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是谁说的3、暗算无常死不知

3、暗算无常死不知

        成皋战役的第三幕拉开,是极具画面感的。

        这个画面是从一辆车子开始。车子很小很简陋,就在成皋第二次破城之日,从北门的门缝里挤了出来。赶车的人也很低调,混杂在难民之中,丝毫也不起眼。车子里边挤坐着两个人,满脸的紧张疲惫,正是刘邦和夏侯婴。在他们身后,是震天的喊杀声和熊熊燃烧的火光。破城的楚军一面大肆屠杀四处逃窜的汉军士兵,一边搜寻刘邦的下落。

        然而刘邦却是天生的逃亡大师,他在年轻时代起,就因为犯罪而被秦朝官吏追捕,因此积累了丰富的逃亡经验。他一生中逃亡的次数不少于十几次,却一次也没有被捉到过。可以说,刘邦的成功逃亡是创了纪录的,至今无人能打破。

        为什么没人能够逮到他?

        因为他熟知别人的思维弱点,而世人却对他一无所知。

        而项羽,面对神秘消失的刘邦,只有深深的困惑与郁闷。

        刘邦悄无声息地逃到了小修武。

        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在这里,有一支强大的汉军部队,带队的正是韩信和张耳。

        刘邦在黄昏时分抵达了韩信兵营门外,但是他没有通报韩信,而是和夏侯婴乔装为过往行人,就在小修武当地简陋的客舍里居住了下来。从当时的情形上来看,这一夜他并没有睡好,实际上只是在上半夜的时候,打了个盹。未等天亮,他和夏侯婴就出了客栈,把那辆破车修饰了一下,插上带有羽毛的旌旗标志,向着韩信的大营冲了过来。

        到了大营门前,他没有表露身份,只是声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特使,而且他随身携带着相关的印符,得以顺利进入兵营。再接下来,应该是有一场小规模的交火,刘邦和夏侯婴手下的人,突然亮出了自己的汉王身份,在韩信的扈从们目瞪口呆之际,迅速攻占了韩信及张耳的卧室。并在没有惊动两人的情形之下,先行收缴了兵符印信。等张耳和韩信懵懵懂懂地醒来,听到的是汉王升帐,喝令二人迅速觐见的声音。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修武刘邦大夺兵,睡梦中韩信遭暗算的故事”。但很少有人解释过,刘邦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既然抵达了小修武,何以不通知韩信速速迎驾,却弄出这么个名堂来,此举有何深意呢?

        想了解刘邦的用意,须得从楚怀王的悲催命运说起。

        这里说的楚怀王,实际上是战国时代楚怀王的孙子,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老楚怀王的孙子,就被打回原形,成为了放牛娃。但后来项梁东渡,为了竖立一杆能够号令天下的战旗,就拥戴这个放牛娃做了新一届的楚怀王。再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尽收权柄,剥夺了项羽的兵权。

        但是随后不久,秦将章邯包围赵国钜鹿,赵国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就挑选了最信任的宋义,以其为上将军,统十万楚兵,去救援钜鹿。却不承想,途中项羽突然发动兵变,杀掉宋义,夺取了兵权。

        从此以后,项羽就再也没有把兵权还给楚怀王。

        楚怀王沦为了孤家寡人,无枝可依,搞到最后,他竟然被项羽派英布于江心截杀,枉送了一条性命。

        这活生生的现实,让刘邦深切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权力的诱惑是不可抵御的。没有人会放下手中的权力,没有人会这样做。

        由此推断,韩信也肯定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力。

        为什么要交出手中的权力呢?先给韩信一个理由?

        所以,如果刘邦一到小修武,就通知韩信速速迎驾的话,他无法保证会发生些什么事。

        没有证据表明,韩信一定会杀掉刘邦。但刘邦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不测事件发生。

        这就叫:“金风暗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早在和夏侯婴一道逃往小修武的时候,刘邦就在心里盘算他有可能遭到的危险。他不仅在逃避项羽的追杀,同样也防范着自己人。

        毫无疑问,像刘邦这样算计,活得会很累很累——但至少,他活得比楚怀王更长久!

        如果楚怀王也会像刘邦这样精心盘算,这世上大概就不会再有项羽的位置了。实际上,正是因为刘邦算无遗策,才导致了韩信悲苦的命运,让他失去了成为第二个项羽的机会。

        此外,刘邦此举,防范的不仅是韩信,还有张耳。

        要知道,张耳是有前科之人。早年他和陈馀奉陈胜王之命,随陈胜部将武臣,经略赵地,等赵地打下来之后,张耳和陈馀却劝说武臣自立为赵王。这件事尽管有利于当时的抗秦局势,但对于陈胜本人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伤害。

        此时张耳和韩信统兵横卧赵地,其战略格局与当年陈胜王时代同出一辙。刘邦没理由相信,在同等的政治利益格局之下,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如果张耳忽然间老毛病发作,再次劝说韩信称赵王,这事的结果谁也保不准。

        所以,刘邦一防韩信,二防张耳,他实际上谁也信不过——早在他落魄的当年,去大嫂家里蹭饭吃,连大嫂暗示厨房里没有饭了,他都要亲自验看一下,可见这个家伙对人性是持有高度怀疑的。

        刘邦不相信人性——又或者,他只相信人性是不可以相信的。

        和刘邦这样的人共事,是很令人绝望的。除非做到像纪信、周苛那一步,被人用火烧了,又或是水煮了,否则无法取得刘邦的信任。

        那么,大家为什么却还要选择刘邦,而不选择项羽呢?

        选择项羽比选择刘邦更令人绝望。在刘邦这边,最多是没便宜可占,可在项羽那边,却只能像范增那样,无端遭受疑忌,落得个冤沉海底,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老板,刘邦只是精明,在他手下无法藏私而已。但只要你认真表现,不存私心,还是有许多发展机会的。而遇到项羽,他唯一信任的是最不应该信任的间谍项伯,所以你表现得越好,反而出局得越快。这也是小修武夺权事件发生之后,史学家对刘邦持宽容态度的主要原因。

        总之,仓促之间从床上爬起来的韩信和张耳,面对着手执兵符印信,“踞而洗”的刘邦,唯有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刘邦在微笑,或许他的心里还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他避免了让张耳和韩信在无法抵御权力诱惑之时,有可能导致的人性横决。既然大家都没有机会表现出人性中的暗恶一面,那么,大家就仍然是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仍然是可以继续合作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