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如何修证佛法 劝学网第一讲

第一讲

        内容提要。

        本讲缘起。

        释迦悟了什么。

        参考经典。

        解脱与悟道。

        倒因为果。

        见地修证及行愿。

        四加行。

        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便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持,才有这一生出生时的各种瑞相。他抛弃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大家要注意这“十二年”,因为很容易把它忽略过去。

        现在我们把重点放在释迦牟尼佛修持的十二年来讲。当时印度的宗教,有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经开始存在了。当时释迦牟尼佛学了各种苦行,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修炼。他不象我们现在人学佛,三心二意的,东面去拜个老师,西面去拜个老师,这边去套几句话,那边去套几句话。而释迦牟尼佛每一次都是诚诚恳恳去学,该下的功夫,他都做到了,然后他认为那些都不是道,不是究竟,于是自己又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经过六年,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只好又离开了。后来在恒河边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最后终于睹明星而悟道。

        其实这一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再讲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么,又是如何修持的。

        我们看了他的传记,只看到他学无想定三年,最后“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这十二年当中,认真修持的一面。

        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无想定”?这是印度的古法,中国及世界各地都有,也就是修道人想学到的那个“莫妄想”---没有妄想。

        比如我们大家打坐,能不能做到盘起腿来没有思想?绝对做不到。我常说笑话,只有两种人可以做到,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除了这两种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得到。刚刚有位比利时的同学,也与我讨论到这个想与不想的问题;我们也谈到释迦牟尼佛,在学无想定三年以后,发现那不是道而丢掉,并不是他没有修成,而是修成后丢掉了它。因为那不是道。由于佛经文字简单,我们很容易看过去而忽略了。

        佛学的“非想非非想定”,这个名词很美。“非想”,不是我们普通惯性的思想境界;但是“非非想”,不是思想,勉强就说它是一种灵感吧!是一种超越思想的灵感,现在有一种“超越冥想”,其实,也还不是这个“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定”与“无想定”的这个“定”,完全不同。无想定是把思想完全灭除掉,而这个非想是“绝对没有思想”,可是又不象无想定般什么都不知道。它不是没有知觉,没有灵感的一种功夫,这是当时所标榜的最高修炼方法。

        释迦牟尼佛以三年的时间,达到了这个境界,但发现它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大体上,佛经传记所讲的佛的修炼经过,这是很重要的两点。

        为什么不提其他的修炼呢?原因是这两种修持的功夫、实验,已经涵盖了世界上很多修持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其他的修学,可以不必再细述了。例如,佛在学道前,对于数学、武功、文学,都达到了最高明的境界。出家后,又学成了这两种最高的法门,但是认为不是道。其实,假如你真能做到,天天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即使你没有道,别人也认为你有道,皈依弟子也都来了。(众笑)大家注意,释迦牟尼佛认为这个并不是道,当时他再也找不到明师,只好自己到雪山去修苦行了。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当然饿扁了,饿得不成人形了。他这样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但是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然后就下山去了。

        释迦牟尼佛到了恒河边,牧羊女供养他很好的乳糜;因而摆脱了父亲派来的五个紧跟的年轻人。因为这五个人认为佛放弃了修行志向,所以离开了佛,这五个人后来就是佛在鹿野苑最先所度的大弟子。

        这时一般人也都认为他“退道”--退票了。因为大家都认为,出家人应该修苦行,于是那些跟他的人自然会退。可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他因为得到了营养,恢复了体力,才睹明星而悟道。所以我经常提醒出家人,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与营养,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无法修道与证道的,这是一个事实。有关身体的健康与营养,以及与修道的关系,我们都要一步一步提出来研究。

        佛接受了营养,恢复了体能,才渡过恒河到菩提树下。那时,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指导他的明师,只有靠自己,到菩提树下打坐、发愿。

        这简单的几个字,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看的时候,意思似乎懂了,可是没有深入体会。佛当时的誓愿,推开了宗教,推开了庄严的辞句,等于说发了誓赌了咒--这一次如果我不成道,就在这里死掉算了。不起此座,就是这句话,他求道就是那么的专心。

        根据释迦如来应化史集的记载,佛在六天之内,先得四禅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后陆续一夜之间证得六神通。第七天的凌晨,抬头一看,注意啊!释迦牟尼佛打坐不象我们这么呆板,头也不敢抬,他大概也要休息休息,抬头一看,看到天上的明星,而证悟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这里岔开一句话,想到了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认为,这也算悟道了吧!(众笑)刚才唠唠叨叨的,说明释迦牟尼佛悟道的经过,就是要说明我的老朋友萧先生问的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悟道,悟了个什么?

        你说这一下抬头悟道,悟道了以后,前面那些修持都浪费掉了,那十二年的功夫都白作了吗?换句话说,他悟道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弘法时也不过三十二岁,弟子们比他的年龄都大多了。他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出家后,各种的修炼、修苦行,是不是白干了?我当时回答我的老朋友萧先生说:“他悟的就是那个缘起性空。”萧先生说:“嗯,对了!”推开门就走了。

        不晓得你们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他走了以后,一个念头来了,萧先生研究佛学很多年了,别人问这个问题还没有关系,他问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换句话说,他问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依照道理,释迦牟尼佛悟了「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很简单,而在当时为什么那么难?难的是什么?

        佛十九岁出家,修持了那么多年,才懂得这个道理,而现在我们大家都懂,看一遍佛经的人都懂,对不对?这有什么稀奇,如果悟到了这一点「缘起性空」,就一而贯之,一切通达了,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假定他悟的这个道理对,那前面功夫怎么说?又如何交代?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学佛,看到了佛法就晓得「自性本空,性空缘起」,虽然这个道理都明白,为什么我们还是要修持那么久?而且我们自己,不要说做不到菩萨,连初步的小乘罗汉都做不到,尤其令我感叹的,在这个时代,连证到半个果位的人都没有看见。

        所以萧先生一走,一个念头使我心境不安,感叹今天世界的文化,国内外搞宗教的,搞神秘学的,各类各式的花样,都非常的发达,但社会也更乱了,文化的思想也更模糊了,越来越不对劲了。由去年年底到今春,同学们出国写回来的信,所看到的资料,修道的也好,搞什么的也好,到处一片混乱。唉!真是无一不乱,无人不乱,此所谓乱世也。

        因此我心中非常不安,再加上萧先生这一问,问题在哪里?注意!我们大家学佛,有点颠倒因果。怎么说呢?“倒因为果”,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在倒因为果。是的,我们都晓得自性本空,晓得都是因缘等等。但是,这些学理和道理,不是我们的,而是释迦牟尼佛苦行那么多年以后,对弟子们的回答;人家把这个回答记下来以后,我们看了才懂的。事实上,不是我们懂,那不过是佛经的增上缘,我们拿到佛的成果,加以接受而已。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也应该走修行的路子。要学释迦牟尼佛一样,走禅定的路子,向真正的修持路上去求证,自己去证到那个「缘起性空」。

        因为我们懂得这许多道理以后,往往会误以为自己的成果,尤其最近多年来讲打坐的,一个个道家也会、密宗也会,满口的行话,但是看看他那样子,又一点都不象。至于说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求证到,也一望而知。如宋朝大慧杲禅师说的,你有没有开悟,你站在那里我就知道了,哪里还需要等你说。可是现在这些人,满口的道理,尤其是什么奇经八脉,这里通,那里通,热闹得很。我说“你不要把身体通乱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先学了佛经上的那些知识,把前人修持的成果,拿来倒果为因,倒因为果。

        释迦牟尼佛这一大藏教,是理也罢,是经验也罢,他只怀疑生死问题,生命的问题。他追求的是人生怎么样“了”。所以萧先生提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就是这次开讲的动机。

        第二个动机是通知单上面讲的,几个外国回来的学生,朱文光、李文、陶蕾等,也提出这些问题要我讲。我说我有一个条件,中英文的记录同时出来,我就讲。不要象以前一样,每次讲了以后,纪录了以后,几年都没有交卷,最后跑得没影没踪了,这是第二个因缘。

        第三个是要感谢这里的住持,借给我们这个地方来讲课。

        现在再回到刚才的重点上。我们知道,一般讲修证功夫,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前人修持的经验和累积的见地,拿来倒因为果,然后就变成佛学了。结果我是我,佛学是佛学,两个是对立的,对于修持一无用处。所以我经常说,佛法--修持的方法,与佛学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要走的,是准备学佛的路线,也就是这次开讲的因缘。

        我们今天开讲,所要引用的经典如下:

        「大般若经」「大涅盘经」「华严经」「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楞伽经」「解深密经」「胜蔓夫人经」「大宝积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

        「四分律」(小乘),「菩萨戒」(大乘)

        「现观庄严论」「大摩诃止观」「宗镜录」「正续指月录」「大智度论」「密宗道次第论」「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假定一个人想学佛,想学佛法,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经律论,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作比较深入的研读,绝对足够了。至于讲到内容的采用,也离不开这几部经论,大家能自悟更好。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修持作功夫就好了,不一定要看经论,那是绝对错误的。要知道,作功夫,如果理不明,见不正,功夫就不会上路。

        换句话说,功夫作不好,那就是因为理不通达。

        举例而言,一位同学和我讨论一件事,他说,我这两天心里头好象有件事,他说,这是什么?他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他很用功,这些现象大家都会有,这确实是个问题。他说:我看这个东西,找这个东西,找它能不能找得到?我说:当然找不到,这是生理影响心理,这几天气候不对,你有感冒。这就是佛所说的烦恼,这位同学越找越找不到,越找越烦恼,我告诉他,你去找它时,它已跑掉了。

        等于小偷一样,当你一叫小偷时,他早已走了。有时烦恼在心中,不去理它,因为找不到原因。于是这位同学,就另外换了一个思想,观念来代替。我说对的。

        但这只是普通人的修养方法,高明的人不做这种事情,因为他知道心里头有个东西,找也找不到,金刚经不是告诉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吗?来无影去无踪,你知道它,它已经没有了,最好不去理它。可是你说,现在我们烦恼来时,硬起心来那又变成真烦恼。这种不理的念头就是真烦恼,也就是又加进去一个东西。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要注意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比如去年年底,有一位女居士,忽然嘴歪了,中风。她倒有信心,问我是不是气通不过。另有一位居士,守戒律多年,眼睛忽然看不见了,是白内障,后来针灸好了,也问,是不是气到那里走不过了。这些都是最近的事情,证明我们学佛的,功夫和身心都有连带的双重关系。这些问题都要详细讨论,如不拿出来讨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大家修持时,哪些是受生理影响,哪些是受心理影响?如何解脱身心两方面的问题?

        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去年一位朋友去世了,他也学佛很多年,但是解脱仍难,要想离开身体,说去就去,做不到。想做而又做不到,道理在哪里?你真做到,你的身心分离得开,那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不算悟道,只能说是解脱。所谓坐脱立亡,盘个腿,或坐着就去了。不仅是出家人可以办得到,在家居士也可以办得到,甚至修养高的读书人也做得到。

        修持作功夫,身心绝对可以分离。但是,做得到身心分离,也不过是能够解脱而已,至于悟道了没有,答案是不一定。功夫要到可以坐脱立亡的境界,虽然不容易,但比悟道就容易多了。过去这一种方法,视为秘密不肯讲,其实佛经上都有。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讲太清楚了会有后遗症。因为人们知道了会去试一试,反而试出毛病。又有些人知道了这种法门,可以借此自杀,可以借此逃避。

        为此之故,才为大乘密乘戒律所禁止。但若作科学研究来讲,可以知道肉体与精神如何分离,如果光凭我们自己修持,去磨练,几十年中会不会摸得到,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重点是三个,就是见地、修证与行愿。

        什么是见地?

        拿中国禅宗的术语来说,见地就是见道。见道以后,怎样去修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知道以后要如何去实证呢?几十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佛,当时有一个老牌的心理学教授,他说:非常佩服佛学的理论,但是认为佛学的理论没办法证明。因为佛学说一切唯心,如果现在要心理造出一个金鹅,而且会生金蛋,照理说一切唯心,应该可以造得出来,但是事实上却不可能。见地就是理;行愿同修证是事,照佛学的成语来说:就是“事相”,以禅宗的讲法,就是功用,普通叫功夫。

        大家学佛,首先提到定。能不能定,不去管它,先问能不能盘腿?盘腿不是定,只是习定的最基本方法。你腿都不能盘,还谈什么呢?理到了,事做不到是不行的。事相做得到,行愿做不到也不行。

        现在我们先解释这三件事,并且要确确实实很老实的来讨论。讲修证,这些经、律、论,就包括在修证里面。修证不离禅定,这点是很重要的。

        关于“定”,最初译为「禅那」,是梵语的译音。以后借用中国文化里的观念--“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故称“禅定”。后期翻译的经典。认为「禅那」不能完全表达它所涵的意义,于是玄奘法师又译成「静虑」。不论静虑也好,定也好,都出自“大学”。事实上,这个名词的定义很难下,弥勒菩萨一派,干脆不讲这些,就称“瑜珈”。后来瑜珈是指修这一套功夫的人,而“瑜伽”则是这一套功夫的总名称。

        在印度,瑜伽与瑜珈,本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定义。如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就是指修持有成就的人,地是次地,论是论述,所以书名的意思就是对修持一步一步境界的讨论。佛法所有的经、律、论,都是告诉我们修证的方法。可是我们现在他是他,我是我,完全合不拢来,理与事两个配不起来。尤其是身与心不能合一,脑子知道这个道理,事情配合起来就做不到,这正是修证功夫的问题。

        普通我们讲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现在有一个大问题,讲到修,就提到定。一般人不论国内国外,对宗教修持功夫都很内行,修就是修定。大家修定观念的最大错误是什么呢?是以为所谓“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义是相违背的。此其一。

        其次严重的是,现在一般人都稿神秘了。灵感啊!神通啊!第六感啊!超越冥想啊!各种神秘名称都加上去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大家要知道,神通与神经是双胞胎,这一点真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话又说回来了,什么是定?一定要认清楚。四禅八定,是佛教修证方法的中心基础,不过佛法不在定上,定是共法。但是佛法也不离开定,历代高僧传中,功夫修证到“定”的比丘及比丘尼非常多。甚至南北朝的皇帝,也是与佛教有关,如刘裕小名寄奴;梁武帝,隋文帝等与佛教关系都很深。

        佛告诉了我们修证的路子,但是我们自己没有走过,反而把听到的这些,当作是自己证明的,这是“倒因为果,倒果为因”。什么奇经八脉,三脉七轮的;这一关打通了,那一关打通了;搞气脉的,搞打坐的,都不是真正的禅定。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气脉的,都是受生理感觉状况支配,如果不能超越生理感觉状况,而以为这就是道的话,那就错了。换句话说,这个道在哲学基础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为有身体存在,当身体健沟的话,才能生起气脉变化,如果没有身体,还会有气脉变化吗?由此可知,气脉变化是由身体而来的,是属于生理的,物质的。这样一来,道在哲学上不是成了唯物的吗?这个问题就严重得很。

        如果你说不是唯物,而是唯心的,好,那么你能拿身体以外的那个东西来看看吗?别说拿个东西给人看,你能入定三天给人家看看,也就很了不起了。你一入定,这四大的身体就和你脱离了吗?所以我刚才讲见地、修证、行愿三个部分,包括一切,三位一体,同等重要。

        真正要修证的话,楞伽经、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意生身」不成就,修持便不会成功,所修持的功夫还都属于四加行中的初步而已。四加行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我们讲佛学都晓得四加行,加行就如工厂里的加工品,加工法。四果罗汉、十地菩萨、十地的功夫,每一地都离不开四加行。换言之,初禅有初禅的四加行,二禅有二禅的四加行。。。。。。在现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提到过;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过,都对四加行非常重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仅是佛学研究得好但功夫都不能实证的话,就是没有做到加行的功夫。

        四加行在教理上是暖、顶、忍、世第法,当然有它的解释,也很合理。我们严格地推开教理来讲,四加行一步有一步的功夫。比如我们学佛学道,动辄谈生理变化,气脉问题,按道的标准来说,奇经八脉通了的人,我还没有看到过。

        如果真打通了,根本还不算成道。至于四加行初步的“暖”法,还没有达到气脉通。

        气脉真正通了以后是怎样的境界呢?两腿盘着,不但不想下来,浑身软化了,与虚空合一,轻灵得很,舒服无比。真正气脉通了以后,身体内在的光明才可以生起。尽管没有光,内部仍是一片光明。普通一般人眼一闭,前面黑漆漆的,这叫一团无明。

        但不要以为这一片光明是大光明境,那还差得远呢!这还是有相之光。我只告诉你们,这时光明生起以后,拙火(或称灵力,灵能)才能生起来,我们这个自性的本能与我们的身体,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一样,这一杯清水里,放了一些盐,搅和以后,水是咸的。你能把盐找出来吗?水里加了颜料,也拿不出来了。同样的,我们生命自性灵能,在这个身体脱离不开;能脱离的人也不见得悟了道。这只是修证功夫而已。等灵能发动了,才到达了四加行的暖法。

        修持功夫到了暖法的人,不管年纪多大,便如婴儿般,全身软绵绵的。但这个并不就是道,没啥稀奇!这是生命本能本来具有的。问题是你如何才能修持到这个暖法。这些问题,教理上的解释都不同,我们是以事相来解释的。

        说到“顶”法,并不是头顶开花,而是与虚空一体,如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是达到了顶法。先做到了暖法,其次才到顶法。顶法修持到了,就是初禅。初禅有初禅的加行,二禅有二禅的加行。。。。。。,然后才能到达忍法。

        什么叫做“忍”法?就是一切都截断了,这时妄想截断,脱离世间,超然独立。「无生法忍」,“忍”是行容词,截断了,但这还没有证到空,只不过一切被截断了而已。世间的观念与烦恼都截断了,到达了这个境界,也不过是世间修持的一个最高成就而已,还没有跳出世间,所以下一步才能到达”世第一法”。

        当一个人修到“世第一法”这个阶段时,才能够算得上是个人,做人到达了顶尖,也等于庄子所说的“真人”。换言之,在庄子眼中,未得道的便是假人。

        虽然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还是世第一法而已,仍未超出世间。

        那么超出世间的路怎么走?任何一步修证功夫的路线,都离不开四加行,每一步都离不开,包括学净土、学止观、学密等都是一样。都是由四加行的成功,和禅定的成功以后,才能谈到修出世法。这也就是修证的程序与次第。

        刚才这些话,是由于提出三步骤,见、修、行的问题而阐明的。首先是见地,有了见地以后,就是如何修道,如何行愿。现在倒转回来只讲定的问题,讲定的实际道理,这仍是初步,将来要一步一步很详细地讨论它。在修证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注意四加行的道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