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视频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方出现严重危机,就要乘机出兵夺取胜利,这是从卦象上演出来的计谋。

        

按语



        敌方有内优,就抢占他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掠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交相并临,就吞并他的国家,比如,越王勾践乘吴国遭受大的自然灾害,螃蟹、稻子都死绝时,策划进攻吴国,后来终于趁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与各国诸候会盟,其国内空虚之际,进攻吴国,大获全胜。

        本计的核心内容:从他人的危急、困境。灾难中取利;攻击处于混乱之中的敌人。

        本计计语最早的出处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章回小说中,于是就引出了本计的第一个故事。

        话说唐僧唐玄奘离开大唐国,前往西天取《大乘真经》一天晚上,全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庙里上下房间70多间,僧客200余人,其时红火,唐僧等人入内后,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得知唐僧有一大唐宝物——袈裟,方丈欲开开眼,请唐僧拿出一见,唐僧巩若事端,执意不肯拿,孙悟空看不过,耐不住方丈的苦苦恳求,于是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向僧人炫耀,就在解包袱时,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瑞气千条,真是件所罕见的宝贝袈裟呀!

        方丈一见,顿生歹念,他当即跪到在地,眼中含泪,苦苦哀告着对唐僧说:“我年大体弱,老眼昏花,实在无法欣赏宝物,可否拿到房仔细观赏?”

        唐僧一时心软,便允了老方丈的请求。

        老方丈将袈裟拿到后房后,越看越越爱,越看越想据为自有,于是就和手下的僧人商议怎样才能把袈裟夺取过来。一个名叫广谋的和尚说:“何不放一把火,将禅堂烧掉,烧得好将他们师徒二人烧死,便是他们逃出来,也说袈裟被火烧在了里面,谅他们也不敢奈何。无非给他们些银两了事。”

        方丈觉得此计甚妙,于是就将众僧唤来,用柴草把禅堂圈了个密不透风,悟空此时尚未睡着,听见门外声响,便变成了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只见四圈大火突丰收,放火的和尚还在手执火把得意地狂笑,悟空一怒之下,一个斤斗翻到南天门,向广目王借了“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白马,然后又念咒,一口气吹将过去,刹时间狂风大作,火势向四周蔓延开来,愈烧愈旺,把个观音院烧得通红,唯有唐僧和白马所在的禅堂得以幸免。

        在反转扑来的大火面前,众僧侣抱头乱窜,哭天嚎地,现在成了他们引火烧身,自食其果了。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场大火惊动了四周山上所有的野兽和鬼怪,观音院正南20里处有一座山,叫黑风山,山中有一洞,叫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怪,叫黑风怪,它与这方丈素有交情,见院中起火,急忙前去相救,及到入得观中,见到那方丈屋里的灿烂袈裟,认得是佛门之宝,顿时起了贪念,于是便不再救火,拿起那袈裟,趁火打劫,驾起黑云,径直返回它的山洞。

        趁火打劫一词即在此现。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雅各正在家里煮红豆汤,以扫打猎回来了,他在山里奔波了一天,又累又饿,便对雅各说:“我饿得肚子咕咕叫,给我些红豆汤喝吧。”

        雅各点点头,不露声色地说:“这好说,不过我要把你的长子权利让给我。”

        以扫回答说:“你看,我简直快要饿死了,还要长子权干嘛,好吧,我就把长子权让给 你。”

        雅各忽地站起来,紧逼着说:“这可不是儿戏话,你要在上帝面前发誓。”

        以扫不以为然地说:“好吧,我发誓。”

        当以扫发完誓后,雅各便给他一些面包和红豆汤,以扫入吞虎咽地吃完,拍拍屁股,站起来便走了,什么长子不长子的,他早已忘到了脑后。

        谁知,正是这一句玩笑话,使得雅各在继承父亲的王位时顶替了以扫,以致使以扫遭遇了一连串非人的磨难。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以扫竟这样轻看了长子的权利。”

        在我们今天看来,雅各在他兄长打猎归来,筋疲力尽的时候,用一份红豆汤诱使他放弃了长子权,这也是一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只不过,这种打劫的方式不那么明火执仗罢了。

        趁火打劫有两种方式,一是见到火起,趁机去打劫,一种便是自己先去纵火。在人心惊乱地去救火的时候再去打劫,不管趁火也好,还是纵火也好,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劫。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陷京都,崇祯皇帝跑到煤山,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而死,李自成自称为帝,当时,起义军在京城内到处抄没明朝大臣的宅院,抢掠富贵人家的财宝,搜抓皇亲国戚及其余党,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李自成称帝后,将明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抢去,而后又将吴三桂的老父吴骧关押起来,以此胁迫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乃明朝名将,统领数十万人马镇守边关,抵御满族的入侵,此时接到父亲发来的劝降书,得知李自成已在京称帝,定国号为“顺”自忖大势已去,意欲归降,正在回信官降书之时,逃难的家僮从京城赶来。

        吴三桂问:“家里的情形怎样?”

        家僮大放悲声地说:“老主人已经被下了大牢。”

        吴三桂不以为然地说:“这无妨,我这一封收信过去,老人家立刻就会出狱的。”

        吴三桂又淡淡地问:“夫人呢,她现在在何处?”

        家僮顿时禁住了哭声,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三桂一见此情,心中焦躁,厉声喝道:“她究竟怎样,你可照实说来,我不怪你,倘若有半句假话,我定不饶你。”

        家僮涕泪横流地说:“是不的们不中用,没能保护好夫人,夫人早已半月前被叛军抢去了,现状押在李自成宫中。”

        “气死我也!”吴三桂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嗖”的一声拔出剑来。“呛啷”将忆案劈下一角。

        “夺妻之仇,押父之恨,此仇此恨不报,枉活人世,不杀李自成誓不为人!”

        吴三桂将原本已写好的降书撕得粉碎,然后重新铺开纸张,他在给吴骧的信中写道:“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把国家大业弃置脑后,心里头想的都是如何报一家之私仇了。

        他一边操练人马,准备回师讨伐,一边暗地进行部署和谋划,风闻闯王有雄兵40余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自己只有10余万大军,兵力单薄,未必是闯军的对手,怎么办?

        被仇恨之火煎熬得失去理智的吴三桂,把救助的目光瞄向了昔日的对头,自己领兵为将以来一直与之死战的满清军队。

        那时满清顺治帝即位,因年方7岁,一切军机大事皆由摄政王多尔衮做主,多尔衮见中原烽火不断,明王朝与太平军正在火拼,早就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了,只是慑于吴三桂精兵10万镇守边关,因此一直未敢轻举妄动。

        这一天,多尔衮听说吴三桂来访,他对中原发生的事情也了解个大概,约摸猜测出吴三桂的来意,心中大喜。立刻传令以嘉宾之礼召见。

        多尔衮见吴三桂眉头紧锁,便明知故问地说:“吴将军驾临,不知有何见教?”

        吴三桂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横下一条心:宁可落个万世骂名,也要先解心头之恨,于是便直截了当地说:“明清两国,世通修好,当年清国内部自相侵扰,我明朝也曾发兵相助过,今日明朝不幸,盗贼横行,京都不得沦陷,君王边驾,百姓涂炭,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勤王起师,原是我辈本分,怎乃本将兵微寡,难当乌合之众,清国如尚念邻邦之谊,亦应举国发兵,助我一臂之力。”

        多尔衮久欲入侵中原,只是苦于边关精兵悍将当道,如今,非但面前的关隘皆除,且自己竟成堂堂正义之师,内心狂喜,但脸上却故现难色,推搪拒绝地说:“贵国内乱,按说应尽邻邦救援之谊,只是我国国小兵弱,恐龙救助不成,于事无补,将来反自受其累,落得千古骂名,此事本军乃力所不及,实难如愿,请将军多多谅解。

        吴三桂苦苦哀求着:“贼虽然人数很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只要贵国肯出兵相助,无不奏凯之理。”

        但多尔衮就是不轻易松口。

        这样谈谈扯扯。转眼已是半月,多尔衮虽然嘴一直未说出兵,但在暗地里却早已开始秣马厉兵,进行作战的准备了。

        待一切都已备妥之后,多尔衮才假惺惺地说:“既然将军连番数次恳求,本帅亦被将军忠心所感动,不管我国有多大困难都以邻国之难为已难,决定出兵相助。”

        吴三桂闻言大喜,立即回来收拾兵马,与多尔衮的清军合兵一处,浩浩荡荡穿过山海关,向着中原大举杀来。

        行至一片石积如山的地方,清军与闯军相遇,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搏杀,战斗结果,闯军大败,清军乘胜追击,几天之间便直捣京都,李自成只好弃城西遁,清兵占据了京都后,完全把当初相助的许诺抛到一边,竟然大大方方当起皇帝来,从此中原大好河山,尽归满人之手。

        李自成领导的闯军被平定之后,清军又挥戈向着明朝的官兵杀来,血屠扬州七日,杀得满城老幼无存,再血洗嘉定,将一城男女全部屠戮,明王朝的遗臣或被收买,或被杀害,中原人民罹难之惨,牺牲之多,死伤之重,均为史所罕见。

        至此,吴三桂见大罪铸成,悔之晚矣,他也只好为虎全伥,成为清军一个马前卒,当大好河山尽归清兵之后,清王朝怕他谋反,将他超过计划了个平西王,让他偏安一偶,做他的地头蛇去了。

        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中说:“国家之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职之明朝也。”

        在我国历史上,这是最为典型的趁火打劫的一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