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败亡之因

败亡之因

        三总管都是实力派人物,为什么他们败亡会如此迅速呢?有三点原因。

        第一、三位总管外强中干,而杨坚确实精明强干。换言之,双方的领导力不对等。尉迟迥等人确实都拥兵自重,但是,王谦本来就以庸懦著称,而司马消难则是文士出身,在军事方面并不见长。唯一军事经验丰富的尉迟迥当时已年过七十,无论智力还是体力方面都过了黄金时期。另外,尉迟迥虽然军力强大,但却缺少得力的参谋。据史书记载,他的主要谋士崔达拏是个白衣秀士,只会纸上谈兵,这样的高参当然对尉迟迥助益不大。所以说,三位总管外强中干。

        反观杨坚这边不一样。为什么说杨坚精明强干?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杨坚得了三个满分。第一个满分是用人;第二个满分是纳谏;第三个满分是统战。

        先看用人。杨坚用什么人?武有韦孝宽,文有高颎。这两人都是一时之选,韦孝宽沉稳善断,高颎文武双全,有这样的将军和谋士,还有打不赢的仗吗?所以说杨坚的用人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纳谏。杨坚纳谏最精采的一笔在哪里?在于接受李德林的建议。当时前线战场上传来将军有贰心的消息,杨坚原本打算临阵换将。

        而李德林以一介书生,建议杨坚不要更换将领,而应派遣监军,这是个有风险的提案,而杨坚居然能够信任有加,不折不扣地接纳他的意见,这需要怎样的判断力和胸怀!

        事实上,被指控的三位将军最后都在战场上立了大功,特别是崔弘度,算是亲手斩获尉迟迥。这是杨坚纳谏结出的善果,当然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统战。对谁统战?杨坚统战最经典范例就是怀柔李穆,而且,通过李穆,又怀柔了一大批北周元老,确立政治优势。

        这样看来,论军功,杨坚可能不及三个总管,但是,他当领导人的素质可是远胜于三总管。当年刘邦说的好: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段话不光是刘邦的写照,也是杨坚的写照,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的共同写照。换言之,两方面的领导力差异决定了杨坚的优势。

        第二、除了领导能力占有优势外,杨坚方面还具备政治优势。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起兵的理由是杨坚谋权篡位,而他们则要匡扶周室,但是,那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足以号令天下;而杨坚说这些人是叛臣,一定要剿灭,是打着皇帝名号说的。臣子和皇帝谁说话管用?当然是皇帝,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李穆等老臣最终决定投靠杨坚,和这种政治态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扶助北周的号召力其实不大。

        本来,当时北周建国不过二十四年,还不足以让人形成绝对的忠君意识,而周宣帝统治时期又凶残暴虐,使得很多大臣失去信心。

        相反,杨坚辅政后,修改法令,厉行节约,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在此情况下,很多人并不愿意为北周卖命。

        事实上,连起兵的三总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野心,并非真要匡扶北周,如何号召全天下人呢?

        正因为有军事、政治和人心方面的多重因素影响,所以三总管叛乱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