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第四讲 谈孩子

第四讲 谈孩子

        

一、为人父母是人生的宝贵体验



        现在有一种家庭叫丁克家庭,就是不要孩子,保持一个两人世界。这好像还比较时髦,据统计,在育龄夫妇中占到百分之十,其中白领居多。当然这也是一种进步,表明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无可非议。他们为什么不要孩子呢?理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有了孩子,就有了许多干扰,对于事业,对于两人的享受,都是干扰,所以生儿育女会丧失自我。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家庭往往是父母为子女做出牺牲,这种传统生活模式应该改变,他们要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孩子活。我觉得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他们说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以前中国的父母的确是大半辈子为儿女劳碌。不过,其实有了孩子也可以不这样,人家西方家庭就不是这样。

        孩子会不会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包括影响事业,影响两人世界的享受?当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尤其是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避免不了的。照料幼小的孩子是很费神的,你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多了,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另外,比如说,你们两口子要出门会朋友,或者泡酒吧,家里有很小的孩子,就会比较麻烦。不过,我觉得这是小事,不必太在乎。孩子与事业是不是不可调和呢?我看未必,有一些大文豪,比如中国的梁启超、郭沫若,外国的托尔斯泰、泰戈尔,他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还不是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至于说实现自我的价值,我觉得自我价值的内涵应该是很丰富的,不仅仅是指外在的成功或者两个人的享受,还应该包括丰富的人生体验。其中,做父母的体验也是重要的内容。如果你始终没有做父母,你的天性中的父性或母性始终没有机会实现,不能不说也是人生的很大缺憾。

        回想自己的人生,我觉得人生中有两段时光是幸福感最强烈的。一段是青春期,就是身体刚开始发育的时候,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异性世界,男孩子突然发现女孩子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女孩子突然发现男孩子那么帅气,那么深沉,那时候你真觉得世界实在太美好了,人生实在太美好了,你的前面有极其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你。另一段就是初为人父人母的日子,你亲自迎接了新生命的到来。我刚做父亲时就是这样,觉得这个事情真是太神奇了,这么一个小生命,和你有着血肉的联系,每天回家都能看见她,她会对着你笑。不过,这种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单凭理解力、想象力是无法领会的,必须靠亲身体验,你如果没有亲自经历过,跟你说什么都白说,你都理解不了。我以前也是这样,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我真觉得有没有孩子无所谓,孩子可有可无,各有利弊,没有孩子我还自由呢。其实人都一样,没有孩子时。孩子对于他来说都是抽象的。我遇到过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坐他的车,从上车开始,他就没完没了地跟我讲他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讲,一直讲到我下车。他刚有了一个儿子,才一个月,他那个兴奋呀。他告诉我,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听人讲自己的孩子,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孩子生下来后,他的感觉就全变了。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当时真觉得眼前有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形容是一个新大陆。

        孩子会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有些什么体验呢?首先是使我们对爱的体验更深刻了。说到爱,好像我们从小就知道爱是什么,我们小时候被父母爱,长大以后,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我们会爱上某个异性,不过,我们最在乎的还是被爱,她爱我多少,我爱她多少,她爱我是不是不如我爱她,等等,会计较这些。所以,我们从小最擅长、最在乎的不是爱,而是被爱。直到做了父母,我们才真正学会爱。

        对孩子的爱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本能,极其强烈,不由自主,不可遏止。当然,对异性的爱有时候也会非常强烈,但总体比较起来,好像还是要弱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一句话:孩子生了出来,要想不爱他已为时过晚。我说过,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被迫的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从这种爱完全是一种本能来说,是被迫的,你要不爱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你又完全是心甘情愿为他付出的,根本不是为了回报,也的确不求回报,所以说又是主动的。同时,我还说这是一种自私的无私,孩子是你自己的,所以说是自私的,但你可以为他做一切,甚至牺牲你自己的一切,所以说又是无私的。当然,这里面有相当的盲目性,如果陷于盲目,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这需要我们掌握好分寸,不可太盲目。

        我认为,对孩子的爱最鲜明地体现了爱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其实当爱的本质充分显现的时候,当你爱到极点的时候,你会感到给予本身就是获得,受苦本身就是享乐,牺牲本身就是满足。我自己就感到,为孩子累,再累也甘心,也快乐,给孩子换尿布什么的,多脏的事,可就是觉得有意思,愿意去触摸她的小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爱儿女远远胜过儿女爱父母,至少在儿女很小的时候是这样。许多大哲学家讨论过这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就好比诗人与作品的关系。儿女好像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在儿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有强烈的爱。法国哲学家蒙田说:施惠者对受惠者的爱,远超过受惠者对施惠者。这个意思也和亚里士多德说的差不多,就是作为施惠者的父母在作为受惠者的儿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蒙田又说:你为之付出最大代价的东西对于你必定是最珍贵的。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说:父母是把儿女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的生命本来就是从父母的生命中分出来的,生下来后,父母又在他们身上耗费了许多光阴,实际上是耗费了一部分生命。这些话的意思都差不多,我归纳他们的意思是:爱是伴随着付出的一份关切,我们总是最爱我们为之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当然,我们一旦从对孩子的爱中体验了爱的本质,就不应该把这种体验局限在孩子身上。我曾经听一位朋友讲,她的上司待他们特别严厉,不苟言笑,有了孩子以后,突然变得十分和蔼,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相信,一个人有了孩子,他的人性中那种慈爱、柔软的东西就可能会复苏。

        父性和母性是人性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没有得到实现,人性就不完整。人有性本能,也就是生殖本能。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性本能表现为快乐本能,就是两性之间的那种关系,从那种关系中得到快乐。有了孩子,性本能中那个更深刻的东西显现出来了,这就是种族本能,你会发现,原来性本能实质上是种族本能,快乐只是手段,传宗接代、种族延续才是目的,对孩子的爱之所以会这么强烈,父性和母性一旦被唤醒了之所以会这么强烈,原因就在这里。不过,在做父母之前,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一点,不知道潜藏在我们天性中的父性和母性——也就是种族本能——竟有这么大的力量,远比快乐本能大。在种族本能的支配下,亲子之爱往往比性爱稳定,当然也专一得多。有一句俗话: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反正在性爱上,你是可以有许多选择对象的,你的选择也是可以改变的,在亲子之爱上,你没有选择的自由,你多半也不想改变。另外,性爱毕竟是两个成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带进社会性的因素,比如财产、前途等考虑,不像对孩子的爱那样是纯粹的本能。尤其是对幼崽,那是最纯粹的自然关系,随着孩子长大,社会性因素的比重就会逐渐增加。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孩子使家更加实在了,两人世界诚然浪漫,但比较轻飘,孩子为家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共同抚育孩子的经历又为爱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我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这个体会,有了孩子,孩子一旦不在身边,离开得久一些,就会觉得空,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我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是使家成其为家的根据。没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场有点儿过分认真的爱情游戏。有了孩子,家才有了自身的实质和事业。”我还写过:“男人是天地间的流浪汉,他寻找家园,找到了女人。可是,对于家园,女人有更正确的理解。她知道,接纳了一个流浪汉,还远远不等于建立了一个家园。于是她着手编筑一只摇篮,——摇篮才是家园的起点和核心。在摇篮四周,和摇篮里的婴儿一起,真正的家园生长起来了。”这些都是我的真切感受。

        孩子带给我们的体验,还有一点是使我们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刻了。当然,我们每个人是一个生命,但是,随着我们长大,到这个功利世界里去奋斗,我们对生命的感觉就越来越迟钝,越来越麻木了。孩子的出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面对一个全新的生命,我们看着他长大,看着生命的奇迹在眼前一点点地展现,我们就有可能复苏对生命的敏锐感觉。

        我曾经写过一段话,表达孩子让我感受到的生命的神秘:

        “我曾经无数次地思考神秘,但神秘始终在我之外,不可捉摸。

        “自从妈妈怀了你,像完成一个庄严的使命,耐心地孕育着你,肚子一天天骄傲地膨大,我觉得神秘就在我的眼前。

        “你诞生了,世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一个有你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觉得我已经置身于神秘之中……”

        孕育和诞生是人所能够亲历的最神秘的事。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议,新生命的诞生与那个渺小的原因,也就是做了一场爱究竟有什么联系,两者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不,新生命的诞生必定另有来源。其实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泰戈尔在做了父亲以后,为孩子写了许多诗,写他面对孩子时的神秘之感。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当我凝视你的脸蛋时,神秘之感淹没了我;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纪伯伦也写过:“孩子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是的,父母只是新生命诞生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来源,生命一定有着神圣的来源。每当我看着婴儿的纯净得出奇的眼睛,我真的感到孩子是从天国来的,是从一个永恒的地方来的,所以我说孩子是来自永恒的使者。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惊喜。我曾经有一个特别大的遗憾,就是人不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的,三岁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子,就全忘记了。现在,有了孩子,就得到了一个弥补,你仿佛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出生开始的生长的全过程。小生命的生长真的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你看见她能认出你来了,看见她会对你笑了,看见她咿呀学语了,看见她会喊你爸爸、喊你妈妈了,在所有这些时候,你都会惊喜,这种快乐是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关于这种体验,我曾经写道:“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交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大事业,在初当父母的日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生命丰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有了孩子以后,与人生、与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因为孩子的存在,你会更加热爱人生、眷恋人生,你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有更多的日子和孩子做伴。因为孩子的存在,你也会更加关心这个世界了,因为世界就是你的孩子的住宅,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你确实感到世界与你更加息息相关了。

        

二、父母与孩子的正确关系



        父母与孩子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想首先强调一点,就是父母应该向孩子学习。有一种特别普遍的错误观念,就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向大人学,大人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师,与此同时呢,又认为大人无须向孩子学任何东西。在我看来,这是极大的迷误,抱这种看法的大人是最愚蠢的大人。你这样看问题,你一定会错过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

        在智力方面,和孩子相比,大人占优势的是什么?是经验和知识,他比孩子有经验,他的知识比孩子多。但是,我认为,在智力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不是经验、知识,而是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而在这些方面,孩子远远优于大人。孩子不受习惯、传统观念、成见的支配,因为他头脑里还没有这些东西,他完全是用自己的真实的感官去感知世界,用好像是一片空白、其实还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脑去想事情,他看世界的眼光是全新的。人长大以后,感官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头脑里也会积累起许多成见。所以,大人要善于体会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注意听他们说的那些话,学习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样你就能更新自己对世界的感觉,重新发现作为一个大人早已遗忘了的、靠自己也不能再发现的世界中的那些美和有趣。你就会发现世界非常美好,不像光用大人的眼光看,只看到一个功利的世界,日程排得满满的,今天干什么事,明天干什么事,甚为无趣。其实世界本来不是这样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也就是用生命本来的眼光看,世界是很美好的。

        我可以举我的女儿的例子,她现在六岁,从她开始说话,我就喜欢把她说的有意思的话记下来,她对这也习惯了,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夸奖她,她就会说爸爸你快记下来。所以我说我是我的女儿的秘书,在给她当秘书的过程中,我真感到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发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智力的表现很不一样。她三岁半的时候,很有想象力,有许多灵感,语言也很美,是一个诗人。比如说,有一回,屋外刮大风,听上去像尖叫声,我说:“真可怕。”她马上说:“像有人掐它似的。”还有一回,到十三陵郊游,她特别高兴,举着自己采的蒲公英,说:“我的手是花瓶。”又对她妈妈说:“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到了五岁,好奇心更突出了,成了一个哲学家。一次她玩电子琴,用按钮调节,电子琴会发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萨克斯管、手风琴、钢琴等等,她突然问:电子琴本来的声音是什么呢?这是追问本体,一个典型的哲学问题。

        不但在智力品质上,而且在心灵品质上,大人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大人往往世故,功利,做事情从利益出发,相反,孩子是有真性情的,做事情都是从兴趣出发。泰戈尔有一首诗,写他看见孩子坐在泥土里玩树枝,就联想到自己整天忙于写作,用孩子的眼光看,自己是在玩多么无趣的游戏。这也是我常有的感受,虽然我喜欢写作,但许多时候已经不是真正出于兴趣,而是出于职业性习惯,有时候是应付约稿或受人之托。我深切感到,应该向孩子学习,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只和自己喜欢的人来往,任何时候不要为了利益而委屈自己。

        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和孩子平等相处。我觉得一个人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这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一个文明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人的尊严,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孩子也是这样,要尊重孩子。你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灵魂啊,就像纪伯伦说的,孩子只是借你们而来,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只是一个载体,大自然把你们用作工具把孩子生了出来,你们只是生了他的身体,灵魂不是你们生的,形象地说,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附着在了这个身体上。随着他的生长,他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一个独立的人格。所以,纪伯伦接着说,你们可以给他们爱,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在我看来,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你当作他的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朋友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等,有事情互相商量,不是谁说了算。一个家庭里,夫妇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这样一种平等讨论和交流的氛围,这非常重要,也非常美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会养成自信、自尊、独立精神等品质,也会养成尊重和信任他人、讲道理、合作精神等品质。我在家里就是这样,凡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和她商量,决定权在她,不过要让她知道,第一要讲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乱来,第二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错了就改正,不能怪别人。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比如说她写日记,她不想让你看,你就不要看,包括不能偷看。尤其孩子大了,慢慢地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那是她心灵生长的空间,你不可擅自闯入。许多家长有偷看孩子日记的恶习,自以为是在关心孩子,实际上是极不礼貌、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往往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孩子会因此而不信任你、防备你、甚至恨你。

        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大失败是什么呢?我认为不是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被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孩子视为上司或奴仆。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互相之间有一种紧张的关系,这当然也不好,但是,有时候这会产生某种好的结果,就是刺激孩子的独立成长。相反,被孩子看作上司或奴仆,这种状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在中国的家庭里,这种状态偏偏是最常见的。许多家长实际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是这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宠物,甘于为孩子当牛做马。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是逼子成龙,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逼着孩子拿好成绩考好学校。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现在的教育体制要负重要责任,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糊涂家长,他们的子女才成了今天教育体制的最严重受害者。溺爱是一种动物性,那是最容易的,难的是赋予亲子之爱以精神性的品格。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宠物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小皇帝。

        

三、如何教育孩子



        这个问题很大,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提示一下,不展开来讲了。

        在教育学上,对于儿童教育,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把孩子看作尚未长大的成人,儿童教育的全部目标是为将来做准备,让孩子掌握知识,将来可以谋一个好职业,学习规范,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另一种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儿童期本身具有价值,教育的目标是实现这种价值,使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生长,以此为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种观点都承认儿童期对于一生是很重要的,分歧在于前一种观点只用单一的社会尺度衡量教育,后一种更重视人生尺度,着眼于整个人生包括儿童期本身的幸福和生活意义。我本人认为,后一种观点是对的,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生长,而在事实上,即使用社会尺度衡量,人格健全的人也一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成就。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受前一种观点的支配,从学校到家长基本都如此,当然,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的急功近利特征和应试机制。由此造成中国孩子的问题,第一是不幸福,第二是智力朝实用方向片面发展,智力的根本要素比如好奇心、创造力等受压抑,第三是缺乏独立性。

        先说第一点。幸福本来应该是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快乐的孩子自信,对生活有信心,人格健全,这些品质是一生幸福的基础。相反,如果在儿童期不幸福,后患无穷,一生的幸福都会发生问题。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就在为将来的高考做准备,背着沉重的书包,每天要做大量作业,还要学各种班,完全没有玩的时间。现在很多人在问,是谁夺走了孩子们的幸福,我看很清楚,就是这个教育体制。不过,我认为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做家长的未必是无能为力的,关键是你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说与这个体制抗争吧,你至少可以尽量保护你的孩子,减少这个体制对你的孩子的危害。同一个体制,不同的家长,孩子的命运有很大的差异。我不是为这个体制辩护,这个体制当然一定要改。反正我不让孩子学这个班那个班,并且引导她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始终把她的愉快放在第一位。我经常和她一起玩,我相信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好玩伴。对于孩子的将来,要有平常心,身心健康和平安是最重要的,至于将来做什么,有没有成就,完全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其次,在智力发展上,智力的根本要素不是知识、技能,而是心智的活泼和敏锐,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等,这些品质是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习成为最大的快乐。其实,这些品质是天生的,每个孩子都有这些天赋,重要的是做老师和家长的要善于发现、鼓励、引导,为它们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至少不要损害、扼杀它们。从我的孩子认字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一开始,她妈妈每天晚上拿着书给她念一篇故事,有一回她指着书好奇地问:“这上面都是字,故事在哪里?”后来,她通过认马路上的招牌、电视上的字幕认识一些字了,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她拿着妈妈昨天晚上念的那一篇故事,自己在那里念。其实她还有许多字不认识,但是,这成了她的习惯,她认识的字就越来越多了。直到有一天,她对妈妈说:“你不要再给我读了,这样我自己读的时候就觉得没意思了。”原来,像、、《骑鹅旅行记》一类的书,她自己基本上都能读了,而当时她还没有上小学。这说明什么?说明学习是一个主动行为,许多东西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教育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空容器,而是既有禀赋的生长。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与此背道而驰,把最不重要的事就是知识的灌输看得无比重要,对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则完全不放在眼里,更不放在心上,这是非常可悲的。

        最后,中国的孩子大约是世界上最没有独立性的孩子,大小事都依赖父母。当然,这肯定不是天生如此,而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中国的父母往往恨不能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要让他们受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所谓“最好”,无非是上名校啊,送出国啊,可是一出国就露馅,完全不能独立生活。这种做法貌似深谋远虑,实则目光极其短浅。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正确的教育,就是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这样做才是真正深谋远虑,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他的一生负责。

        (以上四次讲座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妇女节特别节目,2004年12月录制,2005年3月播出,内容做了增补和修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