        徐阶本站在那里,低头应道:“臣在。”

        嘉靖:“你的青词中有两句话是怎么想出来的?”

        徐阶微微抬起了头,望着嘉靖的下巴:“请问圣上,是哪两句?”

        嘉靖拿起了膝上一页青词,朗声念了起来:“离九霄而膺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好!确实好!”严嵩这时的反应竟如此之快,适时站了起来,“老朽不如。”

        嘉靖这时欣悦之情已溢于言表:“吕芳,你知道徐阁老这两句好在哪里吗?”

        吕芳笑答道:“主子这是难为奴才了。奴才读的那点书哪能品评两位大学士的文章?”

        听吕芳说出了“两位大学士”的话,嘉靖的目光深望着吕芳,目光里的深意也只有他们二人明白:“也没叫你写,你只说好在哪里。”

        吕芳想了想:“奴才以为,徐阁老这两句写出了万岁爷的无奈。”

        嘉靖脸一沉:“怎么是无奈?”

        吕芳:“主子本是仙班里的神仙,奉了上天之命降到凡间来做万民之主,谁不愿意做神仙却愿意做凡人?谁不愿意在天上享清福却愿意到凡间来给万民为仆?这岂不是无奈?”

        嘉靖大悦:“好奴才!你这几句评语连同严阁老徐阁老的青词可以鼎足而三了!不过三鼎甲也得分出个状元榜眼探花。今天的青词徐阶是状元,严嵩是榜眼,吕芳凑个数当个探花吧。严阁老你觉得朕公正与否?”

        严嵩满脸诚恳:“臣心悦诚服。”

        这时徐阶已经心潮汹涌了。昨日杨金水没有被追究任何罪责只送到了朝天观,他就担心浙江一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今晨一上殿自己便受到了破格的礼遇,先是赏了玉熙宫赐座的恩宠,现在又被封为今日的“青词状元”,而严嵩也对自己极其笼络。种种迹象,都是在暗示自己将浙江的大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果连郑泌昌何茂才等人都从轻发落,走出这座大殿,不要说无法向裕王交代,千夫所指,自己几十年清誉便要毁于一旦!默念至此,职责所在众望所归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应该说话了,站了起来:“圣上,臣这两句话还有另外一番解释,要向圣上呈奏。”

        嘉靖立刻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目光向他闪了一眼:“说来听听。”

        徐阶:“圣上上膺天命,数十年恭行俭约为的都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却有一班辜恩负义的贪吏上侵国帑下掠民财,如浙江贪墨一案者!这些人倘若不严加惩治,实有负圣上肩负之天命爱民之仁德。”说到这里他跪了下去。

        嘉靖刚才还十分愉悦的脸色一下子静穆了,望了望趴跪在地上的徐阶,又斜望向已经站立的严嵩。

        严嵩也扶着矮墩跪了下去。

        徐阶这显然是在逼自己表态了,嘉靖两眼翻望上去,想了想,开口了,却诵起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首国风流传到今也两千多年了。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尽。贪官朝朝杀,朝朝有贪官。徐阁老,朕交把快刀给你,你也杀不了许多。可该杀的朕也会杀。吕芳。”

        吕芳立刻答道:“奴才在。”

        嘉靖:“今天什么日子?”

        吕芳:“回主子,今日中元节敬天拜醮的日子。”

        嘉靖:“那今天就不谈杀人。立刻设坛,将两位阁老替朕写的青词向上天拜表。取香冠来!”

        徐阶好失望,只能重重磕了个头站了起来。

        严嵩无表情,也磕了个头扶着矮墩站了起来。

        吕芳已经到神坛前去取香冠了。那香冠是用香草香花编织而成,而且在特制的香水里浸泡后又用特制的檀香熏染,那个香确实是香。

        吕芳首先从神坛下的香案上双手捧起那顶最大的香冠走到嘉靖面前双腿跪下高擎上去,嘉靖也双手接过戴在头上。

        严嵩徐阶自己走过去了,先都取下了自己的官帽,然后各自从香案上捧起一顶香冠戴在头上。接着是吕芳取下了太监的纱帽,捧起一顶香冠戴在头上。

        ——堂堂大明朝皇帝的宫殿精舍中君臣四人的头上这时都长满了鲜花香草,俨然屈原《九歌》中的人物。一部中国历史,三百七十六位皇帝,在宫里自己戴香冠而且赐大臣戴香冠的,空前绝后,恐怕只有这位嘉靖皇帝了。

        嘉靖下了蒲团,徐徐走到醮坛前,在那个带着斜度的拜几上跪了下去。

        吕芳跪在神坛前嘉靖的身侧。

        神坛前便没有空地了,严嵩徐阶只好在嘉靖身后蒲团台阶旁两侧的地上跪了下去。

        嘉靖拿起了那两份青词,口中念念有词。念完了一张,便将那张青词在烛火上点燃了,放到了拜几前的金盆里。那页青词本是青藤纸做的,上面写的是朱砂,燃起的火便又青又红,腾起的烟也呈出七彩之光。

        嘉靖又念另外一张青词,念完了又点着放到了金盆里,然后欣赏那青红七彩的光烟。

        如是者再,几张青词都拜烧了。嘉靖率先磕下头去。

        严嵩徐阶吕芳都跟着磕头。

        磕完了头,严嵩徐阶吕芳在等着嘉靖站起,可嘉靖仍然跪在那里。

        “吕芳。”嘉靖跪着突然喊道。

        吕芳跪在一侧连忙答道:“奴才在。”

        嘉靖:“将浙江那两份奏疏拿来。”

        “是。”吕芳爬起了,走到御案前拿起了两份奏疏又跪回到嘉靖身侧,双手呈了上去。

        嘉靖跪直了身子,左手举起一份奏疏,右手举起一份奏疏:“这里有两份奏疏,都是奏报浙江贪墨一案的供词。一份是赵贞吉谭纶署名呈递的,这份朕半月前就看了,你们也都看了。另一份是朕那个儿子举荐的海瑞呈递的,昨夜送到宫里,朕没有开封,没有看。吕芳,将海瑞的急递让严阁老徐阁老看看封口。”

        “是。”这回吕芳没有爬起,膝行着过去接过嘉靖右手那份八百里急递,先递到严嵩面前。

        严嵩慢慢趴了下去:“君父如天,天不看臣焉敢看。”

        吕芳固执地将那份急递伸在他面前:“皇上有旨,命你们看看封口,并未叫你们拆封。”

        严嵩这才不得不撑着抬起了头:“是。”

        吕芳早有准备,已经从袍袖里掏出了嘉靖常用的那面单面花镜对准了急递封口烤漆处那方封印。

        严嵩将眼睛凑了过去,从单面花镜中清晰地看见“淳安知县海瑞”六个凸字,说道:“臣奉旨看了,确未拆封。”

        吕芳又膝行一步,趴在台阶上将花镜和急递封口伸到徐阶面前。

        徐阶也只得凑过头去,仔细看了:“是。臣奉旨看了,确未拆封。”

        吕芳立刻将单面花镜塞进袍袖里,膝行到嘉靖身侧:“主子,两位阁老都已看了,确认并未拆封。”说完双手将那份急递又呈还嘉靖。

        嘉靖:“太上道君真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事你们做不了主,朕也做不了主,只有上天能够做主。譬若这两份奏疏,一份朕看了你们也看了;一份朕没看,你们也没看。看了的那份我们君臣可以做主,没看的那份就请上天做主吧!”说完便将海瑞那份急递投入了火盆之中!

        又有烤漆又有羽毛,这份急递投入火盆立刻冒出一股黑烟!

        吕芳连忙拿起拨火的铜钳将那份急递夹起伸到火上,那急递才燃了起来!

        嘉靖还挺直地跪在神坛火盆前,左手依然高举着赵贞吉谭纶那份奏疏:“赵贞吉谭纶这份奏疏,一一列举了郑泌昌何茂才贪墨国帑搜刮民财诸般罪名,审问详实,铁证如山。严阁老。”

        严嵩立刻趴下头去:“臣在。”

        嘉靖:“因该二人都是严世蕃举荐的,你就不要过问了。”

        严嵩趴在地上:“臣知罪。”

        嘉靖:“用人之道贵在知人。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都要靠你们举荐,有实心用事者,如胡宗宪。有顾全大局者,如赵贞吉。这都是好的。像郑泌昌何茂才这等硕鼠竟也荐任封疆,严世蕃的眼睛未必瞎了?”

        严嵩不得不落实回话了:“严世蕃无知人之明,臣奏请革去他的吏部堂官之职。”

        仅仅是无知人之明?徐阶在等着嘉靖表态。

        嘉靖的背影看不出任何表态,少顷却说出了让徐阶更加失望的话:“严世蕃举荐的人未必都是差的。譬若那个高翰文,去了浙江就并未和郑泌昌何茂才同流合污,倒被革职关在诏狱里。一篙子扫倒一船人,镇抚司那些奴才是如何办差的?”

        这便需吕芳回话了:“这是奴才失职,奴才这就命镇抚司放人。是否让他仍回翰林院复职,请主子圣裁。”

        嘉靖:“当然官复原职。徐阶。”

        徐阶本就趴在那里,这时应道:“臣在。”

        嘉靖:“赵贞吉是你的学生,谭纶是裕王的门人,他们联名的奏疏就交由你票拟批答。不要在内阁拟票,带到裕王府去,把高拱张居正也叫上,郑泌昌何茂才如何拟决,还有胡宗宪戚继光一干有功将士如何褒奖,你们一起拟个条陈呈司礼监批红。以示朕一秉大公。”

        这个结果也就是徐阶早就预料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虽然未能直接伤到严氏父子的身上,也已经伤到他们的脸上。

        “是。”徐阶这一声便答得十分郑重,低着头高举双手等接赵贞吉谭纶那份奏疏。

        吕芳已经从嘉靖手中接过那份奏疏,这时递给了徐阶。

        该收场了。嘉靖依然挺跪在神坛前:“今日中元,朕要祭天,你们也要回去祭祖。都退下吧。”

        徐阶捧着那份奏疏本要站起,却发现吕芳来搀严嵩时,严嵩依然趴在地上,不肯起身:“启奏圣上,臣尚有二事请旨。”

        嘉靖这时依然是跪着的,如此良苦用心,调鼐阴阳,再有事也不应这时还奏,背对着他,声调已然露出不悦:“奏。”

        严嵩:“眼下大局无非两端,一是充实国库,二是东南剿倭。改稻为桑所用非人,江南织造局今年五十万匹丝绸万难织成,前方军需,各部开支均已告竭。臣奏请鄢懋卿南下巡盐,清厘盐税,充作国用。”

        嘉靖脸色稍稍缓和了:“准奏!”

        严嵩:“胡宗宪东南抗倭已届决战之局,臣闻报有走私刁民名齐大柱者曾有通倭之嫌,不知何人所派先今潜入军营,就在胡宗宪身边。此人倘若真是倭寇奸细,则遗患巨大。是否请徐阶和兵部一并查处?”

        所谓通倭情节在海瑞呈奏的供状证言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现在供状证言都已烧了,严嵩却翻出此事,嘉靖心里明白,徐阶心里也明白,他这明显是在找补今日的输局了。

        嘉靖眼中立刻掠过一丝精光,沉默少顷忍着答应了他:“准奏。还有吗?”

        严嵩磕了个头:“臣叩辞圣上!”

        吕芳这才将他搀了起来。

        徐阶这也才跟着又磕了个头站了起来。

        嘉靖依然挺跪在神坛前,二人这就只能躬腰后退着出去了。

        吕芳搀着严嵩躬腰慢慢向门边退去。

        徐阶双手高举奏疏弯着腰跟着慢慢向门边退去。

        嘉靖还是挺跪在神坛前,慢慢抬起了头,向那几块牌位望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