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世界征服者4德意志mod一、帝国反击战

一、帝国反击战

        安庆绪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子富贵,他深深地感激严庄。在公开场合他们以君臣相称,可在人后他们仍旧称兄道弟。严庄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你既没有军事经验也没有政治经验,而且一紧张说话就颠三倒四,恐怕难以服众,还是不要见人的好。

        安庆绪乐呵呵地同意了。他马上封严庄为御史大夫、冯翊王,然后一转身跳进深宫的酒池肉林中,把那些让人烦心的军国大事全部扔给了严庄。

        这样挺好!安庆绪想,我喜欢享受生活,你喜欢操持政务;我要的是富贵,你要的是权威。咱哥俩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多好!

        看着眼前这座千疮百孔却依然固若金汤的太原城,史思明心头掠过一阵强烈的沮丧。

        集结了十万精锐,历时一个多月,千方百计日夜猛攻,太原城却岿然不动。

        这实在大大出乎史思明的预料。

        战前他就得到了确切的情报,李光弼手下的河东精锐已经尽数调往朔方,留守太原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加上地方民兵总共还不到一万人。本以为这座危城一战可拿下,没想到强攻四十余日的唯一结果是——燕军在太原城下扔下了两三万具尸体,而太原城依旧岿然不动。

        史思明不得不承认,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太原尹李光弼是他迄今为止所遭遇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连日来史思明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让左右亲兵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亲兵们都很清楚,付出这么大代价居然拿不下一座小小的太原城,史思明绝对无法向洛阳那个残忍暴戾的皇帝交代。

        可就在这天早晨,当风尘仆仆的使臣带着来自洛阳天子的旨意进入大帐之后,他们便注意到,随后走出大帐的史思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的脸上泛出一层压抑不住的喜色。

        后来亲兵们才知道,老皇帝安禄山死了,新皇帝安庆绪命令史思明率所部还镇范阳,留下蔡希德、高秀岩等将领继续围攻太原。

        回范阳的路上,细心的亲兵还发现,史思明的脸上不光有喜色,仿佛还多出了一层心事,是什么心事亲兵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那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李亨下定决心了。

        他要大举反攻,收复长安。

        不,是收复两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尽管心腹谋臣李泌坚持要求天子集结重兵直捣河北道的叛军老巢——范阳,先拔其根、再断其枝叶,可李亨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光复京师、迎回太上皇,借此安定社稷人心,而后再图河北。

        李泌一声叹息。

        这是忧心如焚的一声长叹。

        也是历史的一声长叹。

        不久之后,虽然两京得以光复,但终肃宗李亨一朝,一直未能克复河北诸镇,甚至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年里,终有唐一代,河北诸镇始终强藩割据,长期脱离中央,几成化外之邦。迄于五代、直至两宋,随着契丹与女真的相继崛起,作为中原王朝的边防重镇,燕云十六州数百年间沦于异族之手,帝国的东北门户始终洞开……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皆肇始于“安史之乱”中河北诸镇的首开叛乱与长期割据。

        当然,即便李亨当年采纳李泌之策先行收复河北,我们也不能保证河北诸藩从此就不会死灰复燃。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口咬定唐肃宗李亨实在是目光短浅,而李泌一定就拥有预言家似的穿透历史的目光。

        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承认,李泌当时的判断的确是睿智而富于远见的。

        同时,我们也不难从公元757年李泌的那声叹息中感受到一种沉重。

        一种世事如棋、难以预料的沉重。

        一种充满历史感的沉重。

        至德二年二月初十,唐肃宗李亨自灵武进驻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十日之间,陇右(治所在鄯州,今青海乐都县)、河西(治所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安西(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及西域(今新疆、中亚东部)各地兵马纷纷集结于凤翔。

        帝国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二月十一日,兵部尚书、灵武长史郭子仪自洛交(今陕西富县)出兵攻取河东。河东位于长安与洛阳之间,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郭子仪收复此地,既扼住了燕军的咽喉,又与长安西面的唐军遥相呼应,从东、西两侧对长安燕军形成腹背夹击之势。

        二月十九日,驻守长安的燕将安守忠主动出击,向驻扎在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一线的唐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部发起进攻。王思礼战败,退守扶风(今陕西扶风县)。燕军的先头骑兵逼至大和关(今陕西岐山县北),距唐肃宗驻跸之地凤翔仅五十里。天子行在大为震恐,即日宣布戒严。

        同日,困守太原的李光弼抓住史思明撤退的战机,率领敢死队出城攻击蔡希德。燕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蔡希德仅以身免。

        太原大捷的消息传来,天子行在群情振奋。虽然李光弼“斩首七万余级”的战报水分不小,但在唐军大举反攻前夕,且在初战失利的情况下,这则掺水捷报仍然不失为一则振奋人心的美丽谎言。

        二月二十二日,郭子仪派遣他的儿子郭旰、兵马使仆固怀恩、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率兵渡过黄河,进攻潼关。守关燕军寡不敌众,扔下五百多具尸首仓皇退却,唐军打开关门。燕帝安庆绪急命安守忠火速援救潼关。

        燕军的反扑非常有力。结果唐军战败,一万多人阵亡,李韶光和王祚战死,郭旰和仆固怀恩渡过渭水,退守河东。三月二十三日,安守忠趁胜进击河东。郭子仪亲自指挥战斗,击退了安守忠,斩获首级八千、俘虏五千。

        第一回合,双方互有胜负。

        四月,求胜心切的唐肃宗李亨改变战略部署,擢升郭子仪为司空兼天下兵马副元帅,命其率部至凤翔,准备集中兵力一举克复长安。四月底,郭子仪部与王思礼部在咸阳西南的西渭桥会合,而后进驻潏水(渭水支流)西岸。燕将安守忠、李归仁立刻率兵屯驻长安西郊的清渠。两军对峙七天七夜,唐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五月初六,安守忠佯装后撤,郭子仪命令全军出击。燕军以九千精锐骑兵组成长蛇阵,待唐军攻其腹部,首尾迅即变成两翼,将唐军合围。此战唐军大败,伤亡惨重;判官韩液、监军宦官孙知古被俘。唐军抛弃所有军资器械退至武功。天子行在再度戒严。

        第二回合,唐军惨败。

        经此一役,李亨与郭子仪皆深感唐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及叛军,不得不遣使求援于回纥。九月,回纥的葛勒可汗派遣其子叶护、将军帝德率四千余名回纥精兵抵达凤翔。肃宗李亨大喜过望,不但设宴犒劳,赏赐财宝,还向叶护许诺:“一旦京师克复,土地和百姓归唐朝所有,金银财帛与美女归回纥所有。”

        很显然,这是帝国的悲哀。

        堂堂大唐天子,为了夺回自己的都城,不惜向异族屈尊俯就,而且不惜以大唐帝都的财富和美女为代价,换取异族一施援手,这就算不是卑躬屈膝,起码也是尊严扫地。

        然而,此时此地的李亨还有什么尊严呢?

        一个山河破碎、社稷倾圮,被家贼打得东奔西逃、连都城都没有的皇帝——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呢?

        我们情愿相信李亨实在是无计可施、无路可走了;我们很情愿相信这个皇帝在拿自己的财富和子民跟异族做交易的时候,内心是极度悲凉、极度无奈的;我们更情愿相信这位时运不济的大唐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只为了有朝一日重整河山、再现帝国往昔的赫赫荣光……

        可是此时的李亨并不知道,此时的我们也还不能确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即将来临的未知历史面前,李亨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算不算一相情愿!

        都城也许是可以夺回来的。

        某些个人的面子也是可以勉强捞回来的。

        可是——帝国的荣光呢?

        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贞观与开元呢?

        它们会不会像奔腾而下直泻千里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

        它们会不会像皎洁明亮晶莹无瑕的江中月——倒映的是长安的旧时月亮,可一掬江中水,捞起的——却是满掌破碎的盛唐?

        至德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唐朝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李亨长子)与副元帅郭子仪率领十五万大军,在长安西郊的香积寺一带,与安守忠、李归仁的十万燕军展开大决战。

        回纥的四千铁骑果然在这个决定性战役中起了关键作用。

        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当口,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击溃了燕军的精锐骑兵。燕军士气大挫,被歼灭六万余人。安守忠、李归仁与燕朝的西京留守张通儒等人率残部弃城而逃,退守陕郡(今河南陕县)。郭子仪率部追至潼关,趁胜收复华阴(今陕西华县)、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二郡。

        九月二十八日,长安光复。

        翌日,捷报传回凤翔,百官入朝恭贺。唐肃宗李亨泪流满面,即日遣使至蜀地奉迎太上皇李隆基回銮。

        安庆绪惊闻长安失守,征调了洛阳的所有兵力——步骑共计十五万人,命严庄率领,火速增援陕郡的张通儒,准备死守洛阳门户。

        十月十五日,广平王李俶率唐回联军进至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曲沃镇),郭子仪部在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与燕军展开遭遇战。唐军不支,开始溃退,千钧一发之际,燕兵突然发现身后卷起漫天黄尘,滚滚尘埃中刚刚射出十几支箭,燕军士兵便已相顾骇然。

        他们知道,最让人恐惧的对手来了。

        回纥兵来了!

        燕军开始退却。形势瞬间逆转,唐回联军前后夹击,燕军霎时崩溃,尸横遍野。严庄和张通儒抛弃陕郡,东逃洛阳。

        十六日,看着从战场上侥幸捡回一命的严庄,安庆绪知道大势已去,遂与严庄一起率领一干亲信,在当天深夜从东都苑门出城,逃亡河北。

        十月十八日,洛阳光复。

        二十一日,郭子仪派部将攻取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与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二郡。

        同日,安庆绪的逃亡队伍中有一个人掉队了。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掉队,只知道他随后便以一种弃暗投明、诚惶诚恐的表情进入唐营,向唐军投降。

        这个人就是严庄。

        短短一个月后,严庄便被唐帝国任命为司农卿。

        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严庄就是。

        该弑君的时候就弑君,该背叛的时候就背叛。所以他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就是乱世的生存法则。

        在此后一百五十年的唐朝历史上,从一而终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类似严庄这样的“俊杰”却可以说遍地都是。

        至德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唐肃宗李亨终于回到阔别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长安。

        这座饱受蹂躏的帝都终于回到大唐帝国的怀抱,回到大唐天子李亨的怀抱。

        李亨看见长安的天空镀满金黄。

        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金黄。

        十一月初四,太上皇李隆基也千里迢迢地回到长安。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李隆基第一次发现,他眼中的大明宫是如此美丽而又如此沧桑。

        安庆绪一口气逃到邺郡(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的时候,身边的骑兵剩下不到三百人,步兵也不到一千人。可很快,蔡希德、田承嗣等将领便纷纷来归,安庆绪又招募了河北诸郡的人马,兵力又迅速恢复到六万人。

        既然还有牌,老子就能接着玩。安庆绪遥望洛阳,咬牙切齿地想。他把邺郡改名为安成府,作为新的燕都,同时改元天成。安顿停当,安庆绪连日逃亡的仓皇和恐惧才逐渐被东再起的决心所取代。

        然而,面向洛阳的安庆绪难免还是有些脊背发凉。

        因为他的背后是范阳,而范阳在史思明的手里。

        在即将来临的新年里,史思明会继续姓“燕”,还是像严庄那样翻然易帜、转而姓“唐”?

        安庆绪感到怀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