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epub18.借天才的策略唤醒你的心灵

18.借天才的策略唤醒你的心灵

        一个人是被我们称为所谓“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他会觉得他的思想与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这是他的意识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我们的牢笼,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我们必须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拓宽我们的胸怀,去拥抱所有生灵和整个世界的美,这是我们的使命。

        莫扎特、达·芬奇、迪士尼和爱因斯坦是众所周知的天才。你,或许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那么,是什么令你卡在普通人的境界中,又是什么令天才成为天才的呢?

        我上过一个“天才的策略”的课程,执教老师是享有全球声誉的美国NLP大学执行长罗伯特·迪尔茨。顾名思义,这一课程的目的是让普通人掌握天才的策略。

        NLP以操作性强和见效快而著称,在短短几十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卓越的导师。罗伯特·迪尔茨被公认为其中最富有创造力、贡献最多的导师。

        在课程中,他一直强调一点:“是什么不同导致了这一差异?”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天才和普通人存在差异,是什么不同点导致了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第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天才状态和糟糕状态,是什么不同点导致了我们形成这两种不同的状态?

        发现了这些差异,我们就可以学习天才的策略。不过,我们并非无中生有,纯粹去模仿天才,而是通过模仿天才们的身心灵模式,帮助我们自觉地将糟糕状态转化为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最佳状态。

        迪尔茨总结过很多天才的身心灵模式,并对莫扎特、达·芬奇、迪士尼和爱因斯坦这四位天才尤其感兴趣,这次课程的目的便是帮助学员掌握这四位天才的策略,并学会作为一个培训师如何帮助个案掌握天才的策略。

        

恐惧常是通向天才的钥匙



        迪尔茨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觉得我必须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是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它总是伴随着一种使命感。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其核心在于,普通人被卡在自我中,而天才们的自我和灵性是合一的,他们一直保持着灵性的通道。普通人对自我很恋栈,会常说“我”创造了什么,而天才们都知道,重要的是将自己投入到一个更大的存在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灵性的通道打开。对此,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有精彩的描述: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这一道理或体悟,差不多每一个天才都有类似论述,譬如莫扎特的说法是:“我真的从不曾研究或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音乐是透过我而来。”他还在描绘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时说:“我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怎样出现,也无法强求。那些悦人的欢乐留在我记忆中,我也习惯了像被告知的那样,任由它们蜂鸣……它们点燃我的灵魂,只要不被扰乱,我的主题会自行扩展。”

        玛莎·格雷厄姆和莫扎特的论述非常迷人,但普通人如何模仿这种天才的策略呢?在课程中,迪尔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练习:

        一、在后设位置(最初谈话位置),培训师询问个案,他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状态是什么,而他能想到的一个最佳状态又是什么样子。

        二、进入到“最佳状态”的位置,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最佳状态中,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三、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四、让个案进入问题状态的位置,培训师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的问题状态,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五、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六、让个案重新进入最佳状态的位置,并带着在最佳状态的体验,走进问题状态的位置,发现这两种状态的不同,然后化解问题状态,从而找到将其转化为最佳状态的钥匙。

        迪尔茨为一个女学员做练习时,这个学员的体会是:“我感受到,在不同的状态,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在最佳状态,有一个更高的能量从我头上传来,声音是‘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而在问题状态,一种恐惧从我的腿下升起,那时我就会担心别人的看法,而一旦别人没有认可我,我的恐惧就会更加严重,这时我会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做。”

        当迪尔茨让她将最佳状态带入问题状态时,她发现,在这种情景中,她不必担心别人的看法,恐惧会烟消云散,问题状态转化成了最佳状态。

        对此,他说,几乎总是恐惧将我们卡在自我中,而不能打开灵性的通道。在不同的问题状态中,恐惧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便是化解问题状态的钥匙,一旦发现这个钥匙,就可以打开那个通道。所以,“不是用拿掉‘坏我’,不是用‘好我’消灭‘坏我’,不是消灭与挣扎,而是接纳和转化”。

        

拥抱内心深处那个恐惧的小女孩



        我和我的拍档做练习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我的拍档的问题状态是失眠,她说自己有20年失眠的历史了,而她的最佳状态有两个,一个是她在事业上有巨大突破而被公司选做代表,在全公司大会上宣讲自己的成功经验时的状态;一个是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偶尔一次可以酣然入睡的记忆。

        当我作为培训师做最后一步练习时,她貌似很快转化了问题状态,但我没任何感受,所以当她想退回到后设位置时,我轻轻地拦住她,让她更深地沉浸在问题状态中,看看是不是还有更深一层的钥匙。很快,她的眼泪涌了出来,她说,她发现了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自卑至极,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敢出来。

        这个充满恐惧、觉得自己不会被人爱与认可的小女孩才是化解她问题状态的钥匙。这是她20年前开始失眠的原因。当时,她遭遇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挫折,此后便开始失眠。这个小女孩的意象显示,她之所以失眠,是因为她认为,遭遇了这个挫折后,她就是一个失败的小女孩,再也没有人爱她了。

        这在她小时候或许是正确的,但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是一个幻觉,因她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四五年前那次没失眠的体验也告诉她,她仅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她可以不必经过任何人的认可,就天然具有这份价值。

        所以,当她带着最佳状态的体验去拉、去拥抱这个躲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时,转化发生了。有一会儿,她泪如雨下,而那个小女孩不再只是躲在角落里,她也主动迎上去,去接受这份拥抱。

        莫扎特的策略则是任由那些悦人的欢乐蜂鸣,并借此打开问题状态,让自己不再卡在自我的恐惧中。有时候,问题状态太痛苦,直接让个案从最佳状态走向问题状态会有很大困难,这时就可应用达·芬奇的策略。迪尔茨认为,达·芬奇策略的核心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既可以沉浸在整体的美中,同时也会保持对细节的惊人洞察。借用达·芬奇这一特点,迪尔茨将从最佳状态到问题状态的这条路切割成几部分,让个案一步步地从最佳状态向问题状态靠拢,从而实现转化问题状态的目的。

        

给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各自一个空间



        动画大王迪士尼的策略和达·芬奇的策略有些类似,他也是将创作过程切割,但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而是切割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思维过程都包含着这三个部分,只是,我们这三个部分常常是混在一起的,这导致每一个部分都没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譬如,当你展望一个梦想时,你会同时担心,这能实现吗,甚至干脆就批评它说,这是一个妄想;当你试图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时,批评家也常常跳出来说,你真笨,你根本实现不了这个梦想。同样的,你也很难做一个尽兴的批评家,这时你的梦想家角色可能会跳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个没有想象能力的家伙;而现实主义者的角色也可能会跳出来说,你除了会批评还能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多辛苦……

        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会有这种混乱,一个团队的集体思考过程也会有这种混乱,而迪士尼的策略是,将这三个部分切割,给每一个部分一个单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它可以不受干扰地充分表达。例如,迪士尼公司专门有一个“梦想屋”,在这个房间里,工作人员可以尽情想象,而不允许有任何批评。

        迪尔茨将迪士尼的这个策略进一步细化,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后设位置,和个案谈梦想。

        二、进入梦想家的位置,培训师让个案充分表达他的梦想,并询问个案有什么体验。

        三、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四、进入现实主义者的位置,让个案制订实现梦想的计划。

        五、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六、进入批评家的位置,让个案从多方面去发现这个梦想和计划的不足。

        七、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八、让个案绕着“梦想家、现实主义者、批评家和后设位置”这个圆圈多走几圈,看看还会有什么感受和体验自动浮现出来。

        这个练习对我有很大帮助。我的拍档是广州资深的NLP培训师舒俊琳,他引导我检验了我一个重要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放下了一切疑虑,因为我发现,只要我能全然投入到这个梦想中,我的一切疑虑——也即自我的恐惧会自然化解,当这个梦想彻底成为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时,现实层面的疑虑都将不存在。这并非说,我不需要任何现实层面的考虑,而是说,我越全然地投入到这个梦想中,现实层面会收获越多,但这种收获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而假若我试图将它们变成主要的目标,我会感觉,我通向更大存在的灵性的通道被卡住了。这时,我越在现实层面挣扎,被卡住得就越严重,相应地,我的天分发挥得就越困难,这会进一步令我在现实层面更加挣扎,最终发展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一星期的课程中,我发现,当我们的人生目标主要是自我层面的需要时,这种挣扎都会发生。并且,我还发现,这种挣扎非常普遍,而自我层面的需要也常化为各种貌似崇高的目标,譬如名誉、掌声、施舍乃至所谓奉献,这些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要,但它们仍然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这就是一种牢笼,正如本文一开始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

        所以,不管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多重要,最终我们会发现,最重要的一环还是梦想家这一角色。假若我们的梦想真正能与更大的存在相连,那时便会产生匪夷所思的动力。

        

他帮妈妈从晚期癌症中康复



        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非常深奥,然而,爱因斯坦发现这些理论,依赖的从不是抽象的逻辑思考,而是直观的视觉思考。他曾说:“如果我没有办法想象它是真的,那我也没有办法去实现它。”他说的想象是能够用视觉看到一种理论设想的实现。譬如,他16岁时曾设想:既然我看到一面镜子中的自己,是光的传播的结果,那么,假若我以光速前进,我还能看到镜子里自己的镜像吗?

        迪尔茨设计了一个练习,让我们通过视觉来思考,这对我也有很大帮助。不过,爱因斯坦对迪尔茨最大的启发是想象的力量。

        三十多年前,迪尔茨的妈妈的乳腺癌复发。在那一两年前,她一个乳房被发现有乳腺癌,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激进治疗,将这个乳房切掉了。然而,癌症还是复发了,癌细胞不仅蔓延到另外一个乳房、卵巢和膀胱,还蔓延到了身体所有部位的骨髓,锁骨上的一个瘤子甚至大到将骨头都撑裂了。

        医生对她说,这已是癌症晚期,她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但真的一定会如此吗?迪尔茨想,也许NLP的技术可以帮到她,于是他亲自给妈妈做NLP的辅导,用的是迪士尼的策略。他问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

        她回答说:“我没有梦想了,因为没有未来了。”根据爱因斯坦的策略,假若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了,就只有绝望了,这时任何人都帮不了她。所以,他要先帮妈妈唤醒梦想。于是,他继续问:“如果有,那会是什么?”

        她开始有了一个梦想,她说她生命中的一个使命没有完成,她渴望完成它。然而,当走到现实主义者的位置时,她说,她没有计划,因为没有先例,以前病到这种地步的人都死了。

        他问:“一定如此吗?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本来以为只会有一个结果,但最后发现其他结果也可以实现?”

        她想到了几个例子,一个是迪尔茨的大哥,小时候被诊断为肌肉萎缩,但最后发现这不是真的,另一个例子是迪尔茨的爸爸,他得了绝症,医生说他只能活6个月,但他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活了16年。还有迪尔茨的外婆,外婆怀着迪尔茨的妈妈时,医生说她的生殖系统有问题,不要勉强自己生孩子,否则母子都会死掉。然而,外婆深入到自己灵魂深处后,决定还是试一试,最终顺利地生下了迪尔茨的妈妈,后来她又生了三个孩子,医生没法解释这种事,但它就是发生了。

        通过这些回忆,她想象力的疆域打开了,她不再认为,等死是唯一的可能性,她相信她继续活下去以完成她的一些使命的梦想可以成真,她也围绕着自己的梦想制订了一个可行的计划……最后,她痊愈了,又活了18年。这是一个医生无法解释的奇迹,但它的确发生了。

        后来,她常说:“我有两辈子,第一次是发病前,第二次是发病后。得癌症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事。”

        这也是一个转化,一个最糟糕状态向最佳状态的转化。

        

疾病常是灵魂和自我矛盾的体现



        迪尔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谈到爱因斯坦的策略时,他几次说,你的想象创造了你的现实。那么,他的妈妈若只是想,一定要活下去,这就会实现吗?

        对此,迪尔茨回答说,如果这是自我的需要,是自我从恐惧而发的需要,那么这一奇迹不会发生。同样,假若他给妈妈做NLP辅导时,是从自我层面上说,他害怕妈妈死,他一定要妈妈活下来,那么,这一奇迹也不会发生。要想有这样一个奇迹,关键是深入到灵魂深处,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卡住了,结果令癌症这种最糟糕的状态发生。

        “大部分NLP技巧是为了自我,作为一个培训师,我成功了,我很伟大,这种感觉是自我的需要,但追求它时,灵魂就会比较痛。”迪尔茨说,“所以,第一件事,把自己放在一边,把那些‘我想要’的想法放到一边,记住莫扎特的策略,‘这些事情只是透过我而实现,而不是由我而实现’。”

        这一故事令迪尔茨学会了感恩。本来,他觉得,妈妈再多活两年他就心满意足了,但妈妈最终却多活了18年,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当妈妈多活到10年时,他和妈妈一起去检查身体,妈妈完全健康,锁骨上的瘤没了,甚至用X光都看不出问题。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不可能的梦实现了”。然而,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他竟然连一点感恩都没有过。他曾暗自许愿,如果妈妈能活下来,他会亲吻大地,以表达感恩,但他一直没有兑现这个诺言。现在,他决定,永远记住感恩,感谢一切。

        在采访迪尔茨时,我特地问了一个问题:“你现在如何看待身体的疾病?”

        他回答说,疾病的英文“disease”的意思即“不自在”,其本意可以理解为,身体的疾病就是“内在的不自在”的一种反应。

        他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关于妈妈的疾病,迪尔茨说,他后来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自我和灵魂的矛盾。一方面,她的灵魂想做自己,另一方面,她的自我担心这样会失去别人的爱与认可,这种恐惧迫使她按照别人的意志而活。于是,她的生命的最根本动力就被严重压抑了,最终,她的身体用极端的方式向这种活法说“No”。并且,当她通过这次疾病,终于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并尊重了这种呼声而做自己后,身体就不必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这一动力了。

        迪尔茨说,他妈妈的这一对矛盾,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矛盾。生命不断用各种方式呼唤我们,聆听并尊重你的灵魂,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都可以成为天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