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平家物语犬王在线观看第六卷一~五

第六卷一~五

        一

        上皇晏驾

        治承五年(1181)正月初一,因为东国发生了兵乱,南都出现了火灾,所以宫中没有举行朝拜大典,天皇也没有上朝;乐器未响,舞乐不兴。吉野深山的国栖村民也没来朝贺,藤原氏的公卿们因家寺毁于兵火一个也没上朝。初二,殿上也没有举行酒宴,男男女女都沉默寡言,宫中显得阴沉惨淡,就像佛法王法都已毁灭了一样。法皇叹道:“我以十善余荫得登万乘宝座,之后的四代帝王【1】,都是我的儿孙,为什么处置朝中各种大事的权力都被解除,只留下皇权的虚名呢?”

        初五,南都僧纲【2】们全都被解职,被取消了参加法会的资格,寺院的长老也都被罢免了职务;那些老老少少的僧众有的被射死,有的被斩杀,有的化为烟尘,有的成为焦炭,仅有极少的人活下来,也都遁迹山林,没有一个人留在那儿。兴福寺别当、花林院僧正永缘,眼看着佛像经卷被付之一炬,惊叹末日之将到,非常痛心,因而生了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这僧正是风雅之人,有一次听见杜鹃啼鸣,作歌道:

        啼声素所稔,每感清且新;

        杜鹃虽常见,却总似初音。

        因此人们称他为初音僧正。

        但那御斋会【3】尽管徒具其形,也还是要如期举行的,因此要选一些僧侣主讲。公卿们计议道:“现在南都僧纲全被解职,可否让京都的僧纲来代替呢?”话虽如此说,但心里总觉得不应该把南都完全抛开,于是便将三论宗的高僧成宝已讲【4】从他隐居的劝修寺叫来,举行了御斋会。

        高仓上皇因为前年法皇被幽禁在鸟羽殿,去年高仓宫以仁亲王被害,以及由迁都引起的天下骚动等事件,心里苦恼郁积,生起病来。本来玉体就已欠安,如今又听到东大寺、兴福寺的事,病势便越发沉重了。法皇焦虑万分,嗟叹不已。到了正月十四日,上皇终于在六波罗的池殿晏驾了。在位十二年,德政万端,振兴已经废弛的诗书仁义之道,恢复濒于泯绝的理世安民之迹。死亡之事,三明六通的罗汉都难以避免,变幻万端的权者【5】也难以回避,虽然这是有为无常的人间正道,但世人心情不比事理,总是觉得十分悲伤。

        在当天的夜晚,上皇遗体就被奉移到东山山麓的清闲寺,进行火化。一代帝王化为夜晚的烟尘,随着春天的云升到太空去了。澄宪法印【6】一心想来送葬,赶紧从山上跑来,但他所看到的只是一缕虚烟了。法师因此咏了一首歌道:

        主上巡幸寻常见,

        永去不归实可哀。

        又有一个女官,听到上皇驾崩的消息,作了这样一首歌:

        月光九重常照耀,

        遽尔消逝我心悲。

        天皇享年二十一岁,于内严守十戒【7】,于外不逾五常【8】,实在是礼仪端正的明君,佛法末世的贤王。世人莫不痛惜,顿觉日月无光;认为上天之所以如此不遂人愿,一定是因为黎庶福薄,人间多难,实在可悲呀!

        --------------------------

        【1】四代帝王即二条、六条、高仓、安德四帝。

        【2】僧纲即僧正、僧都、律师等高级僧官。

        【3】是从正月十月初八到十四在太极殿宣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的法会,旨在祈祷国家太平,五谷丰登。

        【4】已讲是出席御斋会、最胜会、维摩会的讲师。

        【5】即佛暂时变幻显现的各种形象。

        【6】参见第二卷第一节注十四。

        【7】参见第一卷第三节注十三。

        【8】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

        二

        红叶

        自和朝开基以来很得人心而令人景仰的,大概莫过于延喜与天历【1】两朝的天皇了。较之这位上皇,他们当然是非常圣明的。大凡被称为贤王,施德于民的,都是成年后能够分辨善恶时的事,但高仓上皇自冲龄即位之时起,就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柔和禀性。

        承安年间,上皇即位之初,年仅十岁左右,非常喜欢红叶,曾叫人在宫禁北门之外,筑起一座小山,种植了许多黄栌、枫树等有美丽红叶的树,取名为红叶山,每天都来这里观赏,从不厌倦。但是有一天晚上,狂风大作,红叶被风吹落,遍地狼籍。主殿寮【2】的差役在清晨打扫的时候,将这些红叶全部扫掉了,由于那天早晨寒冷有风,于是就把散在地上的落叶收拢在一起,送给驻守在朔平门的警卫们作了烫酒的燃料。管理红叶山的藏人在天皇临幸前赶来查看,见那红叶没了踪影。问是怎么回事,差役们如实地回答了他。藏人听后大惊失色道:“这可不得了!竟敢把天皇心爱的红叶弄成这个样子,真是胆大包天。你们就等着被监禁流放吧,连我自己也不知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那天,天皇比往日起得更早,这时已经来到这里了,没见到红叶,便问是怎么回事,藏人无奈,只好如实奏闻,没想到天皇却开心地笑道:“诗云:林间暖酒烧红叶。【3】这是谁教他们的?倒是风雅得很哩!”反倒受了褒奖。

        安元年间【4】,有一回作变换方位的行幸【5】,天色还未到往常“鸡人唱晓惊明王之眠”【6】的时候,天皇就已醒来,适值那天夜里十分寒冷,于是就想起醍醐天皇因恤悯百姓在冬夜里所受的寒冷而脱去御衣的事,慨叹自己远不如先代帝王圣德深广。夜阑更深,远处传来人的呻吟之声,身边侍奉的人没有听见,天皇却听见了,便说到:“在这么寒冷的深夜,是什么人呻吟,快去看看!”随侍的殿上人便吩咐当值的武士前去查看。经四处奔走查寻,在一个路口见一贫穷的女童提着一只长箱的盖子,在那里哭泣,武士问她怎么了,她说:“我的主人是一位女官,在法皇宫中当差,近日苦心缝制了一套好衣服,我去给她取来,但被刚才走来的两三个男人把衣服抢去了。她有了这套衣服才能在宫里当差,若是不能进宫,她又没有可以寄居的亲戚人家,想到这里我就哭了起来。”于是武士便将那女童带来,奏明缘由。天皇听了说道:“真是可怜,是什么人竟做出这种事来!帝尧时代,人人以帝尧之心为心【7】,因而都十分正直。而今人都以朕心为心,所以邪佞之人在市朝中犯罪,岂不正是我的耻辱吗!”便问那女童:“被抢去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回奏说衣服是这样那样的颜色。那时,建礼门院【8】还是中宫,就问宫人:“有这样的衣服吗?”随即取来,却比原来的要华丽得多,便赐予那个女童。天皇又说:“现在已是深夜,说不定还会遇上那样的事。”便派一个当值武士送她到那女官的居处去。这件事实在令人感动。因此,即便身分低微的男男女女,也天天为这位天皇祈祷,以求他能保千秋万岁的长寿。

        --------------------------

        【1】延喜和天历均为日本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延喜,参见第二卷第四节注八。天历(947—956)是村上天皇的年号。

        【2】主管宫中扫除、灯烛、薪炭等杂务的机构。

        【3】见白居易《题仙游寺》: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4】安元年间(1175—1177)是高仓天皇的年号。

        【5】这是平安时代贵族们的迷信习俗,据阴阳家的说法,如果卜知要去的地方不吉利,便于前一天夜里先到吉利的地方住一宿,然后再去,就可破除。

        【6】引自日本《本朝文粹》都良香的诗赋。

        【7】《说苑》中有: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之为君也,百姓各以其心为心,以是痛也。

        【8】建礼门院,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六。

        --------------------------

        三

        葵姬

        这里还有一件更可悲的事情。侍奉中宫的女官使唤的一个女童意外地得到高仓天皇的垂青。天皇对她宠爱有加,绝非世上常见的露水之情,不时召幸,怀着真切的爱意。那位女官反倒不好再使唤她,而是象对待主人一样对她十分尊重。女官说:“书上说:‘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1】,女人也会被立为皇后的。这人说不定会成为女御、皇后甚至国母,那福分可是不浅哪。”因为她叫葵姬,人们便在背地里叫她葵女御。天皇听到这种议论,就不再召幸她了。倒不是不再爱她,而是顾忌到世间的物议,自那以后天皇经常凝神沉思,终日躲在寝宫之中。当时身居关白的藤原基房公知道了,说道:“天皇的心情这么不好,应该去安慰他一番才是。”便赶紧进宫,说道:“这样关切的事情,何必考虑那么多呢,赶紧将那女官召来,也不用调查她的身世了,基房将她认为养女就是。”天皇道:“你说的虽是可行,但这事若是在退位之后,也许可行。如今在位的时候,若做出这样的事,恐怕要受后世的非难。”所以终未听从。关白无可奈何,便拭泪退了出来。后来,天皇在一张浓绿的薄纸上写了一首记起来的古歌:

        暗里思卿人不识,

        人问所念倍伤神。【2】

        这御笔题词由冷泉少将隆房【3】转交给葵姬,她红了脸,便托病回故乡去了。在那里躺在床上五六天,最后死去了。古诗中说“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4】,大概就是指这样的事情吧。从前唐太宗曾想纳郑仁基的女儿为嫔妃【5】,魏征谏道:“此女已与陆氏定婚。”此事就作罢了。这两件事,其用心几乎是相同的。

        --------------------------

        【1】语出陈鸿:《长恨歌传》。

        【2】原歌见于《拾遗集》,为平兼盛所作。

        【3】隆房,府邸在冷泉里,后来晋升为大纳言,亦称冷泉大纳言,平清盛的长婿。

        【4】见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5】这故事见于《贞观政要·直谏篇》。

        --------------------------

        四

        小督

        高仓天皇因思念葵姬,终日闷闷不乐。中宫为了安慰天皇,便把自己身边的一个叫小督的女官送给了天皇。小督女官是樱町【1】中纳言成范卿的女儿,是宫中首屈一指的美人,又是弹琴的高手。冷泉大纳言隆房卿还是少将的时候,就仰慕这位女官。少将不断地咏歌、写信,表达对她的衷情,女官对他却毫无爱意。但盛情毕竟难却,最后也终于依从了他。现在小督被召到天皇身边,隆房卿无可奈何,只好忍痛洒泪离别,眼泪沾湿了衣袖,几乎没有干的时候。从此以后,少将总想再见到小督,就经常到宫里去,有时在她的居室附近,有时在帘子的周围,或走或立。小督对侍者说道:“我已被召到君侧,少将无论说什么,我都不会回答他一句话,看他一封信。”只是叫人传了这句话,没有表达任何情爱。少将还是抱着幻想,写了一首和歌,投进小督居住的帘子里去。歌云:

        爱卿之情充天地,

        及至卿前却成空。

        小督本打算立即和他一首,但想起皇上,觉得不应该这么做,于是连看也不看,让女童原封不动地抛到院里去了。少将十分难堪,心生怨恨,但又怕人看见不妥,便急忙拾起来,揣在怀里走了。回去后又作歌:

        虽然卿心已绝情,

        何必拒绝纳书翰!

        少将觉得今生再难见到小督,便萌生了了此一生的念头。

        入道相国得知此事,心想:“中宫是我的女儿,冷泉少将又是我的女婿,小督竟然占了我的两个女婿,实在不妙,只要小督活在世上,天下就不会太平,须得叫她出来,把她弄死才好。”小督得悉相国的用心,便寻思:“我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所谓,只是太对不起皇上了。”于是就在一天傍晚离了皇宫,不知到哪里去了。皇上为此终日长叹,白天躲在寝宫中流泪,夜里则到紫宸殿上仰望月光聊以自慰。入道相国听说这种情况,说道:“皇上一定是因为小督的事这样愁闷,既是这样,我倒有个打算。”于是不许服侍皇上的女官进宫,对进宫晋见天皇的大臣也假以辞色。人们慑于相国的威权,所以谁也不再到宫里来,宫中现出一片惨淡气象。

        过了八月初十,晴空万里,皇上眼含泪水,朦胧地望着月光,到了深夜,唤道:“有人吗?有人吗?”竟无人回答。那时弹正少弼仲国【2】正在宫中值宿,远远地在那里伺候,便答应道:“仲国在这儿。”天皇道:“到这里来,我有话吩咐。”仲国心想有什么事呢,便走上前去。天皇问:“你知道小督到哪里去了吗?”仲国答道:“这怎么能知道呢?臣下是全然不知道的。”“啊,不知是否确实,有人说小督在嵯峨山,住在一座单扇门的房子【3】里,那家主人的名字不太清楚,你可以为我去找一下吗?”“不知那家主人的名字,怎么能找得到呢?”“说得也是呀。”天皇说着,就流下泪来。仲国仔细思忖,想那小督是弹琴的名手,说不定在皎洁月光下忆想君王之事,会弹起琴来。她在宫中弹琴时,我曾为她配过笛子,那琴音依稀记得,嵯峨那边的住户也不会太多,我挨家挨户地去打听,一定会找到的。这么想着就说道:“即便不知道那家主人的名字,我也去寻访一下。但如果找到了,没有陛下的亲笔书信,她也许会不相信呢。请写封书信让我带去吧。”天皇道:“这倒也是。”便写了封书信交给他,并且说道:“就骑御马寮的马去吧。”仲国从御马寮拉了马来,便在明月之下扬鞭打马,向嵯峨山奔去了。

        古歌有云“牡鹿呦鸣于山乡”【4】,咏的就是嵯峨附近的秋景,令人颇有哀愁的感觉。到了那里,仲国发现一座有单扇门的房子,心想说不准就在这里,便勒住马,侧耳细听,却听不见有弹琴的声音。又想,也许到清凉寺拜佛去了吧,便到清凉寺从释迦堂开始,把所有殿堂都看遍了,连一个与小督女官相似的人都没看到。心想这样无功而返,比不出来找更糟糕,倒不如就此隐遁起来的好。但转念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有隐身的地方呢。正胡思乱想,忽然又兴起一念头,便道:“可不是嘛,法轮寺就在附近,那小督女官也可能趁着今夜的月色,到那里参拜去了。”于是策马向法轮寺奔去。

        来到龟山附近,从一片松林的另一边传来入韵的声音。这是山间松风之声,还是所找之人的琴音,一时难以确定。赶紧催马走近,果然是从一座单扇门的房子中传出弹琴的声音。勒马细听,一点也不错,真真切切就是小督的指音。细细辨认那曲子,是一曲叫《想夫恋》曲子。果不其然,一定是因为想起皇上的事,所以在众多乐曲当中选弹了这一曲,足见其情高雅。仲国心中十分钦佩,便从腰间抽出横笛,吹了一声,咚咚地敲起门来。屋里的琴声随即停止了。“仲国奉命从宫里来了,请开门吧。”高声说着,又敲了一阵门,不见有人答应。过了会儿,里边像是有人出来了,便高兴地等着。听到了开锁声,门稍稍开了一点,一个带稚气的女人探出头来说:“你大概找错了门吧,这里不是宫中信使能来的地方。”仲国心想如果回答得不好,又把门锁上了,反而不好。于是便推门径自进去了。

        来到旁门外边的廊下,说道:“你为什么到这样的地方来呢?皇上为你愁闷不安,看样子怕是有性命之危,这么说,你也许不相信,请看看我给你带来的信吧。”说完取出信来。刚才那女人接了过去,送给小督。打开看时,的确是皇上的亲笔,便马上写了回信,折起来打了个结文【5】,并拿出一套女官服装。仲国把女官服装搭在肩上,说道:“如果是别人来当使者,既然领了回音,就该回去了。但从前在宫里弹琴的时候,仲国为你吹笛伴奏,想你恐怕不会忘记吧,没有一句亲口回话,就这么让我回去,不能不说是遗憾哩。”小督听了也觉得有理,便说了几句回话:“想来你也知道,入道相国已说了那么可怕的话,我因担心连累皇上便逃出宫中。住在这个地方,琴是早已不弹了,但也不能在这里长久住下去,明天就要到大原深处【6】去,这里的女主人依依惜别,说是已经深夜,大概不会有人听到,便劝我弹一回琴。因为怀念宫中的情景,就弹起熟悉的曲子来,所以就让你听出来了。”说着流泪不已。仲国潸然泪下湿了衣袖。过了一会儿,仲国拭去眼泪说:“刚才你说,明天要到大原深处去,莫非是想出家吗?这是万万使不得的。那样一来,皇上就更要愁苦了。”这样劝着她,并且让他带来的马部和吉上【7】留下来,嘱咐道:“千万不要让她离开。”让他们在这里守护,自己一个人骑马回皇宫去了。这时天已微明,心想:现在皇上在寝殿里,让谁去报告呢?一边想着一边拴好马,将那套女官的服装搭在画着飞马的屏风上,向紫宸殿走去,只见天皇还在昨夜坐着的地方,口中念道:“南翔北翥,难付寒云于秋雁;东出西流,惟寄瞻望于晓月。”【8】仲国走进去,将小督的书信呈上。天皇十分激动,说道:“那么你赶快连夜将她带进宫来吧。”仲国心想这事若让入道相国知道可不得了,但天子已开了金口不能违背。于是备齐了杂役、牛和车子,往嵯峨去了。虽然小督不愿意回宫,但经不住百般劝说,终于坐上车了,回到宫中。天皇将她安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夜夜召幸,生了一个皇女。这个皇女即是后来的坊门女院【9】。

        入道相国不知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说道:“以前说小督失踪了,原来是谎言呀!”便令人将小督捉了来,逼她出家为尼,这才放了她。虽然小督本来就有离俗之心,但就这样被逼着出了家,年方二十三岁,就穿上了黑色袈裟,住在嵯峨附近,听来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因为这种种事件,高仓上皇一病不起,终于与世长辞了。

        法皇那里,也接连发生了多起伤心的事情:永万年间(1165)第一皇子二条天皇驾崩;安元二年(1176)七月皇孙六条天皇逝去;同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曾对天河双星海誓山盟的建春门院也如秋之落叶,香消玉殒。岁月如流水一样过去,但这一切就像昨天刚刚发生一样,眼泪从未干过。治承四年(1180)五月,第二皇子高仓宫以仁亲王又被杀死。寄托着希望的高仓天皇如今又先他而去。这桩桩往事,遗恨重重,但又无可奈何,惟有流泪以抒内心之痛。“悲之又悲,莫悲于老后丧子;恨而又恨,莫恨于子先于亲。”后江相公【10】为其子澄明所撰悼文,现在法皇看了一定会有深切的感受吧。正因为如此,法皇对《法华经》诵读不倦,日夜勤修三密行法【11】。既然天下谅暗【12】,宫中华服盛装便都换上了丧服,那情景显得十分惨淡。

        --------------------------

        【1】藤原成范因在府邸内广植樱花,故称其府邸为樱町。

        【2】仲国姓源,少弼是三等官,弹正即弹正台,是主管弹劾百官的机构,其首席长官称弹正尹。

        【3】平常人家是双扇门,单扇门多是柴扉一类简陋房舍。

        【4】此句引自《藤原基俊歌集》。

        【5】古时日本写信,折成细长条,中间打结,加上墨记,谓之结文。

        【6】指大原的寂光寺。

        【7】马部是御马寮的差役,吉上是六卫府的差役。

        【8】语见日本《和汉郎咏集》。

        【9】即范子内亲王,建永元年(1206)赐院号。

        【10】后江相公即大江朝纲,其父官居宰相,故称相公。朝纲因而被称为后相公。

        【11】三密即佛家所谓身、口、意三方面的修养融为一体。

        【12】谅暗,中国古语,谓天子服丧之期。

        --------------------------

        五

        檄文

        入道相国这样残酷无情,也许隐约预感到后果的可怕,便想安慰一下法皇;于是将安艺国严岛神社的一个内侍所生的女儿,一个年方十八,姿容秀丽的姑娘,送到法皇宫里去。并选了许多高级女官随侍,由不少公卿、殿上人陪送,简直象女御进宫一样。人们私下议论说:上皇去世刚过二七,这样做太不合适了。

        且说信浓国有一位叫木曾冠者【1】义仲的源氏族人,本是故六条判官为义的孙子,带刀先生【2】义贤的次子。义贤于久寿二年(1155)八月十六日为镰仓的恶源太义平【3】所杀。当时义仲年仅二岁,母亲含泪忍悲把他抱到信浓国的木曾中原兼远【4】那里,说道:“请你把这孩子抚养成人吧。”兼远受此委托,苦心抚育他二十多年,等他长大成人,不但力大无比,而且禀性刚勇强悍。人们都夸赞说:“强弓硬弩,利刃锐矢,马上步下,无不精通,就是上古的田村【5】、利仁【6】、余五将军、致赖、保昌,以至先祖赖光、义家【7】朝臣,恐怕也比不上他。”

        有一天,义仲对他的师傅兼远说:“兵卫佐赖朝已起兵谋反,征服了关东八国,正从东海道进攻,讨伐平氏。义仲打算率领东山、北陆两道,尽早铲除平家,让世人都称赞我和赖朝是日本的两员将军【8】。”中原兼远听了十分喜悦,表示赞同:“我苦心养育你这么多年,正是为了这个,你能说出这番话,不愧是八幡公【9】的子孙。”于是,立即着手筹划起兵的事。

        从前,木曾义仲曾多次随兼远进京,探听平家人的举动。十三岁加冠的时候,也曾到石清水的八幡神宫【10】,参拜八幡大菩萨【11】,说道:“我的曾高祖父义家朝臣,就是在这位神明面前行的冠礼,称为八幡太郎,我也照此行事吧。”便在八幡大菩萨的宝座前挽了发髻,取名为木曾次郎义仲。兼远说:“先向各国发出檄文吧。”于是就在信浓国对根井小野太、海野行亲说了起兵的事,二人都表示赞同。从此,信浓举国的武士没有一个不服从的。上野国因为已故带刀先生义贤的关系,多胡郡的军兵也无不响应。这样就赢得了消灭平家的实力,源氏多年来的愿望可望实现了。

        --------------------------

        【1】凡官阶为六位而无官职的人叫作冠者。

        【2】参见第四卷第三节注八。

        【3】义平乃是源义朝的儿子,赖朝的长兄,与义贤乃是叔侄关系,因在关东和义贤相争,杀了义贤,所以人称恶源太(意思是可恶的源老大)。

        【4】木曾是地名,中原是姓,兼远是名。

        【5】坂上田村麻吕,勇猛过人,延历二十三年(804)任为征夷大将军。

        【6】藤原利仁,延喜十五年(915)任为镇守府将军。

        【7】余五将军即平维茂,平贞盛收为义子,排行十五,故称“余五”,与陆奥家族藤原师种相争,颇有威名。平致赖以私斗罪流于隐岐(时在999年)。藤原保昌,武艺娴熟,颇有胆略,以喝退大盗袴垂保辅而有盛名。赖光是义仲五世祖。义家是义仲三世祖。

        【8】两员将军指义仲和赖朝,后来义仲为赖朝所灭。

        【9】即源义家,因在八幡神宫行了元服礼,故称为八幡太郎。

        【10】八幡神宫祭祀日本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

        【11】八幡大菩萨即应神天皇。他是神功皇后的儿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